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曾经开着装甲车,穿行于非洲战场的枪林弹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曾经开着装甲车,穿行于非洲战场的枪林弹雨

“在法国外籍军团服役的五年里,汽车对我来说是和枪同样重要的武器。”

作者:刘华奇

编辑:万湑龙

图片:刘华奇

刘华奇(化名)是我一次在欧洲参加试车活动时认识的朋友。初认识的时候还有些奇怪,为什么会有一个如此健硕的“媒体老师”从欧洲本地加入了队伍,后来才了解到,他是负责这次活动安保工作的人员,就生活在法国。

和他接触的几天时间里面,聊到了很多关于他曾经在非洲战区生活以及“工作”的经历,只是碍于保密等诸多原因,他在这篇约稿中并没有像与我们聊天时那样提及那么多或残酷无比、或光怪陆离的经历。然而就是通过这些质朴的文字,我们已然能够感受到他对于生活、对于和平、甚至是对于普通到稀松平常的车,都有和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我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

欧洲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千万不要买以字母“F”开头的家用车,因为福特(Ford)的保养成本略高,菲亚特(Fiat)的性能不好,法国车(French car)的质量太差。法国人对车的态度也远比不上他的邻居德国人,在法国到处可以看到停在路边的汽车没有回正车轮,车内散落着废纸,信封,传单和零食,甚至每逢世界杯这样的大型足球比赛,法国人总会烧几台车庆祝一下。据统计,2018年的新年前夜,仅巴黎就有250台汽车被烧毁,全法范围内1031台汽车被当作烟花点燃庆祝新年。

虽然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找到很多与法国人使用汽车有关的笑话,但我对法国的汽车仍有着独特的情感。在法国外籍军团服役的五年里,汽车对我来说是和枪同样重要的武器。

我曾是外籍军团第一骑兵团的一名轻装甲侦察队的副队长和高级轻装甲车驾驶员,在没有任务和演习的时候,就负责培训新的驾驶员。在整个法国军队中,使用率最高的轻型车辆就是Panhard VBL 和Peugeot  P4。2014年我参加法国在中非的红蝴蝶军事行动时,用的也是这两种车。

左侧为VBL右侧为P4▲

法军在部署一个军事行动时使用的士兵,都要提前经过六个月到一年的针对性训练,比如你要去阿富汗,那么就要提前去适应山区作战;或者你要去马里,就要提前去适应沙漠的气候。因为那时我所在的排2013年刚执行完吉布提的驻防任务,加上新上任的排长对加蓬和乍得这样的非洲中部国家非常熟悉,所以我们成为了骑兵团第一批正式进入中非共和国的团队。

我们这个排通常会被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由三台VBL组成的高机动性的侦察队;另一部分是由三台ERC90突击炮车组成的火力支援队;最后一部分是一台装备有.50口径重机枪的卡车,负责全队的后勤物资。不幸的,是刚到中非的时候,由于军队装备协调上出了些问题,轻装甲侦察队只能开着没有任何装甲的P4去执行任务。

左侧为P4 右侧为ERC90 1▲

P4是标致公司生产的一种无装甲军用四驱吉普车,现在已经逐渐被福特的Ranger和路虎的Defender所取代,所以在法国的一些网站上可以花一万五千欧元买到翻新版的P4。

要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领取车辆,弹药,分发武器口粮和让所有车辆彻底进入战斗模式,每天要工作16小时以上。每台侦察车由3-4人组成,除了驾驶员,车长和机枪手以外,有时还要跟一名额外的队医或者无线电通信员。每台汽车都装备有夜间驾驶用的夜视设备,车上所用光学设备总价有时可以超过30万欧元。这套光学设备,可以让我们在夜间看到一公里外的人以及他身上带的金属制品;同时可传送图像到附近的军用计算机上。车上还装备有一到两部无线电台,这套由Thales公司开发的第4代信息系统,可以让整个部队在一个8kg的车载平板电脑上分享战术信息,如标记敌人和友军坐标,呼叫直升机和炮兵支援,发起生化污染警报等。车内还装着可供所有队员三天的应急水源和口粮,信号弹,备用电池,反坦克火箭弹,反坦克榴弹等。为了方便射击,有时会拆除车的挡风玻璃,并在车的前端通常会加装一个用于切割的钢刃,防止士兵被悬在半空的钢丝或电线削掉脑袋。

