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艰苦到提速 上汽通用为他们的2017年提前做出了总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艰苦到提速 上汽通用为他们的2017年提前做出了总结

这家汽车制造商在针对过去10个月的总结中,还夹杂着对于未来的思考。

对各大汽车制造商来说,每年11月中旬举行的广州车展是一个适合在公众面前提前谈论全年业绩的场合。因此在上周四(11月16日)广州车展揭幕前夕的一场媒体会议上,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永清从落座的那一刻起,便开始对该制造商在过去将近一年时间内的业务表现进行了总结。

截至今年10月底,上汽通用旗下新车批发量的平均增速达到5%,零售增速则达到4.8%。“0.2%的差异主要因我们有新车推出所致。”王永清解释道。他认为,这一增长情况与中国汽车市场同期”整体发展步伐保持一致,且略有领先“。

“今年上半年,整个车市非常低迷。特别在4月和5月,整个市场都呈现负增长趋势。”王永清说。

此类现象造成的结果是,今年1-6月,中国汽车市场总体零售仅取得2.1%的增长,批发增速则徘徊在3.0%左右。直到7月份,整个市场才呈现出逐步上扬的态势。今年前10个月,中国汽车市场零售和批发的增长率分别为3.2%和3.3%。上汽通用方面由此预计,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销量将介于2520万-2530万台。

”由于上半年市场大势不佳,所以上汽通用在这段时期内,日子相对过得比较艰苦。但随着市场的回暖,后面几个月上汽通用的整体增速要快于市场平均值。“王永清总结道。

从品牌细分角度看,上汽通用旗下三大核心品牌——雪佛兰、别克及凯迪拉克在过去10个月内的表现则各具亮点与疑问。

凯迪拉克或许是上述三大乘用车品牌中表现最为强劲的一员。截至10月底,这一豪华汽车品牌的年内累计销量已取得近60%的增长。上汽通用汽车凯迪拉克市场营销事业部部长冯旦将此归因于品牌前几年所夯实的基础。“首先,我们的生产线不断完善,产品本身越来越符合现在豪华车消费者的需求。第二,我们在品牌方面所进行的提升令品牌的个性更鲜明,更符合年轻豪华汽车消费群体的需求。”他说,“此外,我们的售前和售后服务质量均在提高,网点发展布局也有所加速。”

目前,凯迪拉克在中国共拥有180个经销商网点,未来3-4年内,这一规模将扩充至300个。自今年4月起,全球首家采用最新设施标准的凯迪拉克展厅在苏州落成。另据凯迪拉克品牌总监刘震透露,该品牌将在3-5年内,逐步按照上述标准对在华授权经销商展厅进行改建升级。此举被认为将大幅提升凯迪拉克车主的拥车体验。

然而,凯迪拉克在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经受着外界关于“以价格换销量、挤压别克”等质疑。对此,冯旦的否认相当坚决。

“在价格方面,我们只是一个豪华车市场的跟随者,而不是引领者,”他解释道,“凯迪拉克现在产品相对较少,在中国市场上仅有4款,其中两款是比较新的车。按照成交价对比,这两款车在豪华车市场上位列前三。在另外两款车型中,有一款近期在北京凯迪拉克中心发布,成交价实际上与雷克萨斯(的同级产品)处在同一个水平。唯一一款的价格目前相对较低一些,但也不是业内最低,它的价格还是比最后一名要领先,销量则是对方的两倍。”  

冯旦认为,凯迪拉克眼下所取得的是一种健康的增长。“如果我们参考成熟的欧美汽车市场,豪华车在整体乘用车市场上的占比大约为20%,豪华车的增长不可能无限制,最终还是要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有些客户只需要满足出行需求,而另一些客户则希望拥有更高品质的拥车体验。”他说,“对比其他细分市场,凯迪拉克取得高速增长的时间节点仍然是合理的。毕竟中国市场正快速发展,消费者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

谈及凯迪拉克的销量增长是否会对兄弟品牌别克造成倾轧,冯旦表示,正如没有人会担心奥迪会打压大众品牌,凯迪拉克和别克品牌之间所存在的,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因为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完全不同。”他说,“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未来有越来越多的雪佛兰和别克用户能在实际需求升级的情况下,成为凯迪拉克的车主。”

