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董明珠和格力经销商的真实关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董明珠和格力经销商的真实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格力能有今天成绩的确依赖这种销售模式,但如果你认为此模式可轻易复制粘贴,那你就太天真的了。

作者:王莹

上世纪90年代,董明珠弃用行业内先货后款的代销制,在安徽区域首推先款后货的“格力制度”。

先款后货,就是先付钱给格力,格力再发货。作为厂家而言,谁都希望这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经销商都是赊账、押账,好一点的是货到了,再打钱。

时至今日,格力一直采用这种先款后货的模式。董明珠也在众多场合表示,正是先款后货的销售模式成就了今天的格力。

在某种程度上,格力能有今天成绩的确依赖这种销售模式,但如果你认为此模式可轻易复制粘贴,那你就太天真的了。

格力的销售模式是一种“不走寻常路”的模式,作为一个生产空调的厂家,它不是加入国美、苏宁这样的一个大卖场,用最便宜的渠道来销售自己的产品,它用的是一个反常规的方法——自建营销渠道。

20年前,这样的模式在业界是看不懂的,作为一个厂家,只要找到好渠道、好平台去卖空调就得了,为什么要花大价钱在全国搞成千上万个专卖店?

就像直到今天,依旧有很多人不明白刘强东为啥一定要建自己的物流体系一样。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发现“自建营销渠道”很挣钱,相反进入国美、苏宁的这些厂商反而不挣钱,所以各地家电企业,也想让各地的经销商跟自己形成这样一种紧密关系,可是这样做了一段时间后,企业发现,自己把货给各地的经销商,他们不是串货,就是骗你,要不就是卖完了货,钱不往公司发等。

这些问题,你说董明珠遇到过没有?

如果遇到过,她解决了没有?如果解决了,她是怎么解决的?

有一次,董明珠和格力各地的经销商二三十个老总一起赶飞机。在机场休息室,你知道他们在谈什么吗?

不是谈产品价格、不是谈企业的宏伟蓝图,不是谈如何赚钱。很难想象,董明珠和她的经销商老总谈将来大家老了,十年后退休了,大家找一个什么样的养老院去养老。

这二三十个人,要和董明珠一块儿搬到那个养老院去住,谈论老了天天一起干什么能图个乐,他们在商量这个事。

试问,全国哪个企业的老总能和自己经销商能谈到“人生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

所以,董明珠在所有公开场合讲述的企业战略技巧、产品销售技巧都是锦上添花之举,反正教给你的只是表面的皮毛,做生意的真正的门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因为聪明人都知道,在中国做生意,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身上。

董明珠就有这样的一个人格魅力,让二十多个全国的经销老总死心塌地跟着格力干。

这并非简单的事。要知道这些老总不归她管,他们是独立的,和格力公司之间没有任何股份关系,要说有关系,那也是制造业产业链上的一种协调关系。

但是,这些人能够跟董明珠商量十年之后住到一个养老院里去。可以想象,这是什么样的交情,没有这笔交情不谈生意,没有这笔交情什么问题都会出来,至于怎么建立这个交情,那就是做人的水平问题了。

像董明珠那样的人,正是因为她和经销商之间稳固、和谐的关系,才把格力推上全球最大空调生产企业的宝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家喜欢大讲特讲成功之道,有些故事是真的,行业潜规则也是真的,数据也是真的。似乎所有的一切,他都不怕公开告诉你,因为他知道,即使你倒背如流,你也无法复制。

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转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id:hstl8888)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董明珠和格力经销商的真实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格力能有今天成绩的确依赖这种销售模式,但如果你认为此模式可轻易复制粘贴,那你就太天真的了。

作者:王莹

上世纪90年代,董明珠弃用行业内先货后款的代销制,在安徽区域首推先款后货的“格力制度”。

先款后货,就是先付钱给格力,格力再发货。作为厂家而言,谁都希望这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经销商都是赊账、押账,好一点的是货到了,再打钱。

时至今日,格力一直采用这种先款后货的模式。董明珠也在众多场合表示,正是先款后货的销售模式成就了今天的格力。

在某种程度上,格力能有今天成绩的确依赖这种销售模式,但如果你认为此模式可轻易复制粘贴,那你就太天真的了。

格力的销售模式是一种“不走寻常路”的模式,作为一个生产空调的厂家,它不是加入国美、苏宁这样的一个大卖场,用最便宜的渠道来销售自己的产品,它用的是一个反常规的方法——自建营销渠道。

20年前,这样的模式在业界是看不懂的,作为一个厂家,只要找到好渠道、好平台去卖空调就得了,为什么要花大价钱在全国搞成千上万个专卖店?

就像直到今天,依旧有很多人不明白刘强东为啥一定要建自己的物流体系一样。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发现“自建营销渠道”很挣钱,相反进入国美、苏宁的这些厂商反而不挣钱,所以各地家电企业,也想让各地的经销商跟自己形成这样一种紧密关系,可是这样做了一段时间后,企业发现,自己把货给各地的经销商,他们不是串货,就是骗你,要不就是卖完了货,钱不往公司发等。

这些问题,你说董明珠遇到过没有?

如果遇到过,她解决了没有?如果解决了,她是怎么解决的?

有一次,董明珠和格力各地的经销商二三十个老总一起赶飞机。在机场休息室,你知道他们在谈什么吗?

不是谈产品价格、不是谈企业的宏伟蓝图,不是谈如何赚钱。很难想象,董明珠和她的经销商老总谈将来大家老了,十年后退休了,大家找一个什么样的养老院去养老。

这二三十个人,要和董明珠一块儿搬到那个养老院去住,谈论老了天天一起干什么能图个乐,他们在商量这个事。

试问,全国哪个企业的老总能和自己经销商能谈到“人生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

所以,董明珠在所有公开场合讲述的企业战略技巧、产品销售技巧都是锦上添花之举,反正教给你的只是表面的皮毛,做生意的真正的门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因为聪明人都知道,在中国做生意,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身上。

董明珠就有这样的一个人格魅力,让二十多个全国的经销老总死心塌地跟着格力干。

这并非简单的事。要知道这些老总不归她管,他们是独立的,和格力公司之间没有任何股份关系,要说有关系,那也是制造业产业链上的一种协调关系。

但是,这些人能够跟董明珠商量十年之后住到一个养老院里去。可以想象,这是什么样的交情,没有这笔交情不谈生意,没有这笔交情什么问题都会出来,至于怎么建立这个交情,那就是做人的水平问题了。

像董明珠那样的人,正是因为她和经销商之间稳固、和谐的关系,才把格力推上全球最大空调生产企业的宝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家喜欢大讲特讲成功之道,有些故事是真的,行业潜规则也是真的,数据也是真的。似乎所有的一切,他都不怕公开告诉你,因为他知道,即使你倒背如流,你也无法复制。

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转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id:hstl8888)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