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何新闻业不再出现天才?调查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赫许出了一本回忆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何新闻业不再出现天才?调查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赫许出了一本回忆录

曾多次揭露国家丑闻的调查记者西莫·赫许在回忆录《记者》中回顾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图片来源:Giorgio Montersino/ Flickr

过了一定年纪,年长的新闻记者开始摆脱束缚。出于奇思异想,他们会同编辑、同事、新闻来源,甚至是读者展开各种有欠考虑的争斗。对西莫·赫许(Seymour Hersh)来说,这个年纪是26岁。在接下来的60多年人生里,他的战斗从未停止。“在他们干掉你之前先干掉他们。”一位邻居这样建议年轻的赫许。他的建议奏效了。赫许的回忆录标题很是乏味——《记者》(Reporter),或许换一个标题《去他们的》(Fuck Them),更能传达作者的心声,以及他对待敌人和同盟的态度。

赫许在芝加哥南区长大,家里经营一家干洗店。在这里,他是一名潦倒记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在那些报道腐败的新闻记者中,他是个“痞里痞气的犹太人”,有时也参与到当地的腐败中。像许多野心勃勃的纸媒记者一样,通过给新闻社发一些漂亮的稿子,他找到了写特刊的门路。很快,他就去了华盛顿的美联社,那种不拘礼节的特质让他在这个地方如鱼得水。刚一到达,他就看见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Earl Warren)正和妻子在一家餐厅享用晚餐。“我想管他呢。”赫许写道——这也是他书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句子——于是,他走上前打断了法官的晚餐。我想只要是赫许在场,名人们用餐很少有不被打扰的。

1969年,在给参议员尤金·麦卡锡(Eugene McCarthy)做了一段时间新闻秘书后,赫许为当时的反战运动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成为一名全职自由调查记者,与华盛顿联系密切。根据一位同行的消息,赫许发现了尚未公之于众的针对美国陆军中尉威廉·卡利(William Calley)的军事法庭审判,审判原因是1968年卡利在越南美莱村,对手无寸铁的平民展开了大屠杀。两年后,赫许获得普利策奖,成了美国最知名的作者之一。他也因此写了更多有价值的新闻,其中大多数是关于美国及其同盟方的不良行为。

这段期间,赫许写道,自己对同事和其他人“牢骚满腹”,这句话用来做回忆录的标题也相当不错。他同自己的老板,任职于《纽约时报》的A·M·罗森索(A. M. Rosenthal)的关系就是如此。才刚认识,赫许就两次挂断了罗森索的电话。罗森索问他:“你知道我是谁吗?”赫许回答:“我知道啊。”说着,砰地一声挂断了罗森索的电话。尽管如此,多年来赫许并没有因为他的咄咄逼人和坏脾气受到惩罚,他的新闻产量保护了他。想一想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和克劳斯·金斯基(Klaus Kinski)西装革履是什么样子,你就能明白赫许了。对《纽约时报》的几乎每一条政策、每一位编辑,他都公然表露过不满。常常是在对编辑发过一通脾气,逼着他们允许自己再多写一千字,或者保留原文中的刻薄话后,赫许才会挖掘故事,发表大新闻。

《记者》

除了《纽约时报》外,赫许也给《纽约客》供稿。在《纽约客》上,他揭露美国在反恐战争中表现出的无能,在他的笔下,美国有时是邪恶一方的代表。他在《纽约客》的编辑大卫·雷姆尼克(David Remnick),为人审慎而老道,因此,他与赫许的关系不像罗森索同赫许的关系那样紧张。但是在2011年,当赫许想要在《纽约客》上发表一篇指责奥巴马政府在射杀本拉登问题上说谎的文章时,雷姆尼克拒绝了他的这一要求。赫许最近的一篇为大马士革使用生化武器开罪的文章,也几乎受到了每一个研究相关问题专家的无情斥责。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了《伦敦书评》和德国的《世界报》上。

赫许是一位记者,不是一位工于文体、辞藻华丽的作家,他的稿子会有一些陈腐老套的语言,但这毕竟只是一本关于职业生涯的回忆录。赫许善于“抓住”机会,实现“梦想”。他对自己的辩护到了利己主义的地步,在书中,他会引用一些名记者的语录,专门用来展示他们如何对自己的报道赞赏有加。但他同时也是诚实的,这一点在《纽约客》和《伦敦书评》的事实核查员那儿都能得到证实。他对那些跟他说“闭嘴吧,把你的故事给我写完”的《纽约时报》编辑也十分认可。

赫许的回忆录起笔不无感伤,他担心一篇调查报告需要的时间、心力以及经费,已经不为今天的新闻所容许。“过去,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何种缘由,只要我想去一个地方,我就能带着公司的信用卡过去。”想起曾经怀揣1万美金的那个时代,赫许感怀不已。今天,哪怕是跟编辑说公费去一趟堪萨斯,大多数记者都畏缩不前。