雪佛兰在过去10个月内的在华业绩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上汽通用汽车雪佛兰市场营销事业部部长吉祺炜在媒体会议上表示,该品牌自今年1月以来的累计销量已突破45万台,同比增长11.5%(含出口),国内销量则增长近7.5%,远高于3.2%的行业增速。

在销量增长之外,产品的销售结构及雪佛兰品牌形象在此期间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则是吉祺炜更为看重的两点,后者被认为有助于该品牌在未来提升其价格重心。

该制造商在周四晚间举行的“雪佛兰品牌之夜”上所发布的6款Redline系列车型或许可被引作实例。后者将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品型谱被正式引入中国市场。

通过有别与普通车型的专属设计,Redline系列旨在突出该品牌年轻、时尚及运动的品牌特征,以适应目标受众正在改变的审美偏好,并有效扩大产品的溢价空间。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施弘在当天上午的媒体会议上证实,到2020年,雪佛兰品牌旗下全系产品都将推出Redline车型。

当然,产品结构上移的趋势也不禁让人产生疑问:雪佛兰品牌未来是否还会在10万元左右的价格区间内投放产品?对这个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汽车品牌而言,能被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所承担的价格也是其一直以来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所幸,施弘就此问题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做的,难的地方是红海,但不代表我们不做。除非看到太难,你算算实力,赢的概率不大才会不做。”他说,“10万这个价格不做不太可能。总体来说我们会平衡好整体架构开发、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应该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在上述场合,更多的问题被抛向了上汽通用汽车别克市场营销事业部部长包晔。对这位健谈的品牌负责人而言,别克今年所经历的销量疲软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通用汽车官方数据显示,上汽通用别克品牌今年前10月共实现累计销量963384台,同比微降0.21%。

王永清称,与去年同期相比,别克的上半年销量中缺少了凯越车型的参与,而新车投放则集中在下半年,这一情况导致别克品牌的销量出现波动。“但今年定的目标应该能够实现。”他肯定地说。

包晔则从销量结构调整继而推进品牌向上的角度给出了更加详细的解释。他表示,目前高端产品在别克的整体销售中所占比例正显著提升。“无论别克君越也好,君威也好,平均成交价在19万-25万元之间。在25万元以上的中高级车市场里,我们的君越拿到1/3的份额,今年1-10月实现同比增长33.7%,表现不俗。”

在本届广州车展前,上汽通用别克品牌发布了别克君越Avenir车型。这也是继GL8 Avenir之后,别克高端子品牌Avenir在中国市场上所推出的第二款产品。

眼下,Avenir正在当地市场上为别克品牌的整体上行开辟出一条快速通道。在受到中国富裕家庭欢迎的同时,Avenir系列产品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别克旗下明星产品——GL8的市场关注度。后者所代表的高端MPV市场正源源不断地为该品牌输出销量。

“我们去年推出了新一代别克GL8,这也是我们品牌向上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市场,”包晔说,“到今年10月底,GL8销量同比增长95%。”

此外,他还例举了一组数据:在别克GL8的整体销售中,25万元以上车型的销量占比超过70%,30万元以上车型则达到50%。

“在GL8的整个客户转换与增购里,75%来自宝马、奔驰及奥迪的客户。在GL8 ES增购中,45%来自上述三大豪华品牌用户,而我们的GL8商旅车则是24%。”包晔据此判断,别克品牌目前“已真正接触到这批追求豪华体验的消费者”。

除高端产品外,别克品牌在今年的产品结构调整中也没有忽视规模更大的中级车市场。今年10月,该品牌推出了以GL6领衔的新一代中级车家族,全系5款车型为新生代家庭构建了完整的产品组合。

有趣的是,这一产品策略似与施弘去年对中级车市场的一番判断略有抵牾。后者当时表示,“(未来)这片红海基本上出不来多少车,因为消费者不喜欢这种类型的汽车,特别是未来年轻人。所以不能因为要跑量,把一个品牌毁了”。

针对上述言论与别克中级车投放策略之间的矛盾,包晔表示,尽管中级车市场竞争激烈,但在未来5年内仍是体量最大的一个细分市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绝大多数销售仍主要集中于中级车市场和SUV市场。“关键看在这个市场里面,你的产品力强不强,这是首要的。”他说。

