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体验全新牧马人JL:怪你太迷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体验全新牧马人JL:怪你太迷人

它说:提不到车怪我咯?我说:怪你太迷人!

谈及牧马人(Wrangler)的起源,就不得不追溯那段苦难的二战岁月。在数年的纷飞战火中,鼻祖Willys MB凭借优异的可靠性与战场适应能力,不断穿梭于前线的枪林弹雨间,它矫健的身影犹如黑暗中的灯塔一般,在照亮胜利道路之时也为战士们托起了生的希望。

可Jeep的挑战并未因大战的结束而画上句号——没有硝烟的商业战场更残酷。所幸,诞生在动荡中的“孩子”总能懂得适应与生存。

战后,为了开拓民用市场,带来盈利,Jeep一连推出了CJ2(1945)、CJ5(1954)等数款民用版本,它们在继承Willys MB核心性能的同时,也延续了它经典外形设计——圆灯及竖条式中网(Willys MB为9孔),可以看作为“卸下军装的士兵”。而后,为了统一品牌设计,于1987年诞生的YJ摒弃了传统,用方形大灯代替了圆灯造型,车头也变得四棱四角,在当时无疑是耳目一新的观感——需要说明的是,YJ正是牧马人系列(Wrangler)的开山之作。而或许是为了铭记初心,1997推出的牧马人TJ恢复了早期的圆灯样式,车头也重回圆润轮廓。从此,该“基因”便一直延续至今天的牧马人JK与随后而来的全新牧马人JL(以下简称JL)之上。

▲CJ2

▲CJ5

▲YJ

▲TJ

▲JK

在“精致”时代下,它不再被“标签化”。

过去,我们总认为像牧马人这类全路况SUV理应成为“妥协思维”的牺牲品——为了适应特殊用途、环境,牺牲车辆做工、质感、甚至便利功能。所以,这类车往往被贴上了“粗犷”、“不拘小节”等 “标签”,可随着“精致”时代的到来以及产品技术的日益精进,“妥协”再也不是唯一的出路了,这点在JL身上就得到了很好印证。

JL开发过程中,为使新车性能全面提升,设计团队在保留必要经典元素时,也进行了大胆颠覆。其中颇具争议的当数前风挡角度的修改,原因是自该系列诞生之日起,前风挡就一直保持着不变角度,故被看作为家族特征之一。但随着车速及道路条件的革新,过于垂直的前风挡角度在风阻系数方面一直是个弊端,对燃油经济性与高速的行驶稳定性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为顾全大局,这一次JL前风挡角度向后倾斜了2度,如此一来,不仅行驶性能有所进步,外观颜值也随之提升,加上短前悬设计,JL侧身重心完全呈向后倾靠的视觉效果,看上去更运动化。

个性的前脸,一直是牧马人系列最具辨识度的部分。JL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也作出了细微的修改调整:全新LED前灯与7孔中网结合得更加紧密,并形成了独有的格栅槽,该形式致敬了CJ系列;在高耸的拱形前轮眉上,设计团队设置了LED日间行车灯(含示宽功能),不仅增加了行车安全,同时也获得了更炫酷的外观效果,这点顺应了流行趋势。

 

更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机盖上的散热口及夸张的隆起结构,使JL成为家族中最前卫、激进的一员,而其目的不只是提升视觉感受,还有几点关键因素:其一,全路况SUV不同于城市SUV,它们需要更高离地间隙来应对坑洼和涉水环节,因此引擎也尽可能被安置在较高位置;其二,新配备的涡轮引擎为直列形式,并额外多出了增压器、散热系统等,对垂直空间的侵占更多,加之受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制约无法低位安放,需要腾出更充裕的舱内高度来容纳引擎;其三,由于增压引擎工作温度高,更大的舱内空间利于散热的同时,也能容纳更厚实的阻热材料。

