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美国青年人越来越多地在Instagram上讨论时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国青年人越来越多地在Instagram上讨论时事

“你肯定不想看报纸,那些信息都是过滤过的,全无互动可言。共用账号则不然,你可以发表见解、提问,也经常能得到回应。”

图片来源:INSTAGRAM / THANH DO / THE ATLANTIC

在互联网进行一场坦诚的辩论越来越难。诸如Twitter、Reddit和Facebook这类社交媒体平台充斥着喷子;各大论坛版面设计陈旧且深受垃圾邮件困扰。企图讨论大问题的青年人还要经受各种额外的挫折,譬如这类平台上的大部分成年人并不真正把他们的言论当回事。

而今,美国青年开始转向Instagram。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开设了一批“共用”账号(flop accounts,flop一词原意为跌落,这里指轮流翻牌——译注)——也就是由一批青年人共同管理的主页,其中大部分都致力于探讨眼下的热门话题:枪支管控、堕胎、移民、特朗普、LGBTQ、Youtube红人、突发新闻以及各种流行文化内容。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远离主流互联网并开设共用账号来圈地自萌,不少互联网上的不良现象也在Instagram上愈演愈烈。一些共用账号充斥着极端的、戏精式的话语,还有不少错误信息。至今为止,从此类账号获取新闻资讯的青年人越来越多,在他们眼里,这些账号较传统媒体而言更可靠也更可信。

共用账号会上传各种照片、视频、文章截图、表情包等等,也会关注人们所谓的“人设崩塌”(flop)。所谓人设崩塌可以是:某个Youtube红人发表了种族主义言论,言辞粗野或涉嫌人身攻击,再有就是恐同的言论,抑或是某青年发布了公认为错误或不可接受的内容。负责运营特定账号的某些青年人可能在线下是彼此熟识的;但更常见的则是他们结识于网上。

“共用账号让人们注意到了一些应予警惕的坏人坏事。我们也会贴出一些调侃性的内容以营造轻松的氛围。”共用账号“nonstopflops”的管理者之一,13岁的阿尔玛说。

按照青年们的说法,共用账号一开始是用来调侃社会名流以及某些Youtube网红的,但去年以来他们开始有了一些实质性的动作:将其转化为分享和讨论各种见解的线上平台。

“共用账号主要关注我们认为在事实上或道德上有错误的事情,同时也是我们提出批评的渠道,”现年15岁、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共用账号管理者泰勒说道,“举个例子,今天我就挂了一个嘲笑别人无家可归的女人。这种行为是很可怕的。”

共用账号有一些共同的视觉特征。账号名称里通常有flop这个词,也会有相应的徽标。在Instagram的个人档案中,管理员们会依次署上自己的名字以及emoji“签名”,后者是一种标明评论及说明出处的便利手段;他们的昵称;通常还有每个人的年龄,一般在13至18岁之间。

某些共用账号专门讨论特定某一类议题或话题,别的则无所不谈。“每个饭圈都迟早会开共用账号,”现年16岁,来自伊利诺伊州的莉娅负责运营尼克国际儿童频道的卡通片《喧闹一家亲》(The Loud House)的共用账号(她跟我交谈过的许多青年人类似,要求留名不留姓,并强调这是出于隐私考虑)。另有一些共用账号则专注于抖音类应用,如Musical.ly以及Youtube等,同时也会公开批评特定人群的不良行为,如喜好与其他用户展开骂战的Youtube网红Onision,或是说唱歌手6ix9ine,后者有性骚扰未成年人的犯罪前科。再有就是生活实况类(简称IRL,In Real Life)共用账号,“譬如‘哦,我真是不走运,事情变得一团糟了,’”佐治亚州的13岁男孩亚历克斯说,他是账号“lgbtflops”的管理者之一。

最近几个月来有一种账号呈现出异军突起之势:以政治为主题的共用账号。不少政治类共用账号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据青年人的说法,许多原本聚焦于其它话题的账号也开始有了一些政治和社会正义方面的推送。他们还表示,自己目前倾向于关注那些在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事务上能够传达真实新闻、引领真正辩论的账号。“转眼间就有一大堆人在Instagram上开设账号来讨论社会问题了,社群规模也因此而有了爆炸式的增长。”现年15岁来自加州的丹尼说。

