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昔日中产 今日穷人:是谁偷走了美国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昔日中产 今日穷人:是谁偷走了美国梦?

作为现代社会塑造者的美国中产阶级,已经成为了权贵阶级的牺牲对象。

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有人举出了“醒醒!”的标语。(摄/Alex Mallis)

按:在特朗普上台之前的五年,《谁偷走了美国梦》一书风行美国。这本书的作者是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资深时政记者赫德里克·史密斯(Hedrick Smith),他试图以此书告诉美国人民,美国梦正在美国新闻立法机构、政治制度和资本的合力之下,一步步走向瓦解。他尤其强调的一点是,作为现代社会塑造者的美国中产阶级,已经成为了权贵阶级的牺牲对象。所以,当这本书在2018年被译介为中文出版时,出版社为“谁偷走了美国梦”这一问题加上了一句副标题:从中产到新穷人。

“在本书中,我将提供自己以一名记者身份对今日两个美国现象所进行的CT扫描,调查经济与政治间的相互作用,并以此来揭示权力和财富的转变,如何导致了中产阶级美国梦的解体。”赫德里克在前言中写道:“除此之外,我还会讲些故事,讲我们是怎样演变出这样一种不平等的民主——我们是怎样失去了我们温和的政治中心,以及今日两极分化的政治格局,是如何加强经济不平等状况和经济领域的不安定感的。”为写作此书,他走访了卡特、克林顿、索罗斯等人,也书写了普通美国人的浮沉故事,包括银行信贷员、计算机工厂技术员和小企业主等等。

在2016年特朗普成功当选之时,在今年6月美朝会谈后特朗普支持率大幅飙升之时,美国与中国的知识界一直在分析这些现象所代表的美国社会的分裂。或许,我们可以借由赫德里克对新旧美国的“CT扫描”,去发现这种所谓分裂的概念、层次、程度与影响。

前《纽约时报》记者、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 赫德里克·史密斯 

经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从新近出版的《谁偷走了美国梦》一书中节选了前言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来自内部的挑战》(节选)

 文 | [美]赫德里克·史密斯   译  | 文泽尔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J.汤因比在他那本权威著作《历史研究》中,为我们讲述了诸文明在挑战与应战的变化机制中如何兴衰起落的故事。在研究了横跨六千年历史的二十一个文明之后,汤因比发现,每个文明的宿命,实际上都取决于它面对挑战时的反应。

汤因比指出,古埃及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治久安,正是因为发展出了完善的农业体系,并以此克服了恶劣气候带来的挑战。在南美洲,玛雅和安第斯文明也克服了相似的环境困难,但却在诸多强大外来侵略者的挑战下灰飞烟灭。其他文明都是从内部瓦解的。古希腊诸城邦之间陷入激烈的贸易竞争,在自相残杀的战争中,最终进入了螺旋状的下行通道。古罗马则成为了被汤因比称之为某种“社会解体”和“灵魂分裂”的牺牲品——内部的种种分歧,自核心处逐渐侵蚀了罗马的统一。

在二十世纪,美国遭遇并战胜了强敌所发出的军事挑战——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随后又是来自苏联的、旷日持久的全球性挑战。

时至今日,我们正面临一项更加复杂,并且或许也更加危险的挑战——某种来自内部的挑战。恰如古罗马,我们正处在直接造成我们自己国家的陨落、或为其推波助澜的危险当中,我们的所为,正孽生出汤因比曾经谈论过的那种分裂——国家政体的解体,以及我们社会灵魂的分裂。

美国梦之死

1、一栋分裂两半的房子:两个美国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我们已然成为了两个美国。我们不再跟二战后的那几十年时光一样,不再是一个共同繁荣、共享政治和经济实力的美国大家庭了。今天,再没有哪个共同的敌人,能够把我们团结成一个国家;再没有哪个共同的事业,比如西部拓荒或者登陆月球,能够激发我们全民族团结起来。

今天,我们的国家已经是个严重分裂的国家了——因为权力、金钱和意识形态而分裂。我们的政治局势已经变得多样化、两极分化,我们的政治领袖们根本没办法解决那些最基本的问题。接连不断的斗争,取代了对于共同目标的自觉,以及对于共同福祉的追求。不止是在华盛顿,这一状况遍布整个国家,错误的路线让我们的分裂愈发加深,这些错误路线乃是无可救药的自我毁灭,除非我们能够重新团结起来,达成全新共识。

