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人人都爱佛系养蛙游戏,这款游戏为什么这么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人人都爱佛系养蛙游戏,这款游戏为什么这么火?

一切随缘!

作者:卫巍

朋友圈突然多了很多老父亲、老母亲,原来是玩了一款游戏……

五天前,小知一个朋友更新了一则“养了个呱娃子!”的朋友圈。

以为是一个激发母性养成类游戏罢了,于是小知留言:“养个真娃子啊!”

五天后,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在晒自己的呱娃子。

“我的蛙团子都出门50多小时了,外面那么大的雪!不会被捉去做干锅牛蛙了吧?”

“我的呱呱什么时候有朋友啊,看看人家的呱!”

“儿啊,一直看书会看傻的吧?一直坐着对身体不好,你咋不出去旅行了?”

“地铁上有人对他老妈在电话里吼个不停,肯定是没有下载旅行青蛙!”

小知决定放下刻板成见,跟风下载了《旅かえる》的汉化版本《旅行青蛙》。没想到的是,这只其貌不扬的小青蛙真的一击即中本少女的老母亲心。

这款源自日本游戏公司HIT-POINT开发养生的佛系游戏,2018年1月,在中国迅速走红。游戏玩法很简单。玩家从庭院收集三叶草,为自己的小青蛙准备行囊,静静等待其旅行归来,它则为你带来各种明信片和日本各地特产。

为啥说它是一种佛系游戏呢?

因为一切随缘!

你能做的只有不时打开游戏看看呱娃子在干嘛,以及不停割草换最好的食物、行囊给它准备行李。

它在家的时候无论是看书、写信、看书打盹、削木头、吃饭还是收拾行囊,你都控制不了它。于是很多老母亲,老父亲常常发出这样的唠叨。“儿啊,少吃点!”“妈妈做的好吃吗?”“不要一直在家玩,出去旅行呀!”

它回来的日子不确定,有时候数小时有时候好几天,他去的旅行地因你为他准备的食物、头巾、帐篷、碗、灯具的不同而不同。往往这时候,老父亲、老母亲们会发出这样的悲叹。“我家孩子今天在外面怪不乖?”“儿啊,下次记得多拍几张照片给老母亲”“呱呱出门一小时,想它。”

以上的场景熟不熟悉?

没错,这就是我们和爸爸妈妈的日常呀。

长大的我们喜欢和朋友出去浪,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死宅在家的时候也是自顾自地躲在房间里做着父母不知道的事情。

我们不知道的是,无论我们是否成家立业,其实父母松开牵着我们的手,目光却从未从我们身上移开。感谢这款小游戏,让更多年轻人能读懂为人父母的心境。

为啥《旅行青蛙》能走红?

好了,煽情到此结束。让小知站在专业角度,分析下为啥《旅行青蛙》能走红,咱中国能创造出这样治愈系的游戏吗?

小知了解到,这并不是日本HIT-POINT 游戏公司第一款治愈系游戏。在这之前,该公司还发了一款名为《猫咪后院》的猫咪题材的养成游戏,玩家可以照顾这只猫咪来体验养猫的乐趣。在中国也是深受“猫奴”喜爱。

《猫咪后院》爆火后,日本公司不仅发行了游戏的最新周边《猫咪后院食谱》,在香港开设了线下实体店售卖周边,还围绕IP打造了真人版电影《猫咪后院之家》,并于2017年4月8日在日本全国上映。这就是版权变现的魅力。你不得不承认IP就是市场的宠儿。

《旅行青蛙》作为HIT-POINT新的 原创IP,未来”可以开发包括动漫、电影、服装、文具、玩偶、主题公园等多种衍生品,通过商标版权授权,品牌合作等方式赚得金银钵满不在话下。

当然,看日本游戏赢走了中国玩家的心,任谁心里都一定酸溜溜的吧。

于是有人说,《旅行青蛙》像极了中国2005年发行的QQ宠物玩法,不是一样的给它买高级口粮,把它当宠物养吗?

也有人说,前一段咱国内公司制作的爆火的《恋与制作人》恋爱休闲游戏,不是也挺治愈,吸引万千少女争当“总裁夫人”吗?

还有人说,微信推出的《跳一跳》简单、有趣,还可以看好友排行榜,不是也挺棒的,别妄自菲薄!

呃,小知要好好说道说道了。无论是QQ宠物、《恋与制作人》还是去年大火的《王者荣耀》,你不得不承认的是,全都是氪金游戏,即用户向游戏冲得钱越多,在游戏里的身份越尊贵,可以解锁各种VIP特权。

《旅行青蛙》并不是这样的,所有商品都可以通过不停收割三叶草来换取,即使用户充钱换三叶草也不能保证比不花钱的网友解锁更多不同的场景,一切都是随机的。

而微信的《跳一跳》实则是获得了育碧旗下的Ketchapp工作室《欢乐跳瓶》的版权授权许可。也就是说,《跳一跳》并不是国内原创作品,更没有可比性。

这么说来,中国就创作不出《旅行青蛙》这样的佛系游戏了?并不是。只要能放下名利,多从用户需求出发,创造出利用碎片化时间、低门槛、表达情感慰藉的小游戏是什么难事吗?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不妥之处,请留言告知,感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人人都爱佛系养蛙游戏,这款游戏为什么这么火?