车尾部分,JL备胎、尾灯甚至后雨刮器位置都做了降低处理,使车尾重心向下沉压,获取了敦实、厚重的整车效果。

进入车内后,JL更加直白的展现了它与前辈的区隔。首先,新车内饰设计从历代Jeep车型中进行了细致的筛选和提炼,在横贯线条的基础上,充斥着大量“圆形”要素,硬朗之余也更添了几分时尚气息。另外,内饰中许多细节在过往车系中都能找到,也算对经典的传承吧。值得一看的是,JL内饰中真皮、缝线与软性材质相互交织,在用料上也达到了该系列从未企及过的新高度。

“经典”已不足以概括它,“好玩”才是新定义。

新增的8.4英寸彩色中控屏,其系统本身并无惊喜,与家族其他产品基本一致,但最有意思地方在于:它镶嵌于一块软软的橡胶中,最普通材质就能营造出精致手感与视效,无不体现设计团队的功底和用心;在尾门内侧处,一块制作精美的铭牌上印有JL的通过数据,很有意思。而这些只是JL身上无数彩蛋中的一部分罢了,小小的图腾、外露的螺栓以及设计精巧的按键都能让我把玩许久。不禁感慨,JL就是一张“寻宝地图”,只要认真,就能惊喜连连,可以说很有想法了。

对牧马人家族来说,走到JL这辈才算脱离了“不拘小节”的既定标签。其做工、用料均大幅提升,打破了我们对专业级SUV就该粗粗糙糙、不修边幅的奇葩认知。可以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才更符合“精致”时代的需求。

上天下海是不可能的,但有“陆”的地方它都去过。

“水覆盖了这个星球的75%,这款SUV覆盖了其他25%中的大部分”这句官方宣传语虽张狂,但牧马人系列的确有实力征服绝大多数的恶劣环境,这得归功于它们强大的机械性能。

JL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动力总成,一台GME-T4 2.0T引擎接替了JK的3.6 V6/2.8TD L4引擎(柴油),而这具引擎在前期上市的大指挥官/指挥官系列上我们已有所了解,JL上最大功率与峰值扭矩分别达到了195.4kW和400N.m,不仅对同级对手形成了显著优势,甚至在扭矩上更超越了自家的3.6 V6引擎(347N.m)。随新引擎而来的是ZF 8AT变速器,与现款5AT变速器相比,它的传动效率更高,使动力得到最理想释放,良好的换挡平顺性也大幅提升了新车行驶质感。

牧马人系列最拿手的当属四驱系统,在主攻非铺装路面的Rubicon上,配备了Rock-Trac智能分时四驱系统,该系统可在四轮之间实施0-100%的扭力分配。拨至最强4 Low模式后(低速四驱),可将扭矩4倍放大,同时位于前桥与后桥的机械式差速锁会同时锁止,哪怕只是单轮能抓地,都有力挽狂澜的可能。不仅如此,Rubicon高达77:1的攀爬比也足以令它脱困于最恶劣的环境之中。相比之下,偏重城市路况的Sahara则要“温和”不少,配备Selec-Trac智能机械分时四驱系统,低速四驱状态下可将扭矩2.72倍放大,扭力分配能实现前后桥的0-100%转换,但不能左右轮分配,攀爬比也相对较小,为44.1:1,不过即便如此,在面对极端情况时,Sahara依然能凭实力来捍卫牧马人的家族荣耀。

为了降低驾驶者的操作难度,JL设置了独有的4H Auto智能四驱模式。在该模式下电脑会根据当前路面状况、车轮抓地力等来自主选择后驱或四驱,更好应对了多种路况行驶,免除了驾驶者亲自切换的繁琐——可见,JL是一台更智能、更便利的“现代化”牧马人。

瘦身,几乎是当下的“全民趋势”,牧马人亦不例外。虽然依旧为坚实的非承载式车身,但JL在五门一盖上大量运用了镁铝合金材质,在不降低整车刚性的前提下,整备质量减重了约100kg左右,为车辆动力、操控、燃油经济性上都作出了贡献。

