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们为何迷恋失传之书:爱一本失传的书 就像爱上一个得不到的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们为何迷恋失传之书:爱一本失传的书 就像爱上一个得不到的人

为何我们对失传的书籍如此着迷?越是得不到,就越喜欢。

《凯尔经》中的插图。图片来源:Alamy

1940年6月,德国纳粹军队逼近法国巴黎,从德国逃难到巴黎的犹太裔德国学者瓦尔特·本雅明准备再次踏上逃亡之旅。即便有着20世纪欧洲最杰出知识分子之一的称号,本雅明当时仍无法获得从马赛通行的过关文件。于是,他加入了一群难民队伍,翻过群山进入了西班牙,希望借道里斯本离开欧洲。逃亡之路异常艰辛,本雅明却随身携带了一个又大又沉的黑色手提箱,里面装的是一些手稿。有同行者问本雅明为什么带着这么一个累赘,本雅明回答说,这里面的东西比他的性命还要重要。

之后,本雅明到达了法西边境城市波尔特沃,但被当地官方告知不能通行,必须返回法国。失望之下,本雅明在那天夜里吞下了随身携带的31片吗啡,自杀身亡。随着本雅明的身死,他随身携带的箱子也不翼而飞,其中手稿也从此未见天日。

类似这种有关失传书籍的故事还有很多,最近Giorgio Van Straten的新书《寻找失落的书籍》(In Search of Lost Books)就是这样一本收集这类故事的著作,包括传闻被尼古拉·果戈里烧掉的《死魂灵》(Dead Souls)第二卷和第三卷、雪维亚·普拉丝去世后就不翼而飞的《双重曝光》(Double Exposure)、据说为保护拜伦名誉而被其家人烧掉的回忆录,以及欧内斯特·海明威在法国乘火车时被偷走的一整箱早期手稿。

对于像我(指本文作者Lorraine Berry,书评人,创意写作教师)这样爱好书籍的人而言,一想到这些曾存于世的名篇佳作再无重现可能,便感痛彻心扉。Van Straten在书中写道:“普鲁斯特曾说,要想发泄如泉涌般的悲恸、或是一种不可挽回之感、或是为了爱而承受的痛苦……那么就必须要有事事不可能的觉悟。我觉得爱一本得不到的书就像爱一个得不到的人,越是得不到,就越喜欢。”

在书中,Van Straten还解释了书籍失传和下落不明的区别。如果一份手稿下落不明,那它还有可能是藏在某个档案馆里,尚未被发现。但还有很多书的的确确是彻底失传、无从寻找的,比如马尔科姆·劳里花费9年心血写成的一本小说手稿,不幸在一次火灾中烧毁殆尽。Van Straten自己也承认,寻找这类书几乎没有希望,但他仍还在做着相关工作。他把寻找书籍比作小时候玩的寻宝游戏,希望自己能成为“那个最终解开谜底的英雄”。

一本书即便是失传了,并不代表它的存在就没有意义。Van Straten把这种书称为“缺口”,我们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这些作品。这本书是否提供一个未解之谜的答案?这本书是否达到了完美的程度?难道它是一件至高无上的艺术品,不配让我们这些凡人拥有?

《寻找失落的书籍》

和Van Straten一样,我也为这些失传书籍在知识苍穹上留下的“破洞”深深着迷。我还是学生时,就曾幻想有一天我会发现一本失传已久的书,或者解开一个悬而未决的历史之谜。这种寻找真相的感觉就像一场冒险,让我想起童年时的每年夏天,我会跟堂兄一起去探索沙滩,寻找传说中海盗的宝藏。

失落的书籍还蕴含着一种“本真性”。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说,在印刷技术大规模流行的情况下,我们已经丧失了对捧在自己手中的纸质书籍的敬畏感。是不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本复印本,所以这本书就不再特殊了?这种失落感也是许多到访卢浮宫的游客经常感叹的:见过太多的《蒙娜丽莎》复制品之后,挂在博物馆墙壁上的那一张小小原画算什么呢?

