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方骏:青山绿水的征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方骏:青山绿水的征程

青绿山水画,是指主要用石青、石绿等重彩颜料绘制的山水画。

南宋 佚名 仙山楼阁图页 绢本设色

纵25.3厘米,横26.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青山绿水的征程

文丨方骏

青绿山水画,发端于六朝之初,成就于隋唐两代,式微于宋元之际。「画,绘事也,古来无不设色,且多青绿」(清·张庾)。这八百多年间的中国山水画,是一片青山绿水的彩色世界,水墨山水画的真正泛滥,是南宋以后的事情。

南宋 赵伯骕 碧山绀宇图 绢本,青绿设色

纵25.5厘米,横2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青绿山水画,是指主要用石青、石绿等重彩颜料绘制的山水画。又分为「大青绿」和「小青绿」。「大青绿」是指以工笔细线勾廓,少皴笔,层层填染石青、石绿等重彩颜料的山水画。还有在大青绿山水画上用金粉勾画山石、坡岸、屋宇、云霞的又称为「金碧山水」。「小青绿」是指在浅绛山水(以淡赭渲染的山水画)的基础上再薄施青绿重彩的山水画。青绿山水画中的不同称谓,是以其用色方法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来区分的。

南宋 赵伯骕 万松金阙图卷 绢本,青绿设色

纵27.7厘米,横136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青绿山水画最为繁荣的时期是在唐代,石青、石绿、赭石、朱砂等石字旁的矿物质重彩颜料,被大小李将军赋著于绢素、敷染于山川,便是《江帆楼阁图》(李思训)、《春山行旅图》(李昭道),让我们至今还能感受到大唐盛世的富丽与堂皇。

元 佚名 东山丝竹图,无款,绢本设色

纵187.5厘米,横43.7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到了南宋,青绿山水,画已是迟暮美人,桑榆晚景了,尤其在文人水墨山水兴起之后,青绿山水画更是势单力薄风光不再了。以重彩见长的青绿山水,常常被标榜淡泊的文人视为艳俗,讥为不雅,他们津津乐道的是「水墨为上」、「墨分五色」。这种以用墨,还是用色来论雅俗,分优劣的观点,我以为是末流文人画家的偏见、俗见。文人画大家文徵明就说: 青绿与水墨「均各有至理,未可以优劣论也」。

元 宋钱选 山居图,纸本设色

纵26.5厘米,横111.6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展子虔、李氏父子的青绿山水金碧辉煌,皇家宫苑,海上仙山,天上宫阙,人间仙境;王希孟的青绿重彩,十米长卷,苍翠青山,丰盈碧水,千里美景,无尽江山,是何等的富丽、典雅。赵伯驹用朱砂、三青、白粉在团扇上描绘的汉宫七夕,宫闱富贵,又是多么的风雅。钱选笔下的石青、石绿、赭石渲染的湖光山色,隐逸水村,更是那般的秀雅。就是在水墨文人山水大行其道之时,美人迟暮的青绿山水,也未退尽铅华,仍然风韵犹存,诸多大家还是难以忘情青绿: 赵孟 经营幼舆丘壑(《幼舆丘壑图》),沈周笔耕东庄田园(《东庄图册》),董其昌构筑昼锦堂(《昼锦堂图卷》)。青绿重彩,又辟新的天地,哪有半点俗字,有的是古雅,大雅。

元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纸本设色

纵28.4 厘米,横90.2 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键不在于是否用色,而在于怎样用色。

青绿重彩设色,最易浓艳,如果把浓而厚的重彩一次涂抹完成,必然浓艳不堪,所以设色的技法至关重要,它是青绿山水画创作中的关键。

明 蓝瑛 白云红树图 绢本,青绿设色

纵189.4厘米,横48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古人的经验和我自己创作实践的体会是设色必须层层薄施,不可一次涂抹。完稿以后勾线,勾线之后要用淡墨分染,一次不够,还可多次分染,然后再填染底色,要注意底色与要罩染的颜色冷暖相映衬,例如要罩染石青,先用淡赭或胭脂打底色,罩染赭色,先用花青打底色。每次罩染的颜色不宜浓厚,每次罩染的颜色也可以改变色相,这样层层罩染,石青里透出底色的淡赭,冷色中隐现暖色,色彩自然不会太鲜艳,反觉浓厚。如此一遍遍罩染,一次次调整,色彩会丰富,又有微妙的变化,就能获得沉着而不板滞,醇厚而不浓艳的效果。清初恽南田说:「青绿重色,为浓厚易,为浅淡难,为浅澹矣,而愈见浓厚,尤为难」,因此,青绿设色贵在「愈浅淡愈见浓厚」。

