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吉卜林一战期间如何协助英国情报部门平息兵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吉卜林一战期间如何协助英国情报部门平息兵变?

在一战中,吉卜林被英国情报部门雇佣,在美国刊物上发表文章,主要负责维护英国的正面形象以及贬抑印度民族主义者。

一战期间在法国服役的印度士兵。摄影:Rex/Shutterstock

拉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是20世纪最著名的英国作家之一,曾凭借《丛林之书》(The Jungle Book)获得诺贝尔奖。然而,他有关一战期间英国情报工作的著作却长期蒙尘,未受到世人的重视。

日前,一系列新出炉的研究开始突出吉卜林的《基姆》(Kim)和诗歌《如果》(If)在一战中的亲英宣传功能:当时在法国前线作战的印度士兵显露出兵变苗头,这些作品起到了安抚士兵的作用。

埃克塞特大学历史学者加金德拉·辛格(Gajendra Singh)的新书《暴力幽灵》(Spectres of Violence)即将出版,该书细致入微地分析了许多英国情报档案。研究表明,在上世纪20年代,生活在美国的1.4万余名印度人逐渐成为了情报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他们中许多人抱有强烈的理想主义情结,对前苏联表示支持,甚至想要策划革命颠覆英属印度政府的统治。在德国情报部门一支人称“东方信息中心”(Information Centre for the East)的精锐部队眼里,这群印度人乃是不可多得的棋子,遂试图以反英宣传来操控他们。

“1914年回到印度的国外流亡者中,有大约一半人都是回来煽动兵变、走私武器和炸药、发展地下组织的,”辛格写道,“他们对一场1915年初的兵变负有关键责任。这些人对自己的作为心知肚明,他们将自己发起的运动冠名为‘加达尔’(Ghadar)——这正是乌尔都语中的兵变、叛乱一词——并且经常谈及该运动与1857年的关联。”1857年正是那场血腥但未获成功的印度反英大起义爆发的年份,英国当局为此忧心如焚、绞尽脑汁,试图严防类似事件重演。

1915年在布赖顿疗养的印度士兵。摄影:Jim Holden/Rex/Shutterstock

英国情报部门担心被征召到法国前线作战的数千名印度士兵会有不利举动。特工监控着他们与印度的信件往来,记录下一切有可能酝酿兵变的反英情绪。与此同时,德国情报部门在其中推波助澜,大肆宣传印度士兵的待遇如何不堪,使得爱尔兰与印度两国的革命运动愈发呈现出共谋迹象。

“在一战当中,吉卜林被英国情报部门雇佣,以本名在美国刊物上发表文章,主要负责维护英国的正面形象以及贬抑印度民族主义者,”辛格说。“1917年,在英国情报部门某部的授意之下,吉卜林以小说体的形式写了一篇关于印度的报道。当局给了吉卜林一些印度士兵寄往家乡的真实信件,要求他在此基础上改写一番,以便在美国国内进行宣传。”

当时为因应战争需要,吉卜林原本就定期前往爱尔兰招兵。他唯一的儿子约翰在1915年卢斯(Loos)战役中不幸战死,年仅18岁,这让他受到很大打击。有鉴于此,辛格相信吉卜林做出上述一系列举动,完全是出于爱国主义情怀。辛格认为,“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身为文化名人,儿子刚刚战死,他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爱尔兰的征兵工作中。他想要通过为战事竭尽全力这样的方式来保留对儿子的回忆。”

那是一个低俗小说(pulp fiction)盛行的时代,周刊形式的杂志十分流行,吉卜林的文章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热心读者的追捧。他以一种充满热情且不乏父爱色彩的口吻,描述印度士兵与英国的关系,意在抓住身在海外的印度士兵们的心。

“他竭力渲染印度士兵们对英国是如何地充满了忠诚与敬重。”辛格写道。在吉卜林笔下,印度士兵仿佛个个都有一颗赤子之心,对英国的各项成就也十分景仰。一名在汉普郡休养的士兵声情并茂地回忆说,“国王邀我前往皇宫接受勋章,借此机会我见证了伦敦的一切奇妙与乐趣。”他还谈到,“皇宫里铺着地毯,处处是镀金家具,大理石、丝绸及天鹅绒等名贵材料光彩照人”,“银管子里永远供应着充足的热水”。

一战中英军印度士兵的典型装束

“如此这般的操作,乃是为了在‘好印度人’与‘坏印度人’之间建立起对比,”辛格谈道,“英国想要表明,印度主流民意是站在自己一边的,那些试图煽动兵变的印度人只是极少数,不能代表全体。”

对吉卜林的批评者们而言,他为大英帝国效力的这段经历并不令人意外。乔治·奥威尔就把吉卜林描述成了一个“充满沙文主义情结的帝国主义者”(jingo imperialist)。最近几十年来,英国的殖民主义过往也愈发成为了一个不甚光彩的话题,吉卜林不再受到主流舆论的推崇。不过,辛格也谈到,看待吉卜林还是需要一点“修正主义”的眼光,“他现在不算什么热门,但这么对待他也有不公允之处,他作品当中的复杂性比现在的人读出来的要多得多。”

(翻译:林达)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How Kipling helped quell an Indian mutiny in first world war trenche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吉卜林一战期间如何协助英国情报部门平息兵变?