比缩水的预算更可怕的,是新闻业已经越来越没法容忍有个性的行为了。1976年,因为《纽约时报》的编辑改动了他的一系列报道,赫许将一台打印机从窗户扔了出去,并且气急败坏地冲出了办公室。“第二天我到了之后,发现换了一面新的窗户,办公室也被打扫干净了,”他写道,“没有人就此说一句话。”不仅没有为自己的行为道歉,赫许反而写了一篇挖苦文章,“抱怨事情的前因后果”。罗森索跟着也写了一篇反驳文章,他告诉赫许,如果他是一个更好的记者的话,这些波折压根就不会发生。罗森索的这篇文章,比飞出窗外的打印机幽默多了,“让我觉得好笑。”赫许写道。他因而没有再说任何尖刻话了。

我怀疑今天的《纽约时报》是否还会允许这样的故事发生。这也让人想到,同预算无关,今日的新闻业之所以不再有天才,可能正是因为它不再容许奇人异行。愤怒催化行动,对战争罪行的紧急报道给了我们打破一两个窗户的理由。

赫许的这本回忆录,最精彩的地方还不是他发怒的段落,而是他开展调查的方法论,后者才是赫许最好作品的精髓所在。他自己有注意到这种双重性吗?他曾经说喜欢有起伏、有力度的作品,但是近些年,他又以极度夸张的手法,大肆宣扬要努力同持有消息的人士交谈。赫许这本书写作质量并不平均,有好有坏。我认为,他写得最好的地方是用一种更为精细的手法写出来的,而不是炫耀同华府社交圈的关系。

在嗅到美莱村的蛛丝轨迹后,赫许追踪这条新闻的模式表现出极强的把控能力。他会同消息持有者讨价还价,会假装自己有或者没有这条消息的相关信息,还会连蒙带骗,把对方玩弄于股掌之中。他一个人,同整个羞愧难当的美国政府展开了游击战。他是如此老谋深算、冷血,却又举止得当、有着极高的新闻素养。倘若是在一个狭小空间里,我想我知道需要哪一个赫许坐在我旁边。但是我也知道,选择其中一个赫许,同时也得接受另一个赫许。

(翻译:朱瑾东)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The American Scholar

原标题:“I Figured What the Hell”

最新更新时间:07/30 07:3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何新闻业不再出现天才?调查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赫许出了一本回忆录

曾多次揭露国家丑闻的调查记者西莫·赫许在回忆录《记者》中回顾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图片来源:Giorgio Montersino/ Flickr

过了一定年纪,年长的新闻记者开始摆脱束缚。出于奇思异想,他们会同编辑、同事、新闻来源,甚至是读者展开各种有欠考虑的争斗。对西莫·赫许(Seymour Hersh)来说,这个年纪是26岁。在接下来的60多年人生里,他的战斗从未停止。“在他们干掉你之前先干掉他们。”一位邻居这样建议年轻的赫许。他的建议奏效了。赫许的回忆录标题很是乏味——《记者》(Reporter),或许换一个标题《去他们的》(Fuck Them),更能传达作者的心声,以及他对待敌人和同盟的态度。

赫许在芝加哥南区长大,家里经营一家干洗店。在这里,他是一名潦倒记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在那些报道腐败的新闻记者中,他是个“痞里痞气的犹太人”,有时也参与到当地的腐败中。像许多野心勃勃的纸媒记者一样,通过给新闻社发一些漂亮的稿子,他找到了写特刊的门路。很快,他就去了华盛顿的美联社,那种不拘礼节的特质让他在这个地方如鱼得水。刚一到达,他就看见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Earl Warren)正和妻子在一家餐厅享用晚餐。“我想管他呢。”赫许写道——这也是他书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句子——于是,他走上前打断了法官的晚餐。我想只要是赫许在场,名人们用餐很少有不被打扰的。

1969年,在给参议员尤金·麦卡锡(Eugene McCarthy)做了一段时间新闻秘书后,赫许为当时的反战运动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成为一名全职自由调查记者,与华盛顿联系密切。根据一位同行的消息,赫许发现了尚未公之于众的针对美国陆军中尉威廉·卡利(William Calley)的军事法庭审判,审判原因是1968年卡利在越南美莱村,对手无寸铁的平民展开了大屠杀。两年后,赫许获得普利策奖,成了美国最知名的作者之一。他也因此写了更多有价值的新闻,其中大多数是关于美国及其同盟方的不良行为。

