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逃离微信语音,却逃不开领导的语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逃离微信语音,却逃不开领导的语音

大部分人很难接受除了上司或长辈之外的对象发送语音信息,这不失为一种中国社会场景和秩序的还原。

图片来源:CodeItBro

受微信语音长期轰炸的不快经验和社交顽疾,让7月17日一篇刊载于美国石英财经网上的文章《在中国,发送微信语音信息是身份的标志》立即引来中国媒体和民众的热切关注和转发。该文称,微信语音功能提供信息交换便利的同时,折射出中国职场社交地位的高低,作者Zara Zhang认为人们讨厌语音,却不得不对超长、频繁、可能表达不清的语音侧耳倾听,而此种受到包容的对象通常是位高权重者。

在海外报道中,承载时间在1-60秒内的语音信息功能——也被称为“按住说话”——以不可抗拒之势风靡中国, 2016年有16%的微信信息是通过语音发送。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例子是,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朝手机间歇性喊叫,当新型通讯工具被大多人误解为对讲机或语音邮件的表兄,不啻为当代生活里的返古现象。

然而,年轻人对微信语音避之不及。分别发布于《华尔街日报》和《福克斯新闻网》上的两篇文章,发出了共同的控诉:中国人更想收到妈妈的文字消息,为什么语音消息总是阴魂不散?他们对微信语音评价不佳,感到害怕,并明确表示抗拒。

图片来源:ZingGadget

在微博,随着“连续60秒微信语音”登上热搜话题榜,这种行为是否应该列入社交礼貌仍然值得讨论。我们观察到,大多数参与者对长辈和上司保留了难得的、极大的包容心,但整体发言并不乐观,纷纷竖起批评的靶子:不礼貌、情商低、自私、没素养,其中一种新的认识是,它还成为评判个人职业道德的尺度。

语音信息或语音社交普及,背后是深刻的人类交流需求,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它在中国的流行,以及又为什么招致如此多的纷争——甚至有网友们多次提议废除该功能——尤其是在虚拟社交媒体中引入了享有特权者(主要指上司、领导)和非特权者的划分,这种正当性来自何处?

图片来源:WSJ

“我比你重要”,接受或讨厌微信语音? 

微信语音的拥趸者身上有鲜明的群体属性,常以高龄、忙碌的形象出现。这些人包括了司机、销售等,Pandora Sykes在《语音消息的崛起》一文里生动描写了新妈妈们享受语音消息的情景:清晨起床的新妈妈录了播客,通过语音给播客共同主持人、自己的母亲、朋友分别发送了信息。正是因为小小麦克风,她的拇指得到解放,一只手拿着iPhone,另一只手还可以拿着折叠式婴儿车,轻松喂食。

值得强调的是,当我们在说微信语音有效率时,实际上说的是多任务处理意义上的效率,它不仅适合婴儿妈妈,也是所有人类的效率助手。另一个常常被提及的优点更加人情化、世俗化,一句“谢谢”使用文字还是使用语音的效果可能大相径庭,因为音调和声音作为人们辨别情绪的方式之一,可以自然拉近距离,而不用担心被默默贴上“高冷”的标签。

现实里,微信语音之所以在中国土壤上野蛮生长,可以从文化差异、网络历史和语言来理解。还在2015年时,此种现象在《停止发文字短信,向中国人学习一种新的发消息方式》一文里被描述成三种中国特色,在所谓热闹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人对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的容忍度高于多数国家,加之20世纪中期网吧发展良好,培养了一大批使用YY语音的网络游戏玩家,这些人专注于游戏,不愿意花时间打字,对语音信息习以为常。中文很难打同样遭到了外国人吐槽。

图片来源:Quarz

对于语音信息的本质,从作家和技术哲学家Tom Chatfield的观点来看,它是片面的、单向获益的、相对耗时的。并非出于实际对话的渴望,而是其中一方潜意识里想要离开键盘的借口,可以让发信人的生活更轻松,但对收件人来说则很痛苦、耗时。为此他将语音信息称之为“聋社交”的一面——就是振聋发聩的“聋”,15分钟的语音信息只会有炮轰的效果,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打电话或者打字?

这相当于在说:“我显然比你忙,我比你很重要。”而这种使用的特殊权利明显会向部分人倾斜。

微信群是中国人的“社会场景”

这些年,社交媒介更新换代,微信之后,步入极端,形成了“微信上无法缺席”的社交媒体怪圈。

一个深切的感受是,我们无法自由删除作为工具的微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孙玮教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借用法国学者德布雷的“中介化”概念解释微信带来的巨变,她认为媒介和人的关系发生反转,原本先有人,然后才去使用媒介的次序被打破。该软件中的微信群就是很好的例子,25个微信群,就有25个你,而闺蜜群和工作群的你是不一样的你,这时候微信不再只是为人所用的工具,才有微信“塑造”人的说法。

甚至可以说,微信群就是中国社会场景的现实和还原。以目前国人的日常经验而言,微信流通着与日常密切相关的、无处不在的信息,如果你在微信上缺席,即便你们线下见面,可能也搭不上话,反而成了一种“缺席的在场”,绝不是夸大其词。

同样是媒介,为什么人们使用微博时似乎更随性、表现更一致、行为更少收敛呢?微信定位为熟人社会,我是谁、我的的真实背景包括家族、社会关系完整继承于社交网络中。这也就意味着你的每句感叹、吐槽、赞赏都是带着连你的背景,发送给你的熟人。

我们大概可以这么理解:微信已经成为一种存在方式和社会场景,打破了“公共和私人”、“真实和虚拟”的对立关系,同时直接影响了社会交流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收到一条片面的、发送者单向获益的微信语音,接收者在情绪上很难接受除了上司或长辈之外的对象这样做,这也不失为一种中国社会场景和秩序的还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逃离微信语音,却逃不开领导的语音

