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书单】与其被风吹跑 不如在家读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书单】与其被风吹跑 不如在家读书

本期新书不错,总有一本你会喜欢。

《指匠》

[英]萨拉·沃特斯 著 阿朗 译
世纪文景/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年9月

2005年,BBC推出了一部三集迷你剧《指匠情挑》。故事在伦敦郊区的一个大庄园展开,在那里生活着李先生和他的外甥女莫德,李先生性格古怪,逼迫莫德整日在图书室整理和朗读藏书。有一天一位名叫瑞弗士的先生出现在庄园中,他表面是来教莫德画画,实际上却是个骗子,想通过和莫德结婚骗取她的嫁妆,然后再将她送进疯人院,独享财富。他有一个叫做苏的帮手,也被安排到庄园中,做莫德的贴身女仆,谁料莫德和苏之间产生了情愫。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结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豆瓣上,这部迷你剧被豆友列入了“意外结局”的片单之中。凭借其精良的制作、悬念迭生的情节以及维多利亚时期的画风,这部迷你剧得到了8.9分的高分。去年韩国电影《小姐》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其情节与《指间情挑》类似,只不过故事发生地挪到了韩国。

实际上,这两部成功影视作品背后的故事原型是英国作家萨拉·沃特斯的小说《指匠》。悬念环生可能是这部小说如此受影视改编青睐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其中对于女性之爱和女性生命体验的书写,也让读者在体验惊险刺激的情节的同时,感受到女性与女性之间细腻深刻的关系。

《指匠》为萨拉·沃特斯的“维多利亚三部曲”的第一部,另两部分别是《灵契》和《轻舔丝绒》。在这三部小说中,萨拉·沃斯特一方面为我们呈现了充满哥特风的叙事,以高超的叙事技巧带读者回到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另一方面,她以细腻的笔触,使读者领略到彼时的社会处境和那些即便受到质疑和挑战却依然生机勃勃的情欲。

《伊凡·伊里奇之死》

[俄]列夫·托尔斯泰 著 许海燕 译
东方出版社 2017年10月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谈到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大家总不免想到他这几部经典的长篇小说。托尔斯泰长篇作品名气太大,以至于完全掩盖了他写中短篇小说的才华。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三部中短篇小说《克罗采奏鸣曲》《魔鬼》及《伊凡·伊里奇之死》,这三篇晚期代表作探讨的都是其终生为之困扰不已并不断反思的婚姻、爱、欲望和死亡等问题。

《克罗采奏鸣曲》是一篇贵族情感忏悔录,讲的是一位名叫托翁的贵族在杀死妻子之后的自省。他对于妻子几乎不可控的占有欲和将其物化为自己财产的想法,在他杀死妻子的那一瞬间得到了反省:“我才第一次忘掉了我自己,忘掉了我的夫权和我的骄傲,我这才第一次发现她也是个人。我这才感到,那使我受到侮辱的一切——我那整个的妒忌心,是如此渺小。”在这个短小的故事中,托尔斯坦探讨了婚姻和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问题,用极其自省的眼光审视了夫权对于人权的践踏。

而《伊凡·伊里奇之死》则用白描的手法,还原了平反法官伊凡·伊里奇在罹患绝症后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心理过程。托尔斯泰像是一位拿着手术刀的医生,冷静克制地解剖小人物伊凡·伊里奇的痛苦。他对于恐惧丝丝入扣的描写,让读者得以感受伊凡·伊里奇如无底洞般的绝望和死亡的力量。小说取材自托尔斯泰熟悉的图拉法院法官伊凡·伊里奇·梅奇尼科夫。他从法律学校毕业后进入官场,在工作中遵循规则,在生活中“不失体面”,是当时无数官僚的典型写照。后来他罹患癌症,在病床上等待死神步步逼近。这篇残酷的小说有着超常的感染力,法国作家莫泊桑读后评论道:“我明白我的全部事业都毫无意义,我整个十大卷作品都一文不值。”

阅读这个故事绝对称不上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但正如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带给我们的沉重和深思一样,只有在对死亡有了如此细致、令人窒息的感知之后,我们才知道生之可贵。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瑞典]皮特·恩格伦  著 陈信宏 译
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 2017年10月

