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摆脱战争、争取和平为什么是可能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摆脱战争、争取和平为什么是可能的

要阻止战争,包括阻止在不断造成平民无辜伤亡的局部冲突、低烈度战争,必须首先着眼于控制武器市场,从根本上斩断战争经济的链条。在此基础上,应实现国际组织和大国的积极协商,合理分配维护和平、阻止战争的国际责任。

所评图书:

书名:《论战争与和平》

作者:(法)多米尼克·德维尔潘

译者:宁暄、姚纪恩、青雯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法国政治家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曾任法国政府总理、外交部部长、内政部部长等要职,是享誉世界的职业外交家。德维尔潘以及当代法国政坛上的其他一些外交家,秉持了法国大革命至拿破仑时代之后最为著名、最具争议的外交家塔列朗有关大国应当通过协商与妥协而非战争来解决纷争的传统,主张积极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反对美国等国的单边主义,争取和平、建设和平。

德维尔潘盛赞中国“一带一路”构想,而今致力于积极推动中欧经济交往。他在《论战争与和平》一书中指出,“一打一路”为世界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机遇,旨在推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国际化和金融开放,将创造高于10%的收益,为全球商业带来最佳平衡。他还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充分体现了双赢原则,有助于消弭冲突、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创建共同利益基础。

在德维尔潘看来,“一带一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打破近几十年来已经渐渐走入死胡同的国际多边主义,“带来独特而务实的新活力”。他注意到中国在积极而低调的推进这项构想,推进效率却不低,建议法国等欧洲国家应尽快创建与“一带一路”相对接的委员会,动员专家和公众舆论,从而把握这项世纪计划的宝贵机遇。

《论战争与和平》这本书主要从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法国、欧洲如何走出多边主义困境,重新寻求能够让法国和欧洲发挥作用的新方法。书中内容翔实丰富,详致的梳理了最近几十年来大国政治和国际关系若干重要问题,对于国际秩序的由来和趋势给予了判断。书作者行文流畅,充分发挥出兼为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创作功力,写成了一本可读性很强的国际关系读物。

这本书大致探讨了几个核心命题,一是民族国家(主权国家)遭遇的危机,以及对如何走出困境所提出的建议;二是当前全球范围内面临的带有全新特点的暴力、战争、恐怖主义威胁,以及在这些威胁面前显得应对乏力的现有国际秩序;三是构建新型和平的可能性和方法。

书中第一章首先叙述了拉美、非洲、亚洲的一些国家在本世纪初以来所陷入的发展危机,以及社会动荡和冲突。这些危机、冲突展现出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曾经被认为不具备动员能力的部落、宗教团体、民族身份,而今扮演了全新的政治角色,使得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面临挑战。与之同时,美国一方面过度扩张其间接影响力,却又另一方面收回行动力。这使得国际社会中,秩序的运行更容易受到挑战。

上述的国家发展危机、动荡和冲突问题,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和程度更深、范围更广的全球化冲击下,变得更加突出。无论是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还是诸如气候变化、能源危机一类的挑战,应对这些问题都极大的超出了主权国家的行动能力。许多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公众都担心,新技术革命会拉大目前已经相当突出的大国、富国与小国、穷国的发展差距。这成为了相关国家民族主义、民粹潮流涌动的一大动力。

要让主权国家、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走出危机,德维尔潘认为应当加快重新构建国际、国内法律的边界,让容易出现单个国家治理困难的问题,如跨国经营的金融机构的合规运行等,更为清晰的找到治理方法。他也推崇由美国、中国、法国等大国积极行使影响力,帮助目前尚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较为彻底的解决政治腐败问题、加强公职人员训练、提高社会服务效率、提高国内安全保障水平。

《论战争与和平》这本书的多个章节在深入讨论目前全球范围内,一些国家和地区持续遭遇的战争威胁、社会动荡和冲突危险,以及恐怖主义威胁。值得一提的是,德维尔潘一改欧美学者和政治家在谈论非洲相关国家的战争、民族矛盾时的短视判断,而是较为诚恳的讨论了殖民地时代西方国家的粗暴治理、分而治之等做法,所造成的非洲国家所普遍存在的种族、民族、宗教信众之间的“创伤后遗症”,而这显然不是简单的外交斡旋所能解决的挑战。