“对此我们的判断是,在2020年之前,这个(中级车)细分市场的规模还是最大,今年整个中级车有500多万的量。”王永清补充道,“虽然现在很多自主品牌放弃了这个轿车市场,但我们在这个市场上将不仅仅推出一款车型。在这方面,客户有几个层次的要求,首先造型要更加好看,因此我们使全新英朗、阅朗的造型变得更加运动时尚。第二,他们对配置有更高的要求。不像5年以前,只要(车身)尺寸到位就行,现在内涵更加丰富。”

在对今年业务成绩进行梳理的同时,上汽通用还观察到一些显著的市场特点。例如,上半年新车价格下滑较为严重,而自8月起,自主汽车品牌销量攀升迅速。统计数据显示,自主品牌7月的市场占比达到36%,到8月这一数字已接近40%。

“实际上2015年开始,自主品牌通过新车型——特别是SUV,在整个市场上发展得相当不错,特别在紧凑型和小型车领域,他们的成本控制比较好。”施弘说,“对于自主品牌成长,我们应该坦然去看这件事情,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做好。”

上汽通用方面认为,面对随自主品牌崛起而来的竞争压力,一种正视的态度将帮助企业做好迎击挑战的准备。“10年前在市场上竞争的时候,我们主要关注点可能是合资品牌,但现在我们也需要花时间关注、研究自主品牌车型怎么推,他们怎么分析市场、怎么取悦消费者,或者说他们用什么拉动消费。”施弘补充道。

他认为,未来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在消费者观念中的分隔将逐渐淡化,因此在关注市场需求、推进网络建设以及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必须今早将自主品牌作为重要竞争参与者纳入考量。”如果合资品牌不重视这件事,未来就会受到较重的打压。“他说。

寻找具有发展潜力的新细分市场并加速决策流程将成为上汽通用应对新兴竞争对手的重要方式。王永清表示,某些自主品牌此前放弃轿车,转向SUV、CUV等市场,正是为了避开与合资品牌的长处展开正面较量,而同样的思路也可以为合资品牌所用。

“在看准客户需求之后,加快决策与执行的速度把产品推出来,这样就能走在别人前面。”他说,“例如别克GL8所在的细分市场也是我们摸索并开拓出来的,近期推出的GL6又抓住了新生一代年轻家庭的需求,相信这款车型一定会成功。”

在自主品牌较为侧重的SUV产销领域,上汽通用同样予以高度关注。该制造商观察发现,SUV产品每年的市场份额正逐步上升,今年已接近45%,预计未来将达到50%。与此同时,轿车类产品的份额则从以往的60%左右下降到当前的40%左右。

“今年1-10月,整个中国SUV市场的平均增速是14.5%,其中豪华SUV市场增速达到20.9%,而中型SUV增长率高达87.2%,这一块绝对是新的蓝海。”王永清表示,“但紧凑型SUV的增速则相对放缓,仅为11.2%,小型SUV甚至出现了1%的负增长。”据其透露,截至2020年,上汽通用旗下三大品牌将累计新增7-8款SUV。

另一方面,自主品牌也将在某些领域成为上汽通用学习的对象。以上汽荣威品牌旗下中级SUV——RX5为例,其10月单月销量达到28203台,同比增长41%,在当月SUV车型销售排行榜中位居第五。

施弘认为,同属上汽集团的荣威品牌通过打互联网汽车概念在公关和营销层面赢得了先机,而上汽通用则可以在一番观察后,思考如何跟进。

“他们推出互联网汽车后,哪些东西宣传了,可消费者并没有真正在用,而哪一些虽然没有说,但消费者蛮喜欢——相当于帮我们做实验。”施弘笑道,“虽然我们比他们慢但并不急。我们现在没有介入的细分市场,未来都非常有可能成为上汽通用的增长点,关键是你要研究透。做对了,时间不一定要早。”

关于如何应对2019年将实施的双积分政策,上汽通用方面表示,将从两个层面进行考量。

“双积分政策的一个初步意见是,新能源车与传统车分开考核。新能源以及整个公司的平均油耗都必须达标。在平均油耗方面,上汽通用从目前到2020年都没有问题。”王永清说。

