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十五年前我在卖菲亚特的时候,就预见了它今天的宿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十五年前我在卖菲亚特的时候,就预见了它今天的宿命

现在,铃木走了,菲亚特走了,下一个会是谁呢?

继铃木在国内风雨飘摇之后,最近的菲亚特品牌似乎也在离开中国的传言旋涡之中。很多人对于这两个品牌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情结和故事,在推送过上一篇关于铃木的文章之后,我们从后台留言中看到了很多铃木老车主对于这个品牌的不舍。而关于菲亚特,我们编辑部里曾经有一位同事于十余年前曾经在菲亚特从事过销售工作,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新的栏目,听一听他和这个品牌有着怎样的情结。

前几天听到广汽菲亚特停产了,我并没有任何吃惊与意外,因为在这个品牌重新回到国内这一天开始,我就知道有些时候,命运是改变不了的。

也许有人会说你放什么马后炮,但说实话,其实我心中最多的是遗憾与感慨。因为菲亚特是我人生经历中的一部分,我曾有一年半的时间与它紧密联系:作为一个菲亚特4S店的销售顾问。

当然我说的菲亚特,并非广汽菲亚特。广汽菲亚特算是菲亚特第二次进入中国的合作,第一次正式进入中国的合作是南京菲亚特,而我销售的正是南京菲亚特的车。

派力奥,对于中国年轻人来说似乎并没有听说过的车型名字,因为10年之前南京菲亚特就倒闭了。但正是这款车,在2000年初期几年可是菲亚特在全球范围内是成功的车型,可以说菲亚特将它拿到中国来是非常有诚意的。

所以我入职的时候听说将要销售的这款车型,特别是在内部培训时看了造型图后,还是觉得挺不错的。设计还是乔治亚罗打理的,两厢车的造型线条在当时还是比较时尚的,配置什么也还可以,已经配备当时国内市场少见的ABS了,说实话,比它的对标对手别克赛欧在技术上占有一些优势。

但信心有了,产品却难产了。从我们知道这款车要来并为之准备,到造好上海唯一一家菲亚特4S店这段时间里,车却始终没有出来,先到店来让我们销售的是南京工厂的另一款车——英格尔。一款并非菲亚特品牌的两厢车。

还有一款国内市场少见的半货厢造型的车——尤尼柯。这款车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在网上找图片,硬是没有找到。有些类似前半部是轿车的头,后半部是个货厢设计。反正是满丑的,国内也没有市场。

所以当时我们面临的困境是:到底给到店的客户推荐英格尔,还是让其等待“快来”的菲亚特派力奥。当时心里已经觉得,南京这家厂有些不靠谱,你要推菲亚特的车,先让我们卖这个不是菲亚特品牌,又没有市场的车,难道推新车都不经过市场调研吗?

终于等到派力奥上市,但在价格上与赛欧相比却并不占什么优势。要知道,当时的赛欧因为一个“10万元家庭车”的口号在全国各地卖得如火如荼,而一个新品牌新车型如果没有足够的性价比,是吸引不到潜在客户的。

当时给到店客人介绍车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两个问题,一个是你这个车怎么没有屁股?是的,当年两厢车可不是像现在的接受度那么高。汽车才刚刚进入家庭,人们只认为桑塔纳奥迪之类的三厢车才算是轿车。所以我们要费尽一番口舌来介绍两厢车的好处。反观别克,很聪明的对赛欧采用了三厢车的设计,虽然很难看,但抓紧了消费者的心理。

第二个问题就是价格与配置。价格肯定要往低里谈,你一个没有别克赛欧有名气的车怎么卖得它贵?而配置上,当时的客人对于类似ABS这类技术根本不懂,刹车就刹死了,一刹一放的能刹住吗?就是专业介绍一通,客人也理解不了。哪像现在的销售,你不懂这个技术,没事,拿出个ipad,一点,放个技术动画给你看,你就明白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当时经销商大老板决定把菲亚特4S店的选址放在自家别克4S店的旁边,结果可想而知,看完派力奥车的人必去看赛欧。这个一对比,你也懂的,人喜欢凑热闹的,人气旺说明卖得好啊。可想而知,派力奥的车怎么能卖得动。

虽然后面菲亚特也特地为中国市场推出了三厢轿车西耶那,也就是派力奥的三厢版,但第一波宣传攻势没有形成,第二波就不容易了。即便后面还追加了旅行车周末风,而旅行车在国内的超低接受度,它的命运也可想而知。

