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新书推荐】 “我只怕一件事 那就是平庸生活这个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新书推荐】 “我只怕一件事 那就是平庸生活这个词”

本周关键词:同志,婚姻,死亡,网络文化,劳工,肥胖……

《我要快乐,不必正常》

[英] 珍妮特·温特森 著  冯倩珠 译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年6月

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在她的养父去世后,发现了关于自己被领养的旧文件,她试图根据文件的线索寻找生母。在这一过程中,她重新思考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并迫切地渴望表达,于是有了我们眼前的这本自传。她形容此书是自己那本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的“沉默的双胞胎”,直面曾经难以言说的过往。《我要快乐,不必正常》的非线性的、碎片化叙述方式,也使读者在曲曲折折之中得以逐渐接近温特森的情感内核。

这本自传以“错误的婴儿床”为起点,被养父母错误领养,使她的人生从一开始便被置于错误与缺失的境地。她写道:“领养就是身在门外。”在她的家庭生活中,养父的生活平静规律,养母则终日清醒抑郁,把宇宙比作一个巨大的垃圾桶,合着盖子,无人可以逃脱。珍妮特的生活常常围绕着与养母的争执展开,16岁时她试图把对女友的爱解释给温特森太太听,“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我很快乐。”而得来的只有一句反问,“可以正常的话,你为什么要快乐呢?”温森特太太也曾试图用烧书的方式阻止她阅读,在注视着闷燃的纸片和文字之时,珍妮特决心自己成为一名写作者。如此种种,使爱的面目变得不可靠。直至数年后在寻找生母的过程中,她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养母所给予的并非无用的“黑暗的礼物”,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与过往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解——“无论多么贫乏,仍要爱生活,无论怎样寻找爱,也要爱自己……以鲑鱼一般的决心逆流而上,无论水流多么汹涌,因为这是你的河流。”珍妮特·温特森执着于自我与爱的书写,并期望在这份热爱中赋予自身以创造和救赎的力量,这份诚实与勇敢或许能给予困境中的人们一些温暖和鼓励。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原版书名为“Why Be Happy When You Could Be Normal?”也就是温特森养母的那一句反问。台版的译名为《正常就好,何必快乐?》,简体中文版则选择译为陈述句“我要快乐,不必正常”。个中视角、语气及译法优劣,也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

《光年》

[美]詹姆斯·索特 著  孔亚雷 译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6月

“光年”的书名里暗含着时间的刻度,而这个故事则指向了婚姻,指向了每一对夫妻或多或少都经历着的时间对爱与激情的磨损和消耗,指向了日复一日的生活在家庭与自我、占有与放弃之间促生的裂痕。美国小说家詹姆斯·索特用细腻的笔触,描述和记录了这些碎片式的生活与心情。

维瑞和芮徳娜夫妇是一对模范夫妻,丈夫事业有成,妻子优雅聪慧,有儿女一双和好友一群。我们初见芮徳娜时,她身处河畔大宅的厨房里,聚精会神于食谱和法式餐刀。在这一部分里,与生活品位相关的修辞精致而空洞,它们引领我们认识主人公及其家庭,又刻意在其间制造距离。在摘除种种符号之后,我们得以专注于故事本身的叙说。索特的语言精巧考究,直抵内核,于是,我们在阅读中可以发现,他精细刻画的日常场景下流动着对于世俗与规则构成的平庸生活的反抗。芮徳娜投身于生活,把它当成一件艺术品,拒绝以庸常而缺乏想象力的方式去对待,因此,她掌控着小说的精神气质,“我只怕一件事,那就是‘平庸生活’这个词。”她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平庸本身的恐惧,使得小说的平常情境也充满了张力。

关于作者詹姆斯·索特,译者孔亚雷在译后记里这样写到,“他创立了一种新的文学价值观,它与《光年》中芮德娜的人生价值观形成完美的对应:本质即表面,文学即语句,形式即内容。”而作为索特第一本被译介为中文的作品,《光年》或将带我们与这位美国当代文学“被遗忘的英雄”展开一场关于日常意义的迟来对话。