亚伯拉罕·林肯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警告。“一栋分裂两半的房子——”林肯说,“是无法维系的。”

现在的美国人们都感觉得到,这个国家的有些事情是极端错误的——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已经偏离了轨道。许多富有经验的观察家们都曾书写过与此相关的内容,但是,我们究竟是如何陷入到我们目前面临的这个困境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困境?怎样去治愈美国所面临的危险分裂局面?这些问题的答案却难以确切把握。原因并不在于上次,或者上上次的总统选举。这些问题的起因,早于2008年金融危机。我们现代国家层面上,这一泥淖的形成过程,恰恰掩埋在我们国家自身历史一段较长的道路之下,而这段历史——从1971年至今的历史,正是本书的主题。

2、隐匿的开端

历史,往往具有隐匿的开端。天空中不会特地出现一道闪烁的光芒,用以标记某个历史转捩点,永久改变人类命运的原子弹爆炸式事件,不会产生与众不同的蘑菇云。水流经过分水岭时通常都是舒缓而又模糊的,因此,大部分人都无法察觉,某个不可见的转变,已经将他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重塑了他们的人生——他们这一代人的人生,以及他们孩子们的人生。只有当时间过去几十年之后,历史学家们如侦探般筛选过去留下的种种混乱线索时,才会发现某个迄今为止都无人知晓的萌发起点。

其中一个对我们当下造成了巨大影响的隐匿开端,发生在1971年,事件是“鲍威尔备忘录”。这份备忘录由刘易斯·鲍威尔撰写,早在多年前就已被某些人发掘了出来。鲍威尔当时是美国最受尊敬、影响力最大的企业法务律师之一,递交备忘录时,离他被提名至美国最高法院还有两个月。不过,时至今日,许多人仍旧会发现这样一项事实:正是鲍威尔备忘录,引发了一场商企界的暴乱,这场暴乱永久性地改变了华盛顿的权力格局,甚至对我们国家如今的政策和经济都造成了影响。

刘易斯·鲍威尔(左)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鲍威尔备忘录是一份企业界的宣言书,是对美国企业发出的战斗召集令,而且引发了强烈的反应。权力,如经受地震般发生了大转移,在这一切启动的过程中,我国历史当中的一条断层线被标示了出来。自1964年的那位总统候选人——巴里·戈德华特,来自亚利桑那州的保守派参议员,反对联邦、提倡自由市场——自他开始,右派在政治上的反抗一直都在酝酿,但恰恰是鲍威尔备忘录,正式点燃了变革的火花。它引发了华盛顿政策,以及美国商业领袖们策略和实践层面上的长期变化,一举扭转了战后时期的方针制定。“良性循环”哲学为美国的中产阶级创造出了普遍繁荣。

新崛起的商业力量,有助于推动美国进入新经济模式,以及新一轮的政治力量角力,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今天如何生活。无论新经济模式还是政治力量角力,两者均对商业、金融和企业精英阶层表现出强烈的偏爱。美国超级富豪们藉此增加了数万亿美元的财富,代价就是以中产阶级,还有就是国家落下了政治和经济权力病态集中的毛病。

 3、经济鸿沟:百分之一与百分之九十九

 今天,我国社会最严峻的挑战,以及最具腐蚀性的断层线,就是美国人收入和财富的严重不平等。不仅政治自由主义者,哪怕是那些保守的思想家们,也强调了这一巨大鸿沟对美国民主造成的损害。“美国正从罅隙处裂开——并非种族或民族的罅隙,而是阶级。”美国企业研究所的保守派社会学家查尔斯·默里如是说。默里文章中的那些描述言犹在耳,振聋发聩:“各阶级的形成,在其性质与分裂程度上,比美国以往所认知过的任何事物都更为不同……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同阶级之间产生的分歧,将会终结掉那些令美国之所以能够成其为美国的东西。”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是中产阶级的繁荣时代,过去的三十年时光则催生了美国历史上第三波私有资产膨胀浪潮,一个崭新的镀金时代,足以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那个导致了1893年金融大恐慌和西奥多·罗斯福在总统任期内遭遇信任破产的“强盗男爵”年代,那个催生了创造出巨额财富的“咆哮二十年代”,并最终在1929年股市崩溃和大萧条中终结一切的大时代相提并论。