很少有人能像克里斯多夫·哈梅尔(Christopher de Hamel)一样感受到邂逅非凡手稿之后,那种激动到不禁颤栗的感觉。哈梅尔根据自己多年来在剑桥大学图书馆研究珍贵历史手稿的成果,编写了一本叫做《邂逅非凡的手稿》(Meetings with Remarkable Manuscripts)的书,向世人展现了《凯尔经》和Jeanne de Navarre的《祈祷书》中令人惊叹到窒息的插画。哈梅尔不仅讲述了这些书稿背后的故事,也记录了研究发现过程中自己的感触体会。

为什么一份手稿蕴藏的价值远超过一本出版的完稿书籍?“这要取决于你想从书中得到什么,”哈梅尔说,“乔叟(英国中世纪诗人、哲学家、政治家)的作品,如果读现代语言版本,我们很快就能读完,但这根本无法与亲手翻阅原版书籍带给人的兴奋之感相提并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亲手触碰历史。”

那么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礼品店随手购买的一本批量印刷的《凯尔经》,就失去了其原有的书香魅力吗?哈梅尔的回答是“不”,“有些东西只有在原版手稿里才能看到,即使是一部微电影或一个电子媒体产品也难以展现。比如铜版画上的光泽、擦除印记、缝洞、底线、羊皮纸纹路、微妙的褪色、包浆处理痕迹等等,甚至是气味、触觉或敲打它的声音,这些也都能让我们一窥伟大杰作诞生时的原始风貌。”所以,我们在为失传手稿哀悼时,遗憾的不仅仅是消失的文字,更是惋惜我们再也没有机会了解伟大杰作的创造过程了——作者的注解、反反复复的修修改改等等。

Jeanne de Navarre (1336-40) 的《祷告书》中的彩绘。图片来源:来源:Alamy

哈梅尔说自己希望看到更多失传书籍有重见天日的一天:“17世纪的《凯尔经》比现在的页数更多,这些遗失的内容是否藏在某本书里?12世纪的《温彻斯特圣经》堪称中世纪最伟大的英国文学之一,但其中有很多微缩彩绘内容已不见踪迹,很有可能或多或少还遗存于世,我真的很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一些。”

虽然真的很痛心一些失传书籍的下场,但我发现自己还是深深认同Van Straten将失传的书籍比作“得不到的爱”的说法。正如英国诗人坦尼森在《悼念》中写道:“爱过,又失去爱,好过从未爱过。”有些书籍虽然失传了,但一想到它们曾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就莫名感到慰藉。这说明这块知识领域并非空白,而只是缺失。Van Straten还写道,“经历研究失传书籍的过程后,我意识到这些书籍拥有着其它书籍没有的一些力量:失传书籍提供给后人更多想象的空间,从而创造出了更多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重现。”

(翻译:张杭)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I really want to find it before I die': why are we so fascinated by lost book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们为何迷恋失传之书:爱一本失传的书 就像爱上一个得不到的人

为何我们对失传的书籍如此着迷?越是得不到,就越喜欢。

《凯尔经》中的插图。图片来源:Alamy

1940年6月,德国纳粹军队逼近法国巴黎,从德国逃难到巴黎的犹太裔德国学者瓦尔特·本雅明准备再次踏上逃亡之旅。即便有着20世纪欧洲最杰出知识分子之一的称号,本雅明当时仍无法获得从马赛通行的过关文件。于是,他加入了一群难民队伍,翻过群山进入了西班牙,希望借道里斯本离开欧洲。逃亡之路异常艰辛,本雅明却随身携带了一个又大又沉的黑色手提箱,里面装的是一些手稿。有同行者问本雅明为什么带着这么一个累赘,本雅明回答说,这里面的东西比他的性命还要重要。

之后,本雅明到达了法西边境城市波尔特沃,但被当地官方告知不能通行,必须返回法国。失望之下,本雅明在那天夜里吞下了随身携带的31片吗啡,自杀身亡。随着本雅明的身死,他随身携带的箱子也不翼而飞,其中手稿也从此未见天日。

类似这种有关失传书籍的故事还有很多,最近Giorgio Van Straten的新书《寻找失落的书籍》(In Search of Lost Books)就是这样一本收集这类故事的著作,包括传闻被尼古拉·果戈里烧掉的《死魂灵》(Dead Souls)第二卷和第三卷、雪维亚·普拉丝去世后就不翼而飞的《双重曝光》(Double Exposure)、据说为保护拜伦名誉而被其家人烧掉的回忆录,以及欧内斯特·海明威在法国乘火车时被偷走的一整箱早期手稿。

对于像我(指本文作者Lorraine Berry,书评人,创意写作教师)这样爱好书籍的人而言,一想到这些曾存于世的名篇佳作再无重现可能,便感痛彻心扉。Van Straten在书中写道:“普鲁斯特曾说,要想发泄如泉涌般的悲恸、或是一种不可挽回之感、或是为了爱而承受的痛苦……那么就必须要有事事不可能的觉悟。我觉得爱一本得不到的书就像爱一个得不到的人,越是得不到,就越喜欢。”