明 仇英 桃花源图卷,纸本重彩

纵33厘米,横472厘米,现藏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青绿山水以色彩作为表现的主要语言,而色彩在青绿山水上是具体的: 画在亭子上的淡赭是茅亭的草顶;色彩又是意象的: 落在叶上的淡赭便是金秋;色彩还是抽象的: 整幅色调的淡赭则是辉煌。

明 顾懿德 春绮图 纸本设色

纵51.7厘米,横32.4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鹅黄、鸭绿是新柳和春水的颜色,也是生机和明媚;深碧、黛蓝是夏阴和远山的颜色,也是幽邃和深沉;金黄、丹朱是秋野和红叶的颜色,也是丰厚和华丽;银白、苍青是雪原和寒林的颜色,也是冷逸和庄严。

明 赵左 秋塘草亭图 绢本设色,纵85厘米,横40厘米,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青绿重彩既可渲染出灿烂绚丽之美,也可营造出疏朗秀丽之境,还可以提炼出雅逸清新的品格。色彩是状物、写景的,也是造境、抒情的,还是建立语言风格的重要我们研谈青绿山水昔日的辉煌,那是我们前进的坐标。我们感受大自然中青山绿水的无穷美妙,那是我们心灵的驿站。我们把青山绿水渲染在纸绢上,那是我们超越的征程。

明 仇英 桃源仙境图 绢本设色

纵175厘米,横66.7厘米,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明 文征明 兰亭修禊图 金笺地 设色

纵24.2厘米,横60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 弘旿 画万壑祥云 纸本设色

纵112.2厘米,横53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 唐岱 仿范宽画幅 纸本设色

纵287.2厘米,横155.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 王原祁 仿宋元人山水-山磵林庐 纸本设色

纵43.4厘米,横35.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 吴历 云白山青图卷 绢本设色

纵25.9厘米,横117.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方骏:青山绿水的征程

青绿山水画,是指主要用石青、石绿等重彩颜料绘制的山水画。

南宋 佚名 仙山楼阁图页 绢本设色

纵25.3厘米,横26.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青山绿水的征程

文丨方骏

青绿山水画,发端于六朝之初,成就于隋唐两代,式微于宋元之际。「画,绘事也,古来无不设色,且多青绿」(清·张庾)。这八百多年间的中国山水画,是一片青山绿水的彩色世界,水墨山水画的真正泛滥,是南宋以后的事情。

南宋 赵伯骕 碧山绀宇图 绢本,青绿设色

纵25.5厘米,横2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青绿山水画,是指主要用石青、石绿等重彩颜料绘制的山水画。又分为「大青绿」和「小青绿」。「大青绿」是指以工笔细线勾廓,少皴笔,层层填染石青、石绿等重彩颜料的山水画。还有在大青绿山水画上用金粉勾画山石、坡岸、屋宇、云霞的又称为「金碧山水」。「小青绿」是指在浅绛山水(以淡赭渲染的山水画)的基础上再薄施青绿重彩的山水画。青绿山水画中的不同称谓,是以其用色方法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来区分的。

南宋 赵伯骕 万松金阙图卷 绢本,青绿设色

纵27.7厘米,横136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青绿山水画最为繁荣的时期是在唐代,石青、石绿、赭石、朱砂等石字旁的矿物质重彩颜料,被大小李将军赋著于绢素、敷染于山川,便是《江帆楼阁图》(李思训)、《春山行旅图》(李昭道),让我们至今还能感受到大唐盛世的富丽与堂皇。

元 佚名 东山丝竹图,无款,绢本设色

纵187.5厘米,横43.7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到了南宋,青绿山水,画已是迟暮美人,桑榆晚景了,尤其在文人水墨山水兴起之后,青绿山水画更是势单力薄风光不再了。以重彩见长的青绿山水,常常被标榜淡泊的文人视为艳俗,讥为不雅,他们津津乐道的是「水墨为上」、「墨分五色」。这种以用墨,还是用色来论雅俗,分优劣的观点,我以为是末流文人画家的偏见、俗见。文人画大家文徵明就说: 青绿与水墨「均各有至理,未可以优劣论也」。