一切随缘!

作者:卫巍

朋友圈突然多了很多老父亲、老母亲,原来是玩了一款游戏……

五天前,小知一个朋友更新了一则“养了个呱娃子!”的朋友圈。

以为是一个激发母性养成类游戏罢了,于是小知留言:“养个真娃子啊!”

五天后,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在晒自己的呱娃子。

“我的蛙团子都出门50多小时了,外面那么大的雪!不会被捉去做干锅牛蛙了吧?”

“我的呱呱什么时候有朋友啊,看看人家的呱!”

“儿啊,一直看书会看傻的吧?一直坐着对身体不好,你咋不出去旅行了?”

“地铁上有人对他老妈在电话里吼个不停,肯定是没有下载旅行青蛙!”

小知决定放下刻板成见,跟风下载了《旅かえる》的汉化版本《旅行青蛙》。没想到的是,这只其貌不扬的小青蛙真的一击即中本少女的老母亲心。

这款源自日本游戏公司HIT-POINT开发养生的佛系游戏,2018年1月,在中国迅速走红。游戏玩法很简单。玩家从庭院收集三叶草,为自己的小青蛙准备行囊,静静等待其旅行归来,它则为你带来各种明信片和日本各地特产。

为啥说它是一种佛系游戏呢?

因为一切随缘!

你能做的只有不时打开游戏看看呱娃子在干嘛,以及不停割草换最好的食物、行囊给它准备行李。

它在家的时候无论是看书、写信、看书打盹、削木头、吃饭还是收拾行囊,你都控制不了它。于是很多老母亲,老父亲常常发出这样的唠叨。“儿啊,少吃点!”“妈妈做的好吃吗?”“不要一直在家玩,出去旅行呀!”

它回来的日子不确定,有时候数小时有时候好几天,他去的旅行地因你为他准备的食物、头巾、帐篷、碗、灯具的不同而不同。往往这时候,老父亲、老母亲们会发出这样的悲叹。“我家孩子今天在外面怪不乖?”“儿啊,下次记得多拍几张照片给老母亲”“呱呱出门一小时,想它。”

以上的场景熟不熟悉?

没错,这就是我们和爸爸妈妈的日常呀。

长大的我们喜欢和朋友出去浪,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死宅在家的时候也是自顾自地躲在房间里做着父母不知道的事情。

我们不知道的是,无论我们是否成家立业,其实父母松开牵着我们的手,目光却从未从我们身上移开。感谢这款小游戏,让更多年轻人能读懂为人父母的心境。

为啥《旅行青蛙》能走红?

好了,煽情到此结束。让小知站在专业角度,分析下为啥《旅行青蛙》能走红,咱中国能创造出这样治愈系的游戏吗?

小知了解到,这并不是日本HIT-POINT 游戏公司第一款治愈系游戏。在这之前,该公司还发了一款名为《猫咪后院》的猫咪题材的养成游戏,玩家可以照顾这只猫咪来体验养猫的乐趣。在中国也是深受“猫奴”喜爱。

《猫咪后院》爆火后,日本公司不仅发行了游戏的最新周边《猫咪后院食谱》,在香港开设了线下实体店售卖周边,还围绕IP打造了真人版电影《猫咪后院之家》,并于2017年4月8日在日本全国上映。这就是版权变现的魅力。你不得不承认IP就是市场的宠儿。

《旅行青蛙》作为HIT-POINT新的 原创IP,未来”可以开发包括动漫、电影、服装、文具、玩偶、主题公园等多种衍生品,通过商标版权授权,品牌合作等方式赚得金银钵满不在话下。

当然,看日本游戏赢走了中国玩家的心,任谁心里都一定酸溜溜的吧。

于是有人说,《旅行青蛙》像极了中国2005年发行的QQ宠物玩法,不是一样的给它买高级口粮,把它当宠物养吗?

也有人说,前一段咱国内公司制作的爆火的《恋与制作人》恋爱休闲游戏,不是也挺治愈,吸引万千少女争当“总裁夫人”吗?

还有人说,微信推出的《跳一跳》简单、有趣,还可以看好友排行榜,不是也挺棒的,别妄自菲薄!

呃,小知要好好说道说道了。无论是QQ宠物、《恋与制作人》还是去年大火的《王者荣耀》,你不得不承认的是,全都是氪金游戏,即用户向游戏冲得钱越多,在游戏里的身份越尊贵,可以解锁各种VIP特权。

《旅行青蛙》并不是这样的,所有商品都可以通过不停收割三叶草来换取,即使用户充钱换三叶草也不能保证比不花钱的网友解锁更多不同的场景,一切都是随机的。

而微信的《跳一跳》实则是获得了育碧旗下的Ketchapp工作室《欢乐跳瓶》的版权授权许可。也就是说,《跳一跳》并不是国内原创作品,更没有可比性。

这么说来,中国就创作不出《旅行青蛙》这样的佛系游戏了?并不是。只要能放下名利,多从用户需求出发,创造出利用碎片化时间、低门槛、表达情感慰藉的小游戏是什么难事吗?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不妥之处,请留言告知,感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