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最新世界500强重庆无一登榜,如何转型提升竞争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最新世界500强重庆无一登榜,如何转型提升竞争力

众流方成水。中西部要迎头赶上,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近日,江北嘴财经获悉,备受瞩目的2018《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正式出炉。在上榜公司数量上,美国以126家上榜公司继续位居第一,中国公司达到120家,较去年增加5家,稳居第二,日本以52家位列第三。120家中国企业中,重庆企业无一登榜。

重庆、成都无一企业上榜,中西部转型升级迫切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企业总部所在地来看,今年的500强榜单较为直观地反映了中国的城市竞争格局和行业发展趋势。

从城市分布来看,在上榜中国企业中,除香港(8家)和台湾地区(9家)外,集中分布在四大一线城市。其中,北京53家,上海7家,深圳7家,广州3家,占比近六成。

而反观中西部城市群,成绩则不那么好看。

江北嘴财经注意到,根据财富中文网的说法,“中国企业所处产业结构还具有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特点”。这在中西部省份表现得尤为明显。

整体来看,依托一线城市的经济带动效应,中国世界500强企业集中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且几乎囊括所有计算机、互联网等高科技企业,中西部省份则略显尴尬。一方面上榜企业数量较少,特别是在西部,只有西安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的企业上榜,重庆、成都等热门城市无一登榜。另一方面,登榜的企业多以煤炭、钢铁等传统资源型企业为主。

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从上榜企业数量看,共有4家企业上榜,在中西部算是佼佼者。不过,江北嘴财经发现,四家企业全部是山西省属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分别为晋煤集团、阳煤集团、潞安集团及同煤集团。值得注意的是,上榜的四大煤企排名较上一年继续下滑,而且均处于榜尾位置。

西安有两家企业上榜:一家是延长石油,一家是陕煤集团,也均为资源型产业。

可见,整个中西部,民营经济与新兴行业缺乏头部企业,与东部城市还有很大的距离。

众流方成水。中西部要迎头赶上,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互联网及新技术企业竞争实力日益强劲

纵观2018年世界500强,中国共有11家IT领域(包括电信、互联网、电脑等硬件制造、软件等)企业入围世界500强。且互联网企业的排名是上升得最快的。

全球上升得最快的10家公司中,有8家来自中国大陆,其中有2家属于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上升162位)、腾讯(上升147位)。在净资产收益率榜上,腾讯还成为了中国最赚钱的公司,利润率超过了30%。

而据《财富》分析,近年来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的创新溢出效应是其他技术创新的2倍,华为公司因此从第83名上升到了72名,在排名世界前100名的中国大陆公司里,是唯一一家新技术企业。

重庆:如何突破产业竞争力

众所周知,重庆曾经是一个以工业为主要发展对象的城市,经济结构发展不均衡,与工业相关的发展的较好的生产制造企业规模较大,但其他产业发展相对缓慢,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整体产业综合竞争力不高。除了最新在世界500强榜单上成绩为“零”, 此前在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的发布《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上重庆的“独角兽”企业也无一登榜。

从本次的最新500强名单中,不只看到了重庆竞争力的不足,还应该总结出背后的原因,发掘潜在的机会。那么,在产业竞争力上,重庆改如何发力突破?

上文提到,中西部欲整体崛起,创新升级是关键,重庆自然也不例外。

据悉, 在2018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共出现了40次。今年“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建议支持重庆建设全国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和应用示范基地。目前,重庆正大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围绕装备制造等领域进行智能化改造。

近期,重庆市政府市长唐良智在2018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发布会上表示,将着力培育智能产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广智能化应用,深度挖掘大数据智能化的商用、政用、民用价值,加快推动“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重庆智造”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将重庆建成国家重要的智能产业基地、全国一流的智能化应用示范城、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

“多年内陆开放,让重庆市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和应用已具备良好基础。”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既是客观事实,也有数据和案例作为支撑。

江北嘴财经了解到,重庆智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17年全市智能产业企业超过3000户,智能优势产业体系初步构建,智能终端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工业机器人领域初步形成研发、整机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应用服务全产业体系。

同时,重庆有较为完善的开放平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和中新重庆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已形成两江新区以及3个保税区、5个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41个市级开发区的开放平台体系,建立了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等一批智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上述因素都将成为重庆发展大数据智能化的重要支撑。”该负责人说。

江北嘴财经认为,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将推动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发挥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在发展大数据智能化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借“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与世界产业的深度对接和错位发展,逐步融入世界分工体系,提升开放水平;另一方面要当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辐射带动西部地区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可以说,以世界500强榜单“为鉴”,可知兴替,可明得失。重庆要在城市整体竞争力上奋起直追,进击经济高质量发展,还须且思且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最新世界500强重庆无一登榜,如何转型提升竞争力

