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的月初,都是各大汽车品牌变着方儿怒刷销量的日子,要么是同比增长了多少,要么就是环比增长了多少。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增长”的基础之上,不然就只能默默的做个“潜水党”。比如,你听说过“华泰汽车X月销量破XXX”、“讴歌X月销量大增XXX”、“DS销量过XXX”吗?
最近,这个刷屏者是吉利。“6款车型月销过万!吉利汽车7月销量120277辆,同比增长32%”,这样的成绩的确有底气大肆宣传,就跟吉利最近大肆宣传的缤瑞一样。
作为自主品牌首款采用模块化平台打造的车型,缤瑞确实有底气宣扬它的与众不同。只不过,关于缤瑞的未来,并不十分明朗。
官方宣称缤瑞定位于A+级轿车,不过,与同处于A+级市场的帝豪GL相比,缤瑞的尺寸并不占优,车身尺寸和轴距被全面碾压。动力系统则采用了1.0T和帝豪GL那台1.4T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00kW和98kW,前者匹配手动及双离合变速箱,后者匹配手动及CVT无级变速箱。
有意思的是,缤瑞这台1.0T三缸发动机的数据超过了1.4T发动机,也就是说缤瑞入门车型的动力会超过中高配车型的动力,这可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
价格方面,新车的预售价为9.08-11.88万元,其中,自动档入门车型的预售价为10.38万元,也不排除上市时推出更多车型的可能。结合帝豪GL 7.88-11.58万元的售价、自动挡车型9.68万元的起售价,缤瑞最终的售价与其相差不会太大。
很显然,缤瑞和帝豪GL不管是产品力还是价格都是高度重合的。那么问题来了,缤瑞的到来是否会蚕食帝豪GL已有的市场份额?
笔者认为缤瑞侵占帝豪GL的销量很可能会发生。首先,虽然官方宣称缤瑞的定位更加运动,但其受众与帝豪GL的受众其实没有本质区别,很可能都是才毕业的年轻人,而缤瑞的外观更加年轻,机会可能会更大;其次,吉利很可能为了防止内斗将缤瑞分到帝豪家族以外的网络进行销售,但问题是关注帝豪GL的消费者同时也可能会关注缤瑞,分网销售的方式解决不了产品同质化的问题;最后,大部分消费者都有买新不买旧的消费理念,这个层面,缤瑞也占有一定的优势。
不过,对于帝豪GL来说,它有着足够的用户口碑,有着一定的终端优惠,也有着稍大一些的车身尺寸。所以,面对这样的难题,消费者是很难选择的。但不管怎么说,总有一部分消费群体会转而选择缤瑞,根本在于两款产品的同质化太过严重。
血淋淋的例子太多了,哈弗H2和H4、奇瑞瑞虎5和瑞虎7等都是失败的例子,吉利不可能看不到。那么,缤瑞的存在可能更多的不是为了销量。一是直接向外界展示其强大的研发实力,自主品牌中就我有模块化平台,牛逼;
二是缤瑞更像是一个排头兵,拿来试水,如果成功了,那就顺势推出更多的“缤”字辈运动车型,如果失败,平台后续车型换个名字推出也没什么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何吉利会把那台1.0T的发动机用在缤瑞身上的原因,没经过市场检验的东西总得拿出来试试水。此外,1.0T车型的价格势必会比1.4T版本便宜,但功率却更高,增加消费者对于这台三缸发动机的接受度,以此来为后续搭载三缸发动机的车型铺路;
三是吉利定位更高的DMA平台和定位新能源的AMA平台应该还未完善,无法通过推出热门细分市场的全新产品来进一步拉伸销量。但现有的产品都几乎达到了销量天花板,想进一步提升销量就只能推出新品,不管是否热门。就算侵蚀了帝豪GL的销量,最终销量还是归属于吉利的,更何况,用了三缸发动机并且前期没有终端优惠的缤瑞利润还更高。
多重因素之下,缤瑞半推半就,最终只得从了。
写在最后
对于吉利来说,模块化平台的推出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仅是研发成本的减少和研发时间的缩短,更为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其技术实力的长足进步,意味着吉利在向全球汽车品牌进发的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对于缤瑞来说,它能携手帝豪GL走量当然好,但如果没能复制帝豪GL的辉煌,也没人责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