正在阅读:

从自然灾害到“李氏力场”:华南都市文化中的台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自然灾害到“李氏力场”:华南都市文化中的台风

“台风文化”背后是怎样的社会变迁?风灾又为大都市生活带来了什么思考?

近日,台风“天鸽”吹袭珠三角地区,广东、香港、澳门均挂出最高级别信号,严加防范。尽管如此,风暴仍然造成多人伤亡与财产损失,尤其是台风登陆点附近的珠海、澳门受灾严重。一则小视频在网上流传:大风中一位小卡车车主试图阻止自己的车子被吹翻,结果不敌风暴,被掀翻的车子压倒在地,不幸身亡。而在澳门,几位车主为了拯救即将被淹的地下车库中的自家车辆,被涌入车库的海水吞没。

这是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受到的最严重风灾之一。长年的城市生活,让都市人觉得自己和自然灾害相距甚远,过去数十年间,台风也逐渐从年复一年的自然灾害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粤港澳的“台风文化”背后是怎样的社会变迁?风灾又为大都市生活带来了什么思考?

华南历史中的风灾

“台风”一词的来源众说纷纭,其中一说是粤语中“大风”发音与之类似,通过几百年广东水手传播,被西欧所接受,再回传至中国,成为“台风”。而在粤地,“台风”原先的名称是“飓风”。华南地区的文化,已经和飓风共同生活了上千年之久。

1279 年,逃亡的南宋朝廷在新会外海和元军展开崖山战役,宋军败,陆秀夫抱着少帝投海自杀。而宋将张世杰则率领残余部队开赴雷州半岛,路上在湛江海陵岛附近遭遇台风。史书记载:“世杰率十余舰拥杨太妃夺港去,遇飓风覆没”。南宋的最后一线希望,便毁于台风之手。

明清年代,广东沿岸人口逐渐密集,夏季台风带来的损失也就因此不断增加。比如明代万历 46 年“八月潮州六县海飓大作,溺一万二千五百余人”,清代同治元年,台风袭击珠江口,“省河(珠江)捞尸八万余”。到了民国,广东沿海仍然风灾肆虐,1922 年,台风袭击潮汕地区,死亡人数高达 7 万。

频繁遭遇风灾的广东民间,积累了大量理解“飓风”的知识。“飓风”不同于平时的夏季与冬季季风,其来去匆匆,风向变幻,比如若风眼经过一地,前后风向就正好截然相反,避风处会突然经历平静,然后风从反面刮来,被风变为当风,令人防不胜防。明代文人屈大均就曾经在《广东新语》中讨论过飓风的不定风向。广东民谚有云“南风尾、北风头”,即是说台风来时刮北风,去时刮南风。屈将之解释为地貌高低导致风向不同,不过这种解释毫无依据。风向切变,其实是因为台风登陆前人们多处于北侧环流,登陆之后则是南侧环流上岸,两侧环流风向不同所致。

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97年版

到了二十世纪中叶,随着建筑逐渐加固,都市不断发展,人们抵御风灾的能力也更加强大。但台风仍然是粤港澳一带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在香港,1962 年的超强台风“温黛”登陆,便造成近两百人死亡,大量底层居民居住的木屋被摧毁,无数人无家可归。而在广东,1969 年的超强台风“维奥娜”导致 1554 人丧生,其中 500 多人是在汕头牛头洋守卫海堤的解放军官兵和大学生。

事实上,台风灾害造成大规模伤亡的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只不过在今天,完善的预警系统和都市基建,让风暴对人们的意义变了个模样。

风暴与上班族:都市中的台风文化

1960 年代的频繁风灾之后,香港首先升级了一整套预警措施。原先的台风警告讯号,主要为海上航船提供,由气象部门悬挂在山丘等醒目位置,到了 1970 年后,讯号逐渐改用广播和电视发出。1980 年代是香港经济腾飞的时代,城市基础设施大量推进,棚户区被拆除,危房得到改建,抵御风灾的能力变强。大规模伤亡的台风灾害逐渐变成往事。

不再那么可怕的风暴逐渐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经济的蓬勃发展把原先的市民变成了住在“石屎森林”(水泥丛林)中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在日益高企的楼价、物价,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面前,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压力重重。假期和闲暇成为了都市人的奢侈品。而台风到来时,只要天文台(气象台)发布高级别的预警讯号,全城便会休学休市,上班族便可以躲在家中,听风雨声大作,获得喘息。今天在香港,台风逼近前往往会看到市场中人们抢购食品和饮水,这其实多半不是因为人们担心自然灾害断水断粮,而是借着台风的名义花钱消费,获得某种狂欢式的假期感受。

香港的工作时间可以算是全球最长之一,2016 年的一项调查便发现,香港人平均每周工作超过 50 个小时,而一年的带薪假期平均只有 17 天。借着台风的名义放个假,有谁会不乐意呢?