打开维基百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词条,我们能看到如下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发生在欧洲的大战。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约6500万人参战,约2000万人受伤,超过1600万人丧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了严重的人口及经济损失,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

这是由一连串数字构成的奇观胜景,将一次次具体的战役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简化为由十个阿拉伯数字构成的代号。如果说这种词条描述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简单粗暴的直观冲击,那么《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则从个体生命史的角度,进入这片历史的褶皱之地,以私密的情感、个体的记忆窥探历史和战争的隐秘角落。

作者皮特·恩格伦聚焦于23位主要人物——他根据人们留下的不同文献资料写成此书,没有任何编造成分。从任何角度来说,他们都是这场战争中最不起眼的边缘人物:他们不是日后被人铭记、反复提起的战争英雄,大部分人默默无闻、被人遗忘,栖身社会底层。他们也并非来自西线战场,他们奋战于东线、阿尔卑斯山、巴尔干半岛、东非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等地。这群人中四个死于战争,两个沦为战俘,两人被誉为“英雄”,还有两人失去了健全的身体。在恩格伦看来,“尽管命运不同、角色各异、属于不同民族,但这些人全都可以被一个事实统一起来,即战争从他们那里夺去了什么:青春、幻想、希望、人性或者生命。”

作为作家、历史学家的恩格伦曾长期在巴尔干地区、阿富汗、伊朗从事战地记者工作,他善于以个体的感受、情绪体现战争的复杂性。对他而言,这本战争个人史也是一段反历史,因为他希望“把这个无论如何具有史诗性的事件,放回到那种细小的原子一般的成分,也就是说每个单独的个人及其经历中。”

《美国人与中国人》

[美]许烺光 著 沈彩艺 译
后浪·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11月

1946年,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完成了《菊与刀》一书。这项在二战接近尾声时受美国政府委托,为解决盟军是否应该占领日本以及美国应如何管理日本等问题所做的对日本国民性格研究,成为了人类学领域最为著名的著作之一。根据社会学家波林·肯特的调查研究,截止1999年,这本书在日本一共售出了230万。作为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的学生,本尼迪克特提出“文化是大写的人”,主张发掘不同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菊与刀》中对日本双重国民性的研究便是一则完美例证。

生于中国、在英国师从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随后在美国多所大学人类学系任教的许烺光,延续了本尼迪克特对于文化与人格类型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心理人类学以及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写于1959年的《美国人与中国人》便是其成果之一。许烺光认为,中美两国不同的社会环境孕育出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人格——美国的个人主义和中国的情境主义(即强调个人在群体中恰当的地位及行为),而两国国民性格的不同又为中美两国的交往提供了一些线索和可能的方向。

作为一位辗转三国的人类学者,许烺光曾将自己称为“边缘人”,但文化上的边缘位置对于人类学家的观察、思考以及自省往往十分有利。也许正由于此种边缘地位,使许烺光能够跳出国别身份的限制,对中美两国进行宏观的分析比较。《美国人与中国人》成书于1950年代,但其中探讨的种种问题即便放在今天也并不过时,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我该几时鼓掌》

[英]丹尼尔·霍普 著 汤菲黎 译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7年10月

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年度热播大戏《欢乐颂2》里有这么一个场景:痴迷于古典音乐的赵医生,拉着女友曲筱绡去听音乐会,赵医生全情投入,而曲筱绡却在一旁呼呼大睡。和许多其他场景一样,这一幕是原作者和编剧用来强调赵医生和曲筱绡二人文化资本差异的工具。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古典音乐在大众心中的形象:典型的中产趣味,高雅,有一套繁杂的、必须遵守的礼仪,有一定的门槛和行话,没有知识储备的人很容易被拒之门外。