没错,那刀刃就长这样,这可不是天线▲

等装备好车辆,听完任务简报,休息了不到三个小时,我们便赶在天亮前离开了总部,驶向三百公里外的临时阵地。阵地的四周是工兵用挖掘机堆起的土墙,整个阵地靠一个大型临时发电机组供电。每台到达阵地的车辆在经过基本的安全检测后都要去阵地中的“加油站“补油。所谓加油站,就是30几个油桶堆在一个角落里,需要加油的人用一个手摇式抽油机把油桶里的油摇到汽车油箱里,如果有卡车或者其他大型车辆,加油就成了一件相当耗时的事情。车组人员还需要经常对车辆进行检查,保养和基本的维修,一辆轻型装甲车的保养工作通常需要两名士兵一下午的时间,而保养卡车就需要所有战友通力合作,给卡车换机油的工作也是培养战友默契的最好时机。

在离这个阵地10公里左右的地方,是法军防区的最后一个哨卡,卡住了中非南北的一条重要的公路。哨卡以北直到乍得的大片土地是敌占区,敌军的主力和重武器都在那里;哨卡以南是法军和联合国控制的地区。我们的任务就是用战车搭起第一道防线,如果有敌军的车辆通过警戒线,我们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坚守防线直到后方部队来增援。这条公路并不是想象中的柏油马路,而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某些路段已经被雨水冲毁,军用吉普都要切换成四驱低速档小心翼翼地驶过,所以经常可以看到路边有翻倒的卡车。中非除了首都以外没有供电,更别提道路救援了,卡车侧翻后司机只能搭上后面的车直接离开。曾经甚至有过一辆联合国运粮卡车,在通过哨卡时翻倒在了我们的突击炮车上的情景。

在那里,全排的人被分成两组,一组镇守前线,一组在后方巡逻休整,每天轮换。临时阵地的旁边就有敌军的一个军营,而在不远处的丛林里还有另一伙武装人员——当地的丛林游击队。由于敌军是法军对乍得军事干预时,被迫南下从而占领中非的一支军队,所以根据联合国的一些法规,我们没有权利主动向他们开火,也不能对他们进行驱逐,甚至还要在丛林游击队进攻时保证他们的安全,反之亦然。于是在中非几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就在保护和镇压这两伙武装分子中周旋。不仅是这两股势力之间经常发生摩擦,就连当地的几个村落的丛林游击队之间,也经常发生暴力冲突,时有村民在这样的冲突中被打死。

第一天到这里时,不了解局势的排长带着一队士兵出去侦察,缴了阵地旁边村里敌军哨兵的武器,然后直接被村里的敌军包围,这个闹剧差点过早地点燃了那个火药桶。第七天的时候,敌军在村落的教堂外面屠杀去做礼拜的村民,法军出动了几只战术小队消灭了这伙敌军,同时也清剿了这个军营。在交战中,十几名敌军被打死,其余的被抓获,一名华人中士领着他的小队冲锋时用反坦克炮炸碎了反击的敌人,另一个中国籍士兵,用狙击枪狙杀了正准备向装甲车发送RPG的敌军士兵。从激战发生到敌军尸体被消毒填埋,敌军武器被统一爆破销毁,到最后交还俘虏,一共76小时。

我现在还可以清晰的回忆起,被排成一排的尸体。其中一具被步兵装甲车VAB上的重机枪击中大腿,一颗重机枪的子弹几乎完全扯下了这条腿,只剩一点皮还连在躯干上。

一个月后我们从前线回首都的主营地,换上了迟来的VBL。这种装甲车和之前的P4使用的是同一款发动机,但由于防弹装甲的缘故,战车净重3.4吨,装备成战斗状态后总重量可以超过4吨,所以这部车最快只能开到94km/h。战车配有可在水中推进的螺旋桨和可在生化战争中使用的空气过滤器,算上备用油箱最多可续航600km。

这台战车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在现代战争中可以迅速移动,隐蔽的侦察任务,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更好地胜任非洲战场的反游击战。车体高度只有1.97m,每个轮胎内都有内置实心橡胶,就算爆胎也可以正常行驶上百公里。车上的探照灯也可以切换成肉眼不可见的红外模式,方便夜间侦察和射击。车后舱本来就十分狭小,还要放很多物资,所以士兵都索性将座椅拆除,然后自制一个独腿木凳。