老板和商人并不乐意。

在香港,是否因为台风放假,取决于天文台何时悬挂出“八号风球”,即“烈风或者暴风预警讯号”,一旦发出这条预警,各公司便会允许上班族回家;一旦撤销,躲在家中的人便需要回公司上班。何时发出“八号”,撤回“八号”,决定了台风假期可以持续多久。若是一大早挂出,傍晚再收回,人们就可以享受完整的全天假期。如果下午一两点就撤回“八号”,本来在家中舒服待着的打工仔便得硬着头皮匆匆赶回公司。

香港的台风预警信号。

对打工仔来说,“风球”挂得恰到好处,便多获得一天带薪假期,但对企业主来说,多一天带薪假期,便是多给一天“白食”。2001 年 7 月 25 日,台风“玉兔”靠近香港,天文台在整个白天挂出八号风球,然而因为台风较弱,市区风力不大。打工仔女休息了一天,商界代表却按耐不住,指责预警太过宽松,令商业股市都停止运作一天,号称损失多达 30 亿港币。

自此,香港的台风预警日趋谨慎,有时风力达到可发布亦可不发布警报的临界点时,相关部门仍然会采取保守策略推迟发布预警。2006 年 8 月,台风“派比安”吹袭香港,天文台只挂出“三号风球”,市民照常上班,却发现风大雨大,苦不堪言。网民便将怒火转向商界,认为是商界重视利润,向政府部门施压,才令天文台更加谨慎,本来应该放的台风假期落空。

正好在 2000 年到 2010 年之间,靠近香港的台风风力不如以往,有些台风甚至由于气象因素“临门转向”,民间便夹杂着怒火和唏嘘,发明了“李氏力场”这个术语,网上流传着一套乌有的说法:为了维护盈利,控制着航运业、零售业、地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香港首富李嘉诚秘密在香港部署了一套天气控制设备,只要有台风接近香港,“力场”便会启动,自动“弹走”靠近香港的风暴,保证打工仔无假可放,香港的资本主义体系继续运行。

调侃“李氏力场”的表情包。
文字意为:“呐,拿八号风球啦,满意了?明天准时回来上班啊!”

“李氏力场”自然是子虚乌有,2010 年之后,接近香港的超强风暴也多了起来。只不过都市生活的辛酸、每日通勤的压力、长工时的折磨仍然需要有文化途径宣泄,除了在茶肆酒楼中大骂商人抠门不放假之外,“李氏力场”这样的调侃,也恰逢好处。

随着珠三角的城市逐渐发展出庞大的中产阶级市民群体,上班和风暴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像香港的模样,“李氏力场”的段子,也在珠三角城市中流传开来。

现代城市远离自然灾害了吗?

现代都市中,台风的杀伤力似乎明显降低。都市人不仅把台风当做从工作中解放出来的闲暇时段,也从中诞生了“追风”的亚文化。

民间的气象爱好者文化在欧美各国颇为流行,比如美国的“龙卷风走廊”,每年都吸引大批气象迷现场“追风”观测。在中文世界,这倒是近些年来才逐渐壮大的一股潮流。

今天的“风迷”很多都成长在 1980、90 年代的香港台风文化下。港剧中对风暴的呈现,广东地区收看香港电视节目、台风放假的童年记忆,以及舶来的“李氏力场”传奇,都成为了台风文化兴起的土壤。2002 中国气象局开办的“台风论坛”便是这一结合了科普和个人兴趣的亚文化聚集地。

台风文化一方面吸收了诸多亚文化的特色,比如将不同时期的不同台风当成“明星”追捧,为台风立传,追溯历史上的传奇风暴,为中央气象台、香港天文台挂出什么级别的台风预警开设竞猜。另一方面,风迷们也不乏行动派,他们常常到现场追风,测量风力大小,也会参与帮助预警救灾。

但在都市人的台风亚文化背后,城乡之间的不同仍然明显。对农民或在户外工作的人来说,台风意味着经济损失、工作风险乃至生命安全威胁。这些具体体验,很难被都市人感受到。以至于在微博上,常常有人在兴奋的风迷主页上留言说,你们看着风大很开心,可你们不知道我们的作物遇到风雨要承受多大的损失。

“天鸽”过境后,澳门市区一片狼藉。

其实,在威力巨大的风暴面前,就算是大城市也未必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安全。这次的“天鸽”风暴便直扑澳门,造成了生命和财产损失,风暴过后满地疮痍,水电迟迟不能完全恢复,人们拎着水桶上街打水度日,这时候,无论是渴望休假的打工仔,还是追求刺激和风暴威力的气象迷都发现:都市提供的安全感仍然不像想象中那样坚固,面对自然灾害,丧失基础公共服务后的都市,可以一夜之间变得非常脆弱。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自然灾害到“李氏力场”:华南都市文化中的台风

“台风文化”背后是怎样的社会变迁?风灾又为大都市生活带来了什么思考?

