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布克奖50年】布克奖如今仍是评价英语文学的最佳方式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布克奖50年】布克奖如今仍是评价英语文学的最佳方式吗?

22世纪的读者是否会认为过去50年里获得布克奖的这些书是经典之作呢?只有时间才知道答案。

2016年获奖入围名单,从左分别为保罗·比蒂、黛博拉·利维、格雷姆·伯内特、奥特莎·莫什费格、大卫·邵洛伊和玛德莲·邓。图片来源:Nils Jorgensen//Rex/Shutterstock

随着时间的流逝,50年文学熙熙攘攘的发展对布克奖既残忍又友善。该奖项下个月将在皇家节日音乐厅庆祝50周年庆典。这个自诩世界一流的英语文学奖通过邀请公众从五十年来的获奖得主中选出“金布克奖得主”来庆祝其重要转折点。

如果其痴迷读书的创始人强烈想要打败诺贝尔或龚古尔奖,那这些希望早就消失殆尽了。大多数英国读者都对此漠不关心,或自视甚高,根本不愿意追求这种文化事项。

对有些人而言,从市场角度来说,小说就像是滚轴承一样。对另一些以次充好的人来说,朱利安·巴恩斯不屑的称之为“豪华中奖彩票”也算是从更高的角度对布克奖名声的恰当总结了。

布克奖不仅仅代表文学桂冠,也是运气。作为碰运气的事,布克奖也在英国越野障碍赛马和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之余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如果用文学评论来类比,则更接近于东方的神秘。

这是一个捉摸不透的不解之谜,评委必须给出令少数苛刻的人满意的答案。这个奖项已经使得一些评委处于崩溃的边缘。

1996年,经验丰富的评论家A·L·肯尼迪大胆宣称该奖项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废话”,获奖得主由“谁认识谁,谁和谁滚床单,谁向谁出售毒品,谁和谁结婚以及轮到谁了”来决定。

与此同时,除了酒吧和卧室之外,艺术和文字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布克奖所捍卫的英语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这样一个以英国为中心的文学奖项,必须努力在更广泛的跨文化爆炸式发展中站稳脚跟。

2013年,当布克奖不得不向大形势低头、将美国小说纳入考量时,有些人(尤其是A·S·拜厄特)认为,这个奖项已经背离了其根本使命:推动英国(和英联邦)文学的不断发展。有时候,该奖项的董事们肯定会怀疑他们是否做过一件对的事情。

无休无止的愤怒或许是文学提升的内在因素。从1968年创立开始——当时英国首相是哈罗德·威尔逊,汤姆·琼斯的歌曲《Delilah》是流行的单曲,票房冠军则是电影《2001太空漫游》——布克奖从未把自己局限于英语国家主题。

即使是在创立的头一个十年,在20世纪70年代里,布克奖的评委也曾三次将这一奖项颁给了关于印度的小说(《克里希纳普围城记》《热与尘》《眷恋》),并且在1971年时颇有先见之明地选择了《自由国度》,公正地指出V·S·奈保尔是英国当前最好的作家,后者确实当之无愧。

萨尔曼·鲁西迪(左);本·奥克瑞

之后,该奖项颁给了萨尔曼·鲁西迪的《午夜之子》。这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决定,布克奖之后在英语世界(美国除外)里掀起了一场跨文化热潮。接下来的二十年间布克奖颁给了来自澳大利亚(托马斯·肯尼利、彼得·凯里)、印度(阿兰达蒂·罗伊、罗希顿·密斯奇)、尼日利亚(本·奥克瑞)、南非(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和加拿大(迈克尔·翁达杰)的作家。

“帝国反击战”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文学评论的陈词滥调。在当前这个非理性繁荣的时代,布克奖不再是英语散文小说严肃的裁决者,更像是当前各种不同品味的一面镜子。

在布克奖星光熠熠的伦敦市政厅晚宴上,我记得有些荒诞而令人兴奋的时刻,显示出整个英语世界现代小说的勃勃生机。

克丽·休姆在1985年凭借《骨人》斩获布克奖时,一个毛利人表演团载歌载舞地表示庆祝;詹姆斯·凯尔曼在1994年凭借《晚了,太晚了》(How Late It Was, How Late)获得该奖项时,曾对“苏格兰语”进行了一番鼓舞人心和充满激情的庆祝。

随着各项竞争的发展,布克奖还是坚持了下来,尽管可能并不是以其所希望的方式。其中部分是归功于布克管理者,即后来的马汀·高夫,对出版社的妥善调整。

在图书奖评比上,当你有所收获时,你也有所失去,布克奖也不例外。在对待印度、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的英语文学方面态度端正的同时,该文学奖项却没有对这几十年来其他重大事件作出妥当的判断,即一代充满才华的新兴女小说家的出现。