账号“feminism.flops”发布的图片,提出厌女和厌男都同样可怕,社群不应接受或支持它们
图片来源:Instagram

账号“Flops.R.us”的15岁管理员露娜表示,她和其他青年人打算把共用账号建设成一种探讨问题、形塑理念的独立空间,远离父母、老师或是那些不认真对待其见解的人们。“共用账号是个能让你尽情表达自身见解或与他人分享见解的地方。”她说。

“青年人想要一个彼此抱团、表达各自见解的渠道,他们在家中或别的生活空间里未必有启齿的机会。”账户“toomanyflops_”的17岁管理员哈尔说道。

“持自由派立场的共用账号会指出一些成问题的行为或传播自由派的看法,”账号“hackflops”的创建者、来自马里兰州、现年16岁的比亚说。“保守派账户也会贴一些关于女性主义的内容,探讨运动的好坏,以及一个人能否既是保守派又是LGBT或‘黑人性命关天’的支持者,抑或是它比起‘一切人命关天’而言究竟是好是坏等等……我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共用账号社群里逐步形成的。”

17岁的丹恩来自新泽西州,他表示自己花费更多时间在共用账号上以后,政治立场有所右转。“我刚开设这个账号的时候非常左倾,俨然社会正义斗士(social-justice warrior,对亲左翼青年的称谓,略有贬义——译注)一般,”他说。“运营一阵子帐号以后,我的观点有所转变。我开始向更多东西敞开心扉,久而久之,我也愈发认同那些起初曾经挂出来批判过的东西了。”丹恩说道。之前他曾经表达过不少支持枪支管控的看法,如今他对宪法第二修正案深信不疑,成了一个“枪权支持者”(pro–gun rights)。

某些共用账号的管理员有着各不相同甚至于尖锐对立的信念,这一点在维系粉丝数量的时候会惹出一些麻烦。“toomanyflops_的管理员们本身就有着丰富多样的观点,”哈尔说,“其中一部分人反对堕胎,另一些人则表示支持,一些人是跨性别者,别的人则有深厚的宗教信仰,还有些人是无神论者……身为管理员,我们尽量以对话解决问题,力求推进讨论。”

但这种办法有时也不灵光。哈尔称,自己曾经推过一条有关泛性恋(pansexual)音乐家的消息,一夜之间导致账号少了几百个粉丝。他担心共用账号将会让Instagram也变成一个“回音室”(echo chamber,即翻来覆去只有一种意见的话语场,缺乏多样化的声音——译注)。“每个人都希望看到他们认可的内容。”他说。

大部分青年人表示,他们在共用账号上至少试图呈现双方的观点,即便观点对自家不利也无妨。“我们决不强迫任何人接受我们的内容,但如果你打算来看看并且学些东西,不妨放松一点,你会看到与你同龄的孩子们在讨论一些重要的话题。”阿尔玛说。

运作共用账号的青年人群体的最大共同点,是他们都强烈地不信任新闻媒体。青年人表示,他们之所以转向共用账号,正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读到的新闻以及在电视上所见到的内容,甚至于在美国历史课堂上的所学也令人生疑,如同某青年所言,老师不过是又一个发表意见的人罢了。共用账号的青年管理员以及粉丝均认为,自己在共用账号上获取的信息要远为可靠,理由是这类信息来源多样且经过反复辩难。

“你肯定不想看报纸,那些信息都是过滤过的,全无互动可言,”阿尔玛说,“共用账号则不然,你可以发表见解、提问,也经常能得到回应。”阿尔玛表示,她认为传统新闻媒体之不可靠的最关键理由是,每一篇报刊文章都带有记者的个人见解或议程设定。

“如今大量新闻都自诩事实,但它们说到底是基于个人的意见,或者是刻意地隐瞒了某些信息,”她说,“我当然希望我们能更加信任报刊文章,但事实已经反复证明了人们会报道一些根本不真实的东西。这就让人很难知道谁才可信了,如此一来你经常会感到需要亲力亲为地鉴别事情真假。你没法读完一篇文章就把它当成事实,毕竟总有那么些掺假的时候。”

“共用账号可以动员许多人来对事实进行交叉检验,它不依赖于单一的信息源,”丹恩说,“大家都在推送同一类东西,也就意味着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做好调查研究,并且它是由人们共同来完成的,并非一家之言,这就增加了它在我们眼里的可信度。”