VBL是法军战车中机动性最好的装甲车,也是最危险的装甲车。在车辆行进时车长和机枪手为了方便观察,会直接站在座椅上,从汽车的顶窗探出上半身,士兵都穿着臃肿的战术防弹背心,发生危险时,很难快速躲回车内,一旦翻车,驾驶员最多只会摔断胳膊,而其他成员的上半身会被战车压扁。车内没有空调,太阳将车身的装甲烤的滚烫;车窗也是固定在装甲中的防弹玻璃,没有办法打开,高温和睡眠不足带来的疲劳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驾驶员的意志。近年来,这款车已经造成了三起致死的训练事故。尽管如此,这台车仍然是我们托付生命的移动堡垒,扎临时营地时也是车组人员的“快捷酒店”,不放哨的士兵经常蜷缩着身体在装甲车里休息。

因为率先领到了轻型装甲车,所以首都附近的武装介入和侦察成了我们后期的主要工作。军队的管理结构垂直,这个两千多人的军营里,校级以上的军官就有将近90人,还有很大一部分工程,情报和技术人员,真正被当枪使的士兵只有一小部分。所以在离总部远的地方执行任务,士兵能吃的就只有难以下咽的行军口粮。如果能回到总部,就能吃到每周空运过来的牛奶,啤酒,肉排和蔬菜,周日还有油封鸭和红酒。

总部周围的任务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围堵残留在首都的敌军连长,搜索敌军绑架的人道主义工作者。比如联合国官员和敌军首领谈判时负责警戒,而谈判的内容是关于联合国对敌军支付军费的调整。在那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去想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战,那就很容易出现精神问题。这期间排里经历了几次人员调整,一名战友就因为精神问题被紧急送回了法国,我也从驾驶员的位置换到了车顶。那次位置的调整,让我近距离经历了几次惊险的交火,也让我有幸拿到法国的军人价值十字勋章。后来有人问我在战区想的最多的是什么,我总告诉他们是蚝油拌黄瓜,因为有的时候想的太多对人并没有好处。

退伍后,我还是买了一台“F”字母开头的家用车。一直保持着当时的习惯,在后备箱里存着三天的生存物资;把急救包和反光背心放在手套箱;教一起出行的朋友怎么使用止血带,怎么转移车祸中昏迷的驾驶员才能避免颈部二次损伤。在外籍兵团的生活,圆了心中男孩般对枪和装甲车的梦,也教会了我不少实用的本领;让我更珍惜现在生活的平静,无畏未来生命中的挑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曾经开着装甲车,穿行于非洲战场的枪林弹雨

“在法国外籍军团服役的五年里,汽车对我来说是和枪同样重要的武器。”

作者:刘华奇

编辑:万湑龙

图片:刘华奇

刘华奇(化名)是我一次在欧洲参加试车活动时认识的朋友。初认识的时候还有些奇怪,为什么会有一个如此健硕的“媒体老师”从欧洲本地加入了队伍,后来才了解到,他是负责这次活动安保工作的人员,就生活在法国。

和他接触的几天时间里面,聊到了很多关于他曾经在非洲战区生活以及“工作”的经历,只是碍于保密等诸多原因,他在这篇约稿中并没有像与我们聊天时那样提及那么多或残酷无比、或光怪陆离的经历。然而就是通过这些质朴的文字,我们已然能够感受到他对于生活、对于和平、甚至是对于普通到稀松平常的车,都有和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我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

欧洲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千万不要买以字母“F”开头的家用车,因为福特(Ford)的保养成本略高,菲亚特(Fiat)的性能不好,法国车(French car)的质量太差。法国人对车的态度也远比不上他的邻居德国人,在法国到处可以看到停在路边的汽车没有回正车轮,车内散落着废纸,信封,传单和零食,甚至每逢世界杯这样的大型足球比赛,法国人总会烧几台车庆祝一下。据统计,2018年的新年前夜,仅巴黎就有250台汽车被烧毁,全法范围内1031台汽车被当作烟花点燃庆祝新年。

虽然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找到很多与法国人使用汽车有关的笑话,但我对法国的汽车仍有着独特的情感。在法国外籍军团服役的五年里,汽车对我来说是和枪同样重要的武器。

我曾是外籍军团第一骑兵团的一名轻装甲侦察队的副队长和高级轻装甲车驾驶员,在没有任务和演习的时候,就负责培训新的驾驶员。在整个法国军队中,使用率最高的轻型车辆就是Panhard VBL 和Peugeot  P4。2014年我参加法国在中非的红蝴蝶军事行动时,用的也是这两种车。