这是公路SUV?它是全路况SUV。

行驶在平稳的铺装路面时,JL底盘平稳、厚重的表现完全超越预期——不曾想到一部非承载式车身的全路况SUV竟能如此的舒适。尤其悬架部分对路面起伏的抑制和细碎过滤可谓是相当优异,甚至可媲美部分豪华公路SUV。更令人惊奇的是,JL配备的全地形轮胎对噪音的控制也十分得当,哪怕行驶于高速公路上,车内人员也不会感到任何不适,这和良好的整车隔音是息息相关的,毕竟这是JL做得最好的地方之一。唯一能清晰感受的是入弯时的晃动现象,只能说,这是非承载式车身在结构上的先天劣势所致,并不能完全消除,而JL做到如此程度可以说已经有很大进步了。

全新动力总成在JL上的表现似乎有些保守,虽然数据十分出彩,但是在低速起步时依然较为笨拙,油门力度也略微偏重。而当涡轮介入时,动力来得突兀,好在新变速器的表现符合预期,只要不刻意为难,几乎不易察觉它的换挡动作。另外,JL的转向力度较为沉重,尤其在狭窄处掉头、转向时会十分费力。换个角度看,在通过恶劣路况时,沉重的转向力度也能增加车辆操作安全性,也令人更有驾驭信心,这类调校方式必定是刻意为之的结果吧。

确认过,“泥水妆扮”后的它才性感!

我们一致认为,牧马人必须与泥水为伍作伴。行驶在“名不副实”的密林道路上(根本不叫路),车下的烂泥丝毫不能减缓JL的节奏步伐。在泥水不多的情况下,我切至4H Auto模式,检验电脑是否具有征服泥泞的本领,事实上JL的行驶轨迹就如同“热刀切奶油”般清晰顺滑,没有丁点偏差与滑动,为我赚取了足够信心。

随着路况的越发恶劣,我想,是时候亮出4 Low这把“利剑”了。

由于试驾车型为Sahara,所以只能将扭矩2.72倍放大,不过正如前面所说,它毕竟是牧马人,定会不辱使命。果然在一连串陡坡、大坑、水洼前,Sahara依旧从容无比,整过穿越过程没有出现任何不测。期间我能感受到车轮在滑动,但电子辅助总是第一时间对扭矩进行合理分配,加上全地形胎非常适应泥水路面,这样我们才能化险为夷。

我想说的是,车再好也要对大自然留存敬畏之心。这不,在穿越途中就有“老司机”因大意而失足在泥泞坡道上:因为爬坡时出现车轮停顿,失去惯性助推后,四轮完全打滑空转,此刻如再大力给油,陷车情况只会愈演愈烈,唯有倒车脱出,重新稳住方向并保持适中的油门力度,利用距离(惯性)进行短暂冲刺方能顺利通过。其实牧马人的机械与电子部分理论上都能轻松应对此类环境,只是车轮的抓地力仍有极限罢了。所以说,谨慎合理的驾驶方式才是制胜的关键法宝啊。

对牧马人系列的后排舒适度我一直都心有畏惧,毕竟牧马人不是城市或豪华SUV。坐入JL后排时,我试着将座椅靠背向后倾靠,以保持合理的舒适坐姿,可事实证明我在做梦。即使官方宣传对该部分进行过优化,但它给予我的舒适感受十分有限,其中主要的两点为:靠背角度太直立,且可调幅度小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整个人长期处于直坐状态难免会导致腰部与颈部不适,让我想起客机的经济舱位;另外,座垫的长度不够,正常情况下,乘客大部分腿部都会悬空,没有合适支撑。好在,座椅柔软度上JL还算略有进步,增长的轴距对膝部空间也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过总的来说若要乘坐牧马人后排长途出行,我想高铁倒是一个更好选择。

驾仕总结:

