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本人比朱元璋小八岁,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是横跨亚欧大陆煊赫一时的蒙古帝国的掘墓人。只不过蒙古帝国早就分裂成了元朝、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和伊儿汗国。就连察合台汗国后来也分裂成了东察合台汗国和西察合台汗国。
帖木儿
朱元璋生于元朝,变成了元朝的掘墓人,帖木儿生在西察合台汗国,变成西察合台汗国的掘墓人。只不过他这个墓掘得过于给力,把伊儿汗国给埋了,也基本上把金帐汗国埋葬,把东察合台汗国吓得瑟瑟发抖。
帖木儿曾娶成吉思汗家族的公主为妻,自称驸马,也一直有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志向。他篡夺了西察合台汗国的统治后,谋划征服其他几个蒙古汗国。然而西察合台汗国的地理位置很差,夹在东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和金帐汗国之间。幸运的是这几个汗国都处在衰退期,无力进犯西察合台汗国,反倒是东察合台汗国内乱,给了帖木儿以可趁之机。
东察合台汗国的权臣哈马鲁丁杀害了成吉思汗的子孙自立为汗,造成国内不满,很多部落离开东察合台汗国投靠帖木儿。于是帖木儿就和东察合台汗国开战,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二十多年。最终帖木儿大获全胜,赶跑了哈马鲁丁,重新扶植成吉思汗的子孙黑的儿火者汗成为东察合台汗国统治者,并在扶植了成吉思汗子孙后和东察合台汗国交好。
帖木儿和东察合台汗国交好的一大原因就是,东边的东察合台汗国以游牧生活为主,帖木儿抢不到什么好东西。此时他放眼西边,看见伊儿汗国统治着富裕的伊朗和伊拉克地区,就想挥师西征,征服伊儿汗国。这个时候他就需要和东方的政权交好,于是他就恢复了和东察合台汗国的和平。
他挥师西进,没想到他西征打出了大名堂。他彻底消灭了伊儿汗国,占领了伊朗和伊拉克。随后他又挥师北上,重创了金帐汗国,抢掠了金帐汗国的核心地带东欧平原和克里米亚。他甚至挥师南下,攻入印度,据称在德里屠杀了十万人。
在他手上,一个强大的西亚帝国——帖木儿帝国就此诞生。
帖木儿一生最辉煌的战绩或许是和上升期的奥斯曼帝国交战。要知道他之前的对手伊尔汗国、金帐汗国和印度的德里苏丹国基本上都在衰退期,但是奥斯曼帝国此时正处于上升期,并在半个世纪后占领了君士坦丁堡,灭亡了拜占庭帝国。
帖木儿却在安卡拉战役中一举打败奥斯曼帝国,差点儿让奥斯曼帝国亡国。他俘虏了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巴耶济德一世,并强迫巴耶济德一世的妻子当着众人的面裸体跳舞。
帖木儿看望被他俘获的巴耶济德一世
在征讨西亚国家的时,为了不四面树敌,帖木儿假意和明朝友好,派使臣向明朝进贡,例如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派出使臣给明朝“贡绒六匹、青梭幅九匹、红绿撒哈剌各二匹,及镔铁、刀剑、甲胄诸物”,甚至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还给朱元璋带了一封语气极其谦卑的来信:
“恭惟大明大皇帝受天明命,统一四海,仁德洪布,恩养庶类,万国欣仰,咸知上天欲平治天下,特命皇帝出膺运数,为亿兆之主。光明广大,昭若天镜,天有远近,咸照临之。臣帖木儿僻在万里之外,恭闻圣德宽大,超越万古。自古所无之福,皇帝皆有之。所未服之国,皇帝皆服之。远方绝域,昏昧之地,皆清明之。老者无不安乐,少者无不长遂,善者无不蒙福,恶者无不知惧。今又特蒙施恩远国,凡商贾之来中国者,使观览都邑城池,富贵雄壮,如出昏暗之中,忽睹天日,何幸如之。又承敕书恩抚劳问,使驿站相通,道路无壅,远国之人,咸得其济。钦仰圣心,如照世之杯,使臣心中,豁然光明。臣国中部落,闻兹德音,欢舞感戴。臣无以报恩,惟仰天祝颂圣寿,福禄如天地,永永无极。”
朱元璋
但是随着他消灭了西方的敌人,又打算重新向东征讨明朝,于是翻脸扣押了明朝的使者,发兵征讨明朝,自己也随军出征。
但是他此时已经年老体衰,很快就死在了行军的路上,很多人都在想,如果他能够坚持到和明朝交战,会是怎样一个景象?事实上他征服明朝的可能性很小,几乎不可能,而他也不一定是真心征服明朝去的。
他想征服明朝,首先就得路过东察合台汗国。此时的东察合台汗国由于和帖木儿长年交战,经济上已经十分衰落。西域“惟鲁陈(今鄯善县鲁克沁)、火州(今吐鲁番县高昌故城)、土尔番(今吐鲁番)、喀石喀(今喀什)、阿力马力(今霍城县阿勒台遗址)数处略有城邑民居田园巷陌,其他处虽有荒城故址败壁颓垣,悉皆荒秽,人多居山谷间”。
哪怕东察合台汗国此时和帖木儿交好,也无力供养帖木儿东征明朝的大军。
帖木儿的大军如果继续前进,恐怕就得饿死在路上。
其次,帖木儿名义上打着发兵进攻大明的旗号,实际上很有可能只是向东进攻北元的残余。北元的的权力此时被并非成吉思汗的子孙的鬼力赤篡夺,帖木儿这次东征可以假借成吉思汗后代的名义,名正言顺的夺取北元的权力。
然而他还是死在了半路上,所以这点也没有实现,而蒙古高原后来的统治者则是让朱棣十分头疼的本雅失里。
最后,帖木儿东征时期正是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是明朝军队最强大的时候,后来帖木儿的使臣看了朱棣安排的阅兵式,不得不感叹:我不得不承认,大帝(帖木儿)死在东征的路上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这使他保全了一生的英名……
所以即使帖木儿活着,也只会在远征中先饿死大批远征军,再遭受鞑靼和瓦剌等蒙古各部袭击,最后惨败在大明军队手下,成为明朝手下败将罢了。
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