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09-2018,一个品牌和它自己的抗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09-2018,一个品牌和它自己的抗战

从 2009 到 2017,豆号形象的改变,可以说是反映了餐饮审美水平的变化

作者|何姗

编辑|达利

今天说的只是一个品牌的故事,这个品牌在北京有 8 年多历史、 24 家连锁店,“没有网红基因”,“慢跑选手注定慢跑”,它从街边起步,然后进入写字楼、进入商场,有过顺利也有过迷茫,它走过的路很多品牌都走过,它的故事也是很多品牌的故事。

2009 年,一个叫做豆号的品牌刚刚起步,从街边的早餐店开始做起,在那个大家品牌意识普遍缺乏、市场品类并不成熟完善也无所谓定位的时代,它以豆子+机器+豆渣不分离的产品为核心驱动,作为一个豆浆铺子占据了人流稠密的街边,或靠近办公区或靠近居民区。我们从 2018 年回看,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产品站位。

2011 年,想要摆脱街头平庸形象的豆号,想要换个舞台来表现自己,它的目标也很明确:稳定销量,升级产品,寻找更加精确、消费频次更高的客户群。那个时候写字楼还是一片蛮荒,和物业直接就能谈下门店,于是这成为了豆号的第一次大规模升级,刚刚进入写字楼的它,甚至在形象上也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如果我们回想起来,那还是俏江南、湘鄂情、净雅们的时代,高端消费还能够支撑很多造梦计划,而小型品牌也才在微博上面试探性地出头。

从 2009 到 2017,豆号形象的改变,可以说是反映了餐饮审美水平的变化

商场从来不是温柔乡

2013 年,豆号因为被顾客赏识推荐,误打误撞进入了购物中心,而且一进就是当时最高端的新光天地(也就是现在的 SKP)。位置当然是小门店聚集的地下一层,而对于商场门店运营毫无概念的豆号,做的就是最简单的事情:等客人来。熬过了半年,口耳相传带动起了销量,六个月以后的销售就开始持续上升。

2014 是商业项目的大年,当时综合性的购物中心概念开始快速传播,北京城的各个地方都有了自己的新 mall(对,这时候要用 mall 这个词了),比如现在仍然在同区占据标杆地位的罗斯福广场和西红门荟聚。根据赢商网的数据,购物中心的存量在 2012-2014 年经历了最惊人的跨越式增长。豆号跟着这波风潮进入了很多商场,但拿下的铺位,只能说是“服从分配、服从调剂”的结果,因为大家看到豆浆,总会和低价、刚需联系在一起。

规模化进行商场布局了之后,豆号的心态发生了改变,色彩炫目的邻居们给了它巨大的“同辈压力”,于是它开始了自己的尝试,现在回看那些尝试有点像刚进贵族学校的平民女孩,但这样的弯路,很多初入购物中心的品牌当年都走过。面对着消费和需求升级的消费者,商家往往会慌了阵脚,然而消费者当时也很难明确自己的需求,于是最后购物中心的战斗变成了装修和营销的战斗。

首先,豆号给自己安了一个英文名Bean House,直接取代了中文,其实现在如果你在大众点评搜索,还能看到未改造的门店带着这个英文名字。其次,它给自己无限地堆加品类,我作为消费者在当时第一次接触到的这个品牌,拿着密密麻麻的菜单,上面有各类传统和创意豆饮、有鲜榨果汁系列、有豆乳雪糕系列、有布丁和糊类等甜品、还有三明治系列……最多的时候,这个带着英文名的品牌,有过 84 个 SKU……

从豆号 9 年来的菜单变化,你就知道这里经历过多少次取舍

豆号的创始人在回顾“孟母三迁”的时候,给出的总结是:街头是游击战,写字楼是阵地战,购物中心是世界大战。

从找空间到找自己,进入商场之后的路更难走

铺入了大量写字楼和购物中心后,豆号发现,在 2015 年左右,它的增长率达到了一个天花板,也就是说收支平衡上没有问题,但客流增速变慢了,这其实已经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它意味着你在和成本增长、通货膨胀、竞争对手升级的赛道上面减缓了速度。

2015 到 2017 上半年,豆号进入了寻找自己的阵痛期,和其他品牌相比他们是幸运的,有这么长的试错时间和成本,同时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豆制品品牌也没有出现过。但幸运归幸运,痛苦程度没有改变。

在名称上,他们注册了“豆乳”,希望在名号上和“豆浆”告别,显得更加时髦高级,同样是改名,这个升级比中文升级到英文来说更加明确清晰。但在基础战略上,它其实还是围绕豆浆和它的早餐场景在做延伸,当店面出现“豆乳+甜品”这样的额外注释时,它其实是一个偏正结构,豆乳仍然是核心。