他表示,在提供更洁净的动力系统方面,上汽通用将同时兼顾新能源技术与传统动力技术的发展。

“在传统动力领域,我们正通过更新升级实现技术迭代,例如应用全新一代小排量三缸发动机。此外,还有自动启停技术以及微混技术,后者能实现8%左右的的节油目标。”王永清说,“从2015年到2020年,即便不计算新能源车所做贡献,我们也能实现25%-30%的降耗。”

“在2023年到2025年以后,所有传统动力整车,都要带上10%以上或者15%的节能技术,否则达不到要求,传统2.0T、1.8T都过不了关。”他给出了此类判断。

在新能源产品投放方面,上汽通用也将保持适当的韵律感。到2020年,该制造商计划在中国市场上投放10款新能源车,其中3-4款采用插电混合动力系统。“但将来插电混合动力的比例将显著下降,纯电动车与插电混动车型的比例基本上将达到80%和20%。”王永清说。

“实际上,北美通用和上汽集团这两个股东方在电气化方面都拥有很强的实力。北美方面的大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纯电,另一个是燃料电池。”施弘说,“根据现在安排,上汽通用不会落后,在电气化领域,我们会是领头羊。”

他表示,一方面出于监管者的要求,上汽通用将与北美通用的电气化发展保持同步,甚至更为超前;另一方面,该制造商在更多的新兴市场参与者加入竞争之前,针对中国电动车市场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燃料电池还是纯电动技术,其实现完全商业化的道路依然漫长。在当前环境下,基础设施发展的相对迟缓令此类技术仍被排除在节能减排的最佳选项之外。

在这种情况下,产品投放的节奏就显得尤为重要。眼下,上汽通用正与股东方进行合作,开发采用新一代架构的电气化产品。而在更长远的未来,纯电动车也将出现在该制造商的产品序列中。

“虽然我们不会简单地把雪佛兰BOLT直接引入,但我可以非常负责任说一句话,未来的纯电动产品在整车集成、整车技术方面不会比BOLT差。”施弘说,“而且大家很快就能看到此类新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上汽通用

161
  • 上汽集团: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1.4%
  • 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关于续约,中美双方股东谈判正在进行中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艰苦到提速 上汽通用为他们的2017年提前做出了总结

这家汽车制造商在针对过去10个月的总结中,还夹杂着对于未来的思考。

对各大汽车制造商来说,每年11月中旬举行的广州车展是一个适合在公众面前提前谈论全年业绩的场合。因此在上周四(11月16日)广州车展揭幕前夕的一场媒体会议上,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永清从落座的那一刻起,便开始对该制造商在过去将近一年时间内的业务表现进行了总结。

截至今年10月底,上汽通用旗下新车批发量的平均增速达到5%,零售增速则达到4.8%。“0.2%的差异主要因我们有新车推出所致。”王永清解释道。他认为,这一增长情况与中国汽车市场同期”整体发展步伐保持一致,且略有领先“。

“今年上半年,整个车市非常低迷。特别在4月和5月,整个市场都呈现负增长趋势。”王永清说。

此类现象造成的结果是,今年1-6月,中国汽车市场总体零售仅取得2.1%的增长,批发增速则徘徊在3.0%左右。直到7月份,整个市场才呈现出逐步上扬的态势。今年前10个月,中国汽车市场零售和批发的增长率分别为3.2%和3.3%。上汽通用方面由此预计,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销量将介于2520万-2530万台。

”由于上半年市场大势不佳,所以上汽通用在这段时期内,日子相对过得比较艰苦。但随着市场的回暖,后面几个月上汽通用的整体增速要快于市场平均值。“王永清总结道。

从品牌细分角度看,上汽通用旗下三大核心品牌——雪佛兰、别克及凯迪拉克在过去10个月内的表现则各具亮点与疑问。

凯迪拉克或许是上述三大乘用车品牌中表现最为强劲的一员。截至10月底,这一豪华汽车品牌的年内累计销量已取得近60%的增长。上汽通用汽车凯迪拉克市场营销事业部部长冯旦将此归因于品牌前几年所夯实的基础。“首先,我们的生产线不断完善,产品本身越来越符合现在豪华车消费者的需求。第二,我们在品牌方面所进行的提升令品牌的个性更鲜明,更符合年轻豪华汽车消费群体的需求。”他说,“此外,我们的售前和售后服务质量均在提高,网点发展布局也有所加速。”