在我们的新经济模式中,美国的超级富豪已经累积了数万亿美元的新财富,远远超出了其他任何国家的富人们,而美国中产阶级却停滞不前。分裂两个美国的,远远不止财富上的差距。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艾伦·克鲁格说,这道财富鸿沟的量级,庞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如此巨量的财富流向了位于金字塔尖端的极少数人,以至于在2002年至2007年的全美经济增长中,美国前百分之一(总计三百万人)的超级富豪们,占据了国民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其余百分之九十九的美国人,也即总计3.1亿人,只占到总收入的三分之一。2010年,经济复苏的这一整年,前百分之一的尖端人群,拿下了国民总收入的93%。

相比其他国家的人民,美国人更能接受不平等,将不平等作为我们生活当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甚至认为其中也有可取之处——作为聪明才智和努力工作的奖励,鼓励创造和优秀。但是,财富本身就能够产生财富,尤其当人们将金钱投入到政治上时,就更能达成以钱生钱的效果。如此一来,财富的高度集中,自然就会加剧我们社会的政治分歧。

贫富分化有可能破坏国家的社会结构,就会破坏我们“机会均等”的志向

危险之处在于,如果这类极端现象变得过于极端,贫富分化就会破坏国家的社会结构,就会破坏我们“机会均等”的志向,从而把整个国家经济至于危险当中——不仅仅是国家经济,也包括我们的国家本身。绝大多数美国人都已公开表示,我们目前已经到达了这个临界点——国家经济不公平地向富人们倾斜,政府应该采取行动,来使经济更为公平。而且,他们感到相当沮丧,因为国会在不断阻止对应的行动正式展开。

问题不止如此,与提出不向富人们征税的政治学论据相反,富人们拥有海量个人财富的经济模式,并没有为国家带来最好的经济表现。事实上,财富过度集中反而抑制了经济增长。最近的几项研究成果表明,美国的财富差距是对当今经济的拖累。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菲利普·阿吉翁在文章中引用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明确证据,证明“更显著的不平等降低了经济增长率”。最近的一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过高的收入差距,很可能“破坏”持续性增长,而满足经济长期增长的最佳条件则是“收入-分配更为平等”。

4、政治上的分裂:不平等的民主

哪怕从我们自身的政治生活角度而言,我们也已经主动抛弃了美国式民主最繁盛的时期之一——也即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平民主义时代,在那一时期,我们法律和政策中推动广泛改革的大部分动力和能量,皆是自民众当中得来。然而,自那时起,我们逐渐从广泛的平民主义转向了狭隘的权贵阶层。我们那规模庞大、民众集体参与的,高度透明且公开的政治权力游戏被取代,取而代之的是由政治说客们所主导的,透明度低又暗箱操作的权力游戏,而这些政治说客,正是为美国的金融和政治精英们服务的。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由中产阶级主导的民主中,美国人普遍对自己的政治权力和影响感到十分自信。他们相信,通过亲自参与公民运动,自己便可以帮助国家来制定政治议程——他们也确实做到了。他们强迫国会和白宫采取行动。通过那些草根力量——民权运动、环境运动、和平运动、消费者运动、劳工运动,以及女权运动——公民们的权力赢得了重要的政治胜利,改变了我们社会的面貌,扩大了美国梦的范围。他们能够亲眼见到自己对于公共政策的影响,感觉得到自己跟政府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如今天这样,只感到无能为力,被政府所疏远。

在过去三十年里,除了茶党那些有组织的活动,以及初级形式的“占领华尔街”的抗议外,草根阶层的美国人大都退出了直接的公民行动。我们的理想主义已经让位于徒劳无功的挫折感。这也促使厄尼·柯尔特斯——美国最具效率的草根运动组织者之一,修正了阿克顿爵士那句关于权力与腐败的著名箴言。柯尔特斯说:“毫无权力也同样使人腐败。”

