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关于汽车AI,腾讯希望做一个卖水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关于汽车AI,腾讯希望做一个卖水者

面对驾驶出行这个目前人工智能最现实,也是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腾讯自然不希望错过这场汽车AI热潮中,于是他们选择了陈菊红所言的“连接器”这个角色,作为了腾讯切入这一领域的方式。

自130年前,世界上第一台汽车诞生以来,人类出行方式就此改变。而随着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的叠加,汽车AI正在再一次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在众多分析师和专家眼中,汽车AI的变革并不亚于当初以内燃机取代畜力和人力的进步。

在不久之前的全球汽车AI大会上,腾讯汽车将汽车AI的进化路径概括为了3个阶段、5大维度,而我们则正身处最急剧变化的第一阶段——技术爆发期。

新技术的爆发总会带来新的新机会,早在2016年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就预言汽车将成为新的计算中心,而Uber、滴滴两大移动出行服务商业纷纷在过去一年中押宝智能驾驶。

腾讯同样在汽车AI领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做一个淘金热中的卖水者。

卖水者的生意经

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西进运动为美国西部带去了大量的移民,而萨克拉门托河中发现的金砂,则让更多的美国人,乃至世界各地的淘金者涌入加州。在这个过程中,从中收获财富的不仅仅是一夜暴富,成功淘到黄金的幸运儿,还有一些马夫、旅馆老板、船夫、中介等“卖水者”们,也随之受益。

于是关于卖水者的故事便成为了商学院中经典的案例,而如今的腾讯则同样希望在汽车AI的技术爆发期中,承担这样的责任,成为行业的服务者,汽车AI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尽管这个过程中,汽车AI依然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等待腾讯汽车这个卖水者一同来面对和解决。

汽车AI的那些痛处

任何一个创新都会面临巨大的阻力,不仅仅来自于技术进步本身的巨大困难,同时还来自于众多外部的阻碍,以及原有生产关系的束缚,汽车AI领域也不例外:

1、法律法规

不久之前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通过视频直播展示了一段自己乘坐“驾驶”百度无人车的情景,这辆驶上五环的百度无人车不仅仅吸引了众多科技媒体的注意,同样也引起了北京市交警和交管局的注意。

在视频放出不久,北京交警便在微博上表示,已经介入了此事的调查,尽管最终并没有处理结果展示在公众面前,但无人驾驶与现有法律法规之间的不适应,甚至是冲突却被生动地展示给了公众。

其实早在2016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李彦宏就曾提交过关于完善无人驾驶相关法规的提案,但时至今日,实际仍没有相应的新法规出台。

在中国政法大学朱巍教授看来,“法律帮助不了新技术,但是也不能拖后腿”,而如今,关于无人驾驶、智能驾驶的相关法律法规无疑是滞后的。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有人能够协调行业与法规制定者,来解决原有法律法规与处于爆发期的新技术之间的矛盾。

2、伦理问题

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曾在70年前提出过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而这一定律的第一条便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类收到伤害”。

可以说,从机器人诞生第一天起,关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问题便出现了。如今随着智能驾驶越来越多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关于智能驾驶带来的伦理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在伦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电车难题”,这是1967年由哲学家菲利帕·福特在《堕胎问题和教条双重影响》中提到的,即5个普通人被疯子绑在电车轨道A上,而一辆失控的电车正飞驰而来,被访问者可以选择拉起轨道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B上,但也有1个人此时被绑在轨道B上了。

这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对于机器人而言却不然,大多数机器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基于程序作出效用最大化的决定,这背后存在着巨大的伦理风险。

而不仅仅是决定层面,当事情真正发生之后,人工智能决策带来的结果,责任是由自动驾驶的汽车本身承担,还是由车上的乘客来承担?汽车又该如何承担这种责任,这些伦理问题似乎都没有明确的答案。

3、基础设施

除了法律和伦理这些虚拟的约束之外,现实的汽车AI现实的基础设施依然不够成熟。国内目前大多数的道路都不具备普及L5级,甚至是L4级智能驾驶的基础条件。

而另一方面,智能驾驶技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此前就曾出现过无人驾驶汽车无法判断塑料袋与普通障碍物区别这样的事情。正如在全球AI大会上腾讯汽车总结的那样,我们目前仍然还处在技术爆发期,大量的技术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现阶段的智能驾驶更多的还只是实验室中的试验品,如何从试验品到大众消费品,这其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汽车AI热中的卖水者

