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当游戏成瘾列入疾病之后,网瘾少年or电竞人才仅一念之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当游戏成瘾列入疾病之后,网瘾少年or电竞人才仅一念之差

电竞选手不该一直背负“网瘾少年”的标签,他们的努力和成绩会慢慢消除这一偏见。

电竞选手≠网瘾少年,而网瘾少年的“电竞梦”也需要加以引导。

近日,WHO(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WHO对该疾病的定义

有玩家调侃称自己一不小心成了“病人”;也有人担心不正规的戒网瘾机构会趁机出手,对网瘾少年和家长造成二次伤害;更有甚者,已经开始借此为“杨教授”平反翻案。继“杨永信事件”之后,网瘾少年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在国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无休止地打着游戏,游戏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完全符合老师、家长和专家们口中的网瘾少年形象,可他们却以此为工作,并受到了无数人的关注和追捧。他们就是电子竞技职业选手。

自古电竞天才出自网瘾少年

俗话说“英雄出少年”,电子竞技中的“英雄”就有很多出自我们口中的“网瘾少年”。

不同于传统体育,电竞发展起步晚,项目繁多,没有一套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多数电竞选手属于自学成才或半路出家。因此,在人们所谓的网瘾少年中诞生了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职业选手。

首先,我们所熟知的中国电竞第一人——Sky李晓峰在当年就曾因为旷课打游戏被父亲打骂,初中时期还多次离家出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叛逆网瘾少年形象。

Uzi是目前中国电竞最具影响力的现役职业选手之一,在上月率队斩获了世界冠军头衔。而在家乡报纸对Uzi父母的采访中我们得知,Uzi也曾被父母当做网瘾少年,坚决反对他玩游戏。直到有职业战队希望签约Uzi,向Uzi父母介绍了电竞与玩游戏的不同后,他们才慢慢改变了看法。而Uzi的队友,RNG打野选手Mlxg甚至被爆出曾被家人送进戒网瘾机构治疗的历史,让人们惊呼LPL差点失去一位世界级打野。

如今两人已成为亚运会电竞国家队成员为国争光

在国外也有同样遭遇的电竞选手。北美知名选手,TSM中单Bjergsen有个外号为“抑郁中的天才”。原来Bjergsen童年时期在学校经常被欺负,导致他厌学并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不愿与人交流,长时间在家打游戏。后来凭借天赋和毅力受到了职业战队的赏识,才取得了现在的成绩。

不疯魔不成活?网瘾少年的“电竞梦”需科学引导

众多先例在前,导致现在有不少网瘾少年怀有成为电竞职业选手的梦想,却将这条路想得太过简单。

首先,网瘾少年不该是成为一名电竞职业选手的必要条件,并不是所有网瘾少年都能当职业选手,打职业电竞除了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外,还需要一定天分。Sky曾说过成为一名职业选手不比考清华北大简单;想成为一名电竞职业选手,就要以此为目标不断努力提升自己,而不是将其当做玩游戏的借口。这些都是怀有“电竞梦”的年轻人需要认清的东西,是网瘾少年还是未来的电竞人才就在这一念之差。

随着近年来电竞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临沂网戒中心、豫章书院等戒网瘾机构负面频出,把孩子送到电竞青训机构培养成为不少网瘾少年家长的选择。毕竟对这些网瘾少年来说,与其强行抹杀他们的爱好,加重逆反心理,不如帮助他们把爱好培养成以后能自食其力的生存技能。但现状是国内的电竞青训体系还不完善,只有一些大牌俱乐部有自己的青训营,不少网瘾少年和他们的家长欲投无路。此外,电竞虽然蓬勃发展,但目前国内能实际提供的职业选手岗位与我国庞大的网瘾少年人群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近年来国内电竞教育机构兴起,虽然主要是培养职业选手之外的电竞从业者,但也吸引了不少网瘾少年加入。这也是好的现象,有利于让他们认识到游戏与职业电竞的不同,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在电竞其他领域的兴趣,改造一大批问题少年的同时,也为我国电竞行业发展储备了人才。

电竞选手也需要心理关爱

网瘾少年普遍存在性格缺陷或情感缺失,即便成为了电竞职业选手后,同样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我们可以看到,很大一部分电竞选手是沉默寡言,不善交际的。由于电竞选手参与的是竞技项目,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尤其容易在赛前赛后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状况,需要及时的心理疏导。

SMLZ是LPL中知名的“自闭”选手

因此,无论是从选手的社会性格培养上,还是从团队建设上考虑,电竞俱乐部对选手的心理健康指导是十分必要的。此外,电竞选手展现阳光健康的形象也有利于改善人们对电竞的固有印象。

最后

在网瘾被列入精神疾病的当下,网瘾少年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网瘾少年不是毒瘤,更不是只有送去网戒机构强制治疗这一条出路。而电竞选手也不该一直背负“网瘾少年”的标签,他们的努力和成绩会慢慢消除这一偏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当游戏成瘾列入疾病之后,网瘾少年or电竞人才仅一念之差