有朋友认为,JL的性价比不及JK,形成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是JL排量更小,但价格上却没有任何体现。其实客观来将,JL除了整体设计、做工、用料、配置(舒适/科技配置)上都有大幅进步外,其关键的三大件也有了显著改善——换装小排量涡轮引擎,燃油经济性得到提升,最大功率虽有所降低,但400N.m的扭矩更具优势,恰巧豁车时最需要的正是扭矩,毕竟没人用牧马人飙车;新搭载的ZF 8AT变速器无论平顺性还是传动效率,都全方位超越JK的5AT变速器,这点毋庸置疑;底盘及四驱系统方面两者则不相上下;在车身轻量化方面,JL凭借镁铝合金材料的加持,自然更甚一筹。可见,JL无论数据或实际体验上,都是全面提升的。

重要一点:其拥有“孤儿”般的市场定位,竞争者?不存在的。

如果说JL无比强大的产品力使其进入到“孤寂”的地步,那么从市场角度看,亦是如此。以产品类型划分,JL应与铃木Jimny(吉姆尼)、丰田FJ、路虎Defender(卫士)以及奔驰G归为一类,都为“极强针对性的玩家级”产品。可是,从目前局面来看,JL暂时没有对手——铃木Jimny、奔驰G在售价上与JL都处在不同维度上,差距过大;丰田FJ、路虎Defender定价虽接近JL,却过早退市,已无法构成威胁,而丰田Land Cruiser Prado(普拉多)、三菱Pajero则有调性上的本质差异,它们选择了实用化路线,同时用户群体也有明显区隔,可谓是“道不同不相谋”。所以对JL来说,看似坎坷的远方实则已成通途,成功便近在咫尺。

最后,当我满怀期盼的来到经销商处订车,在探访JL的订车情况时,却被告知车源紧张:即便当日下订单,可能也会等待数月才能提车……的确,由于新车缘故产能有限,加上美国本土市场的畅销状态,国内获得的配额自然大幅受限。忽然感觉,我只是在不合适的时间,爱上了一部合适的车,幸好,为了挚爱,牺牲些时间也算值得。

文|托米

图,视频|托米

版权联系:jiashipai@foxmail.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体验全新牧马人JL:怪你太迷人

它说:提不到车怪我咯?我说:怪你太迷人!

谈及牧马人(Wrangler)的起源,就不得不追溯那段苦难的二战岁月。在数年的纷飞战火中,鼻祖Willys MB凭借优异的可靠性与战场适应能力,不断穿梭于前线的枪林弹雨间,它矫健的身影犹如黑暗中的灯塔一般,在照亮胜利道路之时也为战士们托起了生的希望。

可Jeep的挑战并未因大战的结束而画上句号——没有硝烟的商业战场更残酷。所幸,诞生在动荡中的“孩子”总能懂得适应与生存。

战后,为了开拓民用市场,带来盈利,Jeep一连推出了CJ2(1945)、CJ5(1954)等数款民用版本,它们在继承Willys MB核心性能的同时,也延续了它经典外形设计——圆灯及竖条式中网(Willys MB为9孔),可以看作为“卸下军装的士兵”。而后,为了统一品牌设计,于1987年诞生的YJ摒弃了传统,用方形大灯代替了圆灯造型,车头也变得四棱四角,在当时无疑是耳目一新的观感——需要说明的是,YJ正是牧马人系列(Wrangler)的开山之作。而或许是为了铭记初心,1997推出的牧马人TJ恢复了早期的圆灯样式,车头也重回圆润轮廓。从此,该“基因”便一直延续至今天的牧马人JK与随后而来的全新牧马人JL(以下简称JL)之上。

▲CJ2

▲CJ5

▲YJ

▲TJ

▲JK

在“精致”时代下,它不再被“标签化”。

过去,我们总认为像牧马人这类全路况SUV理应成为“妥协思维”的牺牲品——为了适应特殊用途、环境,牺牲车辆做工、质感、甚至便利功能。所以,这类车往往被贴上了“粗犷”、“不拘小节”等 “标签”,可随着“精致”时代的到来以及产品技术的日益精进,“妥协”再也不是唯一的出路了,这点在JL身上就得到了很好印证。

