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还在谈操控和加速?过时了!我们该为未来汽车想想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还在谈操控和加速?过时了!我们该为未来汽车想想了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车的定义变了,车将不车。

前不就写的一篇文章,说的跟今天的类似,但是上次用的是比较幽默的风格,这篇严肃了些。我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闲的扯淡,我是觉得汽车发展120多年,本质上没多大变化。但是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车的定义变了,车将不车。

作为一名“前媒体老师”,偶尔还“指导”小同学写写试车报告;同时作为一名新晋车联网创业者,接触的又不只是之前那点事儿。

有时候不由得想,再过十年,当我们再写试车报告时,还会是这一套“八股文”吗,如今我们评价一款汽车的关注点,在未来会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呢?

图片来源蜂鸟网

先看看行业公认的汽车发展趋势:

自动化。由于google这样的科技巨头参与,加上各大车企投入重金,自动驾驶的技术发展相当之快。其实技术本身已经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技术如何与道路环境、社会环境适配,以及降低相关设备成本。达到L5级别时,驾驶者和乘坐着不再有区分,驾驶者不再操控车辆,双手完全解放,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驾驶体验”。在道路交通完全智能化的基础上,行驶更为安全,拥堵也将大为缓解。

图片来源网络

共享化。这已经在实现,国家也出台政策鼓励分时租赁等共享经济模式,在电动化之后,这将成为各地政府新的追逐热点。电动车+管理后台+移动互联网,已经让不少出行者感受到便捷,伴随着智能网联的发展,以及行业对共享经济的充分认知和理解,未来将会以每个用户的ID为核心,上车即登录系统,云端记录着你的驾驶习惯、行驶路径、信用等,你不必再拥有一辆车,而是走到哪里都可以登录一辆车。此时,汽车品牌的概念,也将被弱化。大规模的出行运营公司,将和汽车厂商合作推出定制版,大家开的车,可能大同小异,区别在于用户,而不是车本身。

电动化。国家政策的导向无疑带动了电动汽车迅速普及,在当前阶段,驾驶感觉也发生变化,提速更快,噪音更小。未来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是充电,比如无线充电技术普及,密集的充电设施建立,充电会更加迅速。同时,电动汽车与智能网联,共享经济紧密结合,会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优势。你不一定家里有一台电动车,但你会经常开电动车。

智能化。车内将成为与家庭、办公场所并重的第三生活空间,你每天所需的信息,通过云端共享,利用出行的时间,可以安排一天的生活,以及休闲娱乐。语音将成为最主要的人机交互形式,包括车机、仪表盘、HUD、后排车载屏幕在内的各个终端,将从单纯的信息提示,变为主动交互,成为生活助手。智能化的过程,让你在车内的行为,从减少双手的操作,到腾出手来做更多的事情。

上述这些趋势,并非孤立,而是相互联系,有的已经在改变我们对车辆的认知和使用习惯。整个汽车业态,也在发生着变化,包括其中的主角--汽车主机厂,一直是整个行业中当之无愧的明星,如今也需要思考,在行业变化的背景下,在“野蛮人”侵蚀的环境下,是否出现被边缘化的趋势,是主动顺应求变,还是被动等待变革,这可能是需要另文阐述的话题。然而上述这些趋势,可能让我们的汽车生活5年有小变化,10年有大变化,20年有颠覆性变化。

想想看,我们如果用最主要的几个标签来评价一款车,无非是体现在外观内饰上的设计,体现机械性能的动力、经济性、舒适性等指标。当然还有体现档次、身份的品牌价值。也因此我们有了对宝马、奔驰、法拉利等品牌的认知。我们会想到奔驰S级里坐着的是老板,会想到开着丰田86在秋名山漂移,会想到夏利、奥拓等老牌的代步工具。然而,在不远的将来,人们不需要开车,不需要通过速度来展示自己在道路的主动权。也许在那个时候,“开车”将成为一种脱离了基本生活,为追求特定的刺激而从事的活动,就像我们如今说起打靶、登山、开卡丁车一样。而汽车运动作为对车辆性能和人类追求极致精神的考验,会得到保留。

但是在这个阶段中,传统的汽车品牌的概念完全会变化。每个品牌所承载的定位、形象也会发生变化。大家每天出行,不是开车,而是乘车。车的定位,由通勤工具,变为生活空间。车的物理性能不再那么重要,而乘坐和生活体验将成为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也许将来别克、丰田、现代,都没什么区别,区别体现在滴滴,还是神州。

其实,车的驾乘体验也一直在变化。我们看100多年前汽车发明的早期,没有顶棚,没有减震,没有助力,没有安全带,道路条件跟不上,车又容易坏。驾车是件很艰苦的事,速度稍微快一点,冷风吹透,颠簸剧烈,还要费很大力气。想想当年卡尔·本茨的夫人,带着孩子开始世界首次自驾车之旅,一天跑了100公里,是多么危险和艰难的体验。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安装到车上,安全性和舒适性不断提高,人车之间的主要交互,从纯机械到触屏到语音。近几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屏幕。

所以,面对未来汽车定位的改变,我们应该开始关注车内生活体验的变化。很多概念车的理念,很快成为现实。无论是对设计人员,还是对媒体,都应该改变关注点。举个小例子,荣威RX5,作为第一款“互联网汽车”,在交互上有不小的变化。但是为了保障语音识别的效果,只能满足驾驶座的识别,这是通过麦克风阵列的定向来实现的。但这样的体验,对于未来的方向来说,就一定会变化。比如当年试驾宾利慕尚,前排座椅靠背后面有个能自动打开的支架,架了一台iPad,这种功能除了增加成本和体现莫须有的档次之外,还有什么实用价值?