德维尔潘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战争威胁已经不是一战、二战、朝鲜战争那样的大规模常规战争,而是烈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久的小规模战争。这又要归结到西方国家的武器产业链肆无忌惮的向相关国家的私人军事集团兜售武器。军事力量的私人化带给世界尤其是非洲相关国家的威胁,是十分突出的,让国际组织和西方国家的和平干涉变得困难。书中区分了美国、俄罗斯、法国等不同模式的军事干预做法,指出每种做法目前而言都在重复各自的错误,不断引发更持久的地区冲突及更多的军事干预。

因此,要阻止战争,包括阻止在不断造成平民无辜伤亡的局部冲突、低烈度战争,必须首先着眼于控制武器市场,从根本上斩断战争经济的链条。在此基础上,应实现国际组织和大国的积极协商,合理分配维护和平、阻止战争的国际责任。

全书讨论的第三个核心问题是争取和平。这当然是一个不容易实现的目标。欧洲是在经历了两次空前激烈的世界大战以后,才得以较为彻底的检讨了战争文化。书作者强烈建议要继续创造、建设、维持、强化和平机构,建设和平文化。

在书中,德维尔潘深入讨论了近几十年来取得成功、遭遇失败的国际和平努力。他强烈不赞同美国等国家“通过二元选择的方式简化外交途径,显示自己的威力”,却最终造成严重问题的做法。依照德维尔潘的观点,他显然希望复兴19世纪上期由塔列朗等人力推实现的欧洲大国间的较长期和平的局面,并将过去的经验经过翻新和升级后,推向全球领域。

德维尔潘在出任法国外长期间,曾力推法国在美国和英国提交的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的决议讨论中投出了反对票。他十分不赞同美国在国际政治、货币、文化等领域所享有并长期滥用的特权,建议法国应当更多的寻求与中国、俄罗斯、德国等国的合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摆脱战争、争取和平为什么是可能的

要阻止战争,包括阻止在不断造成平民无辜伤亡的局部冲突、低烈度战争,必须首先着眼于控制武器市场,从根本上斩断战争经济的链条。在此基础上,应实现国际组织和大国的积极协商,合理分配维护和平、阻止战争的国际责任。

所评图书:

书名:《论战争与和平》

作者:(法)多米尼克·德维尔潘

译者:宁暄、姚纪恩、青雯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法国政治家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曾任法国政府总理、外交部部长、内政部部长等要职,是享誉世界的职业外交家。德维尔潘以及当代法国政坛上的其他一些外交家,秉持了法国大革命至拿破仑时代之后最为著名、最具争议的外交家塔列朗有关大国应当通过协商与妥协而非战争来解决纷争的传统,主张积极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反对美国等国的单边主义,争取和平、建设和平。

德维尔潘盛赞中国“一带一路”构想,而今致力于积极推动中欧经济交往。他在《论战争与和平》一书中指出,“一打一路”为世界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机遇,旨在推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国际化和金融开放,将创造高于10%的收益,为全球商业带来最佳平衡。他还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充分体现了双赢原则,有助于消弭冲突、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创建共同利益基础。

在德维尔潘看来,“一带一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打破近几十年来已经渐渐走入死胡同的国际多边主义,“带来独特而务实的新活力”。他注意到中国在积极而低调的推进这项构想,推进效率却不低,建议法国等欧洲国家应尽快创建与“一带一路”相对接的委员会,动员专家和公众舆论,从而把握这项世纪计划的宝贵机遇。

《论战争与和平》这本书主要从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法国、欧洲如何走出多边主义困境,重新寻求能够让法国和欧洲发挥作用的新方法。书中内容翔实丰富,详致的梳理了最近几十年来大国政治和国际关系若干重要问题,对于国际秩序的由来和趋势给予了判断。书作者行文流畅,充分发挥出兼为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创作功力,写成了一本可读性很强的国际关系读物。