JL开发过程中,为使新车性能全面提升,设计团队在保留必要经典元素时,也进行了大胆颠覆。其中颇具争议的当数前风挡角度的修改,原因是自该系列诞生之日起,前风挡就一直保持着不变角度,故被看作为家族特征之一。但随着车速及道路条件的革新,过于垂直的前风挡角度在风阻系数方面一直是个弊端,对燃油经济性与高速的行驶稳定性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为顾全大局,这一次JL前风挡角度向后倾斜了2度,如此一来,不仅行驶性能有所进步,外观颜值也随之提升,加上短前悬设计,JL侧身重心完全呈向后倾靠的视觉效果,看上去更运动化。

个性的前脸,一直是牧马人系列最具辨识度的部分。JL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也作出了细微的修改调整:全新LED前灯与7孔中网结合得更加紧密,并形成了独有的格栅槽,该形式致敬了CJ系列;在高耸的拱形前轮眉上,设计团队设置了LED日间行车灯(含示宽功能),不仅增加了行车安全,同时也获得了更炫酷的外观效果,这点顺应了流行趋势。

 

更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机盖上的散热口及夸张的隆起结构,使JL成为家族中最前卫、激进的一员,而其目的不只是提升视觉感受,还有几点关键因素:其一,全路况SUV不同于城市SUV,它们需要更高离地间隙来应对坑洼和涉水环节,因此引擎也尽可能被安置在较高位置;其二,新配备的涡轮引擎为直列形式,并额外多出了增压器、散热系统等,对垂直空间的侵占更多,加之受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制约无法低位安放,需要腾出更充裕的舱内高度来容纳引擎;其三,由于增压引擎工作温度高,更大的舱内空间利于散热的同时,也能容纳更厚实的阻热材料。

车尾部分,JL备胎、尾灯甚至后雨刮器位置都做了降低处理,使车尾重心向下沉压,获取了敦实、厚重的整车效果。

进入车内后,JL更加直白的展现了它与前辈的区隔。首先,新车内饰设计从历代Jeep车型中进行了细致的筛选和提炼,在横贯线条的基础上,充斥着大量“圆形”要素,硬朗之余也更添了几分时尚气息。另外,内饰中许多细节在过往车系中都能找到,也算对经典的传承吧。值得一看的是,JL内饰中真皮、缝线与软性材质相互交织,在用料上也达到了该系列从未企及过的新高度。

“经典”已不足以概括它,“好玩”才是新定义。

新增的8.4英寸彩色中控屏,其系统本身并无惊喜,与家族其他产品基本一致,但最有意思地方在于:它镶嵌于一块软软的橡胶中,最普通材质就能营造出精致手感与视效,无不体现设计团队的功底和用心;在尾门内侧处,一块制作精美的铭牌上印有JL的通过数据,很有意思。而这些只是JL身上无数彩蛋中的一部分罢了,小小的图腾、外露的螺栓以及设计精巧的按键都能让我把玩许久。不禁感慨,JL就是一张“寻宝地图”,只要认真,就能惊喜连连,可以说很有想法了。

对牧马人家族来说,走到JL这辈才算脱离了“不拘小节”的既定标签。其做工、用料均大幅提升,打破了我们对专业级SUV就该粗粗糙糙、不修边幅的奇葩认知。可以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才更符合“精致”时代的需求。

上天下海是不可能的,但有“陆”的地方它都去过。

“水覆盖了这个星球的75%,这款SUV覆盖了其他25%中的大部分”这句官方宣传语虽张狂,但牧马人系列的确有实力征服绝大多数的恶劣环境,这得归功于它们强大的机械性能。

