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万小时成为4S店行业管理专家?——你“刻意练习”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万小时成为4S店行业管理专家?——你“刻意练习”了吗?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总经理们,想一想,下一个5年,你坐在哪一间办公室里?

文/吴雪峰

人和岛学院导师,高级CEO教练,管理学硕士。历经大型主机厂区域管理,广汽丰田全国十佳店,大型经销商集团宝马品牌第一店总经理等。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总经理们,想一想,下一个5年,你坐在哪一间办公室里?

这两年,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万小时理论”,也经常听到“刻意练习”这个词,“一万小时成为顶级专家”到底靠不靠谱?众说纷纭。

上世纪9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赫伯特 西蒙和埃里克森一起创建了“十年法则”学说。他们指出:“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约10年的艰苦努力。”可惜的是只给出这个观点,并没有给出其研究论据。

后来,有一本书叫《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2010年,人大出版社翻译了《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该书指出“一万小时理论”是基于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对运动员、作家、艺术家还是智力游戏的棋手等的研究中,通过一万小时的精进练习+教练式辅导的确“练”出了一批天才选手。这是“一万小时法则”被提出的事实论据。该书一个很重要的公式是:精深练习 × 1万小时 = 世界级人才。

这两年,这个“一万小时理论”随着各种知识贩卖者罗胖们的到处宣传,一下又火了一把。

回归话题,落到我们所熟知汽车流通行业的4S店领域,通过10000小时能否成为真正的管理专家?

(特别说明:10000小时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约等于5年。当然,10000小时不是绝对数字。)

我们先假设这个理论成立,你不妨复盘回忆一下:

你上一个5年是做了哪些刻意提升自己管理能力的事情?

每天做了几个小时?

坚持了多久?

这个领域的专家是什么样?

你和这个领域的管理专家还有多少个小时“刻意练习”的差距?

我们调研过许多优秀总经理,大多数认为,成为一位优秀的总经理至少需要3-5年,还需要借助品牌、市场、区域等多因素的条件,但是成为行业管理专家,纷纷表示还需要再沉淀、再学习、再实践、再花时间思考。

我们认为,深耕4S店管理领域,通过10000小时“刻意练习”+对标式学习+教练式辅导+良好的自驱力,完全有可能成为行业的管理专家。毕竟很多人的起点已经是优秀水平,“刻意练习”(自驱式学习)是打开量变到质变的钥匙。

也许,你需要思考和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1、未来的你的画像

未来的你,作为行业的管理专家的形象一定要深入你心,愈形象,愈具体,愈能激发你的坚定信心。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大师当年就是这样激励自己的,天天想着无数个颠覆未来世界的场景,以及这个场景中的自己。用一句中国古话翻译一下,就是“燕雀岂知鸿鹄之志”。

2、找到一个有效的目标

做成任何事情,找到目标才能瞄准,再瞄准,扣动扳机!

如果找不到目标,你的世界你永远是老大,时间久了,难免固步自封。许多总经理干久了,都面对一个困惑,每天疲于应付各种事情,回头想想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注意是“有效的目标”,是一个能够让你想对标、想超越、想付出行动的目标。

3、最好有一面镜子,或者叫教练

没有谁天生就知道自己对、错在哪里,有一面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否则,你很容易学偏、练偏都不知道。教练的水平不一定比你高,但是一定能指出你的问题,这个很关键。

4、自我驱动力

一开始这个事,是你逼自己要干的,后来建立运行惯性,后来就是坚持,再后来你就成了。其实很简单,关键还是你是不是真想驱动自己离开舒适区,走向学习区,坦然面对恐慌区。

最后一个问题是最重要的,

你准备从什么时候开始这10000个小时?

………

可能你觉得很难回答。

其实很简单,把10000小时的终点划下来,减去这些年你的管理积累,折算小时数,剩下的其实也不远了。想好了,赶紧Action吧。

好了,各位静一静:

总经理们,想一想,下一个5年,你坐在哪一间办公室里?你一定会充满压力和动力!

