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之前参观的德国城市一样,德累斯顿也有一长串的头衔,“文化艺术的代言词,萨克森州首府和第一大城市,德国十大主要城市之一,欧洲最美的城市之一……”。宣传口号是不是有点太丰富啊?
但火车还没到站,经过易北河上的一座铁路桥,这是我第一眼的德累斯顿。擦,就被它蛊惑了。
河边鳞次节比排列着一堆巴洛克老建筑,空中的热气球反射着夕阳的光芒,骑车的人悠闲地跨越着河道……多么美好的一个画面!
迎接我的德累斯顿火车站,在夕阳下散发出迷人的蒸汽时代工业风格,阳光透过站台的钢铁拱门,给周围镀上了怀旧味道巨浓的金黄色。一下想到哈利波特的车站,以至于我频频左右观望是否有巨大的柱子可以推着行李冲过去。
接下去的两天,任凭德累斯顿用自己的魅力洗刷我的无知。它有大量的巴洛克建筑,有历史堆积起来的文化和艺术财富,有绝美的古典城市夜景,还有很多很多我意想不到的邂逅……
但睡醒后在这座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里游览的第一站,跟古典、文化、艺术无关,而是城里最现代的工业代表——大众汽车的透明工厂——就是那座当年让我们远在天边都耳熟能详的生产辉腾旗舰的牛逼工厂。可辉腾已逝去,透明工厂可安好?
我非常纳闷,怎么从酒店出发,坐个有轨电车十来分钟就到了工厂,这是在大市区里啊,可让我吃了一惊。因为以往的汽车工厂都要考虑到环保问题的影响,排污、排水、噪音等等,往往偏离市区。到了那看到一巨大的大众logo柱子,以为这是正门。
进去一小门,里头一看门的标准德国长相的阿姨看着我,我说来参观的,她说不不不,这是员工通道,而今天参观都关门了。额,我一脸黑线。拿出预约的信函,给她看,她指了指另一个方向,挥挥手,意思是叫我去那试试。
我逆时针走了半圈,看到这边的入口,感觉应该是正门了。这座通体透明的大楼湮没在一大片树林之后,一不小心就错过。
工厂旁有一条像护城河似的池塘环绕四周,小河里竟然还有睡莲,莫奈的即视感有没有?仿佛我要进入的是一座艺术馆,而并非汽车生产基地。
这下面显眼到爆炸的大圆柱就是鼎鼎大名的全自动透明停车场,酷到炫,不信可搜个视频看看。不少人经过,都想驻足看看它动起来的帅气模样。
如今这里大量停着高尔夫全新的e-GOLF,也就是电动版高尔夫。从2017年开始,大众的未来新车战略里头,将生产电动高尔夫的重任,放到了透明工厂里。这是辉腾之后,该工厂最重要的新使命。
扭头一看,我擦!门口停着一台……这难道是传说中大众CC的继任者,Arteon!比CC好看,真的好看。(当时我参观工厂时,大众还未在全球发布Arteon,所以其实我比国内多数媒体提前看到了真车)
门口有两位工作人员在溜达,我于是问他们参观通道在哪。他们说今天有活动,停止参观。额,我继续一脸黑线。只能可怜兮兮拿出预约函,他们说,帮你进去问问。我转头又看到一台萌物,Bulli概念车!
结果……果然今天这里举行汽车协会的活动……但,接待处还是特地在等我到来!哈哈哈,太贴心了。他们给我配备了两个“地陪”,一位是负责专门监督我拍照的,因为有不少地方都不准拍照;另一位竟然是华人同胞, 浓眉大眼的帅哥王维,他自我介绍说是大众品牌培训师,哎呦,能在大众透明工厂担任此职责,厉害啊!——但是我没想到,他厉害的还在后头……
行,有中文地陪,放心多了。开逛!