账号“undocumedia”提出抗议,要求废除移民海关总署(缩写为ICE)  图片来源:Instagram

然而,即便是准确无误的信息,也有可能遭到扭曲并被利用来支持一个有偏见的观点,某些共用账号管理者也偶尔会推送错误的信息,且未必能及时发现并撤回消息。

“我对Facebook的运作原理不太了解,因为我不用它,但要在Instagram上传播错误信息却是容易得多的,因为它有‘探索’这个功能,”账号“nonstopflops”管理员、来自南卡罗莱纳州、现年15岁的马尔库斯说道。他表示,自己并没亲历过多少谣传,但曾经见到过不少他所谓的“宣传”(propaganda)现象。

共用账号管理员们表示,假如已经确定自己传播了假新闻或错误信息,那他们会设法删掉,但在此之前会自己做足调查研究,不会因为一两个粉丝的话就轻易动摇。当有粉丝对某条推送明确表示异议时,管理员会要求他们提供切实的理据和消息来源,随后才考虑是否予以撤回。

一些青年人表示,他们希望共用账号永远是青年人的天地。对某些政见或信念不受其父母待见的孩子来说,这些账号就如同避难所一般,他们深恐大人加入社群后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乃至于毁掉社群。

弗吉尼亚大学媒介研究教授西瓦·威迪亚纳辛(Siva Vaidhyanathan)称,他认为共用账号是个好东西。“在那里你能直接跟人们交流世界观,并且在评论里就真理以及事件的相关性展开争论。这是件眼下正在发生的好事情,”他说,“如果这可以让青年人更积极地参与政治,那就更好了。”

“当我们谈到青年人的时候,很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的世界观仍然在形成当中,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需要弄明白自己究竟要相信些什么,”博伊西州立大学(Boise State University)政治学助理教授杰弗里·莱昂斯(Jeffrey Lyons)说道,他还补充说,较之线下活动而言,青年人在社交媒体上有机会接触到远为多样化的观点。

“你需要一套核心信念来发现自己究竟是谁,”阿尔玛说,“青年人对当下所发生的事情的诸多见解,比起他们正在成长以及正在经历着当下要更加重要,因为当下所发生的事情形塑了他们的理念和见解。”

(翻译:林达)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大西洋月刊

原标题:Teens Are Debating the News on Instagra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Instagram

2.8k
  • Meta旗下Facebook和Instagram等应用出现大宕机,影响全球数十万用户
  • Meta面临意大利反垄断监管机构发起的Instagram上品牌置入内容相关调查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美国青年人越来越多地在Instagram上讨论时事

“你肯定不想看报纸,那些信息都是过滤过的,全无互动可言。共用账号则不然,你可以发表见解、提问,也经常能得到回应。”

图片来源:INSTAGRAM / THANH DO / THE ATLANTIC

在互联网进行一场坦诚的辩论越来越难。诸如Twitter、Reddit和Facebook这类社交媒体平台充斥着喷子;各大论坛版面设计陈旧且深受垃圾邮件困扰。企图讨论大问题的青年人还要经受各种额外的挫折,譬如这类平台上的大部分成年人并不真正把他们的言论当回事。

而今,美国青年开始转向Instagram。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开设了一批“共用”账号(flop accounts,flop一词原意为跌落,这里指轮流翻牌——译注)——也就是由一批青年人共同管理的主页,其中大部分都致力于探讨眼下的热门话题:枪支管控、堕胎、移民、特朗普、LGBTQ、Youtube红人、突发新闻以及各种流行文化内容。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远离主流互联网并开设共用账号来圈地自萌,不少互联网上的不良现象也在Instagram上愈演愈烈。一些共用账号充斥着极端的、戏精式的话语,还有不少错误信息。至今为止,从此类账号获取新闻资讯的青年人越来越多,在他们眼里,这些账号较传统媒体而言更可靠也更可信。

共用账号会上传各种照片、视频、文章截图、表情包等等,也会关注人们所谓的“人设崩塌”(flop)。所谓人设崩塌可以是:某个Youtube红人发表了种族主义言论,言辞粗野或涉嫌人身攻击,再有就是恐同的言论,抑或是某青年发布了公认为错误或不可接受的内容。负责运营特定账号的某些青年人可能在线下是彼此熟识的;但更常见的则是他们结识于网上。

“共用账号让人们注意到了一些应予警惕的坏人坏事。我们也会贴出一些调侃性的内容以营造轻松的氛围。”共用账号“nonstopflops”的管理者之一,13岁的阿尔玛说。