这段期间,赫许写道,自己对同事和其他人“牢骚满腹”,这句话用来做回忆录的标题也相当不错。他同自己的老板,任职于《纽约时报》的A·M·罗森索(A. M. Rosenthal)的关系就是如此。才刚认识,赫许就两次挂断了罗森索的电话。罗森索问他:“你知道我是谁吗?”赫许回答:“我知道啊。”说着,砰地一声挂断了罗森索的电话。尽管如此,多年来赫许并没有因为他的咄咄逼人和坏脾气受到惩罚,他的新闻产量保护了他。想一想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和克劳斯·金斯基(Klaus Kinski)西装革履是什么样子,你就能明白赫许了。对《纽约时报》的几乎每一条政策、每一位编辑,他都公然表露过不满。常常是在对编辑发过一通脾气,逼着他们允许自己再多写一千字,或者保留原文中的刻薄话后,赫许才会挖掘故事,发表大新闻。

《记者》

除了《纽约时报》外,赫许也给《纽约客》供稿。在《纽约客》上,他揭露美国在反恐战争中表现出的无能,在他的笔下,美国有时是邪恶一方的代表。他在《纽约客》的编辑大卫·雷姆尼克(David Remnick),为人审慎而老道,因此,他与赫许的关系不像罗森索同赫许的关系那样紧张。但是在2011年,当赫许想要在《纽约客》上发表一篇指责奥巴马政府在射杀本拉登问题上说谎的文章时,雷姆尼克拒绝了他的这一要求。赫许最近的一篇为大马士革使用生化武器开罪的文章,也几乎受到了每一个研究相关问题专家的无情斥责。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了《伦敦书评》和德国的《世界报》上。

赫许是一位记者,不是一位工于文体、辞藻华丽的作家,他的稿子会有一些陈腐老套的语言,但这毕竟只是一本关于职业生涯的回忆录。赫许善于“抓住”机会,实现“梦想”。他对自己的辩护到了利己主义的地步,在书中,他会引用一些名记者的语录,专门用来展示他们如何对自己的报道赞赏有加。但他同时也是诚实的,这一点在《纽约客》和《伦敦书评》的事实核查员那儿都能得到证实。他对那些跟他说“闭嘴吧,把你的故事给我写完”的《纽约时报》编辑也十分认可。

赫许的回忆录起笔不无感伤,他担心一篇调查报告需要的时间、心力以及经费,已经不为今天的新闻所容许。“过去,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何种缘由,只要我想去一个地方,我就能带着公司的信用卡过去。”想起曾经怀揣1万美金的那个时代,赫许感怀不已。今天,哪怕是跟编辑说公费去一趟堪萨斯,大多数记者都畏缩不前。

比缩水的预算更可怕的,是新闻业已经越来越没法容忍有个性的行为了。1976年,因为《纽约时报》的编辑改动了他的一系列报道,赫许将一台打印机从窗户扔了出去,并且气急败坏地冲出了办公室。“第二天我到了之后,发现换了一面新的窗户,办公室也被打扫干净了,”他写道,“没有人就此说一句话。”不仅没有为自己的行为道歉,赫许反而写了一篇挖苦文章,“抱怨事情的前因后果”。罗森索跟着也写了一篇反驳文章,他告诉赫许,如果他是一个更好的记者的话,这些波折压根就不会发生。罗森索的这篇文章,比飞出窗外的打印机幽默多了,“让我觉得好笑。”赫许写道。他因而没有再说任何尖刻话了。

我怀疑今天的《纽约时报》是否还会允许这样的故事发生。这也让人想到,同预算无关,今日的新闻业之所以不再有天才,可能正是因为它不再容许奇人异行。愤怒催化行动,对战争罪行的紧急报道给了我们打破一两个窗户的理由。

赫许的这本回忆录,最精彩的地方还不是他发怒的段落,而是他开展调查的方法论,后者才是赫许最好作品的精髓所在。他自己有注意到这种双重性吗?他曾经说喜欢有起伏、有力度的作品,但是近些年,他又以极度夸张的手法,大肆宣扬要努力同持有消息的人士交谈。赫许这本书写作质量并不平均,有好有坏。我认为,他写得最好的地方是用一种更为精细的手法写出来的,而不是炫耀同华府社交圈的关系。

在嗅到美莱村的蛛丝轨迹后,赫许追踪这条新闻的模式表现出极强的把控能力。他会同消息持有者讨价还价,会假装自己有或者没有这条消息的相关信息,还会连蒙带骗,把对方玩弄于股掌之中。他一个人,同整个羞愧难当的美国政府展开了游击战。他是如此老谋深算、冷血,却又举止得当、有着极高的新闻素养。倘若是在一个狭小空间里,我想我知道需要哪一个赫许坐在我旁边。但是我也知道,选择其中一个赫许,同时也得接受另一个赫许。

(翻译:朱瑾东)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The American Scholar

原标题:“I Figured What the Hell”

最新更新时间:07/30 07:3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