近日,台风“天鸽”吹袭珠三角地区,广东、香港、澳门均挂出最高级别信号,严加防范。尽管如此,风暴仍然造成多人伤亡与财产损失,尤其是台风登陆点附近的珠海、澳门受灾严重。一则小视频在网上流传:大风中一位小卡车车主试图阻止自己的车子被吹翻,结果不敌风暴,被掀翻的车子压倒在地,不幸身亡。而在澳门,几位车主为了拯救即将被淹的地下车库中的自家车辆,被涌入车库的海水吞没。

这是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受到的最严重风灾之一。长年的城市生活,让都市人觉得自己和自然灾害相距甚远,过去数十年间,台风也逐渐从年复一年的自然灾害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粤港澳的“台风文化”背后是怎样的社会变迁?风灾又为大都市生活带来了什么思考?

华南历史中的风灾

“台风”一词的来源众说纷纭,其中一说是粤语中“大风”发音与之类似,通过几百年广东水手传播,被西欧所接受,再回传至中国,成为“台风”。而在粤地,“台风”原先的名称是“飓风”。华南地区的文化,已经和飓风共同生活了上千年之久。

1279 年,逃亡的南宋朝廷在新会外海和元军展开崖山战役,宋军败,陆秀夫抱着少帝投海自杀。而宋将张世杰则率领残余部队开赴雷州半岛,路上在湛江海陵岛附近遭遇台风。史书记载:“世杰率十余舰拥杨太妃夺港去,遇飓风覆没”。南宋的最后一线希望,便毁于台风之手。

明清年代,广东沿岸人口逐渐密集,夏季台风带来的损失也就因此不断增加。比如明代万历 46 年“八月潮州六县海飓大作,溺一万二千五百余人”,清代同治元年,台风袭击珠江口,“省河(珠江)捞尸八万余”。到了民国,广东沿海仍然风灾肆虐,1922 年,台风袭击潮汕地区,死亡人数高达 7 万。

频繁遭遇风灾的广东民间,积累了大量理解“飓风”的知识。“飓风”不同于平时的夏季与冬季季风,其来去匆匆,风向变幻,比如若风眼经过一地,前后风向就正好截然相反,避风处会突然经历平静,然后风从反面刮来,被风变为当风,令人防不胜防。明代文人屈大均就曾经在《广东新语》中讨论过飓风的不定风向。广东民谚有云“南风尾、北风头”,即是说台风来时刮北风,去时刮南风。屈将之解释为地貌高低导致风向不同,不过这种解释毫无依据。风向切变,其实是因为台风登陆前人们多处于北侧环流,登陆之后则是南侧环流上岸,两侧环流风向不同所致。

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97年版

到了二十世纪中叶,随着建筑逐渐加固,都市不断发展,人们抵御风灾的能力也更加强大。但台风仍然是粤港澳一带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在香港,1962 年的超强台风“温黛”登陆,便造成近两百人死亡,大量底层居民居住的木屋被摧毁,无数人无家可归。而在广东,1969 年的超强台风“维奥娜”导致 1554 人丧生,其中 500 多人是在汕头牛头洋守卫海堤的解放军官兵和大学生。

事实上,台风灾害造成大规模伤亡的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只不过在今天,完善的预警系统和都市基建,让风暴对人们的意义变了个模样。

风暴与上班族:都市中的台风文化

1960 年代的频繁风灾之后,香港首先升级了一整套预警措施。原先的台风警告讯号,主要为海上航船提供,由气象部门悬挂在山丘等醒目位置,到了 1970 年后,讯号逐渐改用广播和电视发出。1980 年代是香港经济腾飞的时代,城市基础设施大量推进,棚户区被拆除,危房得到改建,抵御风灾的能力变强。大规模伤亡的台风灾害逐渐变成往事。

不再那么可怕的风暴逐渐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经济的蓬勃发展把原先的市民变成了住在“石屎森林”(水泥丛林)中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在日益高企的楼价、物价,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面前,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压力重重。假期和闲暇成为了都市人的奢侈品。而台风到来时,只要天文台(气象台)发布高级别的预警讯号,全城便会休学休市,上班族便可以躲在家中,听风雨声大作,获得喘息。今天在香港,台风逼近前往往会看到市场中人们抢购食品和饮水,这其实多半不是因为人们担心自然灾害断水断粮,而是借着台风的名义花钱消费,获得某种狂欢式的假期感受。

香港的工作时间可以算是全球最长之一,2016 年的一项调查便发现,香港人平均每周工作超过 50 个小时,而一年的带薪假期平均只有 17 天。借着台风的名义放个假,有谁会不乐意呢?