元 宋钱选 山居图,纸本设色

纵26.5厘米,横111.6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展子虔、李氏父子的青绿山水金碧辉煌,皇家宫苑,海上仙山,天上宫阙,人间仙境;王希孟的青绿重彩,十米长卷,苍翠青山,丰盈碧水,千里美景,无尽江山,是何等的富丽、典雅。赵伯驹用朱砂、三青、白粉在团扇上描绘的汉宫七夕,宫闱富贵,又是多么的风雅。钱选笔下的石青、石绿、赭石渲染的湖光山色,隐逸水村,更是那般的秀雅。就是在水墨文人山水大行其道之时,美人迟暮的青绿山水,也未退尽铅华,仍然风韵犹存,诸多大家还是难以忘情青绿: 赵孟 经营幼舆丘壑(《幼舆丘壑图》),沈周笔耕东庄田园(《东庄图册》),董其昌构筑昼锦堂(《昼锦堂图卷》)。青绿重彩,又辟新的天地,哪有半点俗字,有的是古雅,大雅。

元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纸本设色

纵28.4 厘米,横90.2 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键不在于是否用色,而在于怎样用色。

青绿重彩设色,最易浓艳,如果把浓而厚的重彩一次涂抹完成,必然浓艳不堪,所以设色的技法至关重要,它是青绿山水画创作中的关键。

明 蓝瑛 白云红树图 绢本,青绿设色

纵189.4厘米,横48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古人的经验和我自己创作实践的体会是设色必须层层薄施,不可一次涂抹。完稿以后勾线,勾线之后要用淡墨分染,一次不够,还可多次分染,然后再填染底色,要注意底色与要罩染的颜色冷暖相映衬,例如要罩染石青,先用淡赭或胭脂打底色,罩染赭色,先用花青打底色。每次罩染的颜色不宜浓厚,每次罩染的颜色也可以改变色相,这样层层罩染,石青里透出底色的淡赭,冷色中隐现暖色,色彩自然不会太鲜艳,反觉浓厚。如此一遍遍罩染,一次次调整,色彩会丰富,又有微妙的变化,就能获得沉着而不板滞,醇厚而不浓艳的效果。清初恽南田说:「青绿重色,为浓厚易,为浅淡难,为浅澹矣,而愈见浓厚,尤为难」,因此,青绿设色贵在「愈浅淡愈见浓厚」。

明 仇英 桃花源图卷,纸本重彩

纵33厘米,横472厘米,现藏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青绿山水以色彩作为表现的主要语言,而色彩在青绿山水上是具体的: 画在亭子上的淡赭是茅亭的草顶;色彩又是意象的: 落在叶上的淡赭便是金秋;色彩还是抽象的: 整幅色调的淡赭则是辉煌。

明 顾懿德 春绮图 纸本设色

纵51.7厘米,横32.4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鹅黄、鸭绿是新柳和春水的颜色,也是生机和明媚;深碧、黛蓝是夏阴和远山的颜色,也是幽邃和深沉;金黄、丹朱是秋野和红叶的颜色,也是丰厚和华丽;银白、苍青是雪原和寒林的颜色,也是冷逸和庄严。

明 赵左 秋塘草亭图 绢本设色,纵85厘米,横40厘米,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青绿重彩既可渲染出灿烂绚丽之美,也可营造出疏朗秀丽之境,还可以提炼出雅逸清新的品格。色彩是状物、写景的,也是造境、抒情的,还是建立语言风格的重要我们研谈青绿山水昔日的辉煌,那是我们前进的坐标。我们感受大自然中青山绿水的无穷美妙,那是我们心灵的驿站。我们把青山绿水渲染在纸绢上,那是我们超越的征程。

明 仇英 桃源仙境图 绢本设色

纵175厘米,横66.7厘米,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明 文征明 兰亭修禊图 金笺地 设色

纵24.2厘米,横60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 弘旿 画万壑祥云 纸本设色

纵112.2厘米,横53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 唐岱 仿范宽画幅 纸本设色

纵287.2厘米,横155.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 王原祁 仿宋元人山水-山磵林庐 纸本设色

纵43.4厘米,横35.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 吴历 云白山青图卷 绢本设色

纵25.9厘米,横117.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