JL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动力总成,一台GME-T4 2.0T引擎接替了JK的3.6 V6/2.8TD L4引擎(柴油),而这具引擎在前期上市的大指挥官/指挥官系列上我们已有所了解,JL上最大功率与峰值扭矩分别达到了195.4kW和400N.m,不仅对同级对手形成了显著优势,甚至在扭矩上更超越了自家的3.6 V6引擎(347N.m)。随新引擎而来的是ZF 8AT变速器,与现款5AT变速器相比,它的传动效率更高,使动力得到最理想释放,良好的换挡平顺性也大幅提升了新车行驶质感。

牧马人系列最拿手的当属四驱系统,在主攻非铺装路面的Rubicon上,配备了Rock-Trac智能分时四驱系统,该系统可在四轮之间实施0-100%的扭力分配。拨至最强4 Low模式后(低速四驱),可将扭矩4倍放大,同时位于前桥与后桥的机械式差速锁会同时锁止,哪怕只是单轮能抓地,都有力挽狂澜的可能。不仅如此,Rubicon高达77:1的攀爬比也足以令它脱困于最恶劣的环境之中。相比之下,偏重城市路况的Sahara则要“温和”不少,配备Selec-Trac智能机械分时四驱系统,低速四驱状态下可将扭矩2.72倍放大,扭力分配能实现前后桥的0-100%转换,但不能左右轮分配,攀爬比也相对较小,为44.1:1,不过即便如此,在面对极端情况时,Sahara依然能凭实力来捍卫牧马人的家族荣耀。

为了降低驾驶者的操作难度,JL设置了独有的4H Auto智能四驱模式。在该模式下电脑会根据当前路面状况、车轮抓地力等来自主选择后驱或四驱,更好应对了多种路况行驶,免除了驾驶者亲自切换的繁琐——可见,JL是一台更智能、更便利的“现代化”牧马人。

瘦身,几乎是当下的“全民趋势”,牧马人亦不例外。虽然依旧为坚实的非承载式车身,但JL在五门一盖上大量运用了镁铝合金材质,在不降低整车刚性的前提下,整备质量减重了约100kg左右,为车辆动力、操控、燃油经济性上都作出了贡献。

这是公路SUV?它是全路况SUV。

行驶在平稳的铺装路面时,JL底盘平稳、厚重的表现完全超越预期——不曾想到一部非承载式车身的全路况SUV竟能如此的舒适。尤其悬架部分对路面起伏的抑制和细碎过滤可谓是相当优异,甚至可媲美部分豪华公路SUV。更令人惊奇的是,JL配备的全地形轮胎对噪音的控制也十分得当,哪怕行驶于高速公路上,车内人员也不会感到任何不适,这和良好的整车隔音是息息相关的,毕竟这是JL做得最好的地方之一。唯一能清晰感受的是入弯时的晃动现象,只能说,这是非承载式车身在结构上的先天劣势所致,并不能完全消除,而JL做到如此程度可以说已经有很大进步了。

全新动力总成在JL上的表现似乎有些保守,虽然数据十分出彩,但是在低速起步时依然较为笨拙,油门力度也略微偏重。而当涡轮介入时,动力来得突兀,好在新变速器的表现符合预期,只要不刻意为难,几乎不易察觉它的换挡动作。另外,JL的转向力度较为沉重,尤其在狭窄处掉头、转向时会十分费力。换个角度看,在通过恶劣路况时,沉重的转向力度也能增加车辆操作安全性,也令人更有驾驭信心,这类调校方式必定是刻意为之的结果吧。

确认过,“泥水妆扮”后的它才性感!

我们一致认为,牧马人必须与泥水为伍作伴。行驶在“名不副实”的密林道路上(根本不叫路),车下的烂泥丝毫不能减缓JL的节奏步伐。在泥水不多的情况下,我切至4H Auto模式,检验电脑是否具有征服泥泞的本领,事实上JL的行驶轨迹就如同“热刀切奶油”般清晰顺滑,没有丁点偏差与滑动,为我赚取了足够信心。