----------------END----------------

版权声明:《人和岛》原创稿件,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和摘抄,如需转载,请联系人和岛客服。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投稿请联系人和岛客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万小时成为4S店行业管理专家?——你“刻意练习”了吗?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总经理们,想一想,下一个5年,你坐在哪一间办公室里?

文/吴雪峰

人和岛学院导师,高级CEO教练,管理学硕士。历经大型主机厂区域管理,广汽丰田全国十佳店,大型经销商集团宝马品牌第一店总经理等。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总经理们,想一想,下一个5年,你坐在哪一间办公室里?

这两年,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万小时理论”,也经常听到“刻意练习”这个词,“一万小时成为顶级专家”到底靠不靠谱?众说纷纭。

上世纪9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赫伯特 西蒙和埃里克森一起创建了“十年法则”学说。他们指出:“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约10年的艰苦努力。”可惜的是只给出这个观点,并没有给出其研究论据。

后来,有一本书叫《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2010年,人大出版社翻译了《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该书指出“一万小时理论”是基于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对运动员、作家、艺术家还是智力游戏的棋手等的研究中,通过一万小时的精进练习+教练式辅导的确“练”出了一批天才选手。这是“一万小时法则”被提出的事实论据。该书一个很重要的公式是:精深练习 × 1万小时 = 世界级人才。

这两年,这个“一万小时理论”随着各种知识贩卖者罗胖们的到处宣传,一下又火了一把。

回归话题,落到我们所熟知汽车流通行业的4S店领域,通过10000小时能否成为真正的管理专家?

(特别说明:10000小时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约等于5年。当然,10000小时不是绝对数字。)

我们先假设这个理论成立,你不妨复盘回忆一下:

你上一个5年是做了哪些刻意提升自己管理能力的事情?

每天做了几个小时?

坚持了多久?

这个领域的专家是什么样?

你和这个领域的管理专家还有多少个小时“刻意练习”的差距?

我们调研过许多优秀总经理,大多数认为,成为一位优秀的总经理至少需要3-5年,还需要借助品牌、市场、区域等多因素的条件,但是成为行业管理专家,纷纷表示还需要再沉淀、再学习、再实践、再花时间思考。

我们认为,深耕4S店管理领域,通过10000小时“刻意练习”+对标式学习+教练式辅导+良好的自驱力,完全有可能成为行业的管理专家。毕竟很多人的起点已经是优秀水平,“刻意练习”(自驱式学习)是打开量变到质变的钥匙。

也许,你需要思考和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1、未来的你的画像

未来的你,作为行业的管理专家的形象一定要深入你心,愈形象,愈具体,愈能激发你的坚定信心。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大师当年就是这样激励自己的,天天想着无数个颠覆未来世界的场景,以及这个场景中的自己。用一句中国古话翻译一下,就是“燕雀岂知鸿鹄之志”。

2、找到一个有效的目标

做成任何事情,找到目标才能瞄准,再瞄准,扣动扳机!

如果找不到目标,你的世界你永远是老大,时间久了,难免固步自封。许多总经理干久了,都面对一个困惑,每天疲于应付各种事情,回头想想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注意是“有效的目标”,是一个能够让你想对标、想超越、想付出行动的目标。

3、最好有一面镜子,或者叫教练

没有谁天生就知道自己对、错在哪里,有一面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否则,你很容易学偏、练偏都不知道。教练的水平不一定比你高,但是一定能指出你的问题,这个很关键。

4、自我驱动力

一开始这个事,是你逼自己要干的,后来建立运行惯性,后来就是坚持,再后来你就成了。其实很简单,关键还是你是不是真想驱动自己离开舒适区,走向学习区,坦然面对恐慌区。

最后一个问题是最重要的,

你准备从什么时候开始这10000个小时?

………

可能你觉得很难回答。

其实很简单,把10000小时的终点划下来,减去这些年你的管理积累,折算小时数,剩下的其实也不远了。想好了,赶紧Action吧。

好了,各位静一静:

总经理们,想一想,下一个5年,你坐在哪一间办公室里?你一定会充满压力和动力!

----------------END----------------

版权声明:《人和岛》原创稿件,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和摘抄,如需转载,请联系人和岛客服。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投稿请联系人和岛客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