其实不尽然,曲筱绡们需要的可能是一本《我该几时鼓掌》。该书作者丹尼尔·霍普是当代著名的小提琴家,绝对的内行,但这本书并不是写给行内人看的专业书籍。相反,它更像一本古典音乐会观赏指南。作者从“为什么要听音乐会”谈起,一方面向读者普及了古典音乐之美,一方面也驳斥了人们对于古典音乐的一些刻板印象。接下来,丹尼尔为我们详细揭秘了音乐会的各个环节:着装、最佳座位、音乐后的幕后故事等等。他如同一位艺术“领航员”,为读者指明了观乐的乐趣和“暗礁”。观乐之前的知识储备,诸如古典乐的历史、流派、著名演奏家指挥家等等,你也可以在此书中找到。

《好人为什么会作恶》

[美]托马斯·布拉斯 著 赵萍萍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10月

好人为什么会作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持续不断地向他人和自己提出这一问题。究竟是什么力量,让那些曾经的普通人成为了杀害600万犹太人的刽子手?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没有直接参加杀戮的人对于发生在身边的罪行采取了默认态度?对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来说,这种“平庸之恶”的发生有其社会心理学机制。他通过著名的服从实验,解释了人类在面对压力和强权时的服从机制。但其贡献不止于此。

在《好人为什么会作恶》一书中,同为社会心理学家的托马斯·布拉斯在常年对米尔格拉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为读者展示了一位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的成长历程。从服从实验到国民性研究,从平庸之恶到对于权威的反抗,再到城市对于个体心理产生的影响,托马斯将米尔格拉姆的个人成长轨迹和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联系起来,向读者讲述了他学术生涯的不同阶段,以及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泥土:文明的侵蚀》

[美]戴维·R. 蒙哥马利 著 陆小璇 译
译林出版社 2017年10月

提到泥土,你会想到什么?是在沙尘暴裹挟下扑面而来的松软沙土和尘埃,还是外出回家后被无情从鞋面上掸掉的灰尘,又或者是附着在蔬菜表面的土块?不论是以上哪一种,泥土都算不上一个褒义词,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它是洁净的反面,它是一种需要清除掉的多余存在。

在《泥土:文明的侵蚀》一书中,作者戴维·R·蒙哥马利纠正了我们对于泥土的种种误解。作为地质地貌方面的专家,蒙哥马利专注于研究地形演化、地貌变迁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在此书中,他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将地球表层土壤作为考察对象,用宏大的时间和空间视角,从古希腊、古罗马谈到工业时代的美国西部,从俄罗斯草原讲到南太平洋上孤立的小海岛。蒙哥马利用详实生动的案例,向我们讲述了世界各地、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类与土壤的密切关系,同时也提醒我们土壤滥用、流失和侵蚀带来的严重后果: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平原的巨大沙尘暴、20世纪70年代非洲萨赫勒地区的生态灾变、当今亚马逊流域的环境恶化等等,都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危机。正如他在书中所说:“排除那些会置人类于死地的突发灾难,我们应对土壤退化以及逐步加快的土壤侵蚀的双重困境的方式,将决定现代文明的命运。”

相信读完此书后,你会开始对土壤心存敬畏,毕竟,“我们对待土地的方式,都将影响到我们自身”。

《海滩上的爱因斯坦:带上相对论去度假》

[法] 马克·拉谢兹-雷伊 著 龚蕾 译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1月

如今,我们已经对“广义相对论”和“引力波”这些名词见怪不怪,虽然罕有人能说清楚其背后的复杂意涵及术语。《海滩上的爱因斯坦》将带领我们回到20世纪的物理学界,追根溯源,从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探索说起。本书为人们还原了以爱因斯坦为首的物理学家们提出、完善和验证相对论的历史,物理学家们在发现既有的牛顿物理学、伽利略运动学无法解释一些物理现象时如何提出种种新的解释,以及最后怎样不可避免地跨出了革命性的一步,走向更加精妙、简洁的相对论,就此改写了人类对于时间、空间、速度以及引力等基本概念的认知。

本书作者马克·拉些兹-雷伊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他用一种既专业又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讲述了相对论的前世今生。从狭义相对论到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开创了全新的宇宙学,本书会在超过一半的篇幅里介绍相对论和宇宙学是如何变得越来越不可分割的。在后半部分,作者讲述了物理学家们观测中子星(脉冲星)、发现引力透镜和引力波的故事,解释了物理学家们如何利用相对论来探测和研究黑洞。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书单】与其被风吹跑 不如在家读书