在我作为销售的这整整一年半时间里,销量始终不温不火,为了提高销量,领导还偷偷地跨区域销售,可想而知销售的困难有多大。

在这段时间里,我也去厂里接受过培训,也去各个品牌进行过调研,一直在观察。毕竟是卖这个品牌的车的,也想卖的好,但卖得不好后引出的问题很多,所有给到我的信息都是负面的。在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品牌似乎与中国不是很兼容,所有的操作都是慢一拍,别人怎么做,自己跟着做,看上去就像没有进行过市场调查一样。这样的未来岌岌可危,所以考虑再三,我递交了辞职信。

至于这家4S店的命运如何,在我离开一段时间后,从前同事那边得知大老板决定停止销售菲亚特了,这个4S店也被并给隔壁的别克了,大多数前同事都转去卖别克了。而大老板之后选择销售的品牌不是豪华品牌就是接受度高的品牌,我猜测可能是被菲亚特给伤到了。

而南京菲亚特就拿着这三种车型一直卖到2009年的倒闭。

我与菲亚特的关系从我离职开始算是断了,但心中总觉得颇为遗憾,毕竟跟了一年半。一个平民品牌,一款还算可以的车型,怎么会走到这一步。放在心底的遗憾让我在之后的媒体工作中还是会比较关心菲亚特的产品。

几年后,当菲亚特与广汽合作宣布重返中国后,我有些吃惊它的坚持,但也盼望着能够像标致一样,换了个合作方起死回生。

之后的动作,在我看来,看上去似乎吸取了教训,先推出三厢车型菲翔,再推出两厢车型致悦。但问题也来了,十年过去了,时代已经不同,中国消费者已经开始逐渐成熟,对于车型、品牌与技术的认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自主品牌的车型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竞争对手已经不是以前一个手就能数过来,竞争压力反而更加大,菲亚特不拿出一些诚意是打不开市场的。但菲亚特的组合拳只挥了两下就结束了……没有再推出新车,即便是SUV热潮之下,也只是进口换标的道奇,不国产SUV是因为菲亚特本身没有SUV。

虽然不能说自己是“预言帝”,但看到广汽菲亚特走的路完全是南京菲亚特的翻版,我从一开始就不看好广菲的合作,最后的结局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你能说这是菲亚特不重视中国市场的原因造成的吗?我觉得不是,没有人肯放弃这样一块大蛋糕。但是,你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中国的发展速度,必定会被淘汰出局。

现在,铃木走了,菲亚特走了,下一个会是谁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菲亚特-克莱斯勒

  • 克莱斯勒在美召回超25万辆汽车
  • 后视摄像头图像无法显示,克莱斯勒在美召回48494辆汽车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十五年前我在卖菲亚特的时候,就预见了它今天的宿命

现在,铃木走了,菲亚特走了,下一个会是谁呢?

继铃木在国内风雨飘摇之后,最近的菲亚特品牌似乎也在离开中国的传言旋涡之中。很多人对于这两个品牌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情结和故事,在推送过上一篇关于铃木的文章之后,我们从后台留言中看到了很多铃木老车主对于这个品牌的不舍。而关于菲亚特,我们编辑部里曾经有一位同事于十余年前曾经在菲亚特从事过销售工作,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新的栏目,听一听他和这个品牌有着怎样的情结。

前几天听到广汽菲亚特停产了,我并没有任何吃惊与意外,因为在这个品牌重新回到国内这一天开始,我就知道有些时候,命运是改变不了的。

也许有人会说你放什么马后炮,但说实话,其实我心中最多的是遗憾与感慨。因为菲亚特是我人生经历中的一部分,我曾有一年半的时间与它紧密联系:作为一个菲亚特4S店的销售顾问。

当然我说的菲亚特,并非广汽菲亚特。广汽菲亚特算是菲亚特第二次进入中国的合作,第一次正式进入中国的合作是南京菲亚特,而我销售的正是南京菲亚特的车。

派力奥,对于中国年轻人来说似乎并没有听说过的车型名字,因为10年之前南京菲亚特就倒闭了。但正是这款车,在2000年初期几年可是菲亚特在全球范围内是成功的车型,可以说菲亚特将它拿到中国来是非常有诚意的。

所以我入职的时候听说将要销售的这款车型,特别是在内部培训时看了造型图后,还是觉得挺不错的。设计还是乔治亚罗打理的,两厢车的造型线条在当时还是比较时尚的,配置什么也还可以,已经配备当时国内市场少见的ABS了,说实话,比它的对标对手别克赛欧在技术上占有一些优势。

但信心有了,产品却难产了。从我们知道这款车要来并为之准备,到造好上海唯一一家菲亚特4S店这段时间里,车却始终没有出来,先到店来让我们销售的是南京工厂的另一款车——英格尔。一款并非菲亚特品牌的两厢车。

还有一款国内市场少见的半货厢造型的车——尤尼柯。这款车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在网上找图片,硬是没有找到。有些类似前半部是轿车的头,后半部是个货厢设计。反正是满丑的,国内也没有市场。

所以当时我们面临的困境是:到底给到店的客户推荐英格尔,还是让其等待“快来”的菲亚特派力奥。当时心里已经觉得,南京这家厂有些不靠谱,你要推菲亚特的车,先让我们卖这个不是菲亚特品牌,又没有市场的车,难道推新车都不经过市场调研吗?