随着路况的越发恶劣,我想,是时候亮出4 Low这把“利剑”了。

由于试驾车型为Sahara,所以只能将扭矩2.72倍放大,不过正如前面所说,它毕竟是牧马人,定会不辱使命。果然在一连串陡坡、大坑、水洼前,Sahara依旧从容无比,整过穿越过程没有出现任何不测。期间我能感受到车轮在滑动,但电子辅助总是第一时间对扭矩进行合理分配,加上全地形胎非常适应泥水路面,这样我们才能化险为夷。

我想说的是,车再好也要对大自然留存敬畏之心。这不,在穿越途中就有“老司机”因大意而失足在泥泞坡道上:因为爬坡时出现车轮停顿,失去惯性助推后,四轮完全打滑空转,此刻如再大力给油,陷车情况只会愈演愈烈,唯有倒车脱出,重新稳住方向并保持适中的油门力度,利用距离(惯性)进行短暂冲刺方能顺利通过。其实牧马人的机械与电子部分理论上都能轻松应对此类环境,只是车轮的抓地力仍有极限罢了。所以说,谨慎合理的驾驶方式才是制胜的关键法宝啊。

对牧马人系列的后排舒适度我一直都心有畏惧,毕竟牧马人不是城市或豪华SUV。坐入JL后排时,我试着将座椅靠背向后倾靠,以保持合理的舒适坐姿,可事实证明我在做梦。即使官方宣传对该部分进行过优化,但它给予我的舒适感受十分有限,其中主要的两点为:靠背角度太直立,且可调幅度小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整个人长期处于直坐状态难免会导致腰部与颈部不适,让我想起客机的经济舱位;另外,座垫的长度不够,正常情况下,乘客大部分腿部都会悬空,没有合适支撑。好在,座椅柔软度上JL还算略有进步,增长的轴距对膝部空间也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过总的来说若要乘坐牧马人后排长途出行,我想高铁倒是一个更好选择。

驾仕总结:

有朋友认为,JL的性价比不及JK,形成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是JL排量更小,但价格上却没有任何体现。其实客观来将,JL除了整体设计、做工、用料、配置(舒适/科技配置)上都有大幅进步外,其关键的三大件也有了显著改善——换装小排量涡轮引擎,燃油经济性得到提升,最大功率虽有所降低,但400N.m的扭矩更具优势,恰巧豁车时最需要的正是扭矩,毕竟没人用牧马人飙车;新搭载的ZF 8AT变速器无论平顺性还是传动效率,都全方位超越JK的5AT变速器,这点毋庸置疑;底盘及四驱系统方面两者则不相上下;在车身轻量化方面,JL凭借镁铝合金材料的加持,自然更甚一筹。可见,JL无论数据或实际体验上,都是全面提升的。

重要一点:其拥有“孤儿”般的市场定位,竞争者?不存在的。

如果说JL无比强大的产品力使其进入到“孤寂”的地步,那么从市场角度看,亦是如此。以产品类型划分,JL应与铃木Jimny(吉姆尼)、丰田FJ、路虎Defender(卫士)以及奔驰G归为一类,都为“极强针对性的玩家级”产品。可是,从目前局面来看,JL暂时没有对手——铃木Jimny、奔驰G在售价上与JL都处在不同维度上,差距过大;丰田FJ、路虎Defender定价虽接近JL,却过早退市,已无法构成威胁,而丰田Land Cruiser Prado(普拉多)、三菱Pajero则有调性上的本质差异,它们选择了实用化路线,同时用户群体也有明显区隔,可谓是“道不同不相谋”。所以对JL来说,看似坎坷的远方实则已成通途,成功便近在咫尺。

最后,当我满怀期盼的来到经销商处订车,在探访JL的订车情况时,却被告知车源紧张:即便当日下订单,可能也会等待数月才能提车……的确,由于新车缘故产能有限,加上美国本土市场的畅销状态,国内获得的配额自然大幅受限。忽然感觉,我只是在不合适的时间,爱上了一部合适的车,幸好,为了挚爱,牺牲些时间也算值得。

文|托米

图,视频|托米

版权联系:jiashipai@foxmail.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