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日本学者:中国要对自由贸易体制的变化做好准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日本学者:中国要对自由贸易体制的变化做好准备

美国对中兴的制裁可能将逆转“IT自由贸易”趋势,中国应该对接下来世界秩序的变化做出准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津上俊哉

我是1980年进入当时的通商产业省,我们这一代可能是亲自经历过日美贸易摩擦、参与过产业政策的最后一代人。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当时的经验。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和现在完全不同。当时日本从钢铁到家电、汽车、半导体等一系列产品都紧追欧美同行,这引起欧美国家的不安和反感,甚至曾经提出“日本异质论”。同时,日本当时采取的“产业政策”也引起了欧美国家的反感。当时日本贸易政策的首要工作就是对贸易摩擦比较突出的汽车等产品实施自愿性的出口限制。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不再制定产业政策,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日本陷入所谓的“失去的20年”期,国力开始衰退,因此被欧美特别是美国取笑说从警戒雷达上已经看不到日本了;

其次,从宏观经济来看,战后日本政府和国民的共识是集中精力追赶、超越欧美,当时除了美国之外,大家认为日本已经赶上并超越了欧洲国家。因而此后,作为国家目标的“追赶、超越”的想法逐渐开始淡化;

再次,产业政策的内容也有所变化,即从目标性产业政策改变为经合组织(OECD)提倡的“积极性产业调整政策”。这样,我们就不再实施所谓目标性产业政策。

试想,如果日本的国力没有衰退,并继续搞产业政策式的追赶模式,将会是什么情形?日本经济在世界上一定会被孤立。因为人类社会的潜规则便是如此,终究不能使一人一直处于独赢状态。比如打麻将时,一直“独获全胜”是不允许的。如果是这样,那么游戏规就会改变。

当前中国的“新经济”和1980年代的日本经济很相似,尤其是中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方面的快速发展,开始使美国陷入不安,“苏联发射的‘伴侣号冲击(Sputnik shock)’的重演”说法也随之而来。外国对《中国制造2025》的警惕性也大大提升。

然而,与30年前的日本不同的是,中国仍会继续实施产业政策,因为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目标尚未实现,所以中国从现在开始走的是和30年前的日本不同的道路。

按照当前中国经济的规模和影响力,即使中国的产业政策再继续30年,世界也不能将中国孤立,或者将中国从世界贸易体制中排除出去。然而,人类社会的潜规则依然存在。发达国家为了保卫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和游戏规则,会采取应对行动,继而可能带来的是世界的变化,即现行自由贸易体制的告终。

如果是这样的话,接下来将有哪些秩序(或无秩序)在等着世界,中国是否有所准备?我对此抱有疑问。

当前自由贸易体制正面临危机。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说的“美国第一”式保护贸易主义只是危机的一个局面而已。我想,中方专家们在与美国交流的时候也已经感觉到了,特朗普政权以外的政策集团或在过去制定美国政策的精英分子们对中国的看法已有很大的变化。他们无法接受中国的“重商主义”和“产业政策”,不允许中国独赢。在这些潜规则之下,自由贸易体制开始变质。

很不幸,这些变化先从高科技、IT领域开始了。

出于对“中国制造2025”的高度警惕,美国对外贸易投资政策正在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高科技领域方面,美国会对外国投资进行审查,近两年来自中国的高科技直接投资几乎都被拒绝;第二,对中兴通讯(ZTE)的制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扩散到全球供给链;第三,美国议会正在讨论限制研究机构雇佣中国籍研发人员。

关于ZTE,美国之前下了等于死刑的严厉制裁,虽然最近的制裁力度有所减轻,但这并非只是针对ZTE一家企业的单次制裁。今后,美国也会实施同样的措施或者进行威胁,第二个目标有可能就是华为。

这对于IT领域而言是非常坏的消息。1996年的ITA信息技术协定实现了IT产品零关税,IT自由贸易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我很担心ZTE式制裁措施会逆转“IT自由贸易”趋势,对当前的“IT自由贸易体制”造成严重打击。

这主要体现在:第一,ZTE企业本身会受到打击;第二,对无辜的配件供应商的打击,这不限于被禁止交易的美籍公司,由于订单消失,日韩台的供应商也同样受害,进而影响全球贸易;第三,受到冲击的中国开始迈进核心技术国产化,这对自由贸易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规范IT产业及其贸易的政策理念将从“自由贸易”和理念变成“安全保障”和“地缘政治”的理念,这将逆转IT产业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技术创新也会因此变得困难。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原标题:日本学者:中国要对自由贸易体制的变化做好准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日本学者:中国要对自由贸易体制的变化做好准备