《暮色将至:伟大作家的最后时刻》

[美]凯蒂·洛芙 著  刁俊春 译
大方·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5月

《暮色将至》的原名为“The Violet Hour”,出自T.S.艾略特的长诗《荒原》,意为“暮色苍茫的时刻”,用以形容人弥留之际的景象。凯蒂·洛芙选择了5位作家,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书信和与他们的创作相关的一切资料,以及访谈他们的家人、朋友和看护,采用倒叙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了他们是如何面对死亡,又是如何在死亡的阴影和恐惧中生活的。

苏珊·桑塔格有着强悍的意志,坚信自己是必死之命运的例外,她怀着某种深刻的非理性信念抵抗着死亡的必然,“死亡,太抽象;我,太具体”。弗洛伊德对死亡保持着“英勇的清醒”,为清楚地思考而拒绝服用任何比阿斯匹林药效更强的药物,他选择烟斗,选择死亡的时刻,“生物只想以自己的风格死去”。约翰·厄普代克的故事里缠绕着家庭的羁绊,几任妻子和同父异母的孩子们的爱恨纠葛掺杂其中,在被医生宣判了死期之后,他只是去写诗。在死前的一个月,厄普代克把脑袋靠在打字机上,选择完成与死亡有关的最后诗歌。狄兰·托马斯在喝下第十八杯威士忌后步入死亡,他贫穷酗酒、敏感多病,又情感丰富、浪漫不羁,混杂着热烈的生命力与自我毁灭的力量,危险却真实,“带着锁链歌唱,如同大海一样”。莫里斯·桑达克用不羁的想象力和童真重塑了死亡的面目,他收集与死亡相关的物品和记忆,用插画驯服恐惧,将爱与死亡在创作中融合以获得安慰。

《暮色将至》的作者凯蒂·洛芙在童年时就曾与死亡打过照面,这一经历使她本能地期待理解或捕获死亡,以求真诚地面对人生的终结。她在书中选择的这一群写作对象,在面对和描述自身的死亡时,有着她认为自己所不具备的更强的想象力、感知力、精确性与可能性。死亡的迫近在某一层面上意味着生命的解放,浓烈情感挤压之下的伟大心灵表达,意外地鲜活、诚实而优美。

《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

邵燕君 主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2018年6月

“在新媒介环境下,如何保护个人‘具体生活’的权利?如何在没有时空壁垒的网络空间保持本土性、民族性?”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认为,这是在网络时代我们必须正视和重新讨论的问题。她主编的这本《破壁书》由北大中文系学术团队共同完成,他们从层出不穷的网络新词中,择选出了最具生命力和代表性的网络文化关键词——具体包括二次元宅文化、同人文化、女性向、网文、游戏、社会流行词等6个单元的245个核心关键词,考据源流,对网络“部落式”的文化做了一次溯本清源的梳理,以期达成对二次元文化的“破壁”,实现亚文化社群的自我言说。

邵燕君在北大开设与网络文学及其写作相关的课程,曾在2015年出版《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一书,讨论了网络时代如何引渡文学传统、如何将网络文学置于更广阔的文学史脉络中来理解等问题。她认为,在媒介革命的视野之下,网络文学是网络时代的文学,即“新媒介文学”,它是“去中心化”后人们因“趣缘”结识的产物,也是对雅俗二元对立的颠覆、对精英话语垄断的打破。在这一背景的观照下,我们不难体会他们撰写《破壁书》这一网络文化词典的信念和野心,“只有建立起一套网络文学批评话语,才能真正建构一套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本书的两个致敬对象:雷蒙德·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词汇》与韩少功《马桥词典》,在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语言意义的丰富与不同文化观念间开放沟通的可能。语言塑造着我们的思维和想象,对语言源流的理解则使我们返回自身,在碎片化的时代里,保存某种表达的完整。

《做工的人》

林立青 著  赖小路 摄影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8年4月

这本书2017年初于台湾出版时曾引起不小的反响,在半个月内加印了五六次之多。作者林立青以工地监工的视角,在《做工的人》一书中记录了工地工人的日常劳动与生存状态,他思考着工人作为人被尊重的可能性,并将劳工议题重新带入了公共视野。

