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吧:《魔术秘史》(The Secret History of Magic)这本书和萨满教、异教巫术、神秘传统以及巫术崇拜都没关系。如果你对魔术的这些支系感兴趣,你应该读人类学,去你们当地图书馆的“新时代”板块,或者你最喜欢的书店转转。有些书的书名会很学术,比如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弗朗西斯·耶茨(Frances Yates)、伊安·卡里亚努(Ioan Culianu)、卡罗·金兹伯格(Carlo Ginzburg)和罗纳德·赫顿(Ronald Hutton)的著作;而其他的可能就带有些欺骗性和偏狭,比如埃利法斯·利维(Eliphas Levi)、玛格丽特·默里(Margaret Murray)、蒙塔古·萨默斯(Montague Summers)和吉拉尔德·加德纳(Gerald Gardner)写的书。但这些作品都有个共同的元素:它们都把魔术处理为一个信仰体系。

但彼得·拉蒙特(Peter Lamont)和吉姆·斯坦梅耶(Jim Steinmeyer)不是这样。他们的关注点,都在副标题里展现了:“欺骗的艺术”(the deceptive art)。换句话说,戏法、舞台幻术、纸牌魔术、读心术以及所有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壮举——从帽中变兔到将女子锯成两半——都让我们自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正如作者所强调的,在魔术中,我们从来没有认真相信过表演者真的打破了物理和自然法则。更多时候,我们的愉悦来自于知晓自己将要被欺骗,不管我们如何对发生的事情聚精会神,最终都会发现自己被骗了。一个好的舞台魔术师会给我们留下惊奇,而不是装作他或她拥有了魔鬼般的力量来吓人。
如果佩恩和特勒(Penn and Teller)是当今最为著名的魔术二人组,那么本书的合作作者就是他们在学术界的翻版。彼得·拉蒙特是爱丁堡大学的历史学家与心理学教授,他从前是个魔术师,写过《印度绳索戏法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Indian Rope Trick),那是一部关于此种怪异传说引人入胜又诙谐幽默的“传记”。吉姆·斯坦梅耶不仅为道格·汉宁(Doug Henning)和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设计过幻术,还就自己的魔术撰写过大量著作,最著名的是《把大象藏起来》(Hiding the Elephant)——一本关于魔术师如何学习把人、动物乃至自由女神像变没的秘籍。当然,正如两位作者腼腆提醒我们的那样,“‘不可能’从来都不轻巧。”
本质上,《魔术秘史》考察了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间被称作“表演业”奇观的发展。在此期间,魔术师们都要仰赖双手的灵巧和误导技巧,近年来则依靠科学和技术。书中最广阔的分析,或许要数对19世纪魔术师让-尤金·罗伯特·胡丁(Jean-Eugène Robert-Houdin)的再审视,当时他奉法国政府之名,对阿尔及利亚做了一次著名访问。拉蒙特和斯坦梅耶揭示了这段经历以及魔术师回忆录中的许多其他内容,是如何被扭曲和浪漫化的。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位法国人在阿尔及利亚酋长面前,首次简洁有效地“证明”了他超自然的力量。
罗伯特·胡丁大胆地宣称,即使是最强壮的战士,也会被他变得像小孩子一样虚弱。为了证明,他把一个小箱子放在舞台上,让一个阿拉伯志愿者把它搬起来——很轻易就做到了。但是随后,魔术师做了一个神秘的手势,要求那个人再次搬起箱子。这一次,尽管志愿者累得气喘吁吁,但哪怕想挪动箱子分毫,也被证明绝无可能。你可能已经猜到了这个把戏的秘密:箱子里有一块钢板,而地板下面,是一个能够暗中开启、关闭的超强电磁铁。所有的戏剧专业人士都知道,表演就是一切。

年轻魔术师埃里克·韦斯(Erich Weiss)起初非常崇敬罗伯特·胡丁,这通过他给自己取的艺名——胡迪尼,就能感受到他所表达的敬意。然而,这位逃遁术大师的篇幅却只有寥寥数页——其他写胡迪尼的书汗牛充栋——相反,这本书里却多是其他更晚近的维多利亚时代,或者现代早期的魔术大师,比如约瑟夫·布蒂埃尔·德·科尔塔(Joseph Buatier de Kolta),约翰·霍夫辛瑟(Johann Hofzinser),威尔贾巴·弗里克尔(Wiljalba Frikell),“书桌兄弟”(Davenport brothers,他们的行为受当代唯灵论的启发,还卷入了一场“灵魂内阁”),约翰·奈维尔·马斯基林(John Nevil Maskelyne)——他把伦敦的埃及大厅变成了世界最著名的魔术剧院,以及马斯基林那更有天赋的搭档大卫·迪凡特(David Devant)。我们从书中也能了解到魔术教育连锁化的过程,包括魔术指南书——包括S.W.艾德内斯(S.W. Erdnase)所著《牌桌专家》——的出版。这个艾德内斯,除了他的名字倒过来的拼写E.S.安德鲁斯(E.S. Andrews),我们一无所知。这本《牌桌专家》,被现代近景魔术的杰出实践者戴·弗农(Dai Vernon)奉为圣经。其他章节则着眼于音乐大厅、广播和电影的影响。
在他们所书写的历史中,这对作者分享了一些令人难忘的关于舞台魔术的观点。譬如,罗伯特·胡丁曾机智断言,“变魔术只不过是演员在扮演魔术师的一部分。”为了避免显得过于熟练,艾德内斯建议纸牌魔术师们“尽可能掩饰自己对数字技术的掌握。”当代艺术家班克斯(Banksy)又加了第三条箴言:“变得精通骗术之后,你便不需要再精通任何事物。”
正如斯坦梅耶和拉蒙特反复说起的那样:在魔术中,“发生的事情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观众们自然会怀疑(表演者)使用了活板门、镜子和电线,但这并不重要。只要在动作发生时,观众瞪大双眼却没有看出破绽,就没事。为了证明他们的袖子里没有藏任何东西,魔术师有时会公然把它们撸起来——这个动作往往成为了一种在袖子里藏东西的方法。
尽管本书有点重复和散漫,但作为一部历史,它也是一种哲学辩护。魔术师们站在我们面前,引出“一种特殊奇迹”。在某些幸福的时刻,我们实际上“心中不信它是真的,但已经在体验‘不可能’。”
(翻译:马元西)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