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新书推荐】“死亡像正午太阳无法直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新书推荐】“死亡像正午太阳无法直视”

本周关键词:川菜、朱天心、加缪、死刑、文明、地图、基因……

《鱼翅与花椒》

[美]扶霞·邓洛普 著 何雨珈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07

初到一个陌生国家,最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当地的食物——从视觉到嗅觉再到味觉的一次全面轰炸。如果文化学者能从生鱼片和寿司中分析出日本的民族性格,那么从扶霞·邓洛普(Fuchsia Dunlop)《鱼翅与花椒》中的“川菜历险记”里,我们或许也可以从这个英国来客的眼中一窥中华民族的某种特点。

和其他带着猎奇眼光蜻蜓点水记录异域食物的文字不同,扶霞·邓洛普总是在寻找食物的差异背后蕴藏着的中西文化碰撞的深意,同样也触碰了一些更加深入的话题,例如粮食、饥荒、浪费等——这或许与她剑桥大学英国文学学士、伦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硕士的学术背景相关。上世纪九十年代,扶霞来到四川大学读书,住在高标准的留学生宿舍中,却热衷于钻进成都街头的“苍蝇馆子”——她发现,中国人居然真的什么都吃:内脏、脑花、软骨,还有“散发着硫磺气味”的皮蛋。到后来,她不再满足于做个单纯的食客,报名成为了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第一位外国学生。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都是由自己吃进肚子的东西构成的。回到英国后的扶霞偶尔也会思考这个问题:吃了这么多中国菜,我到底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在家中,她从菜园摘了些蔬菜,烹饪装盘后发现里面躺着一只菜虫。她一边想着上面的问题,一边把菜虫吃进了嘴里。

《漫游者》

朱天心 著
理想国 |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8-06

朱天心的丈夫、作家唐诺评价,《漫游者》虽然是小说,但实际上更像是赋——向着某个巨大而神圣的对象而写,或奢华大言,或极度悲伤。这种印象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漫游者》中收录的五篇小说都写于朱天心的父亲朱西宁去世之后。唐诺直接将这本书称为“死亡之书”:这一意象在小说中不停地出现、不断地蔓延,“死亡”在朱天心的笔下成为了供人沉思的哲学命题与供人端倪的文学想象。

朱天心说,自己在父亲去世后曾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时期,就像火车进入隧道时的那一阵骤黑:不怕看见自己,而是怕把自己看得更清楚。她在书中写道:“死亡像正午太阳无法直视,临终的人焚烧着双眼,父亲是替我探路去了。”或许正因如此,作家黄锦树认为,《漫游者》是一种“颇为私密的对话,或者关于私密对话的想望的尝试”。朱天心书写死亡的起点,要远早于《漫游者》。早在处女作《方舟上的日子》里,这种对死亡的追踪和拷问就已初现端倪。即使在关注社会议题或爱情的作品里,死亡也渐渐成为了一种道具和隐喻——不论是逝去的青春、消散的记忆还是都市的废墟,这些失去生命力的存在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死亡。

《我是纱有美》

[日]角田光代 著 莫琼莎 译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06

从五岁起,纱有美的每个暑假都在“山庄”里度过:在山区的一座别墅里,和七个毫无关系的家庭一同聚会。她从幼儿园时代就没有朋友、受尽捉弄,是聚会让她第一次有了玩伴、受到了夸奖,也让她见到了平日严肃的母亲柔软生动的一面。她甚至认为,只有夏日聚会才是真实的:“这里以外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一年之中只能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才能成为真实的自己。”

问题是,这个一年一度固定的夏日聚会究竟因何而起?孩子们不断猜测:他们的父母并非亲戚,也不是同学、邻居,这些孩子唯一的共同点只有“都是独生子女”。并且,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从未从父母那里得到关于这个夏日聚会的解释。藏在这幢充满美好回忆的夏日别墅里的秘密,在孩子成年之后最终被揭晓,它宛如一则极端的“社会思想实验”,背后是作者角田光代所希望探讨的更加深刻的社会话题:人类是否有生育和出生的自主权利?血缘关系是否是家庭成立的必要条件?精英出身是否就能保证人生一帆风顺?

