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古希腊到互联网时代:当我们谈论情色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古希腊到互联网时代:当我们谈论情色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何为情色,关乎公序良俗,关于窥视和凝视、私人和公共之间的张力,也关乎少数人的话语权和特权,甚至包括数字时代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2018年2月15日,苏富比拍卖行,一场主题为“情色:激情与欲望”的拍卖拉开帷幕。从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到伊夫·克莱因,从杰夫·库恩到毕加索,此次拍卖作品涉及雕塑、绘画、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但它们均指向一个共同主题:艺术中的欲望和身体。这并非一个新兴话题,恰恰相反,在历史的长河中,涉及情色、裸体的艺术作品不时引发争议。

伊夫·克莱因 《蓝色维纳斯》

不久前,曼彻斯特美术馆(Manchester Art Gallery)将约翰·威廉·沃特豪斯(JW Waterhouse)创作于1896年的画作《海勒斯和水神》(Hylas and the Nymphs)移出展区一周,因为该画作会“唤起情欲”。这则新闻迅速引发巨大争议。2017年年底,类似事件也发生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博物馆里有一幅波兰画家巴尔蒂斯1938年的画作《做梦的特丽莎》,画中一个少女闭眼坐在凳子上,抬起一条腿,观者能看到她的内裤。针对这幅画,一位名叫米娅·梅里尔(Mia Merrill)的女士在请愿网站发起请愿书,认为在博物馆公开展示带有儿童色情意味的画作是令人不安的,要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这幅画撤下。当时正值美国轰轰烈烈的反对性侵犯#Metoo运动,这份请愿迅速获得了上万个签名支持。

纵观情色艺术充满争议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两个有趣的现象。其一,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关性的艺术表达总是不可或缺,这或许反映了人的动物性本能。其二,不同时代、地区以及文化对于何为情色的理解、对于性的尺度,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总体而言,何为情色,关乎公序良俗,关于私人观看和公共受众之间的张力,也关乎少数人的特权和话语权,以及这种话语权在数字时代的种种问题。

约翰·威廉·沃特豪斯 《海勒斯和水神》

从诸神的阳具到上帝的遮羞布

英语中的情色(eroticism)一词来自希腊语,eros在希腊语中意味着“欲望”,是一种能够唤起性感觉的特质。同时,eros也是希腊爱神阿芙洛狄忒之子的名字,也就是罗马的丘比特。在拉丁语中,这个名字意味着“欲望”。根据韦伯斯特词典上的说明,erotic这个词的首次使用,是在1651年。因此,在17世纪之前,作为概念的情色是不存在的。那么,在那之前,人们对于艺术表达中的裸露是何种态度呢?

在Craig Barker一篇名为《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情色艺术》的文章中,他指出: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中,含有露骨性意味的形象比比皆是,无所不在。而在不同形式的文学艺术中,生殖器,特别是阴茎,则是当时的一个流行意象。Craig Barker表示,虽然关于裸体女性的艺术品并不罕见,尤其是关于阿芙洛狄忒的作品,也就是eros之母,但阳具象征才是古典艺术的中心。出现在赫尔墨斯、潘神、普里阿普斯等诸神身上的阳具,在当时并非淫秽色情的象征,反而代表保护、繁殖和治愈。在古典时代的神话里,性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古典时代的神与神之间充满了乱伦、近亲结婚、多偶制和通奸情节,因此神话中也避免不了对于种种性爱场面的描述。

这样开放的气氛并没有一直持续,转变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一幅画作的经历就能窥见一斑。《最后的审判》是意大利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于1534到1541年间为西斯廷礼拜堂绘制的巨幅祭坛画。这幅画取材于《新约圣经·启示录》中的故事,描绘世界末日到来时耶稣再临,亲自审判世间善恶。在画中,基督被圣徒环绕,开始审判。善者上天堂,恶者入地狱。画中总共有400多个人物。这幅壁画在当时引起了巨大争议,因为米开朗琪罗史无前例地把人物都描绘成生殖器醒目的裸体形象,无论善恶。壁画揭幕后,曾遭到强烈反对,画中裸露的性器官被认为是淫秽的、不道德的和“渎神”的。在米开朗琪罗去世后,教皇便命令画家伏尔泰拉为裸体人物画上遮羞布。