老板和商人并不乐意。

在香港,是否因为台风放假,取决于天文台何时悬挂出“八号风球”,即“烈风或者暴风预警讯号”,一旦发出这条预警,各公司便会允许上班族回家;一旦撤销,躲在家中的人便需要回公司上班。何时发出“八号”,撤回“八号”,决定了台风假期可以持续多久。若是一大早挂出,傍晚再收回,人们就可以享受完整的全天假期。如果下午一两点就撤回“八号”,本来在家中舒服待着的打工仔便得硬着头皮匆匆赶回公司。

香港的台风预警信号。

对打工仔来说,“风球”挂得恰到好处,便多获得一天带薪假期,但对企业主来说,多一天带薪假期,便是多给一天“白食”。2001 年 7 月 25 日,台风“玉兔”靠近香港,天文台在整个白天挂出八号风球,然而因为台风较弱,市区风力不大。打工仔女休息了一天,商界代表却按耐不住,指责预警太过宽松,令商业股市都停止运作一天,号称损失多达 30 亿港币。

自此,香港的台风预警日趋谨慎,有时风力达到可发布亦可不发布警报的临界点时,相关部门仍然会采取保守策略推迟发布预警。2006 年 8 月,台风“派比安”吹袭香港,天文台只挂出“三号风球”,市民照常上班,却发现风大雨大,苦不堪言。网民便将怒火转向商界,认为是商界重视利润,向政府部门施压,才令天文台更加谨慎,本来应该放的台风假期落空。

正好在 2000 年到 2010 年之间,靠近香港的台风风力不如以往,有些台风甚至由于气象因素“临门转向”,民间便夹杂着怒火和唏嘘,发明了“李氏力场”这个术语,网上流传着一套乌有的说法:为了维护盈利,控制着航运业、零售业、地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香港首富李嘉诚秘密在香港部署了一套天气控制设备,只要有台风接近香港,“力场”便会启动,自动“弹走”靠近香港的风暴,保证打工仔无假可放,香港的资本主义体系继续运行。

调侃“李氏力场”的表情包。
文字意为:“呐,拿八号风球啦,满意了?明天准时回来上班啊!”

“李氏力场”自然是子虚乌有,2010 年之后,接近香港的超强风暴也多了起来。只不过都市生活的辛酸、每日通勤的压力、长工时的折磨仍然需要有文化途径宣泄,除了在茶肆酒楼中大骂商人抠门不放假之外,“李氏力场”这样的调侃,也恰逢好处。

随着珠三角的城市逐渐发展出庞大的中产阶级市民群体,上班和风暴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像香港的模样,“李氏力场”的段子,也在珠三角城市中流传开来。

现代城市远离自然灾害了吗?

现代都市中,台风的杀伤力似乎明显降低。都市人不仅把台风当做从工作中解放出来的闲暇时段,也从中诞生了“追风”的亚文化。

民间的气象爱好者文化在欧美各国颇为流行,比如美国的“龙卷风走廊”,每年都吸引大批气象迷现场“追风”观测。在中文世界,这倒是近些年来才逐渐壮大的一股潮流。

今天的“风迷”很多都成长在 1980、90 年代的香港台风文化下。港剧中对风暴的呈现,广东地区收看香港电视节目、台风放假的童年记忆,以及舶来的“李氏力场”传奇,都成为了台风文化兴起的土壤。2002 中国气象局开办的“台风论坛”便是这一结合了科普和个人兴趣的亚文化聚集地。

台风文化一方面吸收了诸多亚文化的特色,比如将不同时期的不同台风当成“明星”追捧,为台风立传,追溯历史上的传奇风暴,为中央气象台、香港天文台挂出什么级别的台风预警开设竞猜。另一方面,风迷们也不乏行动派,他们常常到现场追风,测量风力大小,也会参与帮助预警救灾。

但在都市人的台风亚文化背后,城乡之间的不同仍然明显。对农民或在户外工作的人来说,台风意味着经济损失、工作风险乃至生命安全威胁。这些具体体验,很难被都市人感受到。以至于在微博上,常常有人在兴奋的风迷主页上留言说,你们看着风大很开心,可你们不知道我们的作物遇到风雨要承受多大的损失。

“天鸽”过境后,澳门市区一片狼藉。

其实,在威力巨大的风暴面前,就算是大城市也未必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安全。这次的“天鸽”风暴便直扑澳门,造成了生命和财产损失,风暴过后满地疮痍,水电迟迟不能完全恢复,人们拎着水桶上街打水度日,这时候,无论是渴望休假的打工仔,还是追求刺激和风暴威力的气象迷都发现:都市提供的安全感仍然不像想象中那样坚固,面对自然灾害,丧失基础公共服务后的都市,可以一夜之间变得非常脆弱。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