毫无权力的状态会孕育出犬儒主义和消极主义,尤其在总统选举期间——这一时期恰恰是制定国家政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为了专属利益而筹集起来的政治捐款将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力。2008年,保守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参议员约翰·麦凯恩表示,流入游说和竞选活动的金钱“无非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影响力贩售方案,通过将国家售卖给最高出价者的方式,双方合谋维持统治”。

政坛人物在我们国家历史上的部分时期,一直都拥有相比普通人而言更多的权力,其他一些时期则相对少些。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他们手中的权力一直都在呈指数级增长。今天,华盛顿崭新的权力游戏,由资金雄厚的专业政治说客们把持,其中很多都是前国会议员,以及走捷径的政府官员,为了华尔街的诸多银行、石油企业、国防工业、制药业,以及各大商业贸易协会这些特殊利益集团卖命。

《谁偷走了美国梦:从中产到新穷人》
[美]赫德里克·史密斯 著 文泽尔 译
雅众文化 / 新星出版社 2018-07

我们国家曾经健康的阶级间利益冲突,已经变得岌岌可危。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受商界支配的华盛顿政治说客人数,是工会背后政治说客数量的三十倍,是代表劳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政治说客数量总和的十六倍。政选支出方面,更是朝着公司美国方向彻底倾斜:从1998年到2010年,代表商界利益的资本和各大贸易团体在政治说客们身上总共花费了286亿美元,相比之下,代表劳工利益的政治说客们只得到4.92亿美元的资助,差不多是六十比一的资金投入优势。

今天,早已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与商界在政治领域的猛烈攻势相匹敌。我们的民主制度,也已经变得极为不公平了。 

5、美国选择了另一条分岔路

美国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奉行重商主义的权力在政策上的倾斜,以及新兴企业理念的勃兴,都在驱使美国走这条路——这两者也是今日美国经济裂缝的根源。过去三十年里,新经济的不干涉主义哲学承诺,宽松政策、更低的税率,还有自由贸易将会一举解决所有问题。新经济理论认为,大幅削减富人们的税收将会为美国的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新经济的拥趸们断言,自由市场将会让财富开枝散叶。

然而,他们所说的那些没有真正发生。真实情况是,中产阶级被抛弃了——家庭年收入从接近三万美元至十万美元的这1.5亿人被抛弃了——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超过九千万挣扎在贫困线下,或者在贫困线上徘徊的低收入美国人,同样也被抛弃了。即便是六千万的美国中产阶级高层,还有我国最富有的前百分之五人群,相比前百分之一的超级富豪,相比那些美国金融业精英,也被越抛越远了。

新经济在其本身的理念倾向上,明显与战后时代的企业经营哲学分歧明显。在过去,商界领袖们所奉行的准则就是财富共享——他们会向员工们分发企业成长和生产力提升所带来的相当一部分利润。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商界领袖们多半放弃了这一事关“共享财富”的伦理美德。除了少数例外,CEO们转而实行“楔形经济学”——把那些非高层普通员工的薪酬,从公司本身的收入和利润当中彻底剥离了出来。事实上,根据人口调查局的统计,一个典型男性工人在2010年的收入,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比1978年还低。三十年时间原地踏步,或者甚至还发生了倒退。

如此一种南辕北辙的情况,在美国的新经济当中不断扩大,以至于在去年四月,当超过两千五百万美国人失业,违背自己的意愿,或者从事临时工作,或者干脆直接从劳动力市场彻底退出的同时,美国经济仍企图挣扎复苏。

在白宫前参与失业游行的人

《华尔街日报》曾在头条故事中大肆宣扬,说那些主要的美国公司相比2007年美国经济崩溃之前——“自二战以来所形成的最大经济衰退中,成长得更加高效,获利更为丰厚,现金流充裕,更加不受负债牵累”。自2007年以来,美国跨国公司增加了多达110万个工作岗位,1.2万亿美元的现金进入了这些公司的海外账户。至于相比之下国内的情况,《华尔街日报》则指出:“以上表现并未在改善美国国内就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楔形经济学所造成的财务裂痕引发了广泛的不满。今天,三分之二的美国人(数量远远超过几年前)声称,他们亲眼见证了贫富阶层之间“强烈”的冲突,在他们看来,经济上的分歧比种族、年龄或不同族裔群体的分歧更为严重。

本文书摘部分节选自《谁偷走了美国梦:从中产到新穷人》一书前言部分,较原文有删节,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昔日中产 今日穷人:是谁偷走了美国梦?