本期新书不错,总有一本你会喜欢。

《指匠》

[英]萨拉·沃特斯 著 阿朗 译
世纪文景/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年9月

2005年,BBC推出了一部三集迷你剧《指匠情挑》。故事在伦敦郊区的一个大庄园展开,在那里生活着李先生和他的外甥女莫德,李先生性格古怪,逼迫莫德整日在图书室整理和朗读藏书。有一天一位名叫瑞弗士的先生出现在庄园中,他表面是来教莫德画画,实际上却是个骗子,想通过和莫德结婚骗取她的嫁妆,然后再将她送进疯人院,独享财富。他有一个叫做苏的帮手,也被安排到庄园中,做莫德的贴身女仆,谁料莫德和苏之间产生了情愫。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结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豆瓣上,这部迷你剧被豆友列入了“意外结局”的片单之中。凭借其精良的制作、悬念迭生的情节以及维多利亚时期的画风,这部迷你剧得到了8.9分的高分。去年韩国电影《小姐》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其情节与《指间情挑》类似,只不过故事发生地挪到了韩国。

实际上,这两部成功影视作品背后的故事原型是英国作家萨拉·沃特斯的小说《指匠》。悬念环生可能是这部小说如此受影视改编青睐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其中对于女性之爱和女性生命体验的书写,也让读者在体验惊险刺激的情节的同时,感受到女性与女性之间细腻深刻的关系。

《指匠》为萨拉·沃特斯的“维多利亚三部曲”的第一部,另两部分别是《灵契》和《轻舔丝绒》。在这三部小说中,萨拉·沃斯特一方面为我们呈现了充满哥特风的叙事,以高超的叙事技巧带读者回到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另一方面,她以细腻的笔触,使读者领略到彼时的社会处境和那些即便受到质疑和挑战却依然生机勃勃的情欲。

《伊凡·伊里奇之死》

[俄]列夫·托尔斯泰 著 许海燕 译
东方出版社 2017年10月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谈到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大家总不免想到他这几部经典的长篇小说。托尔斯泰长篇作品名气太大,以至于完全掩盖了他写中短篇小说的才华。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三部中短篇小说《克罗采奏鸣曲》《魔鬼》及《伊凡·伊里奇之死》,这三篇晚期代表作探讨的都是其终生为之困扰不已并不断反思的婚姻、爱、欲望和死亡等问题。

《克罗采奏鸣曲》是一篇贵族情感忏悔录,讲的是一位名叫托翁的贵族在杀死妻子之后的自省。他对于妻子几乎不可控的占有欲和将其物化为自己财产的想法,在他杀死妻子的那一瞬间得到了反省:“我才第一次忘掉了我自己,忘掉了我的夫权和我的骄傲,我这才第一次发现她也是个人。我这才感到,那使我受到侮辱的一切——我那整个的妒忌心,是如此渺小。”在这个短小的故事中,托尔斯坦探讨了婚姻和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问题,用极其自省的眼光审视了夫权对于人权的践踏。

而《伊凡·伊里奇之死》则用白描的手法,还原了平反法官伊凡·伊里奇在罹患绝症后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心理过程。托尔斯泰像是一位拿着手术刀的医生,冷静克制地解剖小人物伊凡·伊里奇的痛苦。他对于恐惧丝丝入扣的描写,让读者得以感受伊凡·伊里奇如无底洞般的绝望和死亡的力量。小说取材自托尔斯泰熟悉的图拉法院法官伊凡·伊里奇·梅奇尼科夫。他从法律学校毕业后进入官场,在工作中遵循规则,在生活中“不失体面”,是当时无数官僚的典型写照。后来他罹患癌症,在病床上等待死神步步逼近。这篇残酷的小说有着超常的感染力,法国作家莫泊桑读后评论道:“我明白我的全部事业都毫无意义,我整个十大卷作品都一文不值。”

阅读这个故事绝对称不上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但正如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带给我们的沉重和深思一样,只有在对死亡有了如此细致、令人窒息的感知之后,我们才知道生之可贵。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瑞典]皮特·恩格伦  著 陈信宏 译
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 2017年10月