在书中,Van Straten还解释了书籍失传和下落不明的区别。如果一份手稿下落不明,那它还有可能是藏在某个档案馆里,尚未被发现。但还有很多书的的确确是彻底失传、无从寻找的,比如马尔科姆·劳里花费9年心血写成的一本小说手稿,不幸在一次火灾中烧毁殆尽。Van Straten自己也承认,寻找这类书几乎没有希望,但他仍还在做着相关工作。他把寻找书籍比作小时候玩的寻宝游戏,希望自己能成为“那个最终解开谜底的英雄”。

一本书即便是失传了,并不代表它的存在就没有意义。Van Straten把这种书称为“缺口”,我们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这些作品。这本书是否提供一个未解之谜的答案?这本书是否达到了完美的程度?难道它是一件至高无上的艺术品,不配让我们这些凡人拥有?

《寻找失落的书籍》

和Van Straten一样,我也为这些失传书籍在知识苍穹上留下的“破洞”深深着迷。我还是学生时,就曾幻想有一天我会发现一本失传已久的书,或者解开一个悬而未决的历史之谜。这种寻找真相的感觉就像一场冒险,让我想起童年时的每年夏天,我会跟堂兄一起去探索沙滩,寻找传说中海盗的宝藏。

失落的书籍还蕴含着一种“本真性”。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说,在印刷技术大规模流行的情况下,我们已经丧失了对捧在自己手中的纸质书籍的敬畏感。是不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本复印本,所以这本书就不再特殊了?这种失落感也是许多到访卢浮宫的游客经常感叹的:见过太多的《蒙娜丽莎》复制品之后,挂在博物馆墙壁上的那一张小小原画算什么呢?

很少有人能像克里斯多夫·哈梅尔(Christopher de Hamel)一样感受到邂逅非凡手稿之后,那种激动到不禁颤栗的感觉。哈梅尔根据自己多年来在剑桥大学图书馆研究珍贵历史手稿的成果,编写了一本叫做《邂逅非凡的手稿》(Meetings with Remarkable Manuscripts)的书,向世人展现了《凯尔经》和Jeanne de Navarre的《祈祷书》中令人惊叹到窒息的插画。哈梅尔不仅讲述了这些书稿背后的故事,也记录了研究发现过程中自己的感触体会。

为什么一份手稿蕴藏的价值远超过一本出版的完稿书籍?“这要取决于你想从书中得到什么,”哈梅尔说,“乔叟(英国中世纪诗人、哲学家、政治家)的作品,如果读现代语言版本,我们很快就能读完,但这根本无法与亲手翻阅原版书籍带给人的兴奋之感相提并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亲手触碰历史。”

那么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礼品店随手购买的一本批量印刷的《凯尔经》,就失去了其原有的书香魅力吗?哈梅尔的回答是“不”,“有些东西只有在原版手稿里才能看到,即使是一部微电影或一个电子媒体产品也难以展现。比如铜版画上的光泽、擦除印记、缝洞、底线、羊皮纸纹路、微妙的褪色、包浆处理痕迹等等,甚至是气味、触觉或敲打它的声音,这些也都能让我们一窥伟大杰作诞生时的原始风貌。”所以,我们在为失传手稿哀悼时,遗憾的不仅仅是消失的文字,更是惋惜我们再也没有机会了解伟大杰作的创造过程了——作者的注解、反反复复的修修改改等等。

Jeanne de Navarre (1336-40) 的《祷告书》中的彩绘。图片来源:来源:Alamy

哈梅尔说自己希望看到更多失传书籍有重见天日的一天:“17世纪的《凯尔经》比现在的页数更多,这些遗失的内容是否藏在某本书里?12世纪的《温彻斯特圣经》堪称中世纪最伟大的英国文学之一,但其中有很多微缩彩绘内容已不见踪迹,很有可能或多或少还遗存于世,我真的很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一些。”

虽然真的很痛心一些失传书籍的下场,但我发现自己还是深深认同Van Straten将失传的书籍比作“得不到的爱”的说法。正如英国诗人坦尼森在《悼念》中写道:“爱过,又失去爱,好过从未爱过。”有些书籍虽然失传了,但一想到它们曾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就莫名感到慰藉。这说明这块知识领域并非空白,而只是缺失。Van Straten还写道,“经历研究失传书籍的过程后,我意识到这些书籍拥有着其它书籍没有的一些力量:失传书籍提供给后人更多想象的空间,从而创造出了更多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重现。”

(翻译:张杭)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I really want to find it before I die': why are we so fascinated by lost book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