作为现代社会塑造者的美国中产阶级,已经成为了权贵阶级的牺牲对象。

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有人举出了“醒醒!”的标语。(摄/Alex Mallis)

按:在特朗普上台之前的五年,《谁偷走了美国梦》一书风行美国。这本书的作者是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资深时政记者赫德里克·史密斯(Hedrick Smith),他试图以此书告诉美国人民,美国梦正在美国新闻立法机构、政治制度和资本的合力之下,一步步走向瓦解。他尤其强调的一点是,作为现代社会塑造者的美国中产阶级,已经成为了权贵阶级的牺牲对象。所以,当这本书在2018年被译介为中文出版时,出版社为“谁偷走了美国梦”这一问题加上了一句副标题:从中产到新穷人。

“在本书中,我将提供自己以一名记者身份对今日两个美国现象所进行的CT扫描,调查经济与政治间的相互作用,并以此来揭示权力和财富的转变,如何导致了中产阶级美国梦的解体。”赫德里克在前言中写道:“除此之外,我还会讲些故事,讲我们是怎样演变出这样一种不平等的民主——我们是怎样失去了我们温和的政治中心,以及今日两极分化的政治格局,是如何加强经济不平等状况和经济领域的不安定感的。”为写作此书,他走访了卡特、克林顿、索罗斯等人,也书写了普通美国人的浮沉故事,包括银行信贷员、计算机工厂技术员和小企业主等等。

在2016年特朗普成功当选之时,在今年6月美朝会谈后特朗普支持率大幅飙升之时,美国与中国的知识界一直在分析这些现象所代表的美国社会的分裂。或许,我们可以借由赫德里克对新旧美国的“CT扫描”,去发现这种所谓分裂的概念、层次、程度与影响。

前《纽约时报》记者、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 赫德里克·史密斯 

经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从新近出版的《谁偷走了美国梦》一书中节选了前言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来自内部的挑战》(节选)

 文 | [美]赫德里克·史密斯   译  | 文泽尔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J.汤因比在他那本权威著作《历史研究》中,为我们讲述了诸文明在挑战与应战的变化机制中如何兴衰起落的故事。在研究了横跨六千年历史的二十一个文明之后,汤因比发现,每个文明的宿命,实际上都取决于它面对挑战时的反应。

汤因比指出,古埃及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治久安,正是因为发展出了完善的农业体系,并以此克服了恶劣气候带来的挑战。在南美洲,玛雅和安第斯文明也克服了相似的环境困难,但却在诸多强大外来侵略者的挑战下灰飞烟灭。其他文明都是从内部瓦解的。古希腊诸城邦之间陷入激烈的贸易竞争,在自相残杀的战争中,最终进入了螺旋状的下行通道。古罗马则成为了被汤因比称之为某种“社会解体”和“灵魂分裂”的牺牲品——内部的种种分歧,自核心处逐渐侵蚀了罗马的统一。

在二十世纪,美国遭遇并战胜了强敌所发出的军事挑战——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随后又是来自苏联的、旷日持久的全球性挑战。

时至今日,我们正面临一项更加复杂,并且或许也更加危险的挑战——某种来自内部的挑战。恰如古罗马,我们正处在直接造成我们自己国家的陨落、或为其推波助澜的危险当中,我们的所为,正孽生出汤因比曾经谈论过的那种分裂——国家政体的解体,以及我们社会灵魂的分裂。

美国梦之死

1、一栋分裂两半的房子:两个美国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我们已然成为了两个美国。我们不再跟二战后的那几十年时光一样,不再是一个共同繁荣、共享政治和经济实力的美国大家庭了。今天,再没有哪个共同的敌人,能够把我们团结成一个国家;再没有哪个共同的事业,比如西部拓荒或者登陆月球,能够激发我们全民族团结起来。

今天,我们的国家已经是个严重分裂的国家了——因为权力、金钱和意识形态而分裂。我们的政治局势已经变得多样化、两极分化,我们的政治领袖们根本没办法解决那些最基本的问题。接连不断的斗争,取代了对于共同目标的自觉,以及对于共同福祉的追求。不止是在华盛顿,这一状况遍布整个国家,错误的路线让我们的分裂愈发加深,这些错误路线乃是无可救药的自我毁灭,除非我们能够重新团结起来,达成全新共识。