打开维基百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词条,我们能看到如下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发生在欧洲的大战。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约6500万人参战,约2000万人受伤,超过1600万人丧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了严重的人口及经济损失,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

这是由一连串数字构成的奇观胜景,将一次次具体的战役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简化为由十个阿拉伯数字构成的代号。如果说这种词条描述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简单粗暴的直观冲击,那么《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则从个体生命史的角度,进入这片历史的褶皱之地,以私密的情感、个体的记忆窥探历史和战争的隐秘角落。

作者皮特·恩格伦聚焦于23位主要人物——他根据人们留下的不同文献资料写成此书,没有任何编造成分。从任何角度来说,他们都是这场战争中最不起眼的边缘人物:他们不是日后被人铭记、反复提起的战争英雄,大部分人默默无闻、被人遗忘,栖身社会底层。他们也并非来自西线战场,他们奋战于东线、阿尔卑斯山、巴尔干半岛、东非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等地。这群人中四个死于战争,两个沦为战俘,两人被誉为“英雄”,还有两人失去了健全的身体。在恩格伦看来,“尽管命运不同、角色各异、属于不同民族,但这些人全都可以被一个事实统一起来,即战争从他们那里夺去了什么:青春、幻想、希望、人性或者生命。”

作为作家、历史学家的恩格伦曾长期在巴尔干地区、阿富汗、伊朗从事战地记者工作,他善于以个体的感受、情绪体现战争的复杂性。对他而言,这本战争个人史也是一段反历史,因为他希望“把这个无论如何具有史诗性的事件,放回到那种细小的原子一般的成分,也就是说每个单独的个人及其经历中。”

《美国人与中国人》

[美]许烺光 著 沈彩艺 译
后浪·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11月

1946年,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完成了《菊与刀》一书。这项在二战接近尾声时受美国政府委托,为解决盟军是否应该占领日本以及美国应如何管理日本等问题所做的对日本国民性格研究,成为了人类学领域最为著名的著作之一。根据社会学家波林·肯特的调查研究,截止1999年,这本书在日本一共售出了230万。作为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的学生,本尼迪克特提出“文化是大写的人”,主张发掘不同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菊与刀》中对日本双重国民性的研究便是一则完美例证。

生于中国、在英国师从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随后在美国多所大学人类学系任教的许烺光,延续了本尼迪克特对于文化与人格类型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心理人类学以及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写于1959年的《美国人与中国人》便是其成果之一。许烺光认为,中美两国不同的社会环境孕育出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人格——美国的个人主义和中国的情境主义(即强调个人在群体中恰当的地位及行为),而两国国民性格的不同又为中美两国的交往提供了一些线索和可能的方向。

作为一位辗转三国的人类学者,许烺光曾将自己称为“边缘人”,但文化上的边缘位置对于人类学家的观察、思考以及自省往往十分有利。也许正由于此种边缘地位,使许烺光能够跳出国别身份的限制,对中美两国进行宏观的分析比较。《美国人与中国人》成书于1950年代,但其中探讨的种种问题即便放在今天也并不过时,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我该几时鼓掌》

[英]丹尼尔·霍普 著 汤菲黎 译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7年10月

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年度热播大戏《欢乐颂2》里有这么一个场景:痴迷于古典音乐的赵医生,拉着女友曲筱绡去听音乐会,赵医生全情投入,而曲筱绡却在一旁呼呼大睡。和许多其他场景一样,这一幕是原作者和编剧用来强调赵医生和曲筱绡二人文化资本差异的工具。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古典音乐在大众心中的形象:典型的中产趣味,高雅,有一套繁杂的、必须遵守的礼仪,有一定的门槛和行话,没有知识储备的人很容易被拒之门外。

