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出货不足6000辆——面对这样的销售成绩,任何汽车制造商都会坐不住,就算有以色列亿万富翁撑腰的观致也不例外,所以他们心急火燎地推出了一款被自己定义为“SUV”的车型。发布会现场甚至有一架747飞机助阵,看来这次,观致真的渴望飞翔。
由奇瑞汽车与以色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Israel Corporation Ltd.)联手打造的观致汽车(Qoros)于昨晚(12月16日)推出了第三款量产车型——观致3都市SUV。这是观致旗下的首款“SUV”,也是一款从诞生开始就被赋予“救市”使命的产品。
观致这么做是有一定道理的。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3年,中国SUV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是整体乘用车市场的两倍(后者为22%),同时SUV在乘用车市场中所占比重已超过20%。而在2014年,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只要是SUV几乎都获得了较好的销售成绩,尤其是在今年集中上市的小型SUV阵营中,基本没有失败的产品。
宝马、通用等跨国汽车制造巨头都认为,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结束前,SUV车型将在类似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中大受青睐。这种情况下,观致抢在2015到来之前推出首款SUV产品的意图就变的相当显豁:借助SUV车型在中国热销的趋势提升品牌的整体销量。
新华信的最新报告也显示,紧凑型SUV是近5年来SUV市场的主体(市场占比介于59%至65%之间),小型SUV则是较为突出的全新增长点(两年内市场占比增长了12%)——观致的命运或将就此逆转。
然而,观致的逆袭大计并非毫无瑕疵。
尽管观致方面将这款新车定义为“都市SUV”,但从实际参数上看,这款不具备四驱能力且动力系统配置基本未做改动的车型,只是一辆在观致3五门版车型的设计基础上将底盘高度抬高了57毫米的跨界车(Crossover),或者说是一款仅在外观上接近SUV的两厢车。这不禁让人在细分市场的定位问题上替这款产品捏一把汗。
按理说,如果观致3都市SUV能在底盘和动力系统方面设计得更接近真正的SUV,那么凭借2694毫米的轴距,它应当被喜爱紧凑SUV的中国消费者所注目。
可现实是,观致将依靠一款仅从外观上刚刚挤进SUV队列的跨界车来探索此前从未涉猎的领域,其冒险程度可想而知。
观致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谦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平台衍生的产品,因而在产品的设计和质量上都具有相同的品质,观致还把逸云操作系统进行升级来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动力性能方面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外观的改变就成了为数不多的卖点之一。”某汽车自媒体运营者表示,“观致最先推出的是三厢车型,那么如果第二辆是SUV的话,至少能在外观上迅速吸引用户,可惜他们当时只是将三厢车型缩短成两厢,如今又抬高两厢车的底盘改成跨界车,这样的出车次序多少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并留下‘观致对三厢平台压榨过度’的印象。”
13.99万元–17.99万元的定价也是导致观致3都市SUV不被看好的原因之一。截至发稿前,凤凰网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5.71%的受访者认为这款车的定价偏高。
“在价格上,它似乎与大众朗境(配备1.4T发动机和7速双离合变速器的朗境定价为16.89万元)咬得太紧了,这点对观致非常不利。”一名熟悉观致的业内人士如此评价,“从历来的定价策略来看,观致始终将大众当成对标品牌,从这个角度看,大众朗境是观致3都市SUV(配备1.6T发动机加6速DCT双离变速器)唯一的潜在竞争品。在相近的价位下选购德系车,人们或许更愿意选择拥有德国血脉的大众,而不是仅有德国技术背景的观致。”
事实上,从2013年底第一辆观致汽车上市开始,与该品牌如影相随的大都是“销量低迷”、“业绩惨淡”、“叫好不叫座”等负面标签。
此后,观致就没能从销售困境中走出来。截至2014年11月30日,观致汽车在真正意义上跨越了第一个年度,其旗下产品也从一款扩充至两款(观致3五门版于今年6月上市)。然而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1月-11月观致旗下两款车型的总销量为5828辆,对一个投资总额到今年第三季度就已突破150亿元的汽车品牌而言,这样的销售成绩真的很难令人感到满意。
另外,观致汽车销售数据的历史走势似乎也从一个侧面揭露了某些细节:2014年前3个月,观致汽车的销量分别为100辆、350辆和440辆,5月份达到641辆,而7月份在观致3五门版上市后总体销量反而回落到565辆,11月该数字锁定在682辆。这意味着,观致汽车的单月销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后长期在500辆–700辆的区间内波动,即便在产品阵容得到扩充之后,情况依然没能得到改善,或者说市场对观致推新车的反应并不强烈。如此看来,这款“临危受命”的“伪SUV”能在销量上为观致做出多大的贡献,还真的不太好说。
幸好的是,股东双方对于观致目前的窘境报以了极大的宽容。郭谦说,双方股东都没有任何改变这一股权现状的想法。大家都对观致的前景和规划都很满意,未来还是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打造观致。
以色列集团董事长伊丹·奥菲尔(Idan Ofer)甚至表示“对观致现有的产品表现和人才团队非常满意,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做出了这么好的产品,并在国际上享有完全不逊色某些知名品牌的声誉”。
他还透露,以色列集团已经在观致项目上投资了7亿美元,而后续在中国其他项目上还会有更大金额的投入。“2020年中国政府希望电动车占据一定比例,我们也在规划这些项目。”
这让一月前宝马收购观致以及以色列富豪撤资的传言不攻自破。而关于观致的未来,还是让时间来检验一切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