亚伯拉罕·林肯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警告。“一栋分裂两半的房子——”林肯说,“是无法维系的。”

现在的美国人们都感觉得到,这个国家的有些事情是极端错误的——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已经偏离了轨道。许多富有经验的观察家们都曾书写过与此相关的内容,但是,我们究竟是如何陷入到我们目前面临的这个困境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困境?怎样去治愈美国所面临的危险分裂局面?这些问题的答案却难以确切把握。原因并不在于上次,或者上上次的总统选举。这些问题的起因,早于2008年金融危机。我们现代国家层面上,这一泥淖的形成过程,恰恰掩埋在我们国家自身历史一段较长的道路之下,而这段历史——从1971年至今的历史,正是本书的主题。

2、隐匿的开端

历史,往往具有隐匿的开端。天空中不会特地出现一道闪烁的光芒,用以标记某个历史转捩点,永久改变人类命运的原子弹爆炸式事件,不会产生与众不同的蘑菇云。水流经过分水岭时通常都是舒缓而又模糊的,因此,大部分人都无法察觉,某个不可见的转变,已经将他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重塑了他们的人生——他们这一代人的人生,以及他们孩子们的人生。只有当时间过去几十年之后,历史学家们如侦探般筛选过去留下的种种混乱线索时,才会发现某个迄今为止都无人知晓的萌发起点。

其中一个对我们当下造成了巨大影响的隐匿开端,发生在1971年,事件是“鲍威尔备忘录”。这份备忘录由刘易斯·鲍威尔撰写,早在多年前就已被某些人发掘了出来。鲍威尔当时是美国最受尊敬、影响力最大的企业法务律师之一,递交备忘录时,离他被提名至美国最高法院还有两个月。不过,时至今日,许多人仍旧会发现这样一项事实:正是鲍威尔备忘录,引发了一场商企界的暴乱,这场暴乱永久性地改变了华盛顿的权力格局,甚至对我们国家如今的政策和经济都造成了影响。

刘易斯·鲍威尔(左)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鲍威尔备忘录是一份企业界的宣言书,是对美国企业发出的战斗召集令,而且引发了强烈的反应。权力,如经受地震般发生了大转移,在这一切启动的过程中,我国历史当中的一条断层线被标示了出来。自1964年的那位总统候选人——巴里·戈德华特,来自亚利桑那州的保守派参议员,反对联邦、提倡自由市场——自他开始,右派在政治上的反抗一直都在酝酿,但恰恰是鲍威尔备忘录,正式点燃了变革的火花。它引发了华盛顿政策,以及美国商业领袖们策略和实践层面上的长期变化,一举扭转了战后时期的方针制定。“良性循环”哲学为美国的中产阶级创造出了普遍繁荣。

新崛起的商业力量,有助于推动美国进入新经济模式,以及新一轮的政治力量角力,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今天如何生活。无论新经济模式还是政治力量角力,两者均对商业、金融和企业精英阶层表现出强烈的偏爱。美国超级富豪们藉此增加了数万亿美元的财富,代价就是以中产阶级,还有就是国家落下了政治和经济权力病态集中的毛病。

 3、经济鸿沟:百分之一与百分之九十九

 今天,我国社会最严峻的挑战,以及最具腐蚀性的断层线,就是美国人收入和财富的严重不平等。不仅政治自由主义者,哪怕是那些保守的思想家们,也强调了这一巨大鸿沟对美国民主造成的损害。“美国正从罅隙处裂开——并非种族或民族的罅隙,而是阶级。”美国企业研究所的保守派社会学家查尔斯·默里如是说。默里文章中的那些描述言犹在耳,振聋发聩:“各阶级的形成,在其性质与分裂程度上,比美国以往所认知过的任何事物都更为不同……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同阶级之间产生的分歧,将会终结掉那些令美国之所以能够成其为美国的东西。”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是中产阶级的繁荣时代,过去的三十年时光则催生了美国历史上第三波私有资产膨胀浪潮,一个崭新的镀金时代,足以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那个导致了1893年金融大恐慌和西奥多·罗斯福在总统任期内遭遇信任破产的“强盗男爵”年代,那个催生了创造出巨额财富的“咆哮二十年代”,并最终在1929年股市崩溃和大萧条中终结一切的大时代相提并论。