之后想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一群中年男人在伦敦俱乐部街上烟雾缭绕的房间里想出来的图书奖,当然会对处于最前沿的当代女性作家的创新置之不理。

当维拉戈领导的女权主义文学革命改变了一代人的阅读生活时,布克奖陷入了挣扎。

1976年,艾丽丝·默多克凭借《大海,大海》获奖;1979年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凭借《离岸》(Offshore)获奖。但是1988年她的代表作《早春》(The Beginning of Spring)却没入选;1971年伊丽莎白·泰勒在《爱在夕阳下》(Mrs Palfrey at the Claremont)中的展示的才华也没得到认可;贝丽尔·班布里奇五次落选;1981年穆丽尔·斯帕克的《存心游戏》(Loitering With Intent)只是陪跑,而安吉拉·卡特的《马戏团之夜》(Nights at the Circus)甚至从来没上过榜。

尽管有些后知后觉,但我的“金布克奖”评委同事Lemn Sissay还是提名了佩内洛普·莱夫利在1987年出版的小说《月虎》(Moon Tiger),以对这些年来的遗漏做出补偿。

20世纪80年代的悖论之一便是,一个市侩而又充满仇外的民族主义保守党政府主导了这次空前的创新。撒切尔主义另一项让人意想不到的后果,便是将书籍、音乐和艺术的奖项变成了新市场下的潮流制造者。

一系列微小但意义重大的变动,使得市场上的语言和习惯处于每一次文学转变的中心位置,布克奖也从这一改变中获益。2002年布克奖被英仕曼集团收购,标志着其命运的重大改变。这之后,布克奖与其他任何生意一样依靠品牌推广来决定生死。与此同时,布克奖对精装书出版行业重新焕发生机的命运和全世界的数字化阅读潮流表示了重视。

从最广泛的角度来说,布克奖这50年来宣传了不少了不起的小说。如果把这些作品封存在混凝土中等上一百年再打开,我相信它们能很好地代表1968至2018年的小说。22世纪的读者是否会认为这些书是经典之作,只有时间才知道答案。

本文作者Robert McCrum是英国《观察者》杂志的文学编辑。

(翻译:熊小平)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The Man Booker at 50: flawed – but still the best way to judge our literatur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布克奖50年】布克奖如今仍是评价英语文学的最佳方式吗?

22世纪的读者是否会认为过去50年里获得布克奖的这些书是经典之作呢?只有时间才知道答案。

2016年获奖入围名单,从左分别为保罗·比蒂、黛博拉·利维、格雷姆·伯内特、奥特莎·莫什费格、大卫·邵洛伊和玛德莲·邓。图片来源:Nils Jorgensen//Rex/Shutterstock

随着时间的流逝,50年文学熙熙攘攘的发展对布克奖既残忍又友善。该奖项下个月将在皇家节日音乐厅庆祝50周年庆典。这个自诩世界一流的英语文学奖通过邀请公众从五十年来的获奖得主中选出“金布克奖得主”来庆祝其重要转折点。

如果其痴迷读书的创始人强烈想要打败诺贝尔或龚古尔奖,那这些希望早就消失殆尽了。大多数英国读者都对此漠不关心,或自视甚高,根本不愿意追求这种文化事项。

对有些人而言,从市场角度来说,小说就像是滚轴承一样。对另一些以次充好的人来说,朱利安·巴恩斯不屑的称之为“豪华中奖彩票”也算是从更高的角度对布克奖名声的恰当总结了。

布克奖不仅仅代表文学桂冠,也是运气。作为碰运气的事,布克奖也在英国越野障碍赛马和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之余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如果用文学评论来类比,则更接近于东方的神秘。

这是一个捉摸不透的不解之谜,评委必须给出令少数苛刻的人满意的答案。这个奖项已经使得一些评委处于崩溃的边缘。

1996年,经验丰富的评论家A·L·肯尼迪大胆宣称该奖项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废话”,获奖得主由“谁认识谁,谁和谁滚床单,谁向谁出售毒品,谁和谁结婚以及轮到谁了”来决定。

与此同时,除了酒吧和卧室之外,艺术和文字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布克奖所捍卫的英语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这样一个以英国为中心的文学奖项,必须努力在更广泛的跨文化爆炸式发展中站稳脚跟。

2013年,当布克奖不得不向大形势低头、将美国小说纳入考量时,有些人(尤其是A·S·拜厄特)认为,这个奖项已经背离了其根本使命:推动英国(和英联邦)文学的不断发展。有时候,该奖项的董事们肯定会怀疑他们是否做过一件对的事情。