米开朗琪罗 《最后的审判》(局部)

这幅画背后体现的是宗教和艺术之间的角力。1563年,特伦特会议(罗马教廷于1545到1563年期间在北意大利的天特城召开的大公会议)开至尾声,教皇提到天主教社会中艺术的作用,明确指出:“身体不应以激发欲望的美描绘或装点”。与此同时,《最后的审判》也体现了私人观看与公众展示之间的张力。由于这幅画是放在教堂中、面向公众展示的,因此对于情色元素的容忍度较低。但在同一时期私人赞助的艺术中,情色元素是广为流行的。

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代表人物提香曾接受委托,为皇室与贵族创作过五幅维纳斯相关的作品。事实上,这类画作可看做提香创作的一个类型——侧倚的女性裸体。这几幅画的创作背景和意图各不相同,画面中通常有一位侧倚的裸体女性,身边或是一只小狗或是爱神丘比特;画面的另一边,通常是一位音乐家。提香于1550年至1555年间创作的《维纳斯和风琴师及丘比特》便是其中一幅。画中,全身赤裸的维纳斯侧身躺在一袭红色丝绒上,丘比特在她耳畔,脚边的风琴师正转过身凝视着维纳斯的身体。在腓力四世(1605-1665,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国王)继承王位后(1621年至1665年在位),他将这幅作品放到阿尔卡萨宫中一个特别的房间,命名为“提香之间”。收藏这种画作的房间被称为“保管室”,仅向热爱艺术的国王以及贵族开放,女士被排除在外。与教堂这种公共场所不同,“保管室”意味着更加私人的、更加性别化的展示空间。只有画作的私人买主——通常情况下为男性——方可获得观赏资格。

提香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文明的禁忌和少数人的愉悦

到了18世纪,法国的百科全书对情色给出如下定义:“一个应用于与对于性的喜爱相关事物的表述,人们常常将其用于形容一种放荡,无节制,一种过度。”这意味着,在18世纪的法国,情色已经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生殖、保护的象征,变为过度的、无节制的性爱。这在法国哲学家巴塔耶后来对于情色的探讨中也可见一斑。在巴塔耶看来,只有人懂得情色。对于人类来说,有三项进化特征值得注意:开始懂得工作、对死亡产生意识以及对性行为产生禁忌。为了生存,人类需要工作,但死亡与性对工作造成阻碍,这两者便逐渐成为禁忌。情色,意味着对性禁忌的突破和逾越。巴塔耶将色情与以传宗接代为目的的性行为做出区分,认为情色是一种不事生产的、纯粹的消费行为(nonproductive expenditure)。 情色因此起到消解边界的功能,它是有破坏性的和混乱无序的。情色意味着违规的部分,意味着从合法到禁忌的过渡。

或许正是文明和启蒙的力量,让无节制的性爱和对于性爱的大胆呈现成为禁忌。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中的“密室馆”(Gabinetto Segreto)便是一个典型例子。1806年,在法国政权的指导下,对于庞贝古城的发掘正式开始。在挖掘古罗马遗址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的过程中,那些关于大胆性爱的物件和艺术品令19世纪的人们目瞪口呆。壁画被从墙上剥离,小的装饰性物件、家具以及雕像被移到别的地方研究、储存和展示,这就是后来的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1819年,当费迪南德一世的儿子,弗朗西斯一世和他的妻子以及女儿来参观时,他们被这些带有明显性暗示的图案震慑,就此下令将所有含有性元素的展品移出展区,锁在一个秘密博物馆中,只为学者(以及愿意贿赂工作人员的男性游客)开放。而在庞贝古城中,含有情色意味的壁画外围被安装上金属遮盖,这些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图像仅仅向男性游客开放,并且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到2000年,秘密博物馆才终于向公众开放。这些古罗马时期含有性元素的作品的命运流转体现出情色作为一种概念在公众话语中的浮现以及情色作品在公共视野的隐退。情色作品逐渐成为一种对于社会大众的禁忌和一种上流社会男性的观看特权。

