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侦探波洛对美食的品鉴力完全不亚于对犯罪的洞察力!
“巨星号列车”上周已经启程出发,卡司们在餐车上飙着演技,一点都不“油腻”,只是大侦探波洛这次的SIZE小了2个号!
《东方快车谋杀案》一部“复刻”版的侦探片,似乎对新进的粉丝们残忍了一点,先入为主真的很不好(就因为你们这些“老人”自认为很懂故事剧情),豆瓣评分7.1、IMBd 6.8、烂番茄6.1,看看1974年或者2010年的版本,这打分真的稍许逊色……
可你要知道,“雷神之父” 布拉纳(导演兼男主波洛)对这部侦探大戏还是下足了功夫。
65mm的胶片拍摄,真实还原了所有画面,听说还真造了一个雪山。
服装、车厢装潢、餐车、食材烹饪……甚至所有波洛用餐的细节,光是看这些你都能值回票价(不好意思又看成了美食片)。
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
早在作者阿加莎的笔下,“美食家”波洛就真实存在。波洛有句名言:“可惜的是一个人一天只能吃三顿饭……”(我觉得只是大侦探的胃比较小而已)
波洛对英式早餐中,被折腾成半生半熟的鸡蛋极其嫌弃,所以早餐一定要是法式的,咖啡搭配小圆面包;中午用餐时间一定是十二点三十分,一点不会马虎;而每天的晚餐才是他的重点,所以波洛是拒绝下午茶的,这样晚餐可以好好享用。
但毫无疑问的是,波洛本身也是个甜食爱好者。
2000年版《罗杰疑案》
在《罗杰疑案》的时候,他是用爱尔兰威士忌招待的谢泼德医生,却给自己冲调了一杯热巧克力。在《第三个女郎》中,他为了买个好吃的面包还跑到了老远的丹麦点心店。
所以,2017版新《东方快车谋杀案》美食篇,从开始就非常美好。
伊斯坦布尔的小男孩,一大早就为大侦探寻找幸运鸡蛋,因为只有两颗大小一样的鸡蛋才能入得波洛的法眼,简直是天秤的砝码在作祟(导演除了自恋外,也想告诉你每天吃蛋很重要)。鸡蛋温度只能是40度、高度两颗也要一样。
再然后是新鲜出炉的土耳其饼,离开伊斯坦布尔时波洛都不忘给“当地特产”做个自我介绍。
你应该还记得(当然没看过的不算),波洛登上东方快车后,车厢外的长镜头跟着大侦探一览了餐车全貌。
餐车中玻璃幻影叠加,每一位旅客在狭窄的走廊中穿梭。服务生们已经铺上了用餐的桌布,餐车上的大厨们开始张罗起食物。
撇开案情不说,随后大侦探波洛在快车上又吃到了完美的鸡蛋、精致的可颂早餐、对照公主的用餐需求照例给自己叫了份“复刻”、当然重点还有……
扮演假富商的约翰尼德普“小气”地请波洛吃了丹麦酥!(约翰尼德普应该是这样吃着下午茶瘦回去的)
如下是透剧部分——
约翰尼德普端来一份蛋糕,示意要波洛一起分享。本着天生美食家的旗号,波洛看着蛋糕自然欣喜(虽然表面还装着一副嫌弃相,因为他不吃下午茶,可他最爱甜食)。
谁知德普却喊服务员多要了副叉子,WHAT?为什么不是再多一块丹麦酥?
波洛只能象征性地“剔”掉点蛋糕皮和顶上的果仁,于是俩老头就这样共享了一份蛋糕。
这出没有台本临时发挥的蛋糕戏,在这两个男人之间发挥的极其“完美对称”。男人们的中间永远隔着一块“丹麦酥”,她安静的被食用,柔软的化在口中,没有挑起一丝敌意。
“我想请你做保镖。”
“我拒绝。”(非原版翻译,但就是这个意思)
谁让约翰尼德普没有多叫一块蛋糕?呵呵!所以,他按照原定路线“牺牲”了!
都说,这是一部没有抓住重点的电影,所以你非要我给一句《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影评的话,我只能说: 你、我不是波洛也不是福尔摩斯,除了推理和破案,美食也能成为大家看片乐趣。
PS:如果你说,为什么不写最后那段经典场面“最后的晚餐”?
因为这个老梗大家都用烂了——
《最爱》
《小时代》
《守望者》
《大侦探福尔摩斯》
原创出品|转载注明来源
商务合作:alfie.chen@izhiyou.com
文内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所有方可与我司联络稿酬事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