《思索死刑》

[法]阿尔贝·加缪 著 石武耕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03

法国哲学家福柯认为,古典时代的死刑背后是君主权力的彰显:臣民的生命是属于君主的,胆敢忤逆君主的人就会被剥夺生命,这是一种对生命采取消极、否定和拒斥态度的权力。而在现代,权力转而成为积极的、生产的力量,人的身体和生命成为权力管理的对象,死刑开始被谨慎使用——不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而是因为在监狱里把罪犯慢慢规训成“有用的人”更符合社会的需要。

而加缪在《思索死刑》中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反对死刑的理由:他认为,司法的终极形态应当是保护公民、为城邦带来宁静和秩序,而非通过“令人作呕”的死刑场面给公民带来惊吓和不适。权力机构认为,死刑可以成为一种镇压工具,用以“杀一儆百”——加缪坚决反对这一点,认为死刑非但不能阻止罪犯,反而会起到难以预料的示范效果。在本书中,加缪的论述延续了他一贯的叙述风格,并非严肃的学院派著作,却也有一份独特的冷峻力量,如同一份沉重而周密的辩词。

《文明给谁看》

钱满素 著
东方出版社 2018-06

“文明”是一个太过宽泛的词语,以至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目之所及的种种都可以纳入它的讨论范围:从教育到政治,从权利到法律,从文学到电影,从音乐到诗集。这种宽泛也让我们在某些时刻感到惶恐:从什么意义上,我们可以谈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会走向何处?从什么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一个文明是成熟而理性的?

在《文明给谁看》一书中,美国文明史专家钱满素试图通过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余年的多篇文章给出答案。这些文章如同文明的表征一样纷繁芜杂:涉及文学、历史、政治,谈论美国、欧洲和中国,也包括随笔、书评、讲座和访谈等多种体裁。在书中,钱满素讨论了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也谈论了韦斯特美国梦的结构以及“自相矛盾”的福克纳。此外,三十年的时间跨度带来的研究方向变化,也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钱满素对“文明”理解的不断深入。

《地图中的历史:改变世界的58幅地图》

[英]约翰·O.E.克拉克 著 王兢 译
 未读 | 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8-07

人类制作地图这一行为背后的野心,正是把对我们来说过于庞大而渺远的世界铺在二维平面上,让人仅仅转动眼球就可以把“世界”的大致相貌了然于心。但,不论是囿于客观因素,还是制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或误差,想要画出一幅“十全十美”的地图似乎都是一桩难以完成的任务。然而,地图作为人类理解世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已成为了“人-图像-世界”这三位一体中不可或缺的中介。

《地图中的历史》并不像其书名所暗示的那样,仅仅规矩地讲述地图发展的历史——它的内容更侧重于副标题“改变世界的地图”。因此,除了地理地图以外,书中还囊括了地铁地图、疾病地图、城市全景地图、铁路地图,以及亚特兰蒂斯大陆地图和中土世界地图这些幻想中的地图。此外,书中还借助了各种地图来科普许多历史故事的真相,例如“哥伦布为何认为新发现的大陆就是亚洲”,以及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真实原因。通过展示这些功能各异的地图,作者约翰·O.E.克拉克(John O.E. Clark) 所希望体现的不仅仅是地图及制图过程中的美感,更是这些“以小见大”的图像背后人类认识世界方式的发展与进化。

《波洛克传》

[美]史蒂芬·奈菲/[美]格雷高里·怀特·史密斯 著 沈语冰/宋倩/蒋苇/匡骁 译
启真馆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8-06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或许是对当代绘画产生最大影响的美国画家之一。他最知名的绘画方法是“滴画法”:把巨大的画布平铺在地上,用棒或者画笔将颜料溅洒在画布上,或者用喷雾器喷出稀薄的颜色。在作画的过程中,他会在画布周围甚至内部走动,用各种无意识的动作让画面变得复杂难辨——这也导致大部分人首次见到他的作品(并听闻作品的拍卖价格后)会觉得难以置信甚至怒不可遏,因为他们觉得这种绘画根本没有技艺和美感可言。