为了与行业一同解决这些痛点,在2017年全球汽车AI大会上,腾讯也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一方面腾讯汽车提出了汽车AI的“三阶五维”概念,希望从定义角度厘清行业发展阶段,为身处其中的玩家们提供参考。

“三阶五维”分别指的是:技术爆发期、混合过渡时期、智能交通时代这三个汽车AI发展阶段,以及政策法规、基础设施、高精地图、技术标准与民众的接受程度这五大维度。

基于这样的行业发展阶段判断,腾讯汽车也有了自己参与其中的玩法,成立全球汽车AI俱乐部,吸引了包括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谷歌无人车之父Sebastian Thrun、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奥迪自动驾驶与底盘研发总监Stefan Greiner等AI与汽车行业的专家及企业领袖代表,希望通过将汽车AI领域的的优质资源进行整合,打造集产学研为一体的泛产业联盟。

很多人将AI看作是像互联网一样的技术革命,将在未来构建一张智慧网络。但相比于从创建之初就秉着开放精神的互联网而言,人工智能却要显得产业集中度更高。技术被少数的行业巨头和科研机构掌握,彼此之间缺少足够的沟通。而在技术和实际的应用场景之间,则又存在着一道鸿沟。

这也使得行业需要有人为他们构建平台,充当一个服务者、卖水者的角色,而腾讯汽车无论是从行业影响力来看,还是腾讯自身的AI技术实力方面,都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腾讯本身在AI领域中就有着多方位的探索,2016年4月,腾讯AILab成立,此后“绝艺”围棋便崭露头角;而在今年5月,腾讯又成立了西雅图AI实验室,吸纳了北美50位AI科学家和200多位应用工程师,在AI方面表现出极大的野心。

面对驾驶出行这个目前人工智能最现实,也是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腾讯自然不希望错过这场汽车AI热潮中,于是他们选择了陈菊红所言的“连接器”这个角色,作为了腾讯切入这一领域的方式。

无论对于腾讯而言,还是对于汽车AI的行业参与者而言,这无疑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腾讯

5.6k
  • 腾讯控股:今日耗资约4.15亿港元回购105万股公司股份
  • 腾讯将“产业实用”作为大模型核心战略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关于汽车AI,腾讯希望做一个卖水者

面对驾驶出行这个目前人工智能最现实,也是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腾讯自然不希望错过这场汽车AI热潮中,于是他们选择了陈菊红所言的“连接器”这个角色,作为了腾讯切入这一领域的方式。

自130年前,世界上第一台汽车诞生以来,人类出行方式就此改变。而随着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的叠加,汽车AI正在再一次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在众多分析师和专家眼中,汽车AI的变革并不亚于当初以内燃机取代畜力和人力的进步。

在不久之前的全球汽车AI大会上,腾讯汽车将汽车AI的进化路径概括为了3个阶段、5大维度,而我们则正身处最急剧变化的第一阶段——技术爆发期。

新技术的爆发总会带来新的新机会,早在2016年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就预言汽车将成为新的计算中心,而Uber、滴滴两大移动出行服务商业纷纷在过去一年中押宝智能驾驶。

腾讯同样在汽车AI领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做一个淘金热中的卖水者。

卖水者的生意经

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西进运动为美国西部带去了大量的移民,而萨克拉门托河中发现的金砂,则让更多的美国人,乃至世界各地的淘金者涌入加州。在这个过程中,从中收获财富的不仅仅是一夜暴富,成功淘到黄金的幸运儿,还有一些马夫、旅馆老板、船夫、中介等“卖水者”们,也随之受益。

于是关于卖水者的故事便成为了商学院中经典的案例,而如今的腾讯则同样希望在汽车AI的技术爆发期中,承担这样的责任,成为行业的服务者,汽车AI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尽管这个过程中,汽车AI依然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等待腾讯汽车这个卖水者一同来面对和解决。

汽车AI的那些痛处

任何一个创新都会面临巨大的阻力,不仅仅来自于技术进步本身的巨大困难,同时还来自于众多外部的阻碍,以及原有生产关系的束缚,汽车AI领域也不例外:

1、法律法规

不久之前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通过视频直播展示了一段自己乘坐“驾驶”百度无人车的情景,这辆驶上五环的百度无人车不仅仅吸引了众多科技媒体的注意,同样也引起了北京市交警和交管局的注意。