再比如各大媒体发表的试车报告,无论是文字还是视频,还是套路。还是把驾驶体验作为重点,去强调,去比细节,其实忽视了未来更重要的东西。说句不恭的话,很多人是在人为的塑造神秘感和认知壁垒,我比你开的车多,我就比你牛。也许这种评价过于苛刻,至少到现在,我们的行业生态决定了我们不得不这样说。或者说,我们想去谈论智能化的设施,而这些设施的体验还没那么好,以噱头居多,不值得一说。

李书福说过,以前的车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现在是四个轮子一部电脑。其实虽然车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主流的结构和主要的功能就是那个样。将来,车不需要开了,不妨脑洞大开一下,我们在车内需要做什么。

比如说,我的书包可以放在哪儿,我的西服、湿漉漉的雨伞可以放在哪儿。下雨下雪时,我上下车怎么才能不淋到雨,不蹭一身泥。

除了福祉车便于残疾人乘降之外,对老人、小孩、孕妇还有什么辅助设施。有没有为这样人群准备的专用车辆。

前后排的语音识别功能,能有什么区别。在车里看电脑、手机,怎么能不晕车。

车里除了可以通过全景天窗看星星,能不能为车震提供一些真正的方便。

不同的乘员组合,同事,一家三口,情人。。。都是什么样的车内格局,能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之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介绍为了满足老板们骄奢淫逸的需求,车内配置的变化,这方面的需求必然会更强烈。比如老板洗脚、按摩的需求,女秘书坐旁边的需求等等。

未来我们再试车,就不是手握方向盘边开边讲了。而是要躺、坐、趴、跪。。。可能我们更需要一个演员。也许我们这些高高在上的试车手们,就会像健身教练一样,指导那些特定的爱好者。

再过十年,看看我们如今的试车视频,可能就像我们看三十年前的电影一样。再过二十年,提起宝马,我们可能就像玩任天堂红白机一样怀旧。再过五十年,我们就会在立体空间里上下穿行。那时候我90岁,期待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还在谈操控和加速?过时了!我们该为未来汽车想想了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车的定义变了,车将不车。

前不就写的一篇文章,说的跟今天的类似,但是上次用的是比较幽默的风格,这篇严肃了些。我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闲的扯淡,我是觉得汽车发展120多年,本质上没多大变化。但是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车的定义变了,车将不车。

作为一名“前媒体老师”,偶尔还“指导”小同学写写试车报告;同时作为一名新晋车联网创业者,接触的又不只是之前那点事儿。

有时候不由得想,再过十年,当我们再写试车报告时,还会是这一套“八股文”吗,如今我们评价一款汽车的关注点,在未来会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呢?

图片来源蜂鸟网

先看看行业公认的汽车发展趋势:

自动化。由于google这样的科技巨头参与,加上各大车企投入重金,自动驾驶的技术发展相当之快。其实技术本身已经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技术如何与道路环境、社会环境适配,以及降低相关设备成本。达到L5级别时,驾驶者和乘坐着不再有区分,驾驶者不再操控车辆,双手完全解放,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驾驶体验”。在道路交通完全智能化的基础上,行驶更为安全,拥堵也将大为缓解。

图片来源网络

共享化。这已经在实现,国家也出台政策鼓励分时租赁等共享经济模式,在电动化之后,这将成为各地政府新的追逐热点。电动车+管理后台+移动互联网,已经让不少出行者感受到便捷,伴随着智能网联的发展,以及行业对共享经济的充分认知和理解,未来将会以每个用户的ID为核心,上车即登录系统,云端记录着你的驾驶习惯、行驶路径、信用等,你不必再拥有一辆车,而是走到哪里都可以登录一辆车。此时,汽车品牌的概念,也将被弱化。大规模的出行运营公司,将和汽车厂商合作推出定制版,大家开的车,可能大同小异,区别在于用户,而不是车本身。

电动化。国家政策的导向无疑带动了电动汽车迅速普及,在当前阶段,驾驶感觉也发生变化,提速更快,噪音更小。未来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是充电,比如无线充电技术普及,密集的充电设施建立,充电会更加迅速。同时,电动汽车与智能网联,共享经济紧密结合,会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优势。你不一定家里有一台电动车,但你会经常开电动车。

智能化。车内将成为与家庭、办公场所并重的第三生活空间,你每天所需的信息,通过云端共享,利用出行的时间,可以安排一天的生活,以及休闲娱乐。语音将成为最主要的人机交互形式,包括车机、仪表盘、HUD、后排车载屏幕在内的各个终端,将从单纯的信息提示,变为主动交互,成为生活助手。智能化的过程,让你在车内的行为,从减少双手的操作,到腾出手来做更多的事情。