按照青年们的说法,共用账号一开始是用来调侃社会名流以及某些Youtube网红的,但去年以来他们开始有了一些实质性的动作:将其转化为分享和讨论各种见解的线上平台。

“共用账号主要关注我们认为在事实上或道德上有错误的事情,同时也是我们提出批评的渠道,”现年15岁、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共用账号管理者泰勒说道,“举个例子,今天我就挂了一个嘲笑别人无家可归的女人。这种行为是很可怕的。”

共用账号有一些共同的视觉特征。账号名称里通常有flop这个词,也会有相应的徽标。在Instagram的个人档案中,管理员们会依次署上自己的名字以及emoji“签名”,后者是一种标明评论及说明出处的便利手段;他们的昵称;通常还有每个人的年龄,一般在13至18岁之间。

某些共用账号专门讨论特定某一类议题或话题,别的则无所不谈。“每个饭圈都迟早会开共用账号,”现年16岁,来自伊利诺伊州的莉娅负责运营尼克国际儿童频道的卡通片《喧闹一家亲》(The Loud House)的共用账号(她跟我交谈过的许多青年人类似,要求留名不留姓,并强调这是出于隐私考虑)。另有一些共用账号则专注于抖音类应用,如Musical.ly以及Youtube等,同时也会公开批评特定人群的不良行为,如喜好与其他用户展开骂战的Youtube网红Onision,或是说唱歌手6ix9ine,后者有性骚扰未成年人的犯罪前科。再有就是生活实况类(简称IRL,In Real Life)共用账号,“譬如‘哦,我真是不走运,事情变得一团糟了,’”佐治亚州的13岁男孩亚历克斯说,他是账号“lgbtflops”的管理者之一。

最近几个月来有一种账号呈现出异军突起之势:以政治为主题的共用账号。不少政治类共用账号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据青年人的说法,许多原本聚焦于其它话题的账号也开始有了一些政治和社会正义方面的推送。他们还表示,自己目前倾向于关注那些在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事务上能够传达真实新闻、引领真正辩论的账号。“转眼间就有一大堆人在Instagram上开设账号来讨论社会问题了,社群规模也因此而有了爆炸式的增长。”现年15岁来自加州的丹尼说。

账号“feminism.flops”发布的图片,提出厌女和厌男都同样可怕,社群不应接受或支持它们
图片来源:Instagram

账号“Flops.R.us”的15岁管理员露娜表示,她和其他青年人打算把共用账号建设成一种探讨问题、形塑理念的独立空间,远离父母、老师或是那些不认真对待其见解的人们。“共用账号是个能让你尽情表达自身见解或与他人分享见解的地方。”她说。

“青年人想要一个彼此抱团、表达各自见解的渠道,他们在家中或别的生活空间里未必有启齿的机会。”账户“toomanyflops_”的17岁管理员哈尔说道。

“持自由派立场的共用账号会指出一些成问题的行为或传播自由派的看法,”账号“hackflops”的创建者、来自马里兰州、现年16岁的比亚说。“保守派账户也会贴一些关于女性主义的内容,探讨运动的好坏,以及一个人能否既是保守派又是LGBT或‘黑人性命关天’的支持者,抑或是它比起‘一切人命关天’而言究竟是好是坏等等……我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共用账号社群里逐步形成的。”

17岁的丹恩来自新泽西州,他表示自己花费更多时间在共用账号上以后,政治立场有所右转。“我刚开设这个账号的时候非常左倾,俨然社会正义斗士(social-justice warrior,对亲左翼青年的称谓,略有贬义——译注)一般,”他说。“运营一阵子帐号以后,我的观点有所转变。我开始向更多东西敞开心扉,久而久之,我也愈发认同那些起初曾经挂出来批判过的东西了。”丹恩说道。之前他曾经表达过不少支持枪支管控的看法,如今他对宪法第二修正案深信不疑,成了一个“枪权支持者”(pro–gun rights)。

某些共用账号的管理员有着各不相同甚至于尖锐对立的信念,这一点在维系粉丝数量的时候会惹出一些麻烦。“toomanyflops_的管理员们本身就有着丰富多样的观点,”哈尔说,“其中一部分人反对堕胎,另一些人则表示支持,一些人是跨性别者,别的人则有深厚的宗教信仰,还有些人是无神论者……身为管理员,我们尽量以对话解决问题,力求推进讨论。”