无休无止的愤怒或许是文学提升的内在因素。从1968年创立开始——当时英国首相是哈罗德·威尔逊,汤姆·琼斯的歌曲《Delilah》是流行的单曲,票房冠军则是电影《2001太空漫游》——布克奖从未把自己局限于英语国家主题。

即使是在创立的头一个十年,在20世纪70年代里,布克奖的评委也曾三次将这一奖项颁给了关于印度的小说(《克里希纳普围城记》《热与尘》《眷恋》),并且在1971年时颇有先见之明地选择了《自由国度》,公正地指出V·S·奈保尔是英国当前最好的作家,后者确实当之无愧。

萨尔曼·鲁西迪(左);本·奥克瑞

之后,该奖项颁给了萨尔曼·鲁西迪的《午夜之子》。这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决定,布克奖之后在英语世界(美国除外)里掀起了一场跨文化热潮。接下来的二十年间布克奖颁给了来自澳大利亚(托马斯·肯尼利、彼得·凯里)、印度(阿兰达蒂·罗伊、罗希顿·密斯奇)、尼日利亚(本·奥克瑞)、南非(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和加拿大(迈克尔·翁达杰)的作家。

“帝国反击战”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文学评论的陈词滥调。在当前这个非理性繁荣的时代,布克奖不再是英语散文小说严肃的裁决者,更像是当前各种不同品味的一面镜子。

在布克奖星光熠熠的伦敦市政厅晚宴上,我记得有些荒诞而令人兴奋的时刻,显示出整个英语世界现代小说的勃勃生机。

克丽·休姆在1985年凭借《骨人》斩获布克奖时,一个毛利人表演团载歌载舞地表示庆祝;詹姆斯·凯尔曼在1994年凭借《晚了,太晚了》(How Late It Was, How Late)获得该奖项时,曾对“苏格兰语”进行了一番鼓舞人心和充满激情的庆祝。

随着各项竞争的发展,布克奖还是坚持了下来,尽管可能并不是以其所希望的方式。其中部分是归功于布克管理者,即后来的马汀·高夫,对出版社的妥善调整。

在图书奖评比上,当你有所收获时,你也有所失去,布克奖也不例外。在对待印度、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的英语文学方面态度端正的同时,该文学奖项却没有对这几十年来其他重大事件作出妥当的判断,即一代充满才华的新兴女小说家的出现。

之后想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一群中年男人在伦敦俱乐部街上烟雾缭绕的房间里想出来的图书奖,当然会对处于最前沿的当代女性作家的创新置之不理。

当维拉戈领导的女权主义文学革命改变了一代人的阅读生活时,布克奖陷入了挣扎。

1976年,艾丽丝·默多克凭借《大海,大海》获奖;1979年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凭借《离岸》(Offshore)获奖。但是1988年她的代表作《早春》(The Beginning of Spring)却没入选;1971年伊丽莎白·泰勒在《爱在夕阳下》(Mrs Palfrey at the Claremont)中的展示的才华也没得到认可;贝丽尔·班布里奇五次落选;1981年穆丽尔·斯帕克的《存心游戏》(Loitering With Intent)只是陪跑,而安吉拉·卡特的《马戏团之夜》(Nights at the Circus)甚至从来没上过榜。

尽管有些后知后觉,但我的“金布克奖”评委同事Lemn Sissay还是提名了佩内洛普·莱夫利在1987年出版的小说《月虎》(Moon Tiger),以对这些年来的遗漏做出补偿。

20世纪80年代的悖论之一便是,一个市侩而又充满仇外的民族主义保守党政府主导了这次空前的创新。撒切尔主义另一项让人意想不到的后果,便是将书籍、音乐和艺术的奖项变成了新市场下的潮流制造者。

一系列微小但意义重大的变动,使得市场上的语言和习惯处于每一次文学转变的中心位置,布克奖也从这一改变中获益。2002年布克奖被英仕曼集团收购,标志着其命运的重大改变。这之后,布克奖与其他任何生意一样依靠品牌推广来决定生死。与此同时,布克奖对精装书出版行业重新焕发生机的命运和全世界的数字化阅读潮流表示了重视。

从最广泛的角度来说,布克奖这50年来宣传了不少了不起的小说。如果把这些作品封存在混凝土中等上一百年再打开,我相信它们能很好地代表1968至2018年的小说。22世纪的读者是否会认为这些书是经典之作,只有时间才知道答案。

本文作者Robert McCrum是英国《观察者》杂志的文学编辑。

(翻译:熊小平)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The Man Booker at 50: flawed – but still the best way to judge our literatur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