从豆号,到 BEAN HOUSE,再到 BEAN HOUSE 豆乳+甜品,最后又回到豆号

在设计上,豆号找过上海、韩国和日本的事务所,分别出过 1、2、3 个版本,甚至还有工业风……这样频繁的更换,还是因为没有找到自己,而这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当时餐饮品牌纷纷形象升级的时候,豆制品却没有一件“成衣”给豆号借鉴。品牌的内核是什么?一个没有风格的人是买不到适合自己风格的衣服的。

找到最初的自己,也放下最初的自己

2017 年夏天,豆号悄悄地在一家写字楼门店开始了实验,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捋顺了逻辑,而这个逻辑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不管是豆浆豆乳,都没有放下的“早餐”品类告别。

我们今天以局外人的角度来看,总会觉得,当你在购物中心已经布局了超过 20 家门店的时候,为什么思维还没有从早餐店转向更符合购物中心时段的品类呢?但在实际的经营中,往往是“当局者迷”,尤其是当它多年深耕同一个品类的时候,要根据空间转变而做出结构性的调整,是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的。

豆号在经历了胶着的两年之后,决定破釜沉舟了,他们选择了一家写字楼地下层的分店,作为第一家实验店,名字回归 2009 年,还是叫豆号。

豆号最新的门店,回归最初的名字,回归最初的产品,似乎也确定了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首先,改变营业时间,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十点,看看在砍掉早餐时段之后,这些拥有固定消费习惯的白领们还会不会光顾。欣慰的是,销售额不仅没有下跌,反而稳步上扬。消费者的需求,其实取决于你给予他们的呈现?

其次,改变产品结构。品牌终于摆脱了早餐豆浆的局限,也摆脱了面面俱到的乱局,而走向了单纯以“豆”为核心的甜品店。菜单分为了两块:豆饮和豆食,以后者为重,并确定了基础性的糕饼、布丁、冰淇淋类、糊类四个类别,而其中的产品,其实是从他们浩如烟海的过往尝试中寻找的最受消费者欢迎的。

其实在品牌发展的 9 年里,你很难找到某几个节点上指出它发生了改变,因为这些改变总是前后叠加着、杂糅着、紧赶慢赶地发生,没有固定规律可循。唯一不变的,是豆号每家店里的留言簿,几年里留下了上千本,它背后是我们经历的生活,也是品牌有笑有泪的成长。

【本文为掌柜攻略(ID:zggonglue)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09-2018,一个品牌和它自己的抗战

从 2009 到 2017,豆号形象的改变,可以说是反映了餐饮审美水平的变化

作者|何姗

编辑|达利

今天说的只是一个品牌的故事,这个品牌在北京有 8 年多历史、 24 家连锁店,“没有网红基因”,“慢跑选手注定慢跑”,它从街边起步,然后进入写字楼、进入商场,有过顺利也有过迷茫,它走过的路很多品牌都走过,它的故事也是很多品牌的故事。

2009 年,一个叫做豆号的品牌刚刚起步,从街边的早餐店开始做起,在那个大家品牌意识普遍缺乏、市场品类并不成熟完善也无所谓定位的时代,它以豆子+机器+豆渣不分离的产品为核心驱动,作为一个豆浆铺子占据了人流稠密的街边,或靠近办公区或靠近居民区。我们从 2018 年回看,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产品站位。

2011 年,想要摆脱街头平庸形象的豆号,想要换个舞台来表现自己,它的目标也很明确:稳定销量,升级产品,寻找更加精确、消费频次更高的客户群。那个时候写字楼还是一片蛮荒,和物业直接就能谈下门店,于是这成为了豆号的第一次大规模升级,刚刚进入写字楼的它,甚至在形象上也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如果我们回想起来,那还是俏江南、湘鄂情、净雅们的时代,高端消费还能够支撑很多造梦计划,而小型品牌也才在微博上面试探性地出头。

从 2009 到 2017,豆号形象的改变,可以说是反映了餐饮审美水平的变化

商场从来不是温柔乡

2013 年,豆号因为被顾客赏识推荐,误打误撞进入了购物中心,而且一进就是当时最高端的新光天地(也就是现在的 SKP)。位置当然是小门店聚集的地下一层,而对于商场门店运营毫无概念的豆号,做的就是最简单的事情:等客人来。熬过了半年,口耳相传带动起了销量,六个月以后的销售就开始持续上升。

2014 是商业项目的大年,当时综合性的购物中心概念开始快速传播,北京城的各个地方都有了自己的新 mall(对,这时候要用 mall 这个词了),比如现在仍然在同区占据标杆地位的罗斯福广场和西红门荟聚。根据赢商网的数据,购物中心的存量在 2012-2014 年经历了最惊人的跨越式增长。豆号跟着这波风潮进入了很多商场,但拿下的铺位,只能说是“服从分配、服从调剂”的结果,因为大家看到豆浆,总会和低价、刚需联系在一起。