潘神与山羊交媾的大理石雕像,出土于赫库兰尼姆古城的帕比里庄园。年代:公元1世纪

但与此同时,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贵族逐渐衰落,小资产阶级逐步兴起,伴随着民主制度的诞生和咖啡馆、沙龙等公共空间的兴起,绘画作品的受众开始发生转移。 1863年,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完成《奥林匹亚》——对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的戏仿。1865年,《奥林匹亚》在巴黎沙龙展出,描绘的是一位名叫奥林匹亚的裸体女性侧卧在床,一位黑人仆人手捧花束,站在她身边。这幅作品首次展出的时候,引起巨大争议,由于画中人坚定的凝视和偏向现实主义的绘画手法,它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粗俗的”。在展出的时候,两位警察被派来保护这幅画。

在这一时期,米开朗琪罗画中那些曾经遭受审查的人物早已被纳入艺术史、奉为经典。而马奈的画则以一种与真实并无二致的呈现方式挑战了这种对于裸体的经典呈现原则。马奈的画在当时引起巨大争议,原因之一是画中人的眼神。在提香的画作中,维纳斯的目光温柔、顺从,而在马奈的画中,奥林匹亚直视观众,像是对于凝视的一种反向凝视,充满挑衅意味。另一点区别在于时代的变化,在16世纪限于皇室、贵族的私人观赏趣味到了19世纪的巴黎已经发生变化。这些画不再出现在私密的“保存室”,而是出现在沙龙中,进入公众视野。画家也不再像从前那样由贵族皇室和教会庇护。相反,他们开始进入市场。对于现实的描绘也逐步取代理想,因此马奈画中,名为奥林匹亚的妓女取代了米开朗琪罗笔下的古典题材——源于古希腊的人体之美。

马奈 《奥林匹亚》

这种去理想化的、以直接呈现现实为目的的绘画方式在当时观者心中引发了极大的不适。在马奈的《奥林匹亚》展出的一年后,法国画家古斯塔夫·库尔贝受土耳其外交官、收藏家Khalil-Bey委托,创作了写实主义画作《世界的起源》。这位外交官经人介绍,找到库尔贝,希望他创作一幅能够放入自己色情画作收藏的作品。在这批私人收藏中,有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室》以及库尔贝的另一幅作品《沉睡的人》。直到1988年在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展出之前,《世界的起源》一直在私人藏家手中流转,它的藏家之一包括法国著名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1995年,《世界的起源》被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永久收藏。

《世界的起源》在巴黎奥赛美术馆展出  图片来源:Wikipedia

在这幅画中,库尔贝以自然主义的视角,呈现一位去个体化的女性身体。观者只能看到女性的胸部、躯干、腿部以及生殖器。女性的面部被完全隐去,阴部却有着解剖画般的真实和严谨。与马奈类似,库尔贝拒绝流畅的、理想化的裸体,而是直指现实。同时,他对彼时流行的宗教创世观进行挑战。库尔贝在画中告诉人们,世界的起源、新生命的孕育,并非肇自上帝,而是源于女性。

情色还是色情:数字时代的审查难题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情色从来不仅是个人体验,它关乎个体的感觉、体验,还关乎社会的公序良俗。正如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所说,不仅依赖个人性道德,它还与个人赖以生存的文化和时代息息相关。也正因如此,柯林斯社会学词典中将“情色”(eroticism)定义为“性兴奋或者欲望,以及与之相关的变化中的社会建构”。

