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通勤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通勤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通勤可能会让人感到疲惫、筋疲力尽,感到被掏空,但它也能带来生机,让人兴奋、充满活力。澳大利亚作家David Bissell在《交通生活:通勤如何改变城市》一书中总结了自己经历和采访到的人类通勤经验。

通勤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根本就不会停下来去认真思考它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图片来源:Unsplash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难再找出一个像通勤这样声名狼藉的日常活动。“地狱”、“噩梦”这样的词统统被拿来形容这段上下班的路途,可以想见它在生活中的地位有多低了。人们还会堆砌各种反乌托邦式的术语来描绘通勤,仿佛我们在当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压力和疲惫都可以具象为一条上班的路。

上下班十分程式化,所以我们压根就想不到要去思考这件事。研究者们探索过一些相关的话题,比如通勤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勤严重折损了幸福感。

他们还统计过不同城市所需的通勤时间。例如伦敦有一项调查显示,平均每个英国上班族这一生要在通勤上花费一年零35天,总通勤距离能达到308607公里。有其他研究表明,英国上班族平均每年要花费139个小时上下班,相当于19个标准工作日。

每个英国上班族一年花在通勤上的时间约为140小时 图片来源:Unsplash

这些信息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通勤。平时我们不会去关注这些宏观的数据,更不会去思考通勤如何改变了城市生活。仔细想想,上下班的这一段旅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确实是个很奇怪的部分,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我们会在途中遇见各种各样的人事物,无论是好是坏,我们都会受到影响。

阈限空间

无意间听到别人在说悄悄话。耳机里播放着最喜爱的音乐家的作品,一抬头看到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不小心又和坐在对面的人四目相对。灯光恰好照进旁边的那辆车,车里的人泪流满面。

这些经历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意义重大,它们正在以微妙而有力的方式塑造着我们。这些事情将我们从自己的生活中抽离出来,让我们的想法融入他人的生活,我们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就在这一次次的琐事之中不断被加强。

通勤路上的所有经历,路过的每一处风景,都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印记。也许当时我们并没有察觉,直到很多很多年以后才回想起当初那件事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影响。时间推移,事件堆叠,路上的经历都会内化成我们的一部分,而我们也会变成风景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通勤和交通其实正在积极地改变着我们,而不是被动地进行运输。

20世纪中期,郊区发展十分迅猛,哲学家列斐伏尔就提出过这样的担心:通勤时间的延长是一个信号,表明工作正在夺去我们的空闲时间。经济学家把通往工作的这一段时间叫做“死时间”,但事实并非如此,在通勤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选择工作,也可以选择玩乐,这段时间对于个人成长意义非凡。

我们在通勤过程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基本都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通勤方式。但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也很重要,我们可以逼自己一把,利用好路上的每一分钟来工作;也可以放松一点,随便刷刷手机,逛逛微博朋友圈,几个小时一晃也就过去了。

我历时四年所作的新书《交通生活:通勤如何改变城市》,深入研究了我在悉尼收集到的通勤经验。这本书没有直接回答通勤本身到底是好是坏,而是将通勤当作棱镜,折射出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交通生活:通勤如何改变城市》

通勤如何改变我们

我采访的一位女士告诉我,她现在的通勤时间比过去要短得多,所以她到了公司以后还得在车里坐上几分钟。路程太短了,她需要更多的过渡时间才能调整到工作状态。

另一位女士说,每天开车去上班都要经历一次感官轰炸,她实在是厌倦了这种感觉,所以选择换乘火车。现在的通勤时间延长了1小时10分钟,但她可以认认真真地读小说了。

一位男士去参加了自行车通勤课程,因为他平时骑单车穿梭在车流中时总是特别焦虑。几堂课上下来,他干脆换了份工作,他现在也在帮助其他的自行车通勤者,教他们怎样在机动车之间自如地骑车。

还有一位女士抱怨说,她每天上班都要自驾转火车,路上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这些时间她本来可以呆在家里的。但是她搭乘的那节车厢多年来培养起了一种社区意识,人们会互相照看着,确保彼此不会睡过站。谈到这个话题时她又变得十分真挚,戾气全无。

上下班路上遇到的人事物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图片来源:Unsplash

简单地评价通勤好或不好掩盖了它不确定的本质。通勤可能会让人感到疲惫、筋疲力尽,感到被掏空,但它也能带来生机,让人兴奋、充满活力。它既是毒药,也是良药。通勤的路虽不长,但生活的紧张和矛盾、感动和欲望都在其中。

我们在上下班途中遇见的众多人事物,可能会促使我们向自己提出直击人心的发问。为什么那个人的行为会激怒我?今天的路上是什么让我感到如此平静?