在视频放出不久,北京交警便在微博上表示,已经介入了此事的调查,尽管最终并没有处理结果展示在公众面前,但无人驾驶与现有法律法规之间的不适应,甚至是冲突却被生动地展示给了公众。

其实早在2016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李彦宏就曾提交过关于完善无人驾驶相关法规的提案,但时至今日,实际仍没有相应的新法规出台。

在中国政法大学朱巍教授看来,“法律帮助不了新技术,但是也不能拖后腿”,而如今,关于无人驾驶、智能驾驶的相关法律法规无疑是滞后的。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有人能够协调行业与法规制定者,来解决原有法律法规与处于爆发期的新技术之间的矛盾。

2、伦理问题

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曾在70年前提出过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而这一定律的第一条便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类收到伤害”。

可以说,从机器人诞生第一天起,关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问题便出现了。如今随着智能驾驶越来越多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关于智能驾驶带来的伦理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在伦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电车难题”,这是1967年由哲学家菲利帕·福特在《堕胎问题和教条双重影响》中提到的,即5个普通人被疯子绑在电车轨道A上,而一辆失控的电车正飞驰而来,被访问者可以选择拉起轨道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B上,但也有1个人此时被绑在轨道B上了。

这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对于机器人而言却不然,大多数机器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基于程序作出效用最大化的决定,这背后存在着巨大的伦理风险。

而不仅仅是决定层面,当事情真正发生之后,人工智能决策带来的结果,责任是由自动驾驶的汽车本身承担,还是由车上的乘客来承担?汽车又该如何承担这种责任,这些伦理问题似乎都没有明确的答案。

3、基础设施

除了法律和伦理这些虚拟的约束之外,现实的汽车AI现实的基础设施依然不够成熟。国内目前大多数的道路都不具备普及L5级,甚至是L4级智能驾驶的基础条件。

而另一方面,智能驾驶技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此前就曾出现过无人驾驶汽车无法判断塑料袋与普通障碍物区别这样的事情。正如在全球AI大会上腾讯汽车总结的那样,我们目前仍然还处在技术爆发期,大量的技术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现阶段的智能驾驶更多的还只是实验室中的试验品,如何从试验品到大众消费品,这其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汽车AI热中的卖水者

为了与行业一同解决这些痛点,在2017年全球汽车AI大会上,腾讯也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一方面腾讯汽车提出了汽车AI的“三阶五维”概念,希望从定义角度厘清行业发展阶段,为身处其中的玩家们提供参考。

“三阶五维”分别指的是:技术爆发期、混合过渡时期、智能交通时代这三个汽车AI发展阶段,以及政策法规、基础设施、高精地图、技术标准与民众的接受程度这五大维度。

基于这样的行业发展阶段判断,腾讯汽车也有了自己参与其中的玩法,成立全球汽车AI俱乐部,吸引了包括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谷歌无人车之父Sebastian Thrun、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奥迪自动驾驶与底盘研发总监Stefan Greiner等AI与汽车行业的专家及企业领袖代表,希望通过将汽车AI领域的的优质资源进行整合,打造集产学研为一体的泛产业联盟。

很多人将AI看作是像互联网一样的技术革命,将在未来构建一张智慧网络。但相比于从创建之初就秉着开放精神的互联网而言,人工智能却要显得产业集中度更高。技术被少数的行业巨头和科研机构掌握,彼此之间缺少足够的沟通。而在技术和实际的应用场景之间,则又存在着一道鸿沟。

这也使得行业需要有人为他们构建平台,充当一个服务者、卖水者的角色,而腾讯汽车无论是从行业影响力来看,还是腾讯自身的AI技术实力方面,都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腾讯本身在AI领域中就有着多方位的探索,2016年4月,腾讯AILab成立,此后“绝艺”围棋便崭露头角;而在今年5月,腾讯又成立了西雅图AI实验室,吸纳了北美50位AI科学家和200多位应用工程师,在AI方面表现出极大的野心。

面对驾驶出行这个目前人工智能最现实,也是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腾讯自然不希望错过这场汽车AI热潮中,于是他们选择了陈菊红所言的“连接器”这个角色,作为了腾讯切入这一领域的方式。

无论对于腾讯而言,还是对于汽车AI的行业参与者而言,这无疑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