美国对中兴的制裁可能将逆转“IT自由贸易”趋势,中国应该对接下来世界秩序的变化做出准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津上俊哉

我是1980年进入当时的通商产业省,我们这一代可能是亲自经历过日美贸易摩擦、参与过产业政策的最后一代人。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当时的经验。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和现在完全不同。当时日本从钢铁到家电、汽车、半导体等一系列产品都紧追欧美同行,这引起欧美国家的不安和反感,甚至曾经提出“日本异质论”。同时,日本当时采取的“产业政策”也引起了欧美国家的反感。当时日本贸易政策的首要工作就是对贸易摩擦比较突出的汽车等产品实施自愿性的出口限制。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不再制定产业政策,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日本陷入所谓的“失去的20年”期,国力开始衰退,因此被欧美特别是美国取笑说从警戒雷达上已经看不到日本了;

其次,从宏观经济来看,战后日本政府和国民的共识是集中精力追赶、超越欧美,当时除了美国之外,大家认为日本已经赶上并超越了欧洲国家。因而此后,作为国家目标的“追赶、超越”的想法逐渐开始淡化;

再次,产业政策的内容也有所变化,即从目标性产业政策改变为经合组织(OECD)提倡的“积极性产业调整政策”。这样,我们就不再实施所谓目标性产业政策。

试想,如果日本的国力没有衰退,并继续搞产业政策式的追赶模式,将会是什么情形?日本经济在世界上一定会被孤立。因为人类社会的潜规则便是如此,终究不能使一人一直处于独赢状态。比如打麻将时,一直“独获全胜”是不允许的。如果是这样,那么游戏规就会改变。

当前中国的“新经济”和1980年代的日本经济很相似,尤其是中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方面的快速发展,开始使美国陷入不安,“苏联发射的‘伴侣号冲击(Sputnik shock)’的重演”说法也随之而来。外国对《中国制造2025》的警惕性也大大提升。

然而,与30年前的日本不同的是,中国仍会继续实施产业政策,因为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目标尚未实现,所以中国从现在开始走的是和30年前的日本不同的道路。

按照当前中国经济的规模和影响力,即使中国的产业政策再继续30年,世界也不能将中国孤立,或者将中国从世界贸易体制中排除出去。然而,人类社会的潜规则依然存在。发达国家为了保卫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和游戏规则,会采取应对行动,继而可能带来的是世界的变化,即现行自由贸易体制的告终。

如果是这样的话,接下来将有哪些秩序(或无秩序)在等着世界,中国是否有所准备?我对此抱有疑问。

当前自由贸易体制正面临危机。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说的“美国第一”式保护贸易主义只是危机的一个局面而已。我想,中方专家们在与美国交流的时候也已经感觉到了,特朗普政权以外的政策集团或在过去制定美国政策的精英分子们对中国的看法已有很大的变化。他们无法接受中国的“重商主义”和“产业政策”,不允许中国独赢。在这些潜规则之下,自由贸易体制开始变质。

很不幸,这些变化先从高科技、IT领域开始了。

出于对“中国制造2025”的高度警惕,美国对外贸易投资政策正在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高科技领域方面,美国会对外国投资进行审查,近两年来自中国的高科技直接投资几乎都被拒绝;第二,对中兴通讯(ZTE)的制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扩散到全球供给链;第三,美国议会正在讨论限制研究机构雇佣中国籍研发人员。

关于ZTE,美国之前下了等于死刑的严厉制裁,虽然最近的制裁力度有所减轻,但这并非只是针对ZTE一家企业的单次制裁。今后,美国也会实施同样的措施或者进行威胁,第二个目标有可能就是华为。

这对于IT领域而言是非常坏的消息。1996年的ITA信息技术协定实现了IT产品零关税,IT自由贸易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我很担心ZTE式制裁措施会逆转“IT自由贸易”趋势,对当前的“IT自由贸易体制”造成严重打击。

这主要体现在:第一,ZTE企业本身会受到打击;第二,对无辜的配件供应商的打击,这不限于被禁止交易的美籍公司,由于订单消失,日韩台的供应商也同样受害,进而影响全球贸易;第三,受到冲击的中国开始迈进核心技术国产化,这对自由贸易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规范IT产业及其贸易的政策理念将从“自由贸易”和理念变成“安全保障”和“地缘政治”的理念,这将逆转IT产业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技术创新也会因此变得困难。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原标题:日本学者:中国要对自由贸易体制的变化做好准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