然而,波洛克坚决否认他的作品是偶然产生的,他认为,每幅作品背后都有其特定的想法。运用滴画法作画是为了让情感更加充沛地宣泄,让一切矛盾都成为合理的存在。这种独辟蹊径的绘画方式和波洛克本人的生活轨迹不无关系:在他短暂的四十四年生命中,他大部分时间隐居,脾气乖张且反复无常,并且一生都在和酗酒斗争。他个性怪癖,用自己的艺术冲破清规戒律,却始终遭受着“魔鬼的折磨”。

《波洛克传》的作者史蒂芬·奈菲(Steven Naifeh)和格雷高里·怀特·史密斯(Gregory White Smith)的另一部代表作品是《梵高传》,而波洛克也被很多人看作是“美国的文森特·梵高”。或许正是这种伴随着自我毁灭而迸发的创造力吸引了两位作者,他们由此写下的关于艺术家的文字,又感染了更多人。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

[英]奥利弗·詹姆斯 著 贾萱/魏宁 译
后浪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08

今天,社交网络上时不时会有人晒出自己的“基因检测报告”,以证明自己身体和生活中的种种特殊或怪异之处,原来都清清楚楚地写在DNA链条之中。“不怪我,是基因决定的!”或许能够让我们对自己的某些性情或某种特质松一口气,却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掩盖了问题——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认为,我们的性情,乃至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是由家庭而非基因塑造的。

许多人发现,自己和父母乃至祖父母存在性情上的相似性,因而想当然地把这种相似归结为基因的遗传。在《天生非此》一书中,奥利弗·詹姆斯运用自己担任心理医生时积累的大量真实案例以及科学分析,否定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心理层面的代际相似性是由后天培养造成的。人们的性情是由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身份认同等因素共同影响的,之所以会出现代代相传的相似性,是因为家庭培养模式如同基因一般在一代代人之间传递。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本书虽然是科学著作,但并不艰深晦涩,相反,作者用大量的研究证据和实例让整本书变得丰满而幽默。临床心理学教授约翰·里德(John Read)认为,《天生非此》一书在解释家庭环境重要性的同时,实际上还让我们关注一项更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下一代。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新书推荐】“死亡像正午太阳无法直视”

本周关键词:川菜、朱天心、加缪、死刑、文明、地图、基因……

《鱼翅与花椒》

[美]扶霞·邓洛普 著 何雨珈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07

初到一个陌生国家,最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当地的食物——从视觉到嗅觉再到味觉的一次全面轰炸。如果文化学者能从生鱼片和寿司中分析出日本的民族性格,那么从扶霞·邓洛普(Fuchsia Dunlop)《鱼翅与花椒》中的“川菜历险记”里,我们或许也可以从这个英国来客的眼中一窥中华民族的某种特点。

和其他带着猎奇眼光蜻蜓点水记录异域食物的文字不同,扶霞·邓洛普总是在寻找食物的差异背后蕴藏着的中西文化碰撞的深意,同样也触碰了一些更加深入的话题,例如粮食、饥荒、浪费等——这或许与她剑桥大学英国文学学士、伦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硕士的学术背景相关。上世纪九十年代,扶霞来到四川大学读书,住在高标准的留学生宿舍中,却热衷于钻进成都街头的“苍蝇馆子”——她发现,中国人居然真的什么都吃:内脏、脑花、软骨,还有“散发着硫磺气味”的皮蛋。到后来,她不再满足于做个单纯的食客,报名成为了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第一位外国学生。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都是由自己吃进肚子的东西构成的。回到英国后的扶霞偶尔也会思考这个问题:吃了这么多中国菜,我到底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在家中,她从菜园摘了些蔬菜,烹饪装盘后发现里面躺着一只菜虫。她一边想着上面的问题,一边把菜虫吃进了嘴里。

《漫游者》

朱天心 著
理想国 |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8-06

朱天心的丈夫、作家唐诺评价,《漫游者》虽然是小说,但实际上更像是赋——向着某个巨大而神圣的对象而写,或奢华大言,或极度悲伤。这种印象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漫游者》中收录的五篇小说都写于朱天心的父亲朱西宁去世之后。唐诺直接将这本书称为“死亡之书”:这一意象在小说中不停地出现、不断地蔓延,“死亡”在朱天心的笔下成为了供人沉思的哲学命题与供人端倪的文学想象。