左侧为VBL右侧为P4▲

法军在部署一个军事行动时使用的士兵,都要提前经过六个月到一年的针对性训练,比如你要去阿富汗,那么就要提前去适应山区作战;或者你要去马里,就要提前去适应沙漠的气候。因为那时我所在的排2013年刚执行完吉布提的驻防任务,加上新上任的排长对加蓬和乍得这样的非洲中部国家非常熟悉,所以我们成为了骑兵团第一批正式进入中非共和国的团队。

我们这个排通常会被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由三台VBL组成的高机动性的侦察队;另一部分是由三台ERC90突击炮车组成的火力支援队;最后一部分是一台装备有.50口径重机枪的卡车,负责全队的后勤物资。不幸的,是刚到中非的时候,由于军队装备协调上出了些问题,轻装甲侦察队只能开着没有任何装甲的P4去执行任务。

左侧为P4 右侧为ERC90 1▲

P4是标致公司生产的一种无装甲军用四驱吉普车,现在已经逐渐被福特的Ranger和路虎的Defender所取代,所以在法国的一些网站上可以花一万五千欧元买到翻新版的P4。

要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领取车辆,弹药,分发武器口粮和让所有车辆彻底进入战斗模式,每天要工作16小时以上。每台侦察车由3-4人组成,除了驾驶员,车长和机枪手以外,有时还要跟一名额外的队医或者无线电通信员。每台汽车都装备有夜间驾驶用的夜视设备,车上所用光学设备总价有时可以超过30万欧元。这套光学设备,可以让我们在夜间看到一公里外的人以及他身上带的金属制品;同时可传送图像到附近的军用计算机上。车上还装备有一到两部无线电台,这套由Thales公司开发的第4代信息系统,可以让整个部队在一个8kg的车载平板电脑上分享战术信息,如标记敌人和友军坐标,呼叫直升机和炮兵支援,发起生化污染警报等。车内还装着可供所有队员三天的应急水源和口粮,信号弹,备用电池,反坦克火箭弹,反坦克榴弹等。为了方便射击,有时会拆除车的挡风玻璃,并在车的前端通常会加装一个用于切割的钢刃,防止士兵被悬在半空的钢丝或电线削掉脑袋。

没错,那刀刃就长这样,这可不是天线▲

等装备好车辆,听完任务简报,休息了不到三个小时,我们便赶在天亮前离开了总部,驶向三百公里外的临时阵地。阵地的四周是工兵用挖掘机堆起的土墙,整个阵地靠一个大型临时发电机组供电。每台到达阵地的车辆在经过基本的安全检测后都要去阵地中的“加油站“补油。所谓加油站,就是30几个油桶堆在一个角落里,需要加油的人用一个手摇式抽油机把油桶里的油摇到汽车油箱里,如果有卡车或者其他大型车辆,加油就成了一件相当耗时的事情。车组人员还需要经常对车辆进行检查,保养和基本的维修,一辆轻型装甲车的保养工作通常需要两名士兵一下午的时间,而保养卡车就需要所有战友通力合作,给卡车换机油的工作也是培养战友默契的最好时机。

在离这个阵地10公里左右的地方,是法军防区的最后一个哨卡,卡住了中非南北的一条重要的公路。哨卡以北直到乍得的大片土地是敌占区,敌军的主力和重武器都在那里;哨卡以南是法军和联合国控制的地区。我们的任务就是用战车搭起第一道防线,如果有敌军的车辆通过警戒线,我们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坚守防线直到后方部队来增援。这条公路并不是想象中的柏油马路,而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某些路段已经被雨水冲毁,军用吉普都要切换成四驱低速档小心翼翼地驶过,所以经常可以看到路边有翻倒的卡车。中非除了首都以外没有供电,更别提道路救援了,卡车侧翻后司机只能搭上后面的车直接离开。曾经甚至有过一辆联合国运粮卡车,在通过哨卡时翻倒在了我们的突击炮车上的情景。

在那里,全排的人被分成两组,一组镇守前线,一组在后方巡逻休整,每天轮换。临时阵地的旁边就有敌军的一个军营,而在不远处的丛林里还有另一伙武装人员——当地的丛林游击队。由于敌军是法军对乍得军事干预时,被迫南下从而占领中非的一支军队,所以根据联合国的一些法规,我们没有权利主动向他们开火,也不能对他们进行驱逐,甚至还要在丛林游击队进攻时保证他们的安全,反之亦然。于是在中非几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就在保护和镇压这两伙武装分子中周旋。不仅是这两股势力之间经常发生摩擦,就连当地的几个村落的丛林游击队之间,也经常发生暴力冲突,时有村民在这样的冲突中被打死。