而在社交媒体和算法程序大行其道的当下,对于何为情色的看法已经不再仅仅是从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的运动,也不再仅仅是关于受过教育的少数人的特权。相反的,带有情色意味的每一个作品,都被置于大数据和算法程序的检视之下,这种检视恰恰剥离了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文化建构以及符号性含义,不可避免地将一幅作品肢解、分离,从中提取中带有性意味的元素和器官,为其贴上色情的标签。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2017年1月,一位意大利博洛尼亚作家Elisa Barbari在自己的脸书主页上使用了一尊在博洛尼亚内图诺广场伫立了5个世纪的海神尼普顿(Neptune)雕像。在上传照片后,Elisa被脸书告知,“该图片明确包括色情内容,过度展示身体,对身体部位有着不必要的关注。即使是出于艺术或教育的目的,也不允许使用裸体或敞开胸怀的图像或视频。”这并非脸书第一次对艺术作品进行审查。在此之前,上文提到的库尔贝名作《世界的起源》也曾遭到审查。事情发生在2011年。一名法国教师在脸书上传《世界的起源》,之后被冻结账号。

博洛尼亚内图诺广场上的海神雕像

情色艺术品在数字化时代遭遇的审查,与情色(eroticism)和色情(pornography)之间难以划分的界限密不可分,二者都可能涉及身体的暴露。关于情色和色情的定义也有很多争论。一般而言,通常的共识是色情是含有明显性场景的描述,目的直指性描述本身,而情色的目的则是讲述一个包含性主题但不限于此的故事。女权主义作者Gloria Steinem指出,情色之于色情的区别,就好比爱之于强暴,好比尊严之于羞辱,好比伙伴关系之于奴隶关系,好比愉悦之于痛苦。但也有评论家指出,情色和色情在本质上并无差别。女权主义者安德里亚·德沃金(Andrea Dworkin)就曾经指出,情色只不过是高级的色情罢了,情色的制作更加精良,得到的好评更多,执行得更好,包装得更好。和色情制品相比,情色制品是为更高阶层的消费者服务的。要想在色情和情色之间划清界限,其难度不亚于让算法程序分辨何为淫秽色情何为艺术。因此,在大数据和程序算法的助力下,何为情色已经成为网络时代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和面临的新问题。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古希腊到互联网时代:当我们谈论情色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何为情色,关乎公序良俗,关于窥视和凝视、私人和公共之间的张力,也关乎少数人的话语权和特权,甚至包括数字时代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2018年2月15日,苏富比拍卖行,一场主题为“情色:激情与欲望”的拍卖拉开帷幕。从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到伊夫·克莱因,从杰夫·库恩到毕加索,此次拍卖作品涉及雕塑、绘画、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但它们均指向一个共同主题:艺术中的欲望和身体。这并非一个新兴话题,恰恰相反,在历史的长河中,涉及情色、裸体的艺术作品不时引发争议。

伊夫·克莱因 《蓝色维纳斯》

不久前,曼彻斯特美术馆(Manchester Art Gallery)将约翰·威廉·沃特豪斯(JW Waterhouse)创作于1896年的画作《海勒斯和水神》(Hylas and the Nymphs)移出展区一周,因为该画作会“唤起情欲”。这则新闻迅速引发巨大争议。2017年年底,类似事件也发生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博物馆里有一幅波兰画家巴尔蒂斯1938年的画作《做梦的特丽莎》,画中一个少女闭眼坐在凳子上,抬起一条腿,观者能看到她的内裤。针对这幅画,一位名叫米娅·梅里尔(Mia Merrill)的女士在请愿网站发起请愿书,认为在博物馆公开展示带有儿童色情意味的画作是令人不安的,要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这幅画撤下。当时正值美国轰轰烈烈的反对性侵犯#Metoo运动,这份请愿迅速获得了上万个签名支持。

纵观情色艺术充满争议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两个有趣的现象。其一,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关性的艺术表达总是不可或缺,这或许反映了人的动物性本能。其二,不同时代、地区以及文化对于何为情色的理解、对于性的尺度,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总体而言,何为情色,关乎公序良俗,关于私人观看和公共受众之间的张力,也关乎少数人的特权和话语权,以及这种话语权在数字时代的种种问题。