朱天心说,自己在父亲去世后曾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时期,就像火车进入隧道时的那一阵骤黑:不怕看见自己,而是怕把自己看得更清楚。她在书中写道:“死亡像正午太阳无法直视,临终的人焚烧着双眼,父亲是替我探路去了。”或许正因如此,作家黄锦树认为,《漫游者》是一种“颇为私密的对话,或者关于私密对话的想望的尝试”。朱天心书写死亡的起点,要远早于《漫游者》。早在处女作《方舟上的日子》里,这种对死亡的追踪和拷问就已初现端倪。即使在关注社会议题或爱情的作品里,死亡也渐渐成为了一种道具和隐喻——不论是逝去的青春、消散的记忆还是都市的废墟,这些失去生命力的存在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死亡。

《我是纱有美》

[日]角田光代 著 莫琼莎 译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06

从五岁起,纱有美的每个暑假都在“山庄”里度过:在山区的一座别墅里,和七个毫无关系的家庭一同聚会。她从幼儿园时代就没有朋友、受尽捉弄,是聚会让她第一次有了玩伴、受到了夸奖,也让她见到了平日严肃的母亲柔软生动的一面。她甚至认为,只有夏日聚会才是真实的:“这里以外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一年之中只能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才能成为真实的自己。”

问题是,这个一年一度固定的夏日聚会究竟因何而起?孩子们不断猜测:他们的父母并非亲戚,也不是同学、邻居,这些孩子唯一的共同点只有“都是独生子女”。并且,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从未从父母那里得到关于这个夏日聚会的解释。藏在这幢充满美好回忆的夏日别墅里的秘密,在孩子成年之后最终被揭晓,它宛如一则极端的“社会思想实验”,背后是作者角田光代所希望探讨的更加深刻的社会话题:人类是否有生育和出生的自主权利?血缘关系是否是家庭成立的必要条件?精英出身是否就能保证人生一帆风顺?

《思索死刑》

[法]阿尔贝·加缪 著 石武耕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03

法国哲学家福柯认为,古典时代的死刑背后是君主权力的彰显:臣民的生命是属于君主的,胆敢忤逆君主的人就会被剥夺生命,这是一种对生命采取消极、否定和拒斥态度的权力。而在现代,权力转而成为积极的、生产的力量,人的身体和生命成为权力管理的对象,死刑开始被谨慎使用——不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而是因为在监狱里把罪犯慢慢规训成“有用的人”更符合社会的需要。

而加缪在《思索死刑》中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反对死刑的理由:他认为,司法的终极形态应当是保护公民、为城邦带来宁静和秩序,而非通过“令人作呕”的死刑场面给公民带来惊吓和不适。权力机构认为,死刑可以成为一种镇压工具,用以“杀一儆百”——加缪坚决反对这一点,认为死刑非但不能阻止罪犯,反而会起到难以预料的示范效果。在本书中,加缪的论述延续了他一贯的叙述风格,并非严肃的学院派著作,却也有一份独特的冷峻力量,如同一份沉重而周密的辩词。

《文明给谁看》

钱满素 著
东方出版社 2018-06

“文明”是一个太过宽泛的词语,以至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目之所及的种种都可以纳入它的讨论范围:从教育到政治,从权利到法律,从文学到电影,从音乐到诗集。这种宽泛也让我们在某些时刻感到惶恐:从什么意义上,我们可以谈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会走向何处?从什么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一个文明是成熟而理性的?