在我们的新经济模式中,美国的超级富豪已经累积了数万亿美元的新财富,远远超出了其他任何国家的富人们,而美国中产阶级却停滞不前。分裂两个美国的,远远不止财富上的差距。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艾伦·克鲁格说,这道财富鸿沟的量级,庞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如此巨量的财富流向了位于金字塔尖端的极少数人,以至于在2002年至2007年的全美经济增长中,美国前百分之一(总计三百万人)的超级富豪们,占据了国民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其余百分之九十九的美国人,也即总计3.1亿人,只占到总收入的三分之一。2010年,经济复苏的这一整年,前百分之一的尖端人群,拿下了国民总收入的93%。

相比其他国家的人民,美国人更能接受不平等,将不平等作为我们生活当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甚至认为其中也有可取之处——作为聪明才智和努力工作的奖励,鼓励创造和优秀。但是,财富本身就能够产生财富,尤其当人们将金钱投入到政治上时,就更能达成以钱生钱的效果。如此一来,财富的高度集中,自然就会加剧我们社会的政治分歧。

贫富分化有可能破坏国家的社会结构,就会破坏我们“机会均等”的志向

危险之处在于,如果这类极端现象变得过于极端,贫富分化就会破坏国家的社会结构,就会破坏我们“机会均等”的志向,从而把整个国家经济至于危险当中——不仅仅是国家经济,也包括我们的国家本身。绝大多数美国人都已公开表示,我们目前已经到达了这个临界点——国家经济不公平地向富人们倾斜,政府应该采取行动,来使经济更为公平。而且,他们感到相当沮丧,因为国会在不断阻止对应的行动正式展开。

问题不止如此,与提出不向富人们征税的政治学论据相反,富人们拥有海量个人财富的经济模式,并没有为国家带来最好的经济表现。事实上,财富过度集中反而抑制了经济增长。最近的几项研究成果表明,美国的财富差距是对当今经济的拖累。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菲利普·阿吉翁在文章中引用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明确证据,证明“更显著的不平等降低了经济增长率”。最近的一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过高的收入差距,很可能“破坏”持续性增长,而满足经济长期增长的最佳条件则是“收入-分配更为平等”。

4、政治上的分裂:不平等的民主

哪怕从我们自身的政治生活角度而言,我们也已经主动抛弃了美国式民主最繁盛的时期之一——也即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平民主义时代,在那一时期,我们法律和政策中推动广泛改革的大部分动力和能量,皆是自民众当中得来。然而,自那时起,我们逐渐从广泛的平民主义转向了狭隘的权贵阶层。我们那规模庞大、民众集体参与的,高度透明且公开的政治权力游戏被取代,取而代之的是由政治说客们所主导的,透明度低又暗箱操作的权力游戏,而这些政治说客,正是为美国的金融和政治精英们服务的。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由中产阶级主导的民主中,美国人普遍对自己的政治权力和影响感到十分自信。他们相信,通过亲自参与公民运动,自己便可以帮助国家来制定政治议程——他们也确实做到了。他们强迫国会和白宫采取行动。通过那些草根力量——民权运动、环境运动、和平运动、消费者运动、劳工运动,以及女权运动——公民们的权力赢得了重要的政治胜利,改变了我们社会的面貌,扩大了美国梦的范围。他们能够亲眼见到自己对于公共政策的影响,感觉得到自己跟政府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如今天这样,只感到无能为力,被政府所疏远。

在过去三十年里,除了茶党那些有组织的活动,以及初级形式的“占领华尔街”的抗议外,草根阶层的美国人大都退出了直接的公民行动。我们的理想主义已经让位于徒劳无功的挫折感。这也促使厄尼·柯尔特斯——美国最具效率的草根运动组织者之一,修正了阿克顿爵士那句关于权力与腐败的著名箴言。柯尔特斯说:“毫无权力也同样使人腐败。”

毫无权力的状态会孕育出犬儒主义和消极主义,尤其在总统选举期间——这一时期恰恰是制定国家政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为了专属利益而筹集起来的政治捐款将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力。2008年,保守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参议员约翰·麦凯恩表示,流入游说和竞选活动的金钱“无非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影响力贩售方案,通过将国家售卖给最高出价者的方式,双方合谋维持统治”。

