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鲁政委:财新PMI遭误读 实际与大型企业相关性更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鲁政委:财新PMI遭误读 实际与大型企业相关性更高

总体来看,财新PMI更多反映了东部地区、大型企业的情况,而官方PMI样本在企业规模和地理分布上都更为均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鲁政委

对于财新PMI与官方PMI的区别,与其说是反映了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区别,不如说是反映了各自样本地理区域分布的差异。总体来看,财新PMI更多反映了东部地区、大型企业的情况,而官方PMI样本在企业规模和地理分布上都更为均衡。

2017年10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1.6%,较9月的52.4%下降0.8个百分点。而10月财新PMI为51.0%,与9月持平。这是2017年以来官方PMI与财新PMI走势的第五次背离,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官方PMI更多地反映了大型企业的情况,而财新PMI更多地反映了小型企业的情况。事实的确如此吗?

官方PMI数据较全面

考虑到统计局自2013年1月起扩充了PMI样本,本文仅考虑2013年后的情况。统计局在每个月发布制造业PMI的同时,也公布了不同规模企业的PMI数据。如果我们将财新PMI,与官方公布的大型和小型企业PMI相比较,可以发现,财新PMI的走势与大型企业PMI更为接近。例如,2016年一季度至2017年一季度,大型企业PMI和财新PMI均波动上升,并在2017年二季度大幅走低。而小型企业PMI在2016年呈现出震荡状态,但在2017年上半年快速走高。

我们统计了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不同规模企业PMI与财新PMI之间的相关性。数据显示,大型企业PMI与财新PMI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74;其次为中型企业,相关系数为0.30;最低的是小型企业,相关系数仅为0.21。

种种迹象表明,财新PMI可能更多地反映了大型企业的经营情况,而非小型企业。如果我们将财新PMI和小型企业PMI之差,与大型企业PMI和小型企业PMI之差对比,可以发现二者走势基本一致。这意味着,财新PMI与小型企业PMI走势之间的差异,其实代表了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经营情况的区别。

进一步地,如果定义中小型企业PMI为官方中型企业PMI和官方小型企业PMI之和,然后将之与官方大型企业PMI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官方大型企业PMI与中小型企业PMI之差与财新PMI和官方PMI之差的走势相当接近。由此暗示,财新PMI与官方PMI所显示的差异,其实并非人们日常认识中的财新PMI更多反映了中小企业信息。

样本集中于东部地区

我们进一步考察两个PMI抽样方法,统计局曾经表示:“(PMI)扩充样本严格按照PPS抽样方法,以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并兼顾了企业规模和区域的样本合理分布……”

而财新PMI的说明中指出:“调查样本库采用分层抽样法,按公司规模,并根据行业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采用标准行业分类法(SIC)予以分层抽样。”

相比之下,统计局在抽样时考虑了地区分布的均衡,而财新抽样时并未提及样本的区域分布问题。因此,样本区域分布的不同,可能是造成财新PMI走势与大型企业PMI走势更为接近的原因。对此,2016年财新智库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曾经指出,“两者样本企业的地区分布有差异。从6月的投资数据来看,东部民间投资略有上升,而中西部有所下降;东部政府投资下跌速度较中部慢。若该趋势保持至7月,或可部分解释为何7月财新PMI上涨而统计局PMI下跌。”这或许说明,财新PMI的样本可能更多地分布在东部地区。

我们可以使用分区域企业利润数据来检验这一判断。数据显示,东部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与财新PMI同比的历史走势更为接近。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原标题:鲁政委:财新PMI遭误读与大型企业相关性更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鲁政委:财新PMI遭误读 实际与大型企业相关性更高

总体来看,财新PMI更多反映了东部地区、大型企业的情况,而官方PMI样本在企业规模和地理分布上都更为均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鲁政委

对于财新PMI与官方PMI的区别,与其说是反映了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区别,不如说是反映了各自样本地理区域分布的差异。总体来看,财新PMI更多反映了东部地区、大型企业的情况,而官方PMI样本在企业规模和地理分布上都更为均衡。

2017年10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1.6%,较9月的52.4%下降0.8个百分点。而10月财新PMI为51.0%,与9月持平。这是2017年以来官方PMI与财新PMI走势的第五次背离,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官方PMI更多地反映了大型企业的情况,而财新PMI更多地反映了小型企业的情况。事实的确如此吗?

官方PMI数据较全面

考虑到统计局自2013年1月起扩充了PMI样本,本文仅考虑2013年后的情况。统计局在每个月发布制造业PMI的同时,也公布了不同规模企业的PMI数据。如果我们将财新PMI,与官方公布的大型和小型企业PMI相比较,可以发现,财新PMI的走势与大型企业PMI更为接近。例如,2016年一季度至2017年一季度,大型企业PMI和财新PMI均波动上升,并在2017年二季度大幅走低。而小型企业PMI在2016年呈现出震荡状态,但在2017年上半年快速走高。

我们统计了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不同规模企业PMI与财新PMI之间的相关性。数据显示,大型企业PMI与财新PMI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74;其次为中型企业,相关系数为0.30;最低的是小型企业,相关系数仅为0.21。

种种迹象表明,财新PMI可能更多地反映了大型企业的经营情况,而非小型企业。如果我们将财新PMI和小型企业PMI之差,与大型企业PMI和小型企业PMI之差对比,可以发现二者走势基本一致。这意味着,财新PMI与小型企业PMI走势之间的差异,其实代表了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经营情况的区别。

进一步地,如果定义中小型企业PMI为官方中型企业PMI和官方小型企业PMI之和,然后将之与官方大型企业PMI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官方大型企业PMI与中小型企业PMI之差与财新PMI和官方PMI之差的走势相当接近。由此暗示,财新PMI与官方PMI所显示的差异,其实并非人们日常认识中的财新PMI更多反映了中小企业信息。

样本集中于东部地区

我们进一步考察两个PMI抽样方法,统计局曾经表示:“(PMI)扩充样本严格按照PPS抽样方法,以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并兼顾了企业规模和区域的样本合理分布……”

而财新PMI的说明中指出:“调查样本库采用分层抽样法,按公司规模,并根据行业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采用标准行业分类法(SIC)予以分层抽样。”

相比之下,统计局在抽样时考虑了地区分布的均衡,而财新抽样时并未提及样本的区域分布问题。因此,样本区域分布的不同,可能是造成财新PMI走势与大型企业PMI走势更为接近的原因。对此,2016年财新智库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曾经指出,“两者样本企业的地区分布有差异。从6月的投资数据来看,东部民间投资略有上升,而中西部有所下降;东部政府投资下跌速度较中部慢。若该趋势保持至7月,或可部分解释为何7月财新PMI上涨而统计局PMI下跌。”这或许说明,财新PMI的样本可能更多地分布在东部地区。

我们可以使用分区域企业利润数据来检验这一判断。数据显示,东部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与财新PMI同比的历史走势更为接近。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原标题:鲁政委:财新PMI遭误读与大型企业相关性更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