规模化进行商场布局了之后,豆号的心态发生了改变,色彩炫目的邻居们给了它巨大的“同辈压力”,于是它开始了自己的尝试,现在回看那些尝试有点像刚进贵族学校的平民女孩,但这样的弯路,很多初入购物中心的品牌当年都走过。面对着消费和需求升级的消费者,商家往往会慌了阵脚,然而消费者当时也很难明确自己的需求,于是最后购物中心的战斗变成了装修和营销的战斗。

首先,豆号给自己安了一个英文名Bean House,直接取代了中文,其实现在如果你在大众点评搜索,还能看到未改造的门店带着这个英文名字。其次,它给自己无限地堆加品类,我作为消费者在当时第一次接触到的这个品牌,拿着密密麻麻的菜单,上面有各类传统和创意豆饮、有鲜榨果汁系列、有豆乳雪糕系列、有布丁和糊类等甜品、还有三明治系列……最多的时候,这个带着英文名的品牌,有过 84 个 SKU……

从豆号 9 年来的菜单变化,你就知道这里经历过多少次取舍

豆号的创始人在回顾“孟母三迁”的时候,给出的总结是:街头是游击战,写字楼是阵地战,购物中心是世界大战。

从找空间到找自己,进入商场之后的路更难走

铺入了大量写字楼和购物中心后,豆号发现,在 2015 年左右,它的增长率达到了一个天花板,也就是说收支平衡上没有问题,但客流增速变慢了,这其实已经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它意味着你在和成本增长、通货膨胀、竞争对手升级的赛道上面减缓了速度。

2015 到 2017 上半年,豆号进入了寻找自己的阵痛期,和其他品牌相比他们是幸运的,有这么长的试错时间和成本,同时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豆制品品牌也没有出现过。但幸运归幸运,痛苦程度没有改变。

在名称上,他们注册了“豆乳”,希望在名号上和“豆浆”告别,显得更加时髦高级,同样是改名,这个升级比中文升级到英文来说更加明确清晰。但在基础战略上,它其实还是围绕豆浆和它的早餐场景在做延伸,当店面出现“豆乳+甜品”这样的额外注释时,它其实是一个偏正结构,豆乳仍然是核心。

从豆号,到 BEAN HOUSE,再到 BEAN HOUSE 豆乳+甜品,最后又回到豆号

在设计上,豆号找过上海、韩国和日本的事务所,分别出过 1、2、3 个版本,甚至还有工业风……这样频繁的更换,还是因为没有找到自己,而这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当时餐饮品牌纷纷形象升级的时候,豆制品却没有一件“成衣”给豆号借鉴。品牌的内核是什么?一个没有风格的人是买不到适合自己风格的衣服的。

找到最初的自己,也放下最初的自己

2017 年夏天,豆号悄悄地在一家写字楼门店开始了实验,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捋顺了逻辑,而这个逻辑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不管是豆浆豆乳,都没有放下的“早餐”品类告别。

我们今天以局外人的角度来看,总会觉得,当你在购物中心已经布局了超过 20 家门店的时候,为什么思维还没有从早餐店转向更符合购物中心时段的品类呢?但在实际的经营中,往往是“当局者迷”,尤其是当它多年深耕同一个品类的时候,要根据空间转变而做出结构性的调整,是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的。

豆号在经历了胶着的两年之后,决定破釜沉舟了,他们选择了一家写字楼地下层的分店,作为第一家实验店,名字回归 2009 年,还是叫豆号。

豆号最新的门店,回归最初的名字,回归最初的产品,似乎也确定了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首先,改变营业时间,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十点,看看在砍掉早餐时段之后,这些拥有固定消费习惯的白领们还会不会光顾。欣慰的是,销售额不仅没有下跌,反而稳步上扬。消费者的需求,其实取决于你给予他们的呈现?

其次,改变产品结构。品牌终于摆脱了早餐豆浆的局限,也摆脱了面面俱到的乱局,而走向了单纯以“豆”为核心的甜品店。菜单分为了两块:豆饮和豆食,以后者为重,并确定了基础性的糕饼、布丁、冰淇淋类、糊类四个类别,而其中的产品,其实是从他们浩如烟海的过往尝试中寻找的最受消费者欢迎的。

其实在品牌发展的 9 年里,你很难找到某几个节点上指出它发生了改变,因为这些改变总是前后叠加着、杂糅着、紧赶慢赶地发生,没有固定规律可循。唯一不变的,是豆号每家店里的留言簿,几年里留下了上千本,它背后是我们经历的生活,也是品牌有笑有泪的成长。

【本文为掌柜攻略(ID:zggonglue)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