这本书大致探讨了几个核心命题,一是民族国家(主权国家)遭遇的危机,以及对如何走出困境所提出的建议;二是当前全球范围内面临的带有全新特点的暴力、战争、恐怖主义威胁,以及在这些威胁面前显得应对乏力的现有国际秩序;三是构建新型和平的可能性和方法。

书中第一章首先叙述了拉美、非洲、亚洲的一些国家在本世纪初以来所陷入的发展危机,以及社会动荡和冲突。这些危机、冲突展现出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曾经被认为不具备动员能力的部落、宗教团体、民族身份,而今扮演了全新的政治角色,使得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面临挑战。与之同时,美国一方面过度扩张其间接影响力,却又另一方面收回行动力。这使得国际社会中,秩序的运行更容易受到挑战。

上述的国家发展危机、动荡和冲突问题,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和程度更深、范围更广的全球化冲击下,变得更加突出。无论是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还是诸如气候变化、能源危机一类的挑战,应对这些问题都极大的超出了主权国家的行动能力。许多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公众都担心,新技术革命会拉大目前已经相当突出的大国、富国与小国、穷国的发展差距。这成为了相关国家民族主义、民粹潮流涌动的一大动力。

要让主权国家、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走出危机,德维尔潘认为应当加快重新构建国际、国内法律的边界,让容易出现单个国家治理困难的问题,如跨国经营的金融机构的合规运行等,更为清晰的找到治理方法。他也推崇由美国、中国、法国等大国积极行使影响力,帮助目前尚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较为彻底的解决政治腐败问题、加强公职人员训练、提高社会服务效率、提高国内安全保障水平。

《论战争与和平》这本书的多个章节在深入讨论目前全球范围内,一些国家和地区持续遭遇的战争威胁、社会动荡和冲突危险,以及恐怖主义威胁。值得一提的是,德维尔潘一改欧美学者和政治家在谈论非洲相关国家的战争、民族矛盾时的短视判断,而是较为诚恳的讨论了殖民地时代西方国家的粗暴治理、分而治之等做法,所造成的非洲国家所普遍存在的种族、民族、宗教信众之间的“创伤后遗症”,而这显然不是简单的外交斡旋所能解决的挑战。

德维尔潘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战争威胁已经不是一战、二战、朝鲜战争那样的大规模常规战争,而是烈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久的小规模战争。这又要归结到西方国家的武器产业链肆无忌惮的向相关国家的私人军事集团兜售武器。军事力量的私人化带给世界尤其是非洲相关国家的威胁,是十分突出的,让国际组织和西方国家的和平干涉变得困难。书中区分了美国、俄罗斯、法国等不同模式的军事干预做法,指出每种做法目前而言都在重复各自的错误,不断引发更持久的地区冲突及更多的军事干预。

因此,要阻止战争,包括阻止在不断造成平民无辜伤亡的局部冲突、低烈度战争,必须首先着眼于控制武器市场,从根本上斩断战争经济的链条。在此基础上,应实现国际组织和大国的积极协商,合理分配维护和平、阻止战争的国际责任。

全书讨论的第三个核心问题是争取和平。这当然是一个不容易实现的目标。欧洲是在经历了两次空前激烈的世界大战以后,才得以较为彻底的检讨了战争文化。书作者强烈建议要继续创造、建设、维持、强化和平机构,建设和平文化。

在书中,德维尔潘深入讨论了近几十年来取得成功、遭遇失败的国际和平努力。他强烈不赞同美国等国家“通过二元选择的方式简化外交途径,显示自己的威力”,却最终造成严重问题的做法。依照德维尔潘的观点,他显然希望复兴19世纪上期由塔列朗等人力推实现的欧洲大国间的较长期和平的局面,并将过去的经验经过翻新和升级后,推向全球领域。

德维尔潘在出任法国外长期间,曾力推法国在美国和英国提交的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的决议讨论中投出了反对票。他十分不赞同美国在国际政治、货币、文化等领域所享有并长期滥用的特权,建议法国应当更多的寻求与中国、俄罗斯、德国等国的合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