终于等到派力奥上市,但在价格上与赛欧相比却并不占什么优势。要知道,当时的赛欧因为一个“10万元家庭车”的口号在全国各地卖得如火如荼,而一个新品牌新车型如果没有足够的性价比,是吸引不到潜在客户的。

当时给到店客人介绍车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两个问题,一个是你这个车怎么没有屁股?是的,当年两厢车可不是像现在的接受度那么高。汽车才刚刚进入家庭,人们只认为桑塔纳奥迪之类的三厢车才算是轿车。所以我们要费尽一番口舌来介绍两厢车的好处。反观别克,很聪明的对赛欧采用了三厢车的设计,虽然很难看,但抓紧了消费者的心理。

第二个问题就是价格与配置。价格肯定要往低里谈,你一个没有别克赛欧有名气的车怎么卖得它贵?而配置上,当时的客人对于类似ABS这类技术根本不懂,刹车就刹死了,一刹一放的能刹住吗?就是专业介绍一通,客人也理解不了。哪像现在的销售,你不懂这个技术,没事,拿出个ipad,一点,放个技术动画给你看,你就明白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当时经销商大老板决定把菲亚特4S店的选址放在自家别克4S店的旁边,结果可想而知,看完派力奥车的人必去看赛欧。这个一对比,你也懂的,人喜欢凑热闹的,人气旺说明卖得好啊。可想而知,派力奥的车怎么能卖得动。

虽然后面菲亚特也特地为中国市场推出了三厢轿车西耶那,也就是派力奥的三厢版,但第一波宣传攻势没有形成,第二波就不容易了。即便后面还追加了旅行车周末风,而旅行车在国内的超低接受度,它的命运也可想而知。

在我作为销售的这整整一年半时间里,销量始终不温不火,为了提高销量,领导还偷偷地跨区域销售,可想而知销售的困难有多大。

在这段时间里,我也去厂里接受过培训,也去各个品牌进行过调研,一直在观察。毕竟是卖这个品牌的车的,也想卖的好,但卖得不好后引出的问题很多,所有给到我的信息都是负面的。在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品牌似乎与中国不是很兼容,所有的操作都是慢一拍,别人怎么做,自己跟着做,看上去就像没有进行过市场调查一样。这样的未来岌岌可危,所以考虑再三,我递交了辞职信。

至于这家4S店的命运如何,在我离开一段时间后,从前同事那边得知大老板决定停止销售菲亚特了,这个4S店也被并给隔壁的别克了,大多数前同事都转去卖别克了。而大老板之后选择销售的品牌不是豪华品牌就是接受度高的品牌,我猜测可能是被菲亚特给伤到了。

而南京菲亚特就拿着这三种车型一直卖到2009年的倒闭。

我与菲亚特的关系从我离职开始算是断了,但心中总觉得颇为遗憾,毕竟跟了一年半。一个平民品牌,一款还算可以的车型,怎么会走到这一步。放在心底的遗憾让我在之后的媒体工作中还是会比较关心菲亚特的产品。

几年后,当菲亚特与广汽合作宣布重返中国后,我有些吃惊它的坚持,但也盼望着能够像标致一样,换了个合作方起死回生。

之后的动作,在我看来,看上去似乎吸取了教训,先推出三厢车型菲翔,再推出两厢车型致悦。但问题也来了,十年过去了,时代已经不同,中国消费者已经开始逐渐成熟,对于车型、品牌与技术的认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自主品牌的车型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竞争对手已经不是以前一个手就能数过来,竞争压力反而更加大,菲亚特不拿出一些诚意是打不开市场的。但菲亚特的组合拳只挥了两下就结束了……没有再推出新车,即便是SUV热潮之下,也只是进口换标的道奇,不国产SUV是因为菲亚特本身没有SUV。

虽然不能说自己是“预言帝”,但看到广汽菲亚特走的路完全是南京菲亚特的翻版,我从一开始就不看好广菲的合作,最后的结局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你能说这是菲亚特不重视中国市场的原因造成的吗?我觉得不是,没有人肯放弃这样一块大蛋糕。但是,你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中国的发展速度,必定会被淘汰出局。

现在,铃木走了,菲亚特走了,下一个会是谁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