在文本组织上,林立青摒弃宏大叙事,毫不避讳地将个人的主观情感融入了观察与叙述的过程中。《做工的人》讲述了工地劳动者的生命样貌,比如工地的年轻一代“八嘎囧”,他们不求上进,却积极拥抱社区、热情加入宫庙祈福绕境,比如那些最爱喝酒的粗工,他们需要让自己感到轻松,于是用酒精埋藏多余的时间以及重复而无意义的对话。在受累受苦之外,工人也会通过行动进行抗争,比如和围观群众团结一心,将环保部门六万元的罚单降到一千二。只是有时,抵抗的方式会滑向背面,有些劳工会选择再次越轨甚至犯罪,“累积人生最后的可利用价值,直至入狱服刑。”从工作环境、雇佣关系、劳动结构到借贷医疗、宗教信仰以及对政府的态度,劳动者生活情境中的方方面面,作者均有涉及。贴近的视角与情感的介入使得这些故事鲜活朴素,又弥散着沉重与苦闷。作家房慧真在为此书写的评论中说,“他(指作者林立青)身在其中,也得分担那悲恨怨怒的一部分。”

监工,这一介于施工方与工人之间的角色,使得林立青能在一线保持与工人的接触,也使他的视角和立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质疑。对这本书的批评,多集中在他的中产身份带来的观察与叙述的暧昧性上,作者回应并坦言了自己能力的局限,但更希望能保持“诚实的文字、诚实的主观”。台湾出版人傅月庵认为,此书“足以描绘一个阶层的结构、流转、困境与挣扎”。不可否认,朴素而真实的文字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情感的表达也不应被简单冠以非理性的质疑。或许,人们总要在某种情感的共振下才能有所行动和抗争,只要对人类际遇的同情心始终在场,正如林立青在书的扉页所写下的那句话,“如有雷同,请哀矜而勿喜。”

《酒杯里的世界史》

[日]宫崎正胜 著  陈柏瑶 译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8年5月

“酒,也可以导出一部世界史吗?”世界史学者宫崎正胜认为,“人类的轨迹与酒的轨迹必然会重复交叠,因为酒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也因此,面对酒吧老板的疑问,他在此书中做出了详尽而有趣的解答。

酒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同人类历史的“液体标本”。酒文化随着时代进步而衍生和嬗变:远古时期,酒与神性相连,在贵族生活中扮演着仪式性的作用,“伴随着快感、幻觉和眩晕,人们仿佛进入了非日常的世界。”酒也有治愈之功效,中国素来有泡药酒养生的传统,而在14世纪的欧洲,黑死病导致白兰地风靡一时,人们选择用酒来维系生命。在大航海时代,食物匮乏单一,远航船上常年备有大量葡萄酒。鸡尾酒的流行则是全球化的产物,“不同的酒文化通过鸡尾酒的交集延伸出新的酒世界。” 酒的社会功用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通过饮酒,人们也能建立起温和的面对面的的人际关系,并从自由自在的对话中产生新的创意。”

这本十万字的小书轻松好读,以酒为线索,在介绍酒的基本常识与背后故事的同时,也串讲了世界史。宏大史观与细节考证兼具,为觥筹交错的酒桌增添了不少谈资,25种酒的介绍亦有助解锁新品,尝试新的可能。更具启示意义的,或许是宫崎正胜写作的起点,在酒这一日常之物上,标记下人类命运变迁的脉络和刻度。

《失衡——为什么我们无法摆脱肥胖与慢性病》

[美]马胜学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4月

“失衡,是后工业文明时期整个人类的困境,如何找回平衡,是一个时代命题。”玛丽·瓦格纳博士在《失衡》一书的推荐序中说,而如何在食品、营养与健康中找到平衡,更是一个与我们的生活时刻相关的主题。

《失衡》一书的作者马胜学致力于食品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他离开中国前往美国求学时,中国人仍在跟温饱较劲,美国的营养过剩问题却已初现端倪,然而,21世纪以来,随着物质的丰富,中国的膳食结构也出现了“报复性反弹”,朝着重油重盐重口味的方向高歌猛进,贫困的记忆使人们继续过度警惕饥饿。但营养不足仅是“营养失调”的一面,除此之外,营养过剩与不均衡,同样容易导致人体代谢紊乱与免疫系统衰退,进而导致疾病。本书正是希望通过系统讲解营养学知识,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均衡营养的观念和习惯,处理食品与身体的动态平衡关系,通过合理均衡的营养摄入保持生命有机体的健康和活力。