目前,凯迪拉克在中国共拥有180个经销商网点,未来3-4年内,这一规模将扩充至300个。自今年4月起,全球首家采用最新设施标准的凯迪拉克展厅在苏州落成。另据凯迪拉克品牌总监刘震透露,该品牌将在3-5年内,逐步按照上述标准对在华授权经销商展厅进行改建升级。此举被认为将大幅提升凯迪拉克车主的拥车体验。

然而,凯迪拉克在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经受着外界关于“以价格换销量、挤压别克”等质疑。对此,冯旦的否认相当坚决。

“在价格方面,我们只是一个豪华车市场的跟随者,而不是引领者,”他解释道,“凯迪拉克现在产品相对较少,在中国市场上仅有4款,其中两款是比较新的车。按照成交价对比,这两款车在豪华车市场上位列前三。在另外两款车型中,有一款近期在北京凯迪拉克中心发布,成交价实际上与雷克萨斯(的同级产品)处在同一个水平。唯一一款的价格目前相对较低一些,但也不是业内最低,它的价格还是比最后一名要领先,销量则是对方的两倍。”  

冯旦认为,凯迪拉克眼下所取得的是一种健康的增长。“如果我们参考成熟的欧美汽车市场,豪华车在整体乘用车市场上的占比大约为20%,豪华车的增长不可能无限制,最终还是要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有些客户只需要满足出行需求,而另一些客户则希望拥有更高品质的拥车体验。”他说,“对比其他细分市场,凯迪拉克取得高速增长的时间节点仍然是合理的。毕竟中国市场正快速发展,消费者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

谈及凯迪拉克的销量增长是否会对兄弟品牌别克造成倾轧,冯旦表示,正如没有人会担心奥迪会打压大众品牌,凯迪拉克和别克品牌之间所存在的,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因为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完全不同。”他说,“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未来有越来越多的雪佛兰和别克用户能在实际需求升级的情况下,成为凯迪拉克的车主。”

雪佛兰在过去10个月内的在华业绩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上汽通用汽车雪佛兰市场营销事业部部长吉祺炜在媒体会议上表示,该品牌自今年1月以来的累计销量已突破45万台,同比增长11.5%(含出口),国内销量则增长近7.5%,远高于3.2%的行业增速。

在销量增长之外,产品的销售结构及雪佛兰品牌形象在此期间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则是吉祺炜更为看重的两点,后者被认为有助于该品牌在未来提升其价格重心。

该制造商在周四晚间举行的“雪佛兰品牌之夜”上所发布的6款Redline系列车型或许可被引作实例。后者将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品型谱被正式引入中国市场。

通过有别与普通车型的专属设计,Redline系列旨在突出该品牌年轻、时尚及运动的品牌特征,以适应目标受众正在改变的审美偏好,并有效扩大产品的溢价空间。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施弘在当天上午的媒体会议上证实,到2020年,雪佛兰品牌旗下全系产品都将推出Redline车型。

当然,产品结构上移的趋势也不禁让人产生疑问:雪佛兰品牌未来是否还会在10万元左右的价格区间内投放产品?对这个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汽车品牌而言,能被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所承担的价格也是其一直以来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所幸,施弘就此问题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做的,难的地方是红海,但不代表我们不做。除非看到太难,你算算实力,赢的概率不大才会不做。”他说,“10万这个价格不做不太可能。总体来说我们会平衡好整体架构开发、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应该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在上述场合,更多的问题被抛向了上汽通用汽车别克市场营销事业部部长包晔。对这位健谈的品牌负责人而言,别克今年所经历的销量疲软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通用汽车官方数据显示,上汽通用别克品牌今年前10月共实现累计销量963384台,同比微降0.21%。

王永清称,与去年同期相比,别克的上半年销量中缺少了凯越车型的参与,而新车投放则集中在下半年,这一情况导致别克品牌的销量出现波动。“但今年定的目标应该能够实现。”他肯定地说。