第一天到这里时,不了解局势的排长带着一队士兵出去侦察,缴了阵地旁边村里敌军哨兵的武器,然后直接被村里的敌军包围,这个闹剧差点过早地点燃了那个火药桶。第七天的时候,敌军在村落的教堂外面屠杀去做礼拜的村民,法军出动了几只战术小队消灭了这伙敌军,同时也清剿了这个军营。在交战中,十几名敌军被打死,其余的被抓获,一名华人中士领着他的小队冲锋时用反坦克炮炸碎了反击的敌人,另一个中国籍士兵,用狙击枪狙杀了正准备向装甲车发送RPG的敌军士兵。从激战发生到敌军尸体被消毒填埋,敌军武器被统一爆破销毁,到最后交还俘虏,一共76小时。

我现在还可以清晰的回忆起,被排成一排的尸体。其中一具被步兵装甲车VAB上的重机枪击中大腿,一颗重机枪的子弹几乎完全扯下了这条腿,只剩一点皮还连在躯干上。

一个月后我们从前线回首都的主营地,换上了迟来的VBL。这种装甲车和之前的P4使用的是同一款发动机,但由于防弹装甲的缘故,战车净重3.4吨,装备成战斗状态后总重量可以超过4吨,所以这部车最快只能开到94km/h。战车配有可在水中推进的螺旋桨和可在生化战争中使用的空气过滤器,算上备用油箱最多可续航600km。

这台战车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在现代战争中可以迅速移动,隐蔽的侦察任务,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更好地胜任非洲战场的反游击战。车体高度只有1.97m,每个轮胎内都有内置实心橡胶,就算爆胎也可以正常行驶上百公里。车上的探照灯也可以切换成肉眼不可见的红外模式,方便夜间侦察和射击。车后舱本来就十分狭小,还要放很多物资,所以士兵都索性将座椅拆除,然后自制一个独腿木凳。

VBL是法军战车中机动性最好的装甲车,也是最危险的装甲车。在车辆行进时车长和机枪手为了方便观察,会直接站在座椅上,从汽车的顶窗探出上半身,士兵都穿着臃肿的战术防弹背心,发生危险时,很难快速躲回车内,一旦翻车,驾驶员最多只会摔断胳膊,而其他成员的上半身会被战车压扁。车内没有空调,太阳将车身的装甲烤的滚烫;车窗也是固定在装甲中的防弹玻璃,没有办法打开,高温和睡眠不足带来的疲劳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驾驶员的意志。近年来,这款车已经造成了三起致死的训练事故。尽管如此,这台车仍然是我们托付生命的移动堡垒,扎临时营地时也是车组人员的“快捷酒店”,不放哨的士兵经常蜷缩着身体在装甲车里休息。

因为率先领到了轻型装甲车,所以首都附近的武装介入和侦察成了我们后期的主要工作。军队的管理结构垂直,这个两千多人的军营里,校级以上的军官就有将近90人,还有很大一部分工程,情报和技术人员,真正被当枪使的士兵只有一小部分。所以在离总部远的地方执行任务,士兵能吃的就只有难以下咽的行军口粮。如果能回到总部,就能吃到每周空运过来的牛奶,啤酒,肉排和蔬菜,周日还有油封鸭和红酒。

总部周围的任务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围堵残留在首都的敌军连长,搜索敌军绑架的人道主义工作者。比如联合国官员和敌军首领谈判时负责警戒,而谈判的内容是关于联合国对敌军支付军费的调整。在那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去想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战,那就很容易出现精神问题。这期间排里经历了几次人员调整,一名战友就因为精神问题被紧急送回了法国,我也从驾驶员的位置换到了车顶。那次位置的调整,让我近距离经历了几次惊险的交火,也让我有幸拿到法国的军人价值十字勋章。后来有人问我在战区想的最多的是什么,我总告诉他们是蚝油拌黄瓜,因为有的时候想的太多对人并没有好处。

退伍后,我还是买了一台“F”字母开头的家用车。一直保持着当时的习惯,在后备箱里存着三天的生存物资;把急救包和反光背心放在手套箱;教一起出行的朋友怎么使用止血带,怎么转移车祸中昏迷的驾驶员才能避免颈部二次损伤。在外籍兵团的生活,圆了心中男孩般对枪和装甲车的梦,也教会了我不少实用的本领;让我更珍惜现在生活的平静,无畏未来生命中的挑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