“食色,性也,”人们通过吃表达情感、进行社交,懂吃在今天已成为一种对生活热爱的表达,然而,从整体上思考吃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缺席于我们的生活安排。对于那些一边大快朵颐、一边焦虑健康的“朋克养生”城市青年,这本书或许能为重新认识和掌控身体提供一些有益的观点。

《加拉帕戈斯群岛 : 演化论的朝圣之旅》

[英]亨利·尼科尔斯 著  林强 刘莹 译
商务印书馆 2018年1月

1835年,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跟随一艘名为“小猎犬”号的英国海军测量船,来到了加拉帕戈斯群岛。他被群岛上丰富且奇特的生物所吸引,并为物种之间的差异感到困惑,于是在岛上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采集标本。岛上的雀鸟启发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这一革命性的理论——这些鸟是偶然从南美洲飞抵至此的古老品系的后代,它们在岛上栖息、繁衍,进化成不同品种,品种之间的嘴部差异证明了适应性传播的可能。1859年,在离开加拉帕戈斯24年后,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面世了。

而今,加拉帕戈斯,这一跨越南美洲西海岸赤道的原始群岛,以其保持原始风貌的独特生物物种而闻名于世,作为“生物进化活博物馆”在科学史上留名,BBC在2006年亦将镜头对准了这里。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一书中,作者将群岛的历史、演化理论和自己在岛上的经历编织在一起,描述了群岛上丰富多元的生命形式与令人感叹的自然景观,并讲述了人类踏足于此之后,加拉帕戈斯群岛从荒野到生物测试场、再到全球生态旅游地的漫长变迁史。在书的最后,他提到了群岛面临的生态挑战,并呼吁人们关注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作者亨利·尼科尔斯在演化生物学、环境保护及科学史方面颇有研究,他的第一本书《孤独的乔治》便讲述了加拉帕戈斯群岛及全球性保护的故事。

通过阅读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变迁史,我们或许可以重新理解地球生命及其多样性,对自然的创造力好奇探索并同时保持谦卑,反思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以及与未来命运相关的种种可能。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新书推荐】 “我只怕一件事 那就是平庸生活这个词”

本周关键词:同志,婚姻,死亡,网络文化,劳工,肥胖……

《我要快乐,不必正常》

[英] 珍妮特·温特森 著  冯倩珠 译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年6月

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在她的养父去世后,发现了关于自己被领养的旧文件,她试图根据文件的线索寻找生母。在这一过程中,她重新思考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并迫切地渴望表达,于是有了我们眼前的这本自传。她形容此书是自己那本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的“沉默的双胞胎”,直面曾经难以言说的过往。《我要快乐,不必正常》的非线性的、碎片化叙述方式,也使读者在曲曲折折之中得以逐渐接近温特森的情感内核。

这本自传以“错误的婴儿床”为起点,被养父母错误领养,使她的人生从一开始便被置于错误与缺失的境地。她写道:“领养就是身在门外。”在她的家庭生活中,养父的生活平静规律,养母则终日清醒抑郁,把宇宙比作一个巨大的垃圾桶,合着盖子,无人可以逃脱。珍妮特的生活常常围绕着与养母的争执展开,16岁时她试图把对女友的爱解释给温特森太太听,“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我很快乐。”而得来的只有一句反问,“可以正常的话,你为什么要快乐呢?”温森特太太也曾试图用烧书的方式阻止她阅读,在注视着闷燃的纸片和文字之时,珍妮特决心自己成为一名写作者。如此种种,使爱的面目变得不可靠。直至数年后在寻找生母的过程中,她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养母所给予的并非无用的“黑暗的礼物”,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与过往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解——“无论多么贫乏,仍要爱生活,无论怎样寻找爱,也要爱自己……以鲑鱼一般的决心逆流而上,无论水流多么汹涌,因为这是你的河流。”珍妮特·温特森执着于自我与爱的书写,并期望在这份热爱中赋予自身以创造和救赎的力量,这份诚实与勇敢或许能给予困境中的人们一些温暖和鼓励。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原版书名为“Why Be Happy When You Could Be Normal?”也就是温特森养母的那一句反问。台版的译名为《正常就好,何必快乐?》,简体中文版则选择译为陈述句“我要快乐,不必正常”。个中视角、语气及译法优劣,也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