包晔则从销量结构调整继而推进品牌向上的角度给出了更加详细的解释。他表示,目前高端产品在别克的整体销售中所占比例正显著提升。“无论别克君越也好,君威也好,平均成交价在19万-25万元之间。在25万元以上的中高级车市场里,我们的君越拿到1/3的份额,今年1-10月实现同比增长33.7%,表现不俗。”

在本届广州车展前,上汽通用别克品牌发布了别克君越Avenir车型。这也是继GL8 Avenir之后,别克高端子品牌Avenir在中国市场上所推出的第二款产品。

眼下,Avenir正在当地市场上为别克品牌的整体上行开辟出一条快速通道。在受到中国富裕家庭欢迎的同时,Avenir系列产品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别克旗下明星产品——GL8的市场关注度。后者所代表的高端MPV市场正源源不断地为该品牌输出销量。

“我们去年推出了新一代别克GL8,这也是我们品牌向上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市场,”包晔说,“到今年10月底,GL8销量同比增长95%。”

此外,他还例举了一组数据:在别克GL8的整体销售中,25万元以上车型的销量占比超过70%,30万元以上车型则达到50%。

“在GL8的整个客户转换与增购里,75%来自宝马、奔驰及奥迪的客户。在GL8 ES增购中,45%来自上述三大豪华品牌用户,而我们的GL8商旅车则是24%。”包晔据此判断,别克品牌目前“已真正接触到这批追求豪华体验的消费者”。

除高端产品外,别克品牌在今年的产品结构调整中也没有忽视规模更大的中级车市场。今年10月,该品牌推出了以GL6领衔的新一代中级车家族,全系5款车型为新生代家庭构建了完整的产品组合。

有趣的是,这一产品策略似与施弘去年对中级车市场的一番判断略有抵牾。后者当时表示,“(未来)这片红海基本上出不来多少车,因为消费者不喜欢这种类型的汽车,特别是未来年轻人。所以不能因为要跑量,把一个品牌毁了”。

针对上述言论与别克中级车投放策略之间的矛盾,包晔表示,尽管中级车市场竞争激烈,但在未来5年内仍是体量最大的一个细分市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绝大多数销售仍主要集中于中级车市场和SUV市场。“关键看在这个市场里面,你的产品力强不强,这是首要的。”他说。

“对此我们的判断是,在2020年之前,这个(中级车)细分市场的规模还是最大,今年整个中级车有500多万的量。”王永清补充道,“虽然现在很多自主品牌放弃了这个轿车市场,但我们在这个市场上将不仅仅推出一款车型。在这方面,客户有几个层次的要求,首先造型要更加好看,因此我们使全新英朗、阅朗的造型变得更加运动时尚。第二,他们对配置有更高的要求。不像5年以前,只要(车身)尺寸到位就行,现在内涵更加丰富。”

在对今年业务成绩进行梳理的同时,上汽通用还观察到一些显著的市场特点。例如,上半年新车价格下滑较为严重,而自8月起,自主汽车品牌销量攀升迅速。统计数据显示,自主品牌7月的市场占比达到36%,到8月这一数字已接近40%。

“实际上2015年开始,自主品牌通过新车型——特别是SUV,在整个市场上发展得相当不错,特别在紧凑型和小型车领域,他们的成本控制比较好。”施弘说,“对于自主品牌成长,我们应该坦然去看这件事情,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做好。”

上汽通用方面认为,面对随自主品牌崛起而来的竞争压力,一种正视的态度将帮助企业做好迎击挑战的准备。“10年前在市场上竞争的时候,我们主要关注点可能是合资品牌,但现在我们也需要花时间关注、研究自主品牌车型怎么推,他们怎么分析市场、怎么取悦消费者,或者说他们用什么拉动消费。”施弘补充道。

他认为,未来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在消费者观念中的分隔将逐渐淡化,因此在关注市场需求、推进网络建设以及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必须今早将自主品牌作为重要竞争参与者纳入考量。”如果合资品牌不重视这件事,未来就会受到较重的打压。“他说。

寻找具有发展潜力的新细分市场并加速决策流程将成为上汽通用应对新兴竞争对手的重要方式。王永清表示,某些自主品牌此前放弃轿车,转向SUV、CUV等市场,正是为了避开与合资品牌的长处展开正面较量,而同样的思路也可以为合资品牌所用。

