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俗称“鬼节”的中元节了,它在佛教中有个美丽的名字——盂兰盆节。日本在飞鸟时代由隋唐时期的中国传入盂兰盆节,后与当地民俗结合。日本人对盂兰盆节很重视,现已成为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这一天会放假,有点类似中国的清明节。但清明节与中元节的区别在于,清明重扫墓和缅怀,中元是鬼的节日,人的祭祀使鬼快乐。

民间有流传七月半地府开门放鬼魂一说,因此,中元节便成了一年之中阴气最重的节日。在古代,人们把无法控制的超自然力量统称为妖怪。这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一直吸引着艺术家们,葛饰北斋、歌川国芳等均根据民间传说或自己的想象创作了妖怪主题作品。今天,让我们一起用几本书回顾下这种传说中的超自神力吧。


《妖怪画本:狂歌百物语》

《妖怪画本:狂歌百物语》是以妖怪为主题的狂歌,并配以各妖怪的彩色版插画,类似妖怪图鉴。“百物语”兴起于江户时代,是一种古老的招鬼游戏。几个人在暗室中点燃100根蜡烛,每讲一个灵异故事就吹灭一支,传说讲完99个鬼故事就能引来鬼魅。书中的怪谈也不仅仅是为了吓人,也反映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展现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又在以滑稽和暗讽说道世间种种不合理。 “百物语”中的故事有唐伞小僧、一本足(独角怪)、野箆坊(外表如同普通人类,但脸上无眼睛、口、鼻的日本妖怪)等。
《妖怪画本 - 狂歌百物语》作者京极夏彦(1963-)是日本独具特色的“妖怪型”推理作家、新本格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兴趣爱好广泛,不断从其庞大惊人的藏书中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同时思维极其大胆灵活,经常由日本神鬼妖怪和古代传说中取材,进一步吸收成为写作素材,个人风格鲜明。他的小说不管情节还是谜题,最终都会有“合理”的解释,作品走向多变而宽广。

《妖怪博物馆》

汤本豪一(Yumoto Koichi )是日本妖怪题材作品的最大收藏家,他在研究妖怪历史方面也颇有建树。他基于自家收藏所编撰的日、英双语妖怪图鉴——《妖怪博物馆:来自汤本豪一的日本妖怪收藏》(Yokai Museum: The Art of Japanese Supernatural Beings from Yumoto Koichi Collection)集中介绍了日本江户时期(1603-1868)日本文化、艺术方面对于妖怪这一民间流传的超自然现象的多种诠释与呈现。为日本国内外的妖怪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研究素材。他的收藏包含了《百鬼夜行绘卷》及葛饰北斋创作的《小幡小平次》等珍贵作品。

妖怪绘画就如同充满想象力的百科全书,记载着无数不可思议的幻兽物语。“我想,妖怪们也会为拥有了自己的博物馆而感到高兴吧,”汤本豪一说。作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妖怪文化成为了漫画、电影、艺术等日本文化产业领域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妖怪仙境》

《妖怪仙境: 更多汤本豪一藏日本艺术中的超自然物种》(Yokai Wonderland: More from Yumoto Koichi Collection) 包含了江户时代(1603-1868)以来的日本妖怪艺术作品,是《妖怪博物馆》的下篇和补充。在日本,妖怪文化的传播并没有止步于印刷材料,还体现在和服、根付、武器、灯笼和外来游客的纪念玩偶上。《妖怪仙境》更偏重于介绍妖怪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妖怪博物馆》和《妖怪仙境》书中的作品,是2019年4月将在广岛开放的妖怪博物馆的重要藏品。汤本豪一自1980年以来开始收藏日本妖怪题材作品,并将其收藏的约3000件作品捐赠给了妖怪博物馆。

《神话的世界》

“如果想要了解一个人,先要了解他背后的神话。”
《神话的世界》(World of Myths)一书是对“传奇的过去”系列五本作品的汇编版,收录了最激动人心和最具影响力的神话故事,并通过考古和艺术证据贯穿始终。作者费利佩·费尔南德斯-阿梅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对神话背后超自然的世界进行了全新的介绍。此外,本书还专门编制了词汇表,对神话里的人物和生物做出了简短的定义。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佳作书局
原标题:欢迎来到妖怪的世界:中元节特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