《光年》

[美]詹姆斯·索特 著  孔亚雷 译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6月

“光年”的书名里暗含着时间的刻度,而这个故事则指向了婚姻,指向了每一对夫妻或多或少都经历着的时间对爱与激情的磨损和消耗,指向了日复一日的生活在家庭与自我、占有与放弃之间促生的裂痕。美国小说家詹姆斯·索特用细腻的笔触,描述和记录了这些碎片式的生活与心情。

维瑞和芮徳娜夫妇是一对模范夫妻,丈夫事业有成,妻子优雅聪慧,有儿女一双和好友一群。我们初见芮徳娜时,她身处河畔大宅的厨房里,聚精会神于食谱和法式餐刀。在这一部分里,与生活品位相关的修辞精致而空洞,它们引领我们认识主人公及其家庭,又刻意在其间制造距离。在摘除种种符号之后,我们得以专注于故事本身的叙说。索特的语言精巧考究,直抵内核,于是,我们在阅读中可以发现,他精细刻画的日常场景下流动着对于世俗与规则构成的平庸生活的反抗。芮徳娜投身于生活,把它当成一件艺术品,拒绝以庸常而缺乏想象力的方式去对待,因此,她掌控着小说的精神气质,“我只怕一件事,那就是‘平庸生活’这个词。”她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平庸本身的恐惧,使得小说的平常情境也充满了张力。

关于作者詹姆斯·索特,译者孔亚雷在译后记里这样写到,“他创立了一种新的文学价值观,它与《光年》中芮德娜的人生价值观形成完美的对应:本质即表面,文学即语句,形式即内容。”而作为索特第一本被译介为中文的作品,《光年》或将带我们与这位美国当代文学“被遗忘的英雄”展开一场关于日常意义的迟来对话。

《暮色将至:伟大作家的最后时刻》

[美]凯蒂·洛芙 著  刁俊春 译
大方·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5月

《暮色将至》的原名为“The Violet Hour”,出自T.S.艾略特的长诗《荒原》,意为“暮色苍茫的时刻”,用以形容人弥留之际的景象。凯蒂·洛芙选择了5位作家,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书信和与他们的创作相关的一切资料,以及访谈他们的家人、朋友和看护,采用倒叙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了他们是如何面对死亡,又是如何在死亡的阴影和恐惧中生活的。

苏珊·桑塔格有着强悍的意志,坚信自己是必死之命运的例外,她怀着某种深刻的非理性信念抵抗着死亡的必然,“死亡,太抽象;我,太具体”。弗洛伊德对死亡保持着“英勇的清醒”,为清楚地思考而拒绝服用任何比阿斯匹林药效更强的药物,他选择烟斗,选择死亡的时刻,“生物只想以自己的风格死去”。约翰·厄普代克的故事里缠绕着家庭的羁绊,几任妻子和同父异母的孩子们的爱恨纠葛掺杂其中,在被医生宣判了死期之后,他只是去写诗。在死前的一个月,厄普代克把脑袋靠在打字机上,选择完成与死亡有关的最后诗歌。狄兰·托马斯在喝下第十八杯威士忌后步入死亡,他贫穷酗酒、敏感多病,又情感丰富、浪漫不羁,混杂着热烈的生命力与自我毁灭的力量,危险却真实,“带着锁链歌唱,如同大海一样”。莫里斯·桑达克用不羁的想象力和童真重塑了死亡的面目,他收集与死亡相关的物品和记忆,用插画驯服恐惧,将爱与死亡在创作中融合以获得安慰。

《暮色将至》的作者凯蒂·洛芙在童年时就曾与死亡打过照面,这一经历使她本能地期待理解或捕获死亡,以求真诚地面对人生的终结。她在书中选择的这一群写作对象,在面对和描述自身的死亡时,有着她认为自己所不具备的更强的想象力、感知力、精确性与可能性。死亡的迫近在某一层面上意味着生命的解放,浓烈情感挤压之下的伟大心灵表达,意外地鲜活、诚实而优美。