其实不尽然,曲筱绡们需要的可能是一本《我该几时鼓掌》。该书作者丹尼尔·霍普是当代著名的小提琴家,绝对的内行,但这本书并不是写给行内人看的专业书籍。相反,它更像一本古典音乐会观赏指南。作者从“为什么要听音乐会”谈起,一方面向读者普及了古典音乐之美,一方面也驳斥了人们对于古典音乐的一些刻板印象。接下来,丹尼尔为我们详细揭秘了音乐会的各个环节:着装、最佳座位、音乐后的幕后故事等等。他如同一位艺术“领航员”,为读者指明了观乐的乐趣和“暗礁”。观乐之前的知识储备,诸如古典乐的历史、流派、著名演奏家指挥家等等,你也可以在此书中找到。

《好人为什么会作恶》

[美]托马斯·布拉斯 著 赵萍萍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10月

好人为什么会作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持续不断地向他人和自己提出这一问题。究竟是什么力量,让那些曾经的普通人成为了杀害600万犹太人的刽子手?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没有直接参加杀戮的人对于发生在身边的罪行采取了默认态度?对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来说,这种“平庸之恶”的发生有其社会心理学机制。他通过著名的服从实验,解释了人类在面对压力和强权时的服从机制。但其贡献不止于此。

在《好人为什么会作恶》一书中,同为社会心理学家的托马斯·布拉斯在常年对米尔格拉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为读者展示了一位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的成长历程。从服从实验到国民性研究,从平庸之恶到对于权威的反抗,再到城市对于个体心理产生的影响,托马斯将米尔格拉姆的个人成长轨迹和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联系起来,向读者讲述了他学术生涯的不同阶段,以及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泥土:文明的侵蚀》

[美]戴维·R. 蒙哥马利 著 陆小璇 译
译林出版社 2017年10月

提到泥土,你会想到什么?是在沙尘暴裹挟下扑面而来的松软沙土和尘埃,还是外出回家后被无情从鞋面上掸掉的灰尘,又或者是附着在蔬菜表面的土块?不论是以上哪一种,泥土都算不上一个褒义词,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它是洁净的反面,它是一种需要清除掉的多余存在。

在《泥土:文明的侵蚀》一书中,作者戴维·R·蒙哥马利纠正了我们对于泥土的种种误解。作为地质地貌方面的专家,蒙哥马利专注于研究地形演化、地貌变迁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在此书中,他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将地球表层土壤作为考察对象,用宏大的时间和空间视角,从古希腊、古罗马谈到工业时代的美国西部,从俄罗斯草原讲到南太平洋上孤立的小海岛。蒙哥马利用详实生动的案例,向我们讲述了世界各地、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类与土壤的密切关系,同时也提醒我们土壤滥用、流失和侵蚀带来的严重后果: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平原的巨大沙尘暴、20世纪70年代非洲萨赫勒地区的生态灾变、当今亚马逊流域的环境恶化等等,都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危机。正如他在书中所说:“排除那些会置人类于死地的突发灾难,我们应对土壤退化以及逐步加快的土壤侵蚀的双重困境的方式,将决定现代文明的命运。”

相信读完此书后,你会开始对土壤心存敬畏,毕竟,“我们对待土地的方式,都将影响到我们自身”。

《海滩上的爱因斯坦:带上相对论去度假》

[法] 马克·拉谢兹-雷伊 著 龚蕾 译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1月

如今,我们已经对“广义相对论”和“引力波”这些名词见怪不怪,虽然罕有人能说清楚其背后的复杂意涵及术语。《海滩上的爱因斯坦》将带领我们回到20世纪的物理学界,追根溯源,从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探索说起。本书为人们还原了以爱因斯坦为首的物理学家们提出、完善和验证相对论的历史,物理学家们在发现既有的牛顿物理学、伽利略运动学无法解释一些物理现象时如何提出种种新的解释,以及最后怎样不可避免地跨出了革命性的一步,走向更加精妙、简洁的相对论,就此改写了人类对于时间、空间、速度以及引力等基本概念的认知。

本书作者马克·拉些兹-雷伊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他用一种既专业又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讲述了相对论的前世今生。从狭义相对论到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开创了全新的宇宙学,本书会在超过一半的篇幅里介绍相对论和宇宙学是如何变得越来越不可分割的。在后半部分,作者讲述了物理学家们观测中子星(脉冲星)、发现引力透镜和引力波的故事,解释了物理学家们如何利用相对论来探测和研究黑洞。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