在《文明给谁看》一书中,美国文明史专家钱满素试图通过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余年的多篇文章给出答案。这些文章如同文明的表征一样纷繁芜杂:涉及文学、历史、政治,谈论美国、欧洲和中国,也包括随笔、书评、讲座和访谈等多种体裁。在书中,钱满素讨论了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也谈论了韦斯特美国梦的结构以及“自相矛盾”的福克纳。此外,三十年的时间跨度带来的研究方向变化,也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钱满素对“文明”理解的不断深入。

《地图中的历史:改变世界的58幅地图》

[英]约翰·O.E.克拉克 著 王兢 译
 未读 | 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8-07

人类制作地图这一行为背后的野心,正是把对我们来说过于庞大而渺远的世界铺在二维平面上,让人仅仅转动眼球就可以把“世界”的大致相貌了然于心。但,不论是囿于客观因素,还是制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或误差,想要画出一幅“十全十美”的地图似乎都是一桩难以完成的任务。然而,地图作为人类理解世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已成为了“人-图像-世界”这三位一体中不可或缺的中介。

《地图中的历史》并不像其书名所暗示的那样,仅仅规矩地讲述地图发展的历史——它的内容更侧重于副标题“改变世界的地图”。因此,除了地理地图以外,书中还囊括了地铁地图、疾病地图、城市全景地图、铁路地图,以及亚特兰蒂斯大陆地图和中土世界地图这些幻想中的地图。此外,书中还借助了各种地图来科普许多历史故事的真相,例如“哥伦布为何认为新发现的大陆就是亚洲”,以及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真实原因。通过展示这些功能各异的地图,作者约翰·O.E.克拉克(John O.E. Clark) 所希望体现的不仅仅是地图及制图过程中的美感,更是这些“以小见大”的图像背后人类认识世界方式的发展与进化。

《波洛克传》

[美]史蒂芬·奈菲/[美]格雷高里·怀特·史密斯 著 沈语冰/宋倩/蒋苇/匡骁 译
启真馆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8-06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或许是对当代绘画产生最大影响的美国画家之一。他最知名的绘画方法是“滴画法”:把巨大的画布平铺在地上,用棒或者画笔将颜料溅洒在画布上,或者用喷雾器喷出稀薄的颜色。在作画的过程中,他会在画布周围甚至内部走动,用各种无意识的动作让画面变得复杂难辨——这也导致大部分人首次见到他的作品(并听闻作品的拍卖价格后)会觉得难以置信甚至怒不可遏,因为他们觉得这种绘画根本没有技艺和美感可言。

然而,波洛克坚决否认他的作品是偶然产生的,他认为,每幅作品背后都有其特定的想法。运用滴画法作画是为了让情感更加充沛地宣泄,让一切矛盾都成为合理的存在。这种独辟蹊径的绘画方式和波洛克本人的生活轨迹不无关系:在他短暂的四十四年生命中,他大部分时间隐居,脾气乖张且反复无常,并且一生都在和酗酒斗争。他个性怪癖,用自己的艺术冲破清规戒律,却始终遭受着“魔鬼的折磨”。

《波洛克传》的作者史蒂芬·奈菲(Steven Naifeh)和格雷高里·怀特·史密斯(Gregory White Smith)的另一部代表作品是《梵高传》,而波洛克也被很多人看作是“美国的文森特·梵高”。或许正是这种伴随着自我毁灭而迸发的创造力吸引了两位作者,他们由此写下的关于艺术家的文字,又感染了更多人。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

[英]奥利弗·詹姆斯 著 贾萱/魏宁 译
后浪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08

今天,社交网络上时不时会有人晒出自己的“基因检测报告”,以证明自己身体和生活中的种种特殊或怪异之处,原来都清清楚楚地写在DNA链条之中。“不怪我,是基因决定的!”或许能够让我们对自己的某些性情或某种特质松一口气,却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掩盖了问题——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认为,我们的性情,乃至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是由家庭而非基因塑造的。

许多人发现,自己和父母乃至祖父母存在性情上的相似性,因而想当然地把这种相似归结为基因的遗传。在《天生非此》一书中,奥利弗·詹姆斯运用自己担任心理医生时积累的大量真实案例以及科学分析,否定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心理层面的代际相似性是由后天培养造成的。人们的性情是由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身份认同等因素共同影响的,之所以会出现代代相传的相似性,是因为家庭培养模式如同基因一般在一代代人之间传递。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本书虽然是科学著作,但并不艰深晦涩,相反,作者用大量的研究证据和实例让整本书变得丰满而幽默。临床心理学教授约翰·里德(John Read)认为,《天生非此》一书在解释家庭环境重要性的同时,实际上还让我们关注一项更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下一代。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