《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

邵燕君 主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2018年6月

“在新媒介环境下,如何保护个人‘具体生活’的权利?如何在没有时空壁垒的网络空间保持本土性、民族性?”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认为,这是在网络时代我们必须正视和重新讨论的问题。她主编的这本《破壁书》由北大中文系学术团队共同完成,他们从层出不穷的网络新词中,择选出了最具生命力和代表性的网络文化关键词——具体包括二次元宅文化、同人文化、女性向、网文、游戏、社会流行词等6个单元的245个核心关键词,考据源流,对网络“部落式”的文化做了一次溯本清源的梳理,以期达成对二次元文化的“破壁”,实现亚文化社群的自我言说。

邵燕君在北大开设与网络文学及其写作相关的课程,曾在2015年出版《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一书,讨论了网络时代如何引渡文学传统、如何将网络文学置于更广阔的文学史脉络中来理解等问题。她认为,在媒介革命的视野之下,网络文学是网络时代的文学,即“新媒介文学”,它是“去中心化”后人们因“趣缘”结识的产物,也是对雅俗二元对立的颠覆、对精英话语垄断的打破。在这一背景的观照下,我们不难体会他们撰写《破壁书》这一网络文化词典的信念和野心,“只有建立起一套网络文学批评话语,才能真正建构一套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本书的两个致敬对象:雷蒙德·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词汇》与韩少功《马桥词典》,在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语言意义的丰富与不同文化观念间开放沟通的可能。语言塑造着我们的思维和想象,对语言源流的理解则使我们返回自身,在碎片化的时代里,保存某种表达的完整。

《做工的人》

林立青 著  赖小路 摄影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8年4月

这本书2017年初于台湾出版时曾引起不小的反响,在半个月内加印了五六次之多。作者林立青以工地监工的视角,在《做工的人》一书中记录了工地工人的日常劳动与生存状态,他思考着工人作为人被尊重的可能性,并将劳工议题重新带入了公共视野。

在文本组织上,林立青摒弃宏大叙事,毫不避讳地将个人的主观情感融入了观察与叙述的过程中。《做工的人》讲述了工地劳动者的生命样貌,比如工地的年轻一代“八嘎囧”,他们不求上进,却积极拥抱社区、热情加入宫庙祈福绕境,比如那些最爱喝酒的粗工,他们需要让自己感到轻松,于是用酒精埋藏多余的时间以及重复而无意义的对话。在受累受苦之外,工人也会通过行动进行抗争,比如和围观群众团结一心,将环保部门六万元的罚单降到一千二。只是有时,抵抗的方式会滑向背面,有些劳工会选择再次越轨甚至犯罪,“累积人生最后的可利用价值,直至入狱服刑。”从工作环境、雇佣关系、劳动结构到借贷医疗、宗教信仰以及对政府的态度,劳动者生活情境中的方方面面,作者均有涉及。贴近的视角与情感的介入使得这些故事鲜活朴素,又弥散着沉重与苦闷。作家房慧真在为此书写的评论中说,“他(指作者林立青)身在其中,也得分担那悲恨怨怒的一部分。”

监工,这一介于施工方与工人之间的角色,使得林立青能在一线保持与工人的接触,也使他的视角和立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质疑。对这本书的批评,多集中在他的中产身份带来的观察与叙述的暧昧性上,作者回应并坦言了自己能力的局限,但更希望能保持“诚实的文字、诚实的主观”。台湾出版人傅月庵认为,此书“足以描绘一个阶层的结构、流转、困境与挣扎”。不可否认,朴素而真实的文字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情感的表达也不应被简单冠以非理性的质疑。或许,人们总要在某种情感的共振下才能有所行动和抗争,只要对人类际遇的同情心始终在场,正如林立青在书的扉页所写下的那句话,“如有雷同,请哀矜而勿喜。”

《酒杯里的世界史》

[日]宫崎正胜 著  陈柏瑶 译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8年5月

“酒,也可以导出一部世界史吗?”世界史学者宫崎正胜认为,“人类的轨迹与酒的轨迹必然会重复交叠,因为酒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也因此,面对酒吧老板的疑问,他在此书中做出了详尽而有趣的解答。

