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佩奇》是一部2015年引进国内、在央视播放过的英国系列儿童动画片,以其风趣幽默的语言、魔性的画风、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受到儿童喜爱,成为当时央视收视率最高的动画节目,相关图书也卖出1600万册。根据版权方eOne的财报数据,小猪佩奇2016年IP授权收入超过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5亿元。
因为一个短视频的火爆,《小猪佩奇》渐渐进入了成年人的视野中,从“塑料花姐妹情”到“猪猪女孩”到如今的“社会人”,《小猪佩奇》也是唯一把那么多标签用在一起也不违和的动漫人物了,但是随着越来越火爆,衍生了很多周边产品,以及层出不穷的盗版手游。
小编在苹果iOS搜出三种小猪佩奇盗版APP的风格
第一种是官方的。
这款《小猪佩奇》的手游是官方的正版。
第二种,类似于官方手游,换名不换药。
小编搜到了“河马佩奇”这个APP,看得出来把小猪的相关元素全都改成了河马。
最后一种,同名同姓,内容整改。
小编搜到的这个APP相同名称但是人物的形象做了更改。
有趣的是版权方eOne并非授权、也未制作任何小猪佩奇的手游产品,所以上述游戏产品可能都有侵害著作权的嫌疑。
在去年12月份,小猪佩奇版权方eOne全球授权主管Ami Dieckman、亚洲授权主管Claire Ellis在上海高调宣布将大力拓展品牌授权业务,从传统的玩具扩展到营销体验性活动、糖果点心、服饰、鞋类等领域,不过游戏行业更加关心的影视再改编、手游改编等泛娱乐范畴,并未在eOne的计划当中。
当“猪文化”来袭,玩家买单到底是什么?
大量假借小猪佩奇名义的手游产品,其出现的原因与IP本身高涨的热度,而乱象的手游产品出现是跟官方手游产品的缺位有很大关系。
当大多数人去下载去购买所谓的“小猪佩奇”产品,首先权益损害的是买家,所谓的手游软件以及盗版视频都会或多或少出现很多广告以及付费内容,损害了观众体验的感觉。而更大受到损害的是官方本身,《小猪佩奇》本身的名誉与口碑都将因为这些侵权行为而持续受损。
《小猪佩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动画,已经不再是人们关心的对象,作为一个为了排解空虚或诉求娱乐而被推上前台的偶像,小猪佩奇从迅速走红到被榨干的IP形象,官方公司如果持续没有作为恐怕只会沦落成一个鲜度有限的牺牲品而已,不知道eOne是否能够认识到手游的巨大潜力,而出一个正版手游来去打击盗版,这似乎是一个时间以及耐力的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