上述这些趋势,并非孤立,而是相互联系,有的已经在改变我们对车辆的认知和使用习惯。整个汽车业态,也在发生着变化,包括其中的主角--汽车主机厂,一直是整个行业中当之无愧的明星,如今也需要思考,在行业变化的背景下,在“野蛮人”侵蚀的环境下,是否出现被边缘化的趋势,是主动顺应求变,还是被动等待变革,这可能是需要另文阐述的话题。然而上述这些趋势,可能让我们的汽车生活5年有小变化,10年有大变化,20年有颠覆性变化。

想想看,我们如果用最主要的几个标签来评价一款车,无非是体现在外观内饰上的设计,体现机械性能的动力、经济性、舒适性等指标。当然还有体现档次、身份的品牌价值。也因此我们有了对宝马、奔驰、法拉利等品牌的认知。我们会想到奔驰S级里坐着的是老板,会想到开着丰田86在秋名山漂移,会想到夏利、奥拓等老牌的代步工具。然而,在不远的将来,人们不需要开车,不需要通过速度来展示自己在道路的主动权。也许在那个时候,“开车”将成为一种脱离了基本生活,为追求特定的刺激而从事的活动,就像我们如今说起打靶、登山、开卡丁车一样。而汽车运动作为对车辆性能和人类追求极致精神的考验,会得到保留。

但是在这个阶段中,传统的汽车品牌的概念完全会变化。每个品牌所承载的定位、形象也会发生变化。大家每天出行,不是开车,而是乘车。车的定位,由通勤工具,变为生活空间。车的物理性能不再那么重要,而乘坐和生活体验将成为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也许将来别克、丰田、现代,都没什么区别,区别体现在滴滴,还是神州。

其实,车的驾乘体验也一直在变化。我们看100多年前汽车发明的早期,没有顶棚,没有减震,没有助力,没有安全带,道路条件跟不上,车又容易坏。驾车是件很艰苦的事,速度稍微快一点,冷风吹透,颠簸剧烈,还要费很大力气。想想当年卡尔·本茨的夫人,带着孩子开始世界首次自驾车之旅,一天跑了100公里,是多么危险和艰难的体验。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安装到车上,安全性和舒适性不断提高,人车之间的主要交互,从纯机械到触屏到语音。近几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屏幕。

所以,面对未来汽车定位的改变,我们应该开始关注车内生活体验的变化。很多概念车的理念,很快成为现实。无论是对设计人员,还是对媒体,都应该改变关注点。举个小例子,荣威RX5,作为第一款“互联网汽车”,在交互上有不小的变化。但是为了保障语音识别的效果,只能满足驾驶座的识别,这是通过麦克风阵列的定向来实现的。但这样的体验,对于未来的方向来说,就一定会变化。比如当年试驾宾利慕尚,前排座椅靠背后面有个能自动打开的支架,架了一台iPad,这种功能除了增加成本和体现莫须有的档次之外,还有什么实用价值?

再比如各大媒体发表的试车报告,无论是文字还是视频,还是套路。还是把驾驶体验作为重点,去强调,去比细节,其实忽视了未来更重要的东西。说句不恭的话,很多人是在人为的塑造神秘感和认知壁垒,我比你开的车多,我就比你牛。也许这种评价过于苛刻,至少到现在,我们的行业生态决定了我们不得不这样说。或者说,我们想去谈论智能化的设施,而这些设施的体验还没那么好,以噱头居多,不值得一说。

李书福说过,以前的车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现在是四个轮子一部电脑。其实虽然车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主流的结构和主要的功能就是那个样。将来,车不需要开了,不妨脑洞大开一下,我们在车内需要做什么。

比如说,我的书包可以放在哪儿,我的西服、湿漉漉的雨伞可以放在哪儿。下雨下雪时,我上下车怎么才能不淋到雨,不蹭一身泥。

除了福祉车便于残疾人乘降之外,对老人、小孩、孕妇还有什么辅助设施。有没有为这样人群准备的专用车辆。

前后排的语音识别功能,能有什么区别。在车里看电脑、手机,怎么能不晕车。

车里除了可以通过全景天窗看星星,能不能为车震提供一些真正的方便。

不同的乘员组合,同事,一家三口,情人。。。都是什么样的车内格局,能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之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介绍为了满足老板们骄奢淫逸的需求,车内配置的变化,这方面的需求必然会更强烈。比如老板洗脚、按摩的需求,女秘书坐旁边的需求等等。

未来我们再试车,就不是手握方向盘边开边讲了。而是要躺、坐、趴、跪。。。可能我们更需要一个演员。也许我们这些高高在上的试车手们,就会像健身教练一样,指导那些特定的爱好者。

再过十年,看看我们如今的试车视频,可能就像我们看三十年前的电影一样。再过二十年,提起宝马,我们可能就像玩任天堂红白机一样怀旧。再过五十年,我们就会在立体空间里上下穿行。那时候我90岁,期待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