但这种办法有时也不灵光。哈尔称,自己曾经推过一条有关泛性恋(pansexual)音乐家的消息,一夜之间导致账号少了几百个粉丝。他担心共用账号将会让Instagram也变成一个“回音室”(echo chamber,即翻来覆去只有一种意见的话语场,缺乏多样化的声音——译注)。“每个人都希望看到他们认可的内容。”他说。

大部分青年人表示,他们在共用账号上至少试图呈现双方的观点,即便观点对自家不利也无妨。“我们决不强迫任何人接受我们的内容,但如果你打算来看看并且学些东西,不妨放松一点,你会看到与你同龄的孩子们在讨论一些重要的话题。”阿尔玛说。

运作共用账号的青年人群体的最大共同点,是他们都强烈地不信任新闻媒体。青年人表示,他们之所以转向共用账号,正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读到的新闻以及在电视上所见到的内容,甚至于在美国历史课堂上的所学也令人生疑,如同某青年所言,老师不过是又一个发表意见的人罢了。共用账号的青年管理员以及粉丝均认为,自己在共用账号上获取的信息要远为可靠,理由是这类信息来源多样且经过反复辩难。

“你肯定不想看报纸,那些信息都是过滤过的,全无互动可言,”阿尔玛说,“共用账号则不然,你可以发表见解、提问,也经常能得到回应。”阿尔玛表示,她认为传统新闻媒体之不可靠的最关键理由是,每一篇报刊文章都带有记者的个人见解或议程设定。

“如今大量新闻都自诩事实,但它们说到底是基于个人的意见,或者是刻意地隐瞒了某些信息,”她说,“我当然希望我们能更加信任报刊文章,但事实已经反复证明了人们会报道一些根本不真实的东西。这就让人很难知道谁才可信了,如此一来你经常会感到需要亲力亲为地鉴别事情真假。你没法读完一篇文章就把它当成事实,毕竟总有那么些掺假的时候。”

“共用账号可以动员许多人来对事实进行交叉检验,它不依赖于单一的信息源,”丹恩说,“大家都在推送同一类东西,也就意味着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做好调查研究,并且它是由人们共同来完成的,并非一家之言,这就增加了它在我们眼里的可信度。”

账号“undocumedia”提出抗议,要求废除移民海关总署(缩写为ICE)  图片来源:Instagram

然而,即便是准确无误的信息,也有可能遭到扭曲并被利用来支持一个有偏见的观点,某些共用账号管理者也偶尔会推送错误的信息,且未必能及时发现并撤回消息。

“我对Facebook的运作原理不太了解,因为我不用它,但要在Instagram上传播错误信息却是容易得多的,因为它有‘探索’这个功能,”账号“nonstopflops”管理员、来自南卡罗莱纳州、现年15岁的马尔库斯说道。他表示,自己并没亲历过多少谣传,但曾经见到过不少他所谓的“宣传”(propaganda)现象。

共用账号管理员们表示,假如已经确定自己传播了假新闻或错误信息,那他们会设法删掉,但在此之前会自己做足调查研究,不会因为一两个粉丝的话就轻易动摇。当有粉丝对某条推送明确表示异议时,管理员会要求他们提供切实的理据和消息来源,随后才考虑是否予以撤回。

一些青年人表示,他们希望共用账号永远是青年人的天地。对某些政见或信念不受其父母待见的孩子来说,这些账号就如同避难所一般,他们深恐大人加入社群后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乃至于毁掉社群。

弗吉尼亚大学媒介研究教授西瓦·威迪亚纳辛(Siva Vaidhyanathan)称,他认为共用账号是个好东西。“在那里你能直接跟人们交流世界观,并且在评论里就真理以及事件的相关性展开争论。这是件眼下正在发生的好事情,”他说,“如果这可以让青年人更积极地参与政治,那就更好了。”

“当我们谈到青年人的时候,很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的世界观仍然在形成当中,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需要弄明白自己究竟要相信些什么,”博伊西州立大学(Boise State University)政治学助理教授杰弗里·莱昂斯(Jeffrey Lyons)说道,他还补充说,较之线下活动而言,青年人在社交媒体上有机会接触到远为多样化的观点。

“你需要一套核心信念来发现自己究竟是谁,”阿尔玛说,“青年人对当下所发生的事情的诸多见解,比起他们正在成长以及正在经历着当下要更加重要,因为当下所发生的事情形塑了他们的理念和见解。”

(翻译:林达)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大西洋月刊

原标题:Teens Are Debating the News on Instagra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