约翰·威廉·沃特豪斯 《海勒斯和水神》

从诸神的阳具到上帝的遮羞布

英语中的情色(eroticism)一词来自希腊语,eros在希腊语中意味着“欲望”,是一种能够唤起性感觉的特质。同时,eros也是希腊爱神阿芙洛狄忒之子的名字,也就是罗马的丘比特。在拉丁语中,这个名字意味着“欲望”。根据韦伯斯特词典上的说明,erotic这个词的首次使用,是在1651年。因此,在17世纪之前,作为概念的情色是不存在的。那么,在那之前,人们对于艺术表达中的裸露是何种态度呢?

在Craig Barker一篇名为《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情色艺术》的文章中,他指出: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中,含有露骨性意味的形象比比皆是,无所不在。而在不同形式的文学艺术中,生殖器,特别是阴茎,则是当时的一个流行意象。Craig Barker表示,虽然关于裸体女性的艺术品并不罕见,尤其是关于阿芙洛狄忒的作品,也就是eros之母,但阳具象征才是古典艺术的中心。出现在赫尔墨斯、潘神、普里阿普斯等诸神身上的阳具,在当时并非淫秽色情的象征,反而代表保护、繁殖和治愈。在古典时代的神话里,性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古典时代的神与神之间充满了乱伦、近亲结婚、多偶制和通奸情节,因此神话中也避免不了对于种种性爱场面的描述。

这样开放的气氛并没有一直持续,转变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一幅画作的经历就能窥见一斑。《最后的审判》是意大利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于1534到1541年间为西斯廷礼拜堂绘制的巨幅祭坛画。这幅画取材于《新约圣经·启示录》中的故事,描绘世界末日到来时耶稣再临,亲自审判世间善恶。在画中,基督被圣徒环绕,开始审判。善者上天堂,恶者入地狱。画中总共有400多个人物。这幅壁画在当时引起了巨大争议,因为米开朗琪罗史无前例地把人物都描绘成生殖器醒目的裸体形象,无论善恶。壁画揭幕后,曾遭到强烈反对,画中裸露的性器官被认为是淫秽的、不道德的和“渎神”的。在米开朗琪罗去世后,教皇便命令画家伏尔泰拉为裸体人物画上遮羞布。

米开朗琪罗 《最后的审判》(局部)

这幅画背后体现的是宗教和艺术之间的角力。1563年,特伦特会议(罗马教廷于1545到1563年期间在北意大利的天特城召开的大公会议)开至尾声,教皇提到天主教社会中艺术的作用,明确指出:“身体不应以激发欲望的美描绘或装点”。与此同时,《最后的审判》也体现了私人观看与公众展示之间的张力。由于这幅画是放在教堂中、面向公众展示的,因此对于情色元素的容忍度较低。但在同一时期私人赞助的艺术中,情色元素是广为流行的。

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代表人物提香曾接受委托,为皇室与贵族创作过五幅维纳斯相关的作品。事实上,这类画作可看做提香创作的一个类型——侧倚的女性裸体。这几幅画的创作背景和意图各不相同,画面中通常有一位侧倚的裸体女性,身边或是一只小狗或是爱神丘比特;画面的另一边,通常是一位音乐家。提香于1550年至1555年间创作的《维纳斯和风琴师及丘比特》便是其中一幅。画中,全身赤裸的维纳斯侧身躺在一袭红色丝绒上,丘比特在她耳畔,脚边的风琴师正转过身凝视着维纳斯的身体。在腓力四世(1605-1665,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国王)继承王位后(1621年至1665年在位),他将这幅作品放到阿尔卡萨宫中一个特别的房间,命名为“提香之间”。收藏这种画作的房间被称为“保管室”,仅向热爱艺术的国王以及贵族开放,女士被排除在外。与教堂这种公共场所不同,“保管室”意味着更加私人的、更加性别化的展示空间。只有画作的私人买主——通常情况下为男性——方可获得观赏资格。