在通勤途中和别人发生了一次冲突,我们可能只会感到一些不安和挫败,但反复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使我们的性格发生显著的改变。现在我们可能觉得每天长途跋涉去工作是可以忍受的,但年复一年这样下来,这条路可能会彻底磨灭我们的动力。

通勤反过来也是在质疑我们,逼问我们,甚至可能会动摇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什么才是重要的,重新思考工作、人际关系、社区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现在就像是被堵在马路中央,只有在最受约束的时候,或是在最低谷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发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翻译:都述文)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The Conversation

原标题:How the everyday commute is changing who we ar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通勤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通勤可能会让人感到疲惫、筋疲力尽,感到被掏空,但它也能带来生机,让人兴奋、充满活力。澳大利亚作家David Bissell在《交通生活:通勤如何改变城市》一书中总结了自己经历和采访到的人类通勤经验。

通勤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根本就不会停下来去认真思考它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图片来源:Unsplash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难再找出一个像通勤这样声名狼藉的日常活动。“地狱”、“噩梦”这样的词统统被拿来形容这段上下班的路途,可以想见它在生活中的地位有多低了。人们还会堆砌各种反乌托邦式的术语来描绘通勤,仿佛我们在当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压力和疲惫都可以具象为一条上班的路。

上下班十分程式化,所以我们压根就想不到要去思考这件事。研究者们探索过一些相关的话题,比如通勤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勤严重折损了幸福感。

他们还统计过不同城市所需的通勤时间。例如伦敦有一项调查显示,平均每个英国上班族这一生要在通勤上花费一年零35天,总通勤距离能达到308607公里。有其他研究表明,英国上班族平均每年要花费139个小时上下班,相当于19个标准工作日。

每个英国上班族一年花在通勤上的时间约为140小时 图片来源:Unsplash

这些信息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通勤。平时我们不会去关注这些宏观的数据,更不会去思考通勤如何改变了城市生活。仔细想想,上下班的这一段旅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确实是个很奇怪的部分,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我们会在途中遇见各种各样的人事物,无论是好是坏,我们都会受到影响。

阈限空间

无意间听到别人在说悄悄话。耳机里播放着最喜爱的音乐家的作品,一抬头看到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不小心又和坐在对面的人四目相对。灯光恰好照进旁边的那辆车,车里的人泪流满面。

这些经历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意义重大,它们正在以微妙而有力的方式塑造着我们。这些事情将我们从自己的生活中抽离出来,让我们的想法融入他人的生活,我们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就在这一次次的琐事之中不断被加强。

通勤路上的所有经历,路过的每一处风景,都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印记。也许当时我们并没有察觉,直到很多很多年以后才回想起当初那件事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影响。时间推移,事件堆叠,路上的经历都会内化成我们的一部分,而我们也会变成风景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通勤和交通其实正在积极地改变着我们,而不是被动地进行运输。

20世纪中期,郊区发展十分迅猛,哲学家列斐伏尔就提出过这样的担心:通勤时间的延长是一个信号,表明工作正在夺去我们的空闲时间。经济学家把通往工作的这一段时间叫做“死时间”,但事实并非如此,在通勤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选择工作,也可以选择玩乐,这段时间对于个人成长意义非凡。

我们在通勤过程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基本都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通勤方式。但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也很重要,我们可以逼自己一把,利用好路上的每一分钟来工作;也可以放松一点,随便刷刷手机,逛逛微博朋友圈,几个小时一晃也就过去了。

我历时四年所作的新书《交通生活:通勤如何改变城市》,深入研究了我在悉尼收集到的通勤经验。这本书没有直接回答通勤本身到底是好是坏,而是将通勤当作棱镜,折射出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交通生活:通勤如何改变城市》

通勤如何改变我们

我采访的一位女士告诉我,她现在的通勤时间比过去要短得多,所以她到了公司以后还得在车里坐上几分钟。路程太短了,她需要更多的过渡时间才能调整到工作状态。

另一位女士说,每天开车去上班都要经历一次感官轰炸,她实在是厌倦了这种感觉,所以选择换乘火车。现在的通勤时间延长了1小时10分钟,但她可以认认真真地读小说了。

一位男士去参加了自行车通勤课程,因为他平时骑单车穿梭在车流中时总是特别焦虑。几堂课上下来,他干脆换了份工作,他现在也在帮助其他的自行车通勤者,教他们怎样在机动车之间自如地骑车。

还有一位女士抱怨说,她每天上班都要自驾转火车,路上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这些时间她本来可以呆在家里的。但是她搭乘的那节车厢多年来培养起了一种社区意识,人们会互相照看着,确保彼此不会睡过站。谈到这个话题时她又变得十分真挚,戾气全无。

上下班路上遇到的人事物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图片来源:Unsplash

简单地评价通勤好或不好掩盖了它不确定的本质。通勤可能会让人感到疲惫、筋疲力尽,感到被掏空,但它也能带来生机,让人兴奋、充满活力。它既是毒药,也是良药。通勤的路虽不长,但生活的紧张和矛盾、感动和欲望都在其中。

我们在上下班途中遇见的众多人事物,可能会促使我们向自己提出直击人心的发问。为什么那个人的行为会激怒我?今天的路上是什么让我感到如此平静?

在通勤途中和别人发生了一次冲突,我们可能只会感到一些不安和挫败,但反复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使我们的性格发生显著的改变。现在我们可能觉得每天长途跋涉去工作是可以忍受的,但年复一年这样下来,这条路可能会彻底磨灭我们的动力。

通勤反过来也是在质疑我们,逼问我们,甚至可能会动摇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什么才是重要的,重新思考工作、人际关系、社区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现在就像是被堵在马路中央,只有在最受约束的时候,或是在最低谷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发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翻译:都述文)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The Conversation

原标题:How the everyday commute is changing who we ar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