王维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要喊这里“大众玻璃工厂”,大众不喜欢,因为这容易让人误解这是生产玻璃的工厂。要正儿八经滴说,大众透明工厂。
上面这个摆在大厅里的圆形大球,当初是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参加一建筑比赛的获奖作品,他们用最小的占地面积,创造了最大的使用空间。实物比这个大好多好多倍的。大众欣赏他们的创新精神,做了个缩小的复刻版放在自己工厂里,激励大家要锐意创新。
从大球旁楼梯上来,到了一个中空的大厅,除了在这举行活动庆典之外,这里还曾当过德累斯顿市民的“音乐厅”。前些年德累斯顿有次发洪水,正要举办音乐节和歌剧表演的歌剧院不幸中招,大众于是免费提供这个大厅来举办演出,于是就此与音乐结缘。之后每年大众都在此和工厂外头的草地上举行音乐会、歌剧、舞蹈表演,与民同乐,成为一段佳话美谈。
旁边看到当年第一台下线的辉腾,上面写满了员工的签名。辉腾虽然退市,但是大众所有人对它的感情是极其深厚的,因为它代表了大众最极致的造车理念。
目前工厂里全部生产e-golf,为此大众花费2000万欧元在2016年起对透明工厂进行改造,而且原本这里的工人都是大众集团最资深的熟手工,也为新车的组装工艺和品质带来保障。一进厂房我吓了一跳,车间地板竟然全是木地板。
王维给我道出了这里头的缘由和精妙之处,从而解答了我进门之前最大的疑惑:为啥一汽车工厂能建在市区里?
当初政府坚决不批这座工厂在此建厂,因为环保怎么可能达标?
于是大众一一提出解决方案。
首先,噪音。透明的外壳全是采用加厚加厚的夹层玻璃,无噪音外泄,2700平米的车间内安装昂贵的加拿大松木木地板,降低人员、运输设备、自动行驶机器人各种运动物体的地面噪音,以及良好的缓震效果可以减小工人的脊柱损伤。同时每个工位附近设置了多个空气对流孔,保证良好的空气流通。
这个环节被称为“Marriage”,结婚。其实是车身和底盘整合在一起的环节。
光害,不采用传统天花板似的照明方式,而是反过来,将大灯从中间位置往天花板照射,天花板上安装一块块的反光板,通过漫射的方式将光折射回车间内。这样的方式能最大限度控制对外光害,同时柔和的光线对员工长期作业下的视网膜能起到最佳保护。下图的天花板上就是一块块反光板,请看。
为了让大家看清楚反光板,下图我特地降低了曝光补偿来拍,并不是说车间地面会如此昏暗。上图才是正确的光线。
排污呢?这里仅仅是总装线,也就是车身钣金、涂装等排污厉害的环节悉数不在此,很大程度解决了此问题。听起来所有环保问题都解决了。结果有环保人士说,慢着,你们这透明的工厂,会容易让附近的鸟类撞上你们工厂玻璃。
额,这要求真犀利……怎么弄?
大众只能提出一方案,说要不我们给玻璃外墙贴个大老鹰图案吓走小鸟吧?
稻草鹰?!最后当然没这么干,丑死了,透明工厂的意义就被毁了——让整个装配过程如同行为艺术在公众面前尽情展现。
机场的声纳驱鸟?不行,强度等级容易对人产生影响。最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授模拟出鸟类的声音信号,通过喇叭在厂区四周默默滴播放,外人听起来是鸟叫,但鸟儿听到的信号基本是:这里有巨大危险,快走!额滴个神啊,这脑洞真的佩服到五体投地。
因为工厂不允许我拍摄具体的生产过程,所以下面生产线的图,我就用了大众官方给我的图作为示范。
这座工厂还肩负对EV电动车的推广,它在园区里有一座充电站可以给客户进行免费充电,附近还有6块太阳能电池板为充电站提供清洁能源。有趣的是,我看到充电站里还有一台宝马i3在充电,哈哈哈,果然是敞开大门。
参观结束后,一位德国帅哥开着e-golf,带我在德累斯顿市区兜了一圈,我在车上正儿八经为他介绍了中国市场上车联网系统的情况,看来他蛮惊讶中国市场对这类配置的激烈竞争状况。
辉腾虽逝,但安慰的是透明工厂依旧安好,正继续跟随汽车电动化的步伐前行。它是大众汽车生产艺术的极致体现,期盼未来它能创造更多的惊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