提香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文明的禁忌和少数人的愉悦

到了18世纪,法国的百科全书对情色给出如下定义:“一个应用于与对于性的喜爱相关事物的表述,人们常常将其用于形容一种放荡,无节制,一种过度。”这意味着,在18世纪的法国,情色已经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生殖、保护的象征,变为过度的、无节制的性爱。这在法国哲学家巴塔耶后来对于情色的探讨中也可见一斑。在巴塔耶看来,只有人懂得情色。对于人类来说,有三项进化特征值得注意:开始懂得工作、对死亡产生意识以及对性行为产生禁忌。为了生存,人类需要工作,但死亡与性对工作造成阻碍,这两者便逐渐成为禁忌。情色,意味着对性禁忌的突破和逾越。巴塔耶将色情与以传宗接代为目的的性行为做出区分,认为情色是一种不事生产的、纯粹的消费行为(nonproductive expenditure)。 情色因此起到消解边界的功能,它是有破坏性的和混乱无序的。情色意味着违规的部分,意味着从合法到禁忌的过渡。

或许正是文明和启蒙的力量,让无节制的性爱和对于性爱的大胆呈现成为禁忌。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中的“密室馆”(Gabinetto Segreto)便是一个典型例子。1806年,在法国政权的指导下,对于庞贝古城的发掘正式开始。在挖掘古罗马遗址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的过程中,那些关于大胆性爱的物件和艺术品令19世纪的人们目瞪口呆。壁画被从墙上剥离,小的装饰性物件、家具以及雕像被移到别的地方研究、储存和展示,这就是后来的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1819年,当费迪南德一世的儿子,弗朗西斯一世和他的妻子以及女儿来参观时,他们被这些带有明显性暗示的图案震慑,就此下令将所有含有性元素的展品移出展区,锁在一个秘密博物馆中,只为学者(以及愿意贿赂工作人员的男性游客)开放。而在庞贝古城中,含有情色意味的壁画外围被安装上金属遮盖,这些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图像仅仅向男性游客开放,并且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到2000年,秘密博物馆才终于向公众开放。这些古罗马时期含有性元素的作品的命运流转体现出情色作为一种概念在公众话语中的浮现以及情色作品在公共视野的隐退。情色作品逐渐成为一种对于社会大众的禁忌和一种上流社会男性的观看特权。

潘神与山羊交媾的大理石雕像,出土于赫库兰尼姆古城的帕比里庄园。年代:公元1世纪

但与此同时,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贵族逐渐衰落,小资产阶级逐步兴起,伴随着民主制度的诞生和咖啡馆、沙龙等公共空间的兴起,绘画作品的受众开始发生转移。 1863年,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完成《奥林匹亚》——对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的戏仿。1865年,《奥林匹亚》在巴黎沙龙展出,描绘的是一位名叫奥林匹亚的裸体女性侧卧在床,一位黑人仆人手捧花束,站在她身边。这幅作品首次展出的时候,引起巨大争议,由于画中人坚定的凝视和偏向现实主义的绘画手法,它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粗俗的”。在展出的时候,两位警察被派来保护这幅画。

在这一时期,米开朗琪罗画中那些曾经遭受审查的人物早已被纳入艺术史、奉为经典。而马奈的画则以一种与真实并无二致的呈现方式挑战了这种对于裸体的经典呈现原则。马奈的画在当时引起巨大争议,原因之一是画中人的眼神。在提香的画作中,维纳斯的目光温柔、顺从,而在马奈的画中,奥林匹亚直视观众,像是对于凝视的一种反向凝视,充满挑衅意味。另一点区别在于时代的变化,在16世纪限于皇室、贵族的私人观赏趣味到了19世纪的巴黎已经发生变化。这些画不再出现在私密的“保存室”,而是出现在沙龙中,进入公众视野。画家也不再像从前那样由贵族皇室和教会庇护。相反,他们开始进入市场。对于现实的描绘也逐步取代理想,因此马奈画中,名为奥林匹亚的妓女取代了米开朗琪罗笔下的古典题材——源于古希腊的人体之美。