在一战中,吉卜林被英国情报部门雇佣,在美国刊物上发表文章,主要负责维护英国的正面形象以及贬抑印度民族主义者。

一战期间在法国服役的印度士兵。摄影:Rex/Shutterstock

拉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是20世纪最著名的英国作家之一,曾凭借《丛林之书》(The Jungle Book)获得诺贝尔奖。然而,他有关一战期间英国情报工作的著作却长期蒙尘,未受到世人的重视。

日前,一系列新出炉的研究开始突出吉卜林的《基姆》(Kim)和诗歌《如果》(If)在一战中的亲英宣传功能:当时在法国前线作战的印度士兵显露出兵变苗头,这些作品起到了安抚士兵的作用。

埃克塞特大学历史学者加金德拉·辛格(Gajendra Singh)的新书《暴力幽灵》(Spectres of Violence)即将出版,该书细致入微地分析了许多英国情报档案。研究表明,在上世纪20年代,生活在美国的1.4万余名印度人逐渐成为了情报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他们中许多人抱有强烈的理想主义情结,对前苏联表示支持,甚至想要策划革命颠覆英属印度政府的统治。在德国情报部门一支人称“东方信息中心”(Information Centre for the East)的精锐部队眼里,这群印度人乃是不可多得的棋子,遂试图以反英宣传来操控他们。

“1914年回到印度的国外流亡者中,有大约一半人都是回来煽动兵变、走私武器和炸药、发展地下组织的,”辛格写道,“他们对一场1915年初的兵变负有关键责任。这些人对自己的作为心知肚明,他们将自己发起的运动冠名为‘加达尔’(Ghadar)——这正是乌尔都语中的兵变、叛乱一词——并且经常谈及该运动与1857年的关联。”1857年正是那场血腥但未获成功的印度反英大起义爆发的年份,英国当局为此忧心如焚、绞尽脑汁,试图严防类似事件重演。

1915年在布赖顿疗养的印度士兵。摄影:Jim Holden/Rex/Shutterstock

英国情报部门担心被征召到法国前线作战的数千名印度士兵会有不利举动。特工监控着他们与印度的信件往来,记录下一切有可能酝酿兵变的反英情绪。与此同时,德国情报部门在其中推波助澜,大肆宣传印度士兵的待遇如何不堪,使得爱尔兰与印度两国的革命运动愈发呈现出共谋迹象。

“在一战当中,吉卜林被英国情报部门雇佣,以本名在美国刊物上发表文章,主要负责维护英国的正面形象以及贬抑印度民族主义者,”辛格说。“1917年,在英国情报部门某部的授意之下,吉卜林以小说体的形式写了一篇关于印度的报道。当局给了吉卜林一些印度士兵寄往家乡的真实信件,要求他在此基础上改写一番,以便在美国国内进行宣传。”

当时为因应战争需要,吉卜林原本就定期前往爱尔兰招兵。他唯一的儿子约翰在1915年卢斯(Loos)战役中不幸战死,年仅18岁,这让他受到很大打击。有鉴于此,辛格相信吉卜林做出上述一系列举动,完全是出于爱国主义情怀。辛格认为,“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身为文化名人,儿子刚刚战死,他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爱尔兰的征兵工作中。他想要通过为战事竭尽全力这样的方式来保留对儿子的回忆。”

那是一个低俗小说(pulp fiction)盛行的时代,周刊形式的杂志十分流行,吉卜林的文章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热心读者的追捧。他以一种充满热情且不乏父爱色彩的口吻,描述印度士兵与英国的关系,意在抓住身在海外的印度士兵们的心。

“他竭力渲染印度士兵们对英国是如何地充满了忠诚与敬重。”辛格写道。在吉卜林笔下,印度士兵仿佛个个都有一颗赤子之心,对英国的各项成就也十分景仰。一名在汉普郡休养的士兵声情并茂地回忆说,“国王邀我前往皇宫接受勋章,借此机会我见证了伦敦的一切奇妙与乐趣。”他还谈到,“皇宫里铺着地毯,处处是镀金家具,大理石、丝绸及天鹅绒等名贵材料光彩照人”,“银管子里永远供应着充足的热水”。

一战中英军印度士兵的典型装束

“如此这般的操作,乃是为了在‘好印度人’与‘坏印度人’之间建立起对比,”辛格谈道,“英国想要表明,印度主流民意是站在自己一边的,那些试图煽动兵变的印度人只是极少数,不能代表全体。”

对吉卜林的批评者们而言,他为大英帝国效力的这段经历并不令人意外。乔治·奥威尔就把吉卜林描述成了一个“充满沙文主义情结的帝国主义者”(jingo imperialist)。最近几十年来,英国的殖民主义过往也愈发成为了一个不甚光彩的话题,吉卜林不再受到主流舆论的推崇。不过,辛格也谈到,看待吉卜林还是需要一点“修正主义”的眼光,“他现在不算什么热门,但这么对待他也有不公允之处,他作品当中的复杂性比现在的人读出来的要多得多。”

(翻译:林达)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How Kipling helped quell an Indian mutiny in first world war trenche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