政坛人物在我们国家历史上的部分时期,一直都拥有相比普通人而言更多的权力,其他一些时期则相对少些。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他们手中的权力一直都在呈指数级增长。今天,华盛顿崭新的权力游戏,由资金雄厚的专业政治说客们把持,其中很多都是前国会议员,以及走捷径的政府官员,为了华尔街的诸多银行、石油企业、国防工业、制药业,以及各大商业贸易协会这些特殊利益集团卖命。

《谁偷走了美国梦:从中产到新穷人》
[美]赫德里克·史密斯 著 文泽尔 译
雅众文化 / 新星出版社 2018-07

我们国家曾经健康的阶级间利益冲突,已经变得岌岌可危。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受商界支配的华盛顿政治说客人数,是工会背后政治说客数量的三十倍,是代表劳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政治说客数量总和的十六倍。政选支出方面,更是朝着公司美国方向彻底倾斜:从1998年到2010年,代表商界利益的资本和各大贸易团体在政治说客们身上总共花费了286亿美元,相比之下,代表劳工利益的政治说客们只得到4.92亿美元的资助,差不多是六十比一的资金投入优势。

今天,早已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与商界在政治领域的猛烈攻势相匹敌。我们的民主制度,也已经变得极为不公平了。 

5、美国选择了另一条分岔路

美国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奉行重商主义的权力在政策上的倾斜,以及新兴企业理念的勃兴,都在驱使美国走这条路——这两者也是今日美国经济裂缝的根源。过去三十年里,新经济的不干涉主义哲学承诺,宽松政策、更低的税率,还有自由贸易将会一举解决所有问题。新经济理论认为,大幅削减富人们的税收将会为美国的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新经济的拥趸们断言,自由市场将会让财富开枝散叶。

然而,他们所说的那些没有真正发生。真实情况是,中产阶级被抛弃了——家庭年收入从接近三万美元至十万美元的这1.5亿人被抛弃了——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超过九千万挣扎在贫困线下,或者在贫困线上徘徊的低收入美国人,同样也被抛弃了。即便是六千万的美国中产阶级高层,还有我国最富有的前百分之五人群,相比前百分之一的超级富豪,相比那些美国金融业精英,也被越抛越远了。

新经济在其本身的理念倾向上,明显与战后时代的企业经营哲学分歧明显。在过去,商界领袖们所奉行的准则就是财富共享——他们会向员工们分发企业成长和生产力提升所带来的相当一部分利润。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商界领袖们多半放弃了这一事关“共享财富”的伦理美德。除了少数例外,CEO们转而实行“楔形经济学”——把那些非高层普通员工的薪酬,从公司本身的收入和利润当中彻底剥离了出来。事实上,根据人口调查局的统计,一个典型男性工人在2010年的收入,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比1978年还低。三十年时间原地踏步,或者甚至还发生了倒退。

如此一种南辕北辙的情况,在美国的新经济当中不断扩大,以至于在去年四月,当超过两千五百万美国人失业,违背自己的意愿,或者从事临时工作,或者干脆直接从劳动力市场彻底退出的同时,美国经济仍企图挣扎复苏。

在白宫前参与失业游行的人

《华尔街日报》曾在头条故事中大肆宣扬,说那些主要的美国公司相比2007年美国经济崩溃之前——“自二战以来所形成的最大经济衰退中,成长得更加高效,获利更为丰厚,现金流充裕,更加不受负债牵累”。自2007年以来,美国跨国公司增加了多达110万个工作岗位,1.2万亿美元的现金进入了这些公司的海外账户。至于相比之下国内的情况,《华尔街日报》则指出:“以上表现并未在改善美国国内就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楔形经济学所造成的财务裂痕引发了广泛的不满。今天,三分之二的美国人(数量远远超过几年前)声称,他们亲眼见证了贫富阶层之间“强烈”的冲突,在他们看来,经济上的分歧比种族、年龄或不同族裔群体的分歧更为严重。

本文书摘部分节选自《谁偷走了美国梦:从中产到新穷人》一书前言部分,较原文有删节,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