马奈 《奥林匹亚》

这种去理想化的、以直接呈现现实为目的的绘画方式在当时观者心中引发了极大的不适。在马奈的《奥林匹亚》展出的一年后,法国画家古斯塔夫·库尔贝受土耳其外交官、收藏家Khalil-Bey委托,创作了写实主义画作《世界的起源》。这位外交官经人介绍,找到库尔贝,希望他创作一幅能够放入自己色情画作收藏的作品。在这批私人收藏中,有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室》以及库尔贝的另一幅作品《沉睡的人》。直到1988年在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展出之前,《世界的起源》一直在私人藏家手中流转,它的藏家之一包括法国著名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1995年,《世界的起源》被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永久收藏。

《世界的起源》在巴黎奥赛美术馆展出  图片来源:Wikipedia

在这幅画中,库尔贝以自然主义的视角,呈现一位去个体化的女性身体。观者只能看到女性的胸部、躯干、腿部以及生殖器。女性的面部被完全隐去,阴部却有着解剖画般的真实和严谨。与马奈类似,库尔贝拒绝流畅的、理想化的裸体,而是直指现实。同时,他对彼时流行的宗教创世观进行挑战。库尔贝在画中告诉人们,世界的起源、新生命的孕育,并非肇自上帝,而是源于女性。

情色还是色情:数字时代的审查难题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情色从来不仅是个人体验,它关乎个体的感觉、体验,还关乎社会的公序良俗。正如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所说,不仅依赖个人性道德,它还与个人赖以生存的文化和时代息息相关。也正因如此,柯林斯社会学词典中将“情色”(eroticism)定义为“性兴奋或者欲望,以及与之相关的变化中的社会建构”。

而在社交媒体和算法程序大行其道的当下,对于何为情色的看法已经不再仅仅是从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的运动,也不再仅仅是关于受过教育的少数人的特权。相反的,带有情色意味的每一个作品,都被置于大数据和算法程序的检视之下,这种检视恰恰剥离了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文化建构以及符号性含义,不可避免地将一幅作品肢解、分离,从中提取中带有性意味的元素和器官,为其贴上色情的标签。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2017年1月,一位意大利博洛尼亚作家Elisa Barbari在自己的脸书主页上使用了一尊在博洛尼亚内图诺广场伫立了5个世纪的海神尼普顿(Neptune)雕像。在上传照片后,Elisa被脸书告知,“该图片明确包括色情内容,过度展示身体,对身体部位有着不必要的关注。即使是出于艺术或教育的目的,也不允许使用裸体或敞开胸怀的图像或视频。”这并非脸书第一次对艺术作品进行审查。在此之前,上文提到的库尔贝名作《世界的起源》也曾遭到审查。事情发生在2011年。一名法国教师在脸书上传《世界的起源》,之后被冻结账号。

博洛尼亚内图诺广场上的海神雕像

情色艺术品在数字化时代遭遇的审查,与情色(eroticism)和色情(pornography)之间难以划分的界限密不可分,二者都可能涉及身体的暴露。关于情色和色情的定义也有很多争论。一般而言,通常的共识是色情是含有明显性场景的描述,目的直指性描述本身,而情色的目的则是讲述一个包含性主题但不限于此的故事。女权主义作者Gloria Steinem指出,情色之于色情的区别,就好比爱之于强暴,好比尊严之于羞辱,好比伙伴关系之于奴隶关系,好比愉悦之于痛苦。但也有评论家指出,情色和色情在本质上并无差别。女权主义者安德里亚·德沃金(Andrea Dworkin)就曾经指出,情色只不过是高级的色情罢了,情色的制作更加精良,得到的好评更多,执行得更好,包装得更好。和色情制品相比,情色制品是为更高阶层的消费者服务的。要想在色情和情色之间划清界限,其难度不亚于让算法程序分辨何为淫秽色情何为艺术。因此,在大数据和程序算法的助力下,何为情色已经成为网络时代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和面临的新问题。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