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经常项目17年来首现季度逆差 和中美贸易冲突有关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经常项目17年来首现季度逆差 和中美贸易冲突有关吗?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国际收支初步数据,2018年一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逆差282亿美元,这是自1998年披露季度国际收支数据以来,我国经常项目收支第二次逆差,上次为2001年二季度的9亿美元。货物贸易顺差减少、服务贸易逆差扩大是这次经常项目逆差的主要原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常项目出现了17年来的首次逆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管涛指出,现阶段经常项目出现逆差并不令人意外。从全年看,我国经常项目仍有望顺差,但占GDP的比重可能进一步下降。

他在最新文章中表示,今年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降至1%以内将会是大概率事件。对此无需恐慌,经济稳,则货币稳。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向消费、投资、净出口协调拉动,“东方不亮西方亮”,我国经济对于外部冲击的承受能力在增强。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国际收支初步数据,2018年一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逆差282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含净误差与遗漏)544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262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266亿美元(剔除了估值影响)。这是自1998年披露季度国际收支数据以来,我国经常项目收支第二次逆差,上次为2001年二季度的9亿美元。

管涛指出,货物贸易顺差减少、服务贸易逆差扩大是经常项目逆差的主要原因。一季度,经常项目差额较上年同期减少439亿美元,其中: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减少289亿美元,贡献了66%;服务贸易逆差同比增加128亿美元,贡献了29%;二者合计417亿美元,贡献了95%。

他进一步分析称,货物贸易顺差减少主要是因为货物进口增幅高于出口。一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进口同比增加835亿美元,远超出出口增加546亿美元的规模。不过,货物贸易顺差减少与正在发酵的中美贸易争端关联不大。一季度,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同比增加17.4%,全国为下降19.6%,对美贸易顺差占全国贸易顺差的120.5%(上年同期为82.5%)。

管涛还表示,货物贸易顺差减少并非因为人民币汇率升值。2017年初至2018年3月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10.3%,但因同期许多非美货币也兑美元升值,人民币兑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平均升幅不大,对我国出口竞争力影响有限。

在管涛看来,现阶段经常项目出现逆差并不令人意外,不必过度解读和反应。他说,随着经常项目收支趋于基本平衡,经常项目迟早将出现时而顺差时而逆差的波动。2007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见顶回落,2010年起,该比例维持在4%的国际警戒标准以内,2016和2017年连续两年更是在2%以下,其中2017年仅为1.3%。2017年一季度,经常项目顺差为157亿美元,仅相当于全年顺差的10%。

管涛认为,从全年看,我国经常项目仍有望顺差,但占GDP的比重可能进一步下降。按照年化数据测算,2018年一季度,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为1.0%,与2017年三季度的年化比例基本持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今年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降至1%以内将会是大概率事件。

他表示,虽然服务贸易逆差扩大对于一季度经常项目转逆差有着重要影响,但货物贸易顺差的减少影响更大。考虑到2018年前四个月,我国海关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已经同比减少20%,如果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加之我国主动扩大进口,则全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有望继续同比下降。

但鉴于国内储蓄与投资关系变化是一个慢变量,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追求经济增长质量而非速度,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仍是三大攻坚战之一的情况下,宏观调控将是预调、微调而非强刺激,因此,2018年全年我国经常项目恐难出现逆差。二十多年前的1995和1996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也是在1%以内,而当时正是经济“软着陆”,人民币汇率由弱转强、外汇储备持续积累,告别外汇短缺时代的起步阶段。1996年11月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经常项目17年来首现季度逆差 和中美贸易冲突有关吗?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国际收支初步数据,2018年一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逆差282亿美元,这是自1998年披露季度国际收支数据以来,我国经常项目收支第二次逆差,上次为2001年二季度的9亿美元。货物贸易顺差减少、服务贸易逆差扩大是这次经常项目逆差的主要原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常项目出现了17年来的首次逆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管涛指出,现阶段经常项目出现逆差并不令人意外。从全年看,我国经常项目仍有望顺差,但占GDP的比重可能进一步下降。

他在最新文章中表示,今年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降至1%以内将会是大概率事件。对此无需恐慌,经济稳,则货币稳。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向消费、投资、净出口协调拉动,“东方不亮西方亮”,我国经济对于外部冲击的承受能力在增强。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国际收支初步数据,2018年一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逆差282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含净误差与遗漏)544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262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266亿美元(剔除了估值影响)。这是自1998年披露季度国际收支数据以来,我国经常项目收支第二次逆差,上次为2001年二季度的9亿美元。

管涛指出,货物贸易顺差减少、服务贸易逆差扩大是经常项目逆差的主要原因。一季度,经常项目差额较上年同期减少439亿美元,其中: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减少289亿美元,贡献了66%;服务贸易逆差同比增加128亿美元,贡献了29%;二者合计417亿美元,贡献了95%。

他进一步分析称,货物贸易顺差减少主要是因为货物进口增幅高于出口。一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进口同比增加835亿美元,远超出出口增加546亿美元的规模。不过,货物贸易顺差减少与正在发酵的中美贸易争端关联不大。一季度,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同比增加17.4%,全国为下降19.6%,对美贸易顺差占全国贸易顺差的120.5%(上年同期为82.5%)。

管涛还表示,货物贸易顺差减少并非因为人民币汇率升值。2017年初至2018年3月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10.3%,但因同期许多非美货币也兑美元升值,人民币兑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平均升幅不大,对我国出口竞争力影响有限。

在管涛看来,现阶段经常项目出现逆差并不令人意外,不必过度解读和反应。他说,随着经常项目收支趋于基本平衡,经常项目迟早将出现时而顺差时而逆差的波动。2007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见顶回落,2010年起,该比例维持在4%的国际警戒标准以内,2016和2017年连续两年更是在2%以下,其中2017年仅为1.3%。2017年一季度,经常项目顺差为157亿美元,仅相当于全年顺差的10%。

管涛认为,从全年看,我国经常项目仍有望顺差,但占GDP的比重可能进一步下降。按照年化数据测算,2018年一季度,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为1.0%,与2017年三季度的年化比例基本持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今年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降至1%以内将会是大概率事件。

他表示,虽然服务贸易逆差扩大对于一季度经常项目转逆差有着重要影响,但货物贸易顺差的减少影响更大。考虑到2018年前四个月,我国海关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已经同比减少20%,如果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加之我国主动扩大进口,则全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有望继续同比下降。

但鉴于国内储蓄与投资关系变化是一个慢变量,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追求经济增长质量而非速度,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仍是三大攻坚战之一的情况下,宏观调控将是预调、微调而非强刺激,因此,2018年全年我国经常项目恐难出现逆差。二十多年前的1995和1996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也是在1%以内,而当时正是经济“软着陆”,人民币汇率由弱转强、外汇储备持续积累,告别外汇短缺时代的起步阶段。1996年11月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