酒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同人类历史的“液体标本”。酒文化随着时代进步而衍生和嬗变:远古时期,酒与神性相连,在贵族生活中扮演着仪式性的作用,“伴随着快感、幻觉和眩晕,人们仿佛进入了非日常的世界。”酒也有治愈之功效,中国素来有泡药酒养生的传统,而在14世纪的欧洲,黑死病导致白兰地风靡一时,人们选择用酒来维系生命。在大航海时代,食物匮乏单一,远航船上常年备有大量葡萄酒。鸡尾酒的流行则是全球化的产物,“不同的酒文化通过鸡尾酒的交集延伸出新的酒世界。” 酒的社会功用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通过饮酒,人们也能建立起温和的面对面的的人际关系,并从自由自在的对话中产生新的创意。”

这本十万字的小书轻松好读,以酒为线索,在介绍酒的基本常识与背后故事的同时,也串讲了世界史。宏大史观与细节考证兼具,为觥筹交错的酒桌增添了不少谈资,25种酒的介绍亦有助解锁新品,尝试新的可能。更具启示意义的,或许是宫崎正胜写作的起点,在酒这一日常之物上,标记下人类命运变迁的脉络和刻度。

《失衡——为什么我们无法摆脱肥胖与慢性病》

[美]马胜学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4月

“失衡,是后工业文明时期整个人类的困境,如何找回平衡,是一个时代命题。”玛丽·瓦格纳博士在《失衡》一书的推荐序中说,而如何在食品、营养与健康中找到平衡,更是一个与我们的生活时刻相关的主题。

《失衡》一书的作者马胜学致力于食品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他离开中国前往美国求学时,中国人仍在跟温饱较劲,美国的营养过剩问题却已初现端倪,然而,21世纪以来,随着物质的丰富,中国的膳食结构也出现了“报复性反弹”,朝着重油重盐重口味的方向高歌猛进,贫困的记忆使人们继续过度警惕饥饿。但营养不足仅是“营养失调”的一面,除此之外,营养过剩与不均衡,同样容易导致人体代谢紊乱与免疫系统衰退,进而导致疾病。本书正是希望通过系统讲解营养学知识,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均衡营养的观念和习惯,处理食品与身体的动态平衡关系,通过合理均衡的营养摄入保持生命有机体的健康和活力。

“食色,性也,”人们通过吃表达情感、进行社交,懂吃在今天已成为一种对生活热爱的表达,然而,从整体上思考吃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缺席于我们的生活安排。对于那些一边大快朵颐、一边焦虑健康的“朋克养生”城市青年,这本书或许能为重新认识和掌控身体提供一些有益的观点。

《加拉帕戈斯群岛 : 演化论的朝圣之旅》

[英]亨利·尼科尔斯 著  林强 刘莹 译
商务印书馆 2018年1月

1835年,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跟随一艘名为“小猎犬”号的英国海军测量船,来到了加拉帕戈斯群岛。他被群岛上丰富且奇特的生物所吸引,并为物种之间的差异感到困惑,于是在岛上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采集标本。岛上的雀鸟启发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这一革命性的理论——这些鸟是偶然从南美洲飞抵至此的古老品系的后代,它们在岛上栖息、繁衍,进化成不同品种,品种之间的嘴部差异证明了适应性传播的可能。1859年,在离开加拉帕戈斯24年后,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面世了。

而今,加拉帕戈斯,这一跨越南美洲西海岸赤道的原始群岛,以其保持原始风貌的独特生物物种而闻名于世,作为“生物进化活博物馆”在科学史上留名,BBC在2006年亦将镜头对准了这里。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一书中,作者将群岛的历史、演化理论和自己在岛上的经历编织在一起,描述了群岛上丰富多元的生命形式与令人感叹的自然景观,并讲述了人类踏足于此之后,加拉帕戈斯群岛从荒野到生物测试场、再到全球生态旅游地的漫长变迁史。在书的最后,他提到了群岛面临的生态挑战,并呼吁人们关注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作者亨利·尼科尔斯在演化生物学、环境保护及科学史方面颇有研究,他的第一本书《孤独的乔治》便讲述了加拉帕戈斯群岛及全球性保护的故事。

通过阅读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变迁史,我们或许可以重新理解地球生命及其多样性,对自然的创造力好奇探索并同时保持谦卑,反思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以及与未来命运相关的种种可能。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