众流方成水。中西部要迎头赶上,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近日,江北嘴财经获悉,备受瞩目的2018《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正式出炉。在上榜公司数量上,美国以126家上榜公司继续位居第一,中国公司达到120家,较去年增加5家,稳居第二,日本以52家位列第三。120家中国企业中,重庆企业无一登榜。

重庆、成都无一企业上榜,中西部转型升级迫切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企业总部所在地来看,今年的500强榜单较为直观地反映了中国的城市竞争格局和行业发展趋势。

从城市分布来看,在上榜中国企业中,除香港(8家)和台湾地区(9家)外,集中分布在四大一线城市。其中,北京53家,上海7家,深圳7家,广州3家,占比近六成。

而反观中西部城市群,成绩则不那么好看。

江北嘴财经注意到,根据财富中文网的说法,“中国企业所处产业结构还具有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特点”。这在中西部省份表现得尤为明显。

整体来看,依托一线城市的经济带动效应,中国世界500强企业集中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且几乎囊括所有计算机、互联网等高科技企业,中西部省份则略显尴尬。一方面上榜企业数量较少,特别是在西部,只有西安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的企业上榜,重庆、成都等热门城市无一登榜。另一方面,登榜的企业多以煤炭、钢铁等传统资源型企业为主。

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从上榜企业数量看,共有4家企业上榜,在中西部算是佼佼者。不过,江北嘴财经发现,四家企业全部是山西省属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分别为晋煤集团、阳煤集团、潞安集团及同煤集团。值得注意的是,上榜的四大煤企排名较上一年继续下滑,而且均处于榜尾位置。

西安有两家企业上榜:一家是延长石油,一家是陕煤集团,也均为资源型产业。

可见,整个中西部,民营经济与新兴行业缺乏头部企业,与东部城市还有很大的距离。

众流方成水。中西部要迎头赶上,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互联网及新技术企业竞争实力日益强劲

纵观2018年世界500强,中国共有11家IT领域(包括电信、互联网、电脑等硬件制造、软件等)企业入围世界500强。且互联网企业的排名是上升得最快的。

全球上升得最快的10家公司中,有8家来自中国大陆,其中有2家属于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上升162位)、腾讯(上升147位)。在净资产收益率榜上,腾讯还成为了中国最赚钱的公司,利润率超过了30%。

而据《财富》分析,近年来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的创新溢出效应是其他技术创新的2倍,华为公司因此从第83名上升到了72名,在排名世界前100名的中国大陆公司里,是唯一一家新技术企业。

重庆:如何突破产业竞争力

众所周知,重庆曾经是一个以工业为主要发展对象的城市,经济结构发展不均衡,与工业相关的发展的较好的生产制造企业规模较大,但其他产业发展相对缓慢,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整体产业综合竞争力不高。除了最新在世界500强榜单上成绩为“零”, 此前在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的发布《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上重庆的“独角兽”企业也无一登榜。

从本次的最新500强名单中,不只看到了重庆竞争力的不足,还应该总结出背后的原因,发掘潜在的机会。那么,在产业竞争力上,重庆改如何发力突破?

上文提到,中西部欲整体崛起,创新升级是关键,重庆自然也不例外。

据悉, 在2018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共出现了40次。今年“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建议支持重庆建设全国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和应用示范基地。目前,重庆正大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围绕装备制造等领域进行智能化改造。

近期,重庆市政府市长唐良智在2018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发布会上表示,将着力培育智能产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广智能化应用,深度挖掘大数据智能化的商用、政用、民用价值,加快推动“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重庆智造”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将重庆建成国家重要的智能产业基地、全国一流的智能化应用示范城、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

“多年内陆开放,让重庆市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和应用已具备良好基础。”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既是客观事实,也有数据和案例作为支撑。

江北嘴财经了解到,重庆智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17年全市智能产业企业超过3000户,智能优势产业体系初步构建,智能终端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工业机器人领域初步形成研发、整机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应用服务全产业体系。

同时,重庆有较为完善的开放平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和中新重庆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已形成两江新区以及3个保税区、5个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41个市级开发区的开放平台体系,建立了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等一批智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上述因素都将成为重庆发展大数据智能化的重要支撑。”该负责人说。

江北嘴财经认为,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将推动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发挥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在发展大数据智能化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借“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与世界产业的深度对接和错位发展,逐步融入世界分工体系,提升开放水平;另一方面要当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辐射带动西部地区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可以说,以世界500强榜单“为鉴”,可知兴替,可明得失。重庆要在城市整体竞争力上奋起直追,进击经济高质量发展,还须且思且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