“在看准客户需求之后,加快决策与执行的速度把产品推出来,这样就能走在别人前面。”他说,“例如别克GL8所在的细分市场也是我们摸索并开拓出来的,近期推出的GL6又抓住了新生一代年轻家庭的需求,相信这款车型一定会成功。”

在自主品牌较为侧重的SUV产销领域,上汽通用同样予以高度关注。该制造商观察发现,SUV产品每年的市场份额正逐步上升,今年已接近45%,预计未来将达到50%。与此同时,轿车类产品的份额则从以往的60%左右下降到当前的40%左右。

“今年1-10月,整个中国SUV市场的平均增速是14.5%,其中豪华SUV市场增速达到20.9%,而中型SUV增长率高达87.2%,这一块绝对是新的蓝海。”王永清表示,“但紧凑型SUV的增速则相对放缓,仅为11.2%,小型SUV甚至出现了1%的负增长。”据其透露,截至2020年,上汽通用旗下三大品牌将累计新增7-8款SUV。

另一方面,自主品牌也将在某些领域成为上汽通用学习的对象。以上汽荣威品牌旗下中级SUV——RX5为例,其10月单月销量达到28203台,同比增长41%,在当月SUV车型销售排行榜中位居第五。

施弘认为,同属上汽集团的荣威品牌通过打互联网汽车概念在公关和营销层面赢得了先机,而上汽通用则可以在一番观察后,思考如何跟进。

“他们推出互联网汽车后,哪些东西宣传了,可消费者并没有真正在用,而哪一些虽然没有说,但消费者蛮喜欢——相当于帮我们做实验。”施弘笑道,“虽然我们比他们慢但并不急。我们现在没有介入的细分市场,未来都非常有可能成为上汽通用的增长点,关键是你要研究透。做对了,时间不一定要早。”

关于如何应对2019年将实施的双积分政策,上汽通用方面表示,将从两个层面进行考量。

“双积分政策的一个初步意见是,新能源车与传统车分开考核。新能源以及整个公司的平均油耗都必须达标。在平均油耗方面,上汽通用从目前到2020年都没有问题。”王永清说。

他表示,在提供更洁净的动力系统方面,上汽通用将同时兼顾新能源技术与传统动力技术的发展。

“在传统动力领域,我们正通过更新升级实现技术迭代,例如应用全新一代小排量三缸发动机。此外,还有自动启停技术以及微混技术,后者能实现8%左右的的节油目标。”王永清说,“从2015年到2020年,即便不计算新能源车所做贡献,我们也能实现25%-30%的降耗。”

“在2023年到2025年以后,所有传统动力整车,都要带上10%以上或者15%的节能技术,否则达不到要求,传统2.0T、1.8T都过不了关。”他给出了此类判断。

在新能源产品投放方面,上汽通用也将保持适当的韵律感。到2020年,该制造商计划在中国市场上投放10款新能源车,其中3-4款采用插电混合动力系统。“但将来插电混合动力的比例将显著下降,纯电动车与插电混动车型的比例基本上将达到80%和20%。”王永清说。

“实际上,北美通用和上汽集团这两个股东方在电气化方面都拥有很强的实力。北美方面的大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纯电,另一个是燃料电池。”施弘说,“根据现在安排,上汽通用不会落后,在电气化领域,我们会是领头羊。”

他表示,一方面出于监管者的要求,上汽通用将与北美通用的电气化发展保持同步,甚至更为超前;另一方面,该制造商在更多的新兴市场参与者加入竞争之前,针对中国电动车市场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燃料电池还是纯电动技术,其实现完全商业化的道路依然漫长。在当前环境下,基础设施发展的相对迟缓令此类技术仍被排除在节能减排的最佳选项之外。

在这种情况下,产品投放的节奏就显得尤为重要。眼下,上汽通用正与股东方进行合作,开发采用新一代架构的电气化产品。而在更长远的未来,纯电动车也将出现在该制造商的产品序列中。

“虽然我们不会简单地把雪佛兰BOLT直接引入,但我可以非常负责任说一句话,未来的纯电动产品在整车集成、整车技术方面不会比BOLT差。”施弘说,“而且大家很快就能看到此类新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