电竞选手不该一直背负“网瘾少年”的标签,他们的努力和成绩会慢慢消除这一偏见。

电竞选手≠网瘾少年,而网瘾少年的“电竞梦”也需要加以引导。

近日,WHO(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WHO对该疾病的定义

有玩家调侃称自己一不小心成了“病人”;也有人担心不正规的戒网瘾机构会趁机出手,对网瘾少年和家长造成二次伤害;更有甚者,已经开始借此为“杨教授”平反翻案。继“杨永信事件”之后,网瘾少年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在国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无休止地打着游戏,游戏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完全符合老师、家长和专家们口中的网瘾少年形象,可他们却以此为工作,并受到了无数人的关注和追捧。他们就是电子竞技职业选手。

自古电竞天才出自网瘾少年

俗话说“英雄出少年”,电子竞技中的“英雄”就有很多出自我们口中的“网瘾少年”。

不同于传统体育,电竞发展起步晚,项目繁多,没有一套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多数电竞选手属于自学成才或半路出家。因此,在人们所谓的网瘾少年中诞生了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职业选手。

首先,我们所熟知的中国电竞第一人——Sky李晓峰在当年就曾因为旷课打游戏被父亲打骂,初中时期还多次离家出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叛逆网瘾少年形象。

Uzi是目前中国电竞最具影响力的现役职业选手之一,在上月率队斩获了世界冠军头衔。而在家乡报纸对Uzi父母的采访中我们得知,Uzi也曾被父母当做网瘾少年,坚决反对他玩游戏。直到有职业战队希望签约Uzi,向Uzi父母介绍了电竞与玩游戏的不同后,他们才慢慢改变了看法。而Uzi的队友,RNG打野选手Mlxg甚至被爆出曾被家人送进戒网瘾机构治疗的历史,让人们惊呼LPL差点失去一位世界级打野。

如今两人已成为亚运会电竞国家队成员为国争光

在国外也有同样遭遇的电竞选手。北美知名选手,TSM中单Bjergsen有个外号为“抑郁中的天才”。原来Bjergsen童年时期在学校经常被欺负,导致他厌学并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不愿与人交流,长时间在家打游戏。后来凭借天赋和毅力受到了职业战队的赏识,才取得了现在的成绩。

不疯魔不成活?网瘾少年的“电竞梦”需科学引导

众多先例在前,导致现在有不少网瘾少年怀有成为电竞职业选手的梦想,却将这条路想得太过简单。

首先,网瘾少年不该是成为一名电竞职业选手的必要条件,并不是所有网瘾少年都能当职业选手,打职业电竞除了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外,还需要一定天分。Sky曾说过成为一名职业选手不比考清华北大简单;想成为一名电竞职业选手,就要以此为目标不断努力提升自己,而不是将其当做玩游戏的借口。这些都是怀有“电竞梦”的年轻人需要认清的东西,是网瘾少年还是未来的电竞人才就在这一念之差。

随着近年来电竞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临沂网戒中心、豫章书院等戒网瘾机构负面频出,把孩子送到电竞青训机构培养成为不少网瘾少年家长的选择。毕竟对这些网瘾少年来说,与其强行抹杀他们的爱好,加重逆反心理,不如帮助他们把爱好培养成以后能自食其力的生存技能。但现状是国内的电竞青训体系还不完善,只有一些大牌俱乐部有自己的青训营,不少网瘾少年和他们的家长欲投无路。此外,电竞虽然蓬勃发展,但目前国内能实际提供的职业选手岗位与我国庞大的网瘾少年人群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近年来国内电竞教育机构兴起,虽然主要是培养职业选手之外的电竞从业者,但也吸引了不少网瘾少年加入。这也是好的现象,有利于让他们认识到游戏与职业电竞的不同,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在电竞其他领域的兴趣,改造一大批问题少年的同时,也为我国电竞行业发展储备了人才。

电竞选手也需要心理关爱

网瘾少年普遍存在性格缺陷或情感缺失,即便成为了电竞职业选手后,同样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我们可以看到,很大一部分电竞选手是沉默寡言,不善交际的。由于电竞选手参与的是竞技项目,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尤其容易在赛前赛后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状况,需要及时的心理疏导。

SMLZ是LPL中知名的“自闭”选手

因此,无论是从选手的社会性格培养上,还是从团队建设上考虑,电竞俱乐部对选手的心理健康指导是十分必要的。此外,电竞选手展现阳光健康的形象也有利于改善人们对电竞的固有印象。

最后

在网瘾被列入精神疾病的当下,网瘾少年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网瘾少年不是毒瘤,更不是只有送去网戒机构强制治疗这一条出路。而电竞选手也不该一直背负“网瘾少年”的标签,他们的努力和成绩会慢慢消除这一偏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