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评论】美国打贸易战失道寡助 中国应对手段充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评论】美国打贸易战失道寡助 中国应对手段充分

本轮中美贸易摩擦的背后是经济战。美国已经将中国作为战略敌手,中国的相关产业和企业要积极做出应对方案,应对可能的市场波动和贸易伙伴的调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张建平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研究中心主任

最近,美国先是通过232调查滥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贸易救济措施对中国的钢铁和铝制品实施高关税政策,继而通过启动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301调查,威胁将对6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施加惩罚性高关税,将中美贸易关系拉到了硝烟密布的贸易战前夜,贸易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目前美国以贸易不平衡为借口,绕开WTO,单边对中国进行调查的做法并不令人惊讶。因为特朗普的这一政策在他竞选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笔。特朗普竞选团队给美国人灌输的逻辑非常简单,让中国加入WTO是个错误,中国人通过不公平贸易竞争抢走了美国工人的饭碗,他要给中国施加45%的关税。

特朗普政府无视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转移规律,无视中国背负的转移性贸易顺差,无视中国正在加大从美国进口的力度,悍然点燃贸易战的引信,背后有多重利益诉求。

第一,通过高压手段要求中国将对美贸易顺差减少1000亿美金,这是美国人在贸易领域对华政策的短期目标;

第二,针对《中国制造2025》提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征收惩罚性的关税和限制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收购政策,试图在中长期遏制中国相关产业发展。

第三,2018年底将迎来美国中期选举,特朗普政府将贸易问题政治化,以前述错误逻辑引发美国政界和公众对中国的不满情绪,为中期选举造势和赢得更多选票奠定基础。

如果说减税政策为特朗普政府赢得了巨大国内支持,那么对中国打贸易摩擦的牌,想赢得更多的选票恐怕没那么容易。最近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宣布将对中国施加惩罚措施的清单延期至60天以后公布,说明面对美国主流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和克鲁格曼等的严厉批评,面对45个行业对于加关税的联名反对,面对中国和其他WTO成员的一致谴责,特朗普政府出台清单难度很大。

可以说,目前美国已经是失道寡助。WTO前总干事长拉米先生讽刺道,“如果美国离开WTO,我们会欢送”;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批评美国“用枪指着欧洲的脑袋,来命令他们做事”,这是不可接受的。

中国目前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应对美国的挑战可以有多种选项,理论上可以包括在关税领域,对美国的措施以牙还牙,对美国的产品实施进口替代,对美资企业采用同等严格的安全审查机制等。中国商务部已经声明,不排除任何选项。

面对特朗普的发难,中国要理性应对,做好多种应对方案。鉴于特朗普的竞选言论和近期的一系列表态,这次美国来势汹汹,要价很高,狮子大开口,中方坚决要求美方遵守WTO非歧视、最惠国待遇的基本原则,在此框架下通过平等磋商,务实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如果美方对中国企业和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违背WTO原则的不平等措施,中方一定会提出相应的反制措施。

本轮中美贸易摩擦的背后是经济战。美国已经将中国作为战略敌手,中国的相关产业和企业要积极做出应对方案,应对可能的市场波动和贸易伙伴的调整。

美国这一系列举动不会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有影响。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是全球化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自身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要。中国会按照自己的国情和产业发展的特点逐步渐进实现产业的开放发展,绝不会屈从于美国的压力。

从长期来看,中国要加大与美国国会、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界和智库之间的广泛对话、交流和谈判,推动美方客观理性地看待中美经贸关系,通过发展建设性的中美大国关系,管控摩擦和分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评论】美国打贸易战失道寡助 中国应对手段充分

本轮中美贸易摩擦的背后是经济战。美国已经将中国作为战略敌手,中国的相关产业和企业要积极做出应对方案,应对可能的市场波动和贸易伙伴的调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张建平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研究中心主任

最近,美国先是通过232调查滥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贸易救济措施对中国的钢铁和铝制品实施高关税政策,继而通过启动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301调查,威胁将对6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施加惩罚性高关税,将中美贸易关系拉到了硝烟密布的贸易战前夜,贸易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目前美国以贸易不平衡为借口,绕开WTO,单边对中国进行调查的做法并不令人惊讶。因为特朗普的这一政策在他竞选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笔。特朗普竞选团队给美国人灌输的逻辑非常简单,让中国加入WTO是个错误,中国人通过不公平贸易竞争抢走了美国工人的饭碗,他要给中国施加45%的关税。

特朗普政府无视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转移规律,无视中国背负的转移性贸易顺差,无视中国正在加大从美国进口的力度,悍然点燃贸易战的引信,背后有多重利益诉求。

第一,通过高压手段要求中国将对美贸易顺差减少1000亿美金,这是美国人在贸易领域对华政策的短期目标;

第二,针对《中国制造2025》提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征收惩罚性的关税和限制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收购政策,试图在中长期遏制中国相关产业发展。

第三,2018年底将迎来美国中期选举,特朗普政府将贸易问题政治化,以前述错误逻辑引发美国政界和公众对中国的不满情绪,为中期选举造势和赢得更多选票奠定基础。

如果说减税政策为特朗普政府赢得了巨大国内支持,那么对中国打贸易摩擦的牌,想赢得更多的选票恐怕没那么容易。最近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宣布将对中国施加惩罚措施的清单延期至60天以后公布,说明面对美国主流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和克鲁格曼等的严厉批评,面对45个行业对于加关税的联名反对,面对中国和其他WTO成员的一致谴责,特朗普政府出台清单难度很大。

可以说,目前美国已经是失道寡助。WTO前总干事长拉米先生讽刺道,“如果美国离开WTO,我们会欢送”;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批评美国“用枪指着欧洲的脑袋,来命令他们做事”,这是不可接受的。

中国目前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应对美国的挑战可以有多种选项,理论上可以包括在关税领域,对美国的措施以牙还牙,对美国的产品实施进口替代,对美资企业采用同等严格的安全审查机制等。中国商务部已经声明,不排除任何选项。

面对特朗普的发难,中国要理性应对,做好多种应对方案。鉴于特朗普的竞选言论和近期的一系列表态,这次美国来势汹汹,要价很高,狮子大开口,中方坚决要求美方遵守WTO非歧视、最惠国待遇的基本原则,在此框架下通过平等磋商,务实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如果美方对中国企业和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违背WTO原则的不平等措施,中方一定会提出相应的反制措施。

本轮中美贸易摩擦的背后是经济战。美国已经将中国作为战略敌手,中国的相关产业和企业要积极做出应对方案,应对可能的市场波动和贸易伙伴的调整。

美国这一系列举动不会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有影响。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是全球化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自身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要。中国会按照自己的国情和产业发展的特点逐步渐进实现产业的开放发展,绝不会屈从于美国的压力。

从长期来看,中国要加大与美国国会、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界和智库之间的广泛对话、交流和谈判,推动美方客观理性地看待中美经贸关系,通过发展建设性的中美大国关系,管控摩擦和分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