大部分人很难接受除了上司或长辈之外的对象发送语音信息,这不失为一种中国社会场景和秩序的还原。

图片来源:CodeItBro

受微信语音长期轰炸的不快经验和社交顽疾,让7月17日一篇刊载于美国石英财经网上的文章《在中国,发送微信语音信息是身份的标志》立即引来中国媒体和民众的热切关注和转发。该文称,微信语音功能提供信息交换便利的同时,折射出中国职场社交地位的高低,作者Zara Zhang认为人们讨厌语音,却不得不对超长、频繁、可能表达不清的语音侧耳倾听,而此种受到包容的对象通常是位高权重者。

在海外报道中,承载时间在1-60秒内的语音信息功能——也被称为“按住说话”——以不可抗拒之势风靡中国, 2016年有16%的微信信息是通过语音发送。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例子是,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朝手机间歇性喊叫,当新型通讯工具被大多人误解为对讲机或语音邮件的表兄,不啻为当代生活里的返古现象。

然而,年轻人对微信语音避之不及。分别发布于《华尔街日报》和《福克斯新闻网》上的两篇文章,发出了共同的控诉:中国人更想收到妈妈的文字消息,为什么语音消息总是阴魂不散?他们对微信语音评价不佳,感到害怕,并明确表示抗拒。

图片来源:ZingGadget

在微博,随着“连续60秒微信语音”登上热搜话题榜,这种行为是否应该列入社交礼貌仍然值得讨论。我们观察到,大多数参与者对长辈和上司保留了难得的、极大的包容心,但整体发言并不乐观,纷纷竖起批评的靶子:不礼貌、情商低、自私、没素养,其中一种新的认识是,它还成为评判个人职业道德的尺度。

语音信息或语音社交普及,背后是深刻的人类交流需求,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它在中国的流行,以及又为什么招致如此多的纷争——甚至有网友们多次提议废除该功能——尤其是在虚拟社交媒体中引入了享有特权者(主要指上司、领导)和非特权者的划分,这种正当性来自何处?

图片来源:WSJ

“我比你重要”,接受或讨厌微信语音? 

微信语音的拥趸者身上有鲜明的群体属性,常以高龄、忙碌的形象出现。这些人包括了司机、销售等,Pandora Sykes在《语音消息的崛起》一文里生动描写了新妈妈们享受语音消息的情景:清晨起床的新妈妈录了播客,通过语音给播客共同主持人、自己的母亲、朋友分别发送了信息。正是因为小小麦克风,她的拇指得到解放,一只手拿着iPhone,另一只手还可以拿着折叠式婴儿车,轻松喂食。

值得强调的是,当我们在说微信语音有效率时,实际上说的是多任务处理意义上的效率,它不仅适合婴儿妈妈,也是所有人类的效率助手。另一个常常被提及的优点更加人情化、世俗化,一句“谢谢”使用文字还是使用语音的效果可能大相径庭,因为音调和声音作为人们辨别情绪的方式之一,可以自然拉近距离,而不用担心被默默贴上“高冷”的标签。

现实里,微信语音之所以在中国土壤上野蛮生长,可以从文化差异、网络历史和语言来理解。还在2015年时,此种现象在《停止发文字短信,向中国人学习一种新的发消息方式》一文里被描述成三种中国特色,在所谓热闹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人对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的容忍度高于多数国家,加之20世纪中期网吧发展良好,培养了一大批使用YY语音的网络游戏玩家,这些人专注于游戏,不愿意花时间打字,对语音信息习以为常。中文很难打同样遭到了外国人吐槽。

图片来源:Quarz

对于语音信息的本质,从作家和技术哲学家Tom Chatfield的观点来看,它是片面的、单向获益的、相对耗时的。并非出于实际对话的渴望,而是其中一方潜意识里想要离开键盘的借口,可以让发信人的生活更轻松,但对收件人来说则很痛苦、耗时。为此他将语音信息称之为“聋社交”的一面——就是振聋发聩的“聋”,15分钟的语音信息只会有炮轰的效果,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打电话或者打字?

这相当于在说:“我显然比你忙,我比你很重要。”而这种使用的特殊权利明显会向部分人倾斜。

微信群是中国人的“社会场景”

这些年,社交媒介更新换代,微信之后,步入极端,形成了“微信上无法缺席”的社交媒体怪圈。

一个深切的感受是,我们无法自由删除作为工具的微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孙玮教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借用法国学者德布雷的“中介化”概念解释微信带来的巨变,她认为媒介和人的关系发生反转,原本先有人,然后才去使用媒介的次序被打破。该软件中的微信群就是很好的例子,25个微信群,就有25个你,而闺蜜群和工作群的你是不一样的你,这时候微信不再只是为人所用的工具,才有微信“塑造”人的说法。

甚至可以说,微信群就是中国社会场景的现实和还原。以目前国人的日常经验而言,微信流通着与日常密切相关的、无处不在的信息,如果你在微信上缺席,即便你们线下见面,可能也搭不上话,反而成了一种“缺席的在场”,绝不是夸大其词。

同样是媒介,为什么人们使用微博时似乎更随性、表现更一致、行为更少收敛呢?微信定位为熟人社会,我是谁、我的的真实背景包括家族、社会关系完整继承于社交网络中。这也就意味着你的每句感叹、吐槽、赞赏都是带着连你的背景,发送给你的熟人。

我们大概可以这么理解:微信已经成为一种存在方式和社会场景,打破了“公共和私人”、“真实和虚拟”的对立关系,同时直接影响了社会交流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收到一条片面的、发送者单向获益的微信语音,接收者在情绪上很难接受除了上司或长辈之外的对象这样做,这也不失为一种中国社会场景和秩序的还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