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梦泉
宝沃汽车新的管理团队在5月份对品牌定义和发展路径重新梳理后,整个品牌调性的呈现可谓焕然一新,并且很多人都没有忘记宝沃当时还推出了一款定位于“四驱锋锐GT SUV”的BX6车型来开启宝沃汽车的新面貌。这款车型的加入,将宝沃目前在售的主力产品构成了BX5、BX6、BX7的整体序列,准备卷土重来再战主流SUV市场。
虽说BX6作为轿跑类产品,并不用承担太重的销量任务,但在体验之后,你会发现宝沃在这辆车上倾注的心思,实际上映射出了很多正在流行、或者即将流行的产品趋势。一个最为清晰的思路就是:要在产品扎堆的20万元内SUV市场打拼,没有人设和个性很容易被消费者遗忘,如果说宝沃以往的人设是主打德系血统,听起来是务虚的玄学,现在标榜的则是精致化与打动人心的产品,从设计到配置到动力均是务实做派。
只看BX6的前脸设计,你会发现它在B柱之前的造型风格和BX5无异,哑光材质的直瀑式格栅,翼子板上方的特征线都是熟悉的感觉,延续了和宝沃前两款SUV的家族式风格。但是一个溜背式造型的出现,就可以把一款中庸老实人车型推上个性化的舞台。当然BX6的侧身和尾部设计一直存在不少争议,认为溜背式车尾惊艳好看的或接受无能的看客算是各占一半,就像是一个大型直男审美和女性视角的冲突现场。
仔细观察后我认为BX6的溜背造型的争议点并不在于线条使用或比例控制,而是各人对细节处理的理解不同。比如个人认为BX6的尾部灯组的面积的确不够大,造型也相对中规中矩,和溜背式线条组合在一起没有那么扯眼球。要知道目前轿跑SUV里面两个比较好看的臀部——宝马X4和GLC Coupe都拥有一套细长且富有设计感的尾部灯组,不仅拉宽了车尾的横向视觉效果,对层次感也能有很多加分。
但话又说回来,这类轿跑产品存在的意义,就是有人喜欢有人恨,人见人爱就没意思了。
与强调运动化的外观相比,BX6的内饰并没有那么激进和个性,T型中控+悬浮式大屏的布局是目前内饰的绝对主流,功能布置的灵活性很高,人机工程学也挑不出什么问题,而且BX6无论是内装视觉效果还是实际触感,都令人嗅到一股“成本在燃烧”的味道,人体能触碰到地方不是软质搪塑就是皮质材料,座舱的高级感营造非常到位,甚至是接近豪华级产品的水准,这一点尤其值得称赞。
个性化和高级感都有了,BX6在驾驶性层面会不会再带来惊喜?BX6使用了一套2.0T+6AT的动力总成,并标配了四驱系统,从配置水平来看相当对得起不到20万元的售价,2.0T发动机165kW的最大功率输出以及300Nm的峰值扭矩放在这个级别不算最顶尖,但也是第一梯队的水准,应对九成以上的驾驶场景毫无压力。
因为生了一副运动化的皮囊,会让人误以为BX6的动态表现也是激情四射的毛头小伙子,但恰恰相反,BX6的动力输出特性更倾向于稳重和家用,全程保持宽泛的扭矩释放风格,线性感很强,风琴式油门踏板设计也让驾驶者对油门开度的掌握更有自信。
BX6的制动踏板在初段留出了一定虚位,会引导驾驶者采用多次制动的方式来降低车速,以此强化行车舒适性。6AT变速箱与发动机的匹配成熟度以及对驾驶者意图的揣摩都非常到位,中低速工况下的升挡不会特别积极,但不会出现拖曳感,在需要瞬间提速深踩油门时,变速箱的降挡反应又非常迅速,动力传递有随叫随到的畅快体验。
底盘同样是偏舒适的调校风格,我驾驶着BX6走了一小段山路,方向盘的转向回馈稳重,因为座椅的坐姿较高,快速过弯时候会出现一定的侧倾感,不过无伤大雅,毕竟BX6真正发挥实力的地方是市区的铺装路面,此时它的驾驶质感非常高级,底盘的噪音控制也十分到位,在高速状态下能为车内的乘员营造出不错的隔绝感,而在遇到不平整路面时BX6的处理动作也十分干脆,细碎的颠簸过滤得很自然,哪怕是不小心一头扎进了较大的坑洼里,车身姿态也能迅速恢复,不至于让驾驶者心里发虚,这种厚重可靠的设定还是很见功力的。
小结:
卸下了品牌包袱之后,宝沃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产品的攻势上,放眼20万元价位以内的SUV,你很难再找到同时具有2.0T动力、标配四驱、溜背设计、还有豪华级用料做工的车型,尽管综合产品力如此出众,BX6依然算不上第一眼情人,很多人会先入为主地把BX6和诸多豪华品牌的轿跑SUV作联想,认为它是迎合小众的产物,只有仔细体会过BX6的产品力和多项配置之后,才会发现在它个性化色彩强烈的外观设计下,其内核却是家用、高级和舒适,真的就是为宝沃所定义的“懂一族”消费群而准备的产品。
-END-
本文版权由买车问问所有
转载请联系授权
版权联系:maicheww@qq.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