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新书推荐】年少时热爱的作家能够揭示一个人真实的自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新书推荐】年少时热爱的作家能够揭示一个人真实的自我

本周关键词:藤泽周平、俾斯麦、美国保守主义、当代中国视觉文化、莫奈、管风琴……

《我忏悔》

[西]乔莫·卡夫雷 著 邱美兰 译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8

一切要从一把小提琴说起。阿德里亚的父亲常常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把玩他那些珍藏的古董。在这些珍惜古玩当中,最吸引阿德里亚的是一把18世纪的斯托里奥尼(Storioni)小提琴。可是,在阿德里亚偷偷把这把琴带出家门借给朋友之后,迎接他的却是父亲惨死的消息。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随着时间流逝,真相逐渐显露出来:这把琴与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一则丑闻有关,从制成之日起它便销声匿迹,也遭到了各方觊觎。父亲在佛朗哥独裁政权和纳粹横行的时候,踏遍欧洲进行古董交易,为了“美”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把琴究竟为何出现在父亲的书房?小提琴是否为非法掠夺而来?父亲的死和阿德里亚借出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随着《我忏悔》的故事逐步推进,谜底也渐渐显露了出来。

作者乔莫·卡夫雷生于巴塞罗那,1974年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用当时被禁的加泰罗尼亚语写作至今,他的长篇小说常常涉及西班牙内战、佛朗哥统治、巴塞罗那的司法腐败与权力争夺,但他的立场和视角并未局限于这一地区,而是放眼全欧洲,对反法西斯战争、纳粹德国、1968红色风暴等主题均有讨论,并试图以文学探讨人性、权力和罪恶。他还擅长将多重视角、多条线索相互交织,在层层悬念中推进情节,直至最后一刻才将谜底揭晓。《我忏悔》也是如此,故事以小提琴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以阿德里亚的一生回忆为主轴,在八百多页的篇幅中跨越多个场景的欧洲版图:意大利小提琴重镇、宗教裁判所、奥斯维辛、欧洲各地的修道院、不同时期的巴塞罗那……这些故事中的支线不但道明了小提琴的曲折身世,更组成了一部长达七百年的欧洲历史。在这部汇集了善恶、爱恨、宗教、艺术、历史等诸多元素的小说当中,书中角色无人能够免于“恶”的纠缠,乔莫·卡夫雷在小说中不断向读者抛出道德问题,敦促读者思考纳粹的残暴和执念在人心中留下的阴影。

《蝉时雨》《黄昏清兵卫》《小说周边》《隐剑孤影抄》《隐剑秋风抄》

[日] 藤泽周平 著  高詹灿 等译
译林出版社 2018-8

藤泽周平是谁?有些中国读者或许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在日本,他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藤泽周平是战后时代小说三大名家之一,与司马辽太郎、池波正太郎齐名。他也是村上春树痴迷的作家,更是日本影视界改编翻拍的热门。他的小说并不注重大人物,总是把关注点放在平凡的市民阶层上,作品类型多为市井物语和武士小说。

《黄昏清兵卫》便是这种类型的短篇小说集。《刺客聂隐娘》编剧、作家谢海盟回忆,侯孝贤曾推荐演员阅读这本书,演员妻夫木聪也曾极力游说侯导改拍之,其他主角也都成了书迷,在拍戏休息时常常热烈讨论其中的情节。这本书用八个短篇故事,讲述了身份低微的江户时期下级武士如何在柴米油盐当中度过人生,却不期被卷入时代浪潮、被牵扯进政治风云,主人公迫不得已施展出失传已久的“秘剑”,用高超的武艺使得敌手一招毙命。由于写出了普通人的生活与傲骨,这部小说深得普通读者的喜爱。《隐剑孤影抄》《隐剑秋风抄》这两部“隐剑”短篇系列非但有大隐于市的渴望,也把目光转向了失败者、厄运与悲剧,让全书之中的悲哀之情挥之不去。

长篇小说《蝉时雨》从主人公文四郎的少年讲到中年,事无巨细如同纪录片一般,写下宁静院落、朗朗蝉声之中,少年文四郎与邻家女孩暗生情愫,与好友一同求学、练剑的平凡时光,可是,单纯快乐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当父亲含冤切腹,女孩被迫离开,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的自己只能全心投入剑术练习,试图寻找自己生存价值的证明,从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

44岁出道的藤泽周平在46岁时凭借《暗杀的年轮》获得了直木奖,在成为专业作家以后,他在二十多年当中严格遵守截稿期限,从未拖欠,除了每年新年第一天之外几乎全年无休。对于这样一位作家来说,他的私人生活、生性品格、创作动机等等,也成为了读者想要了解的秘密。《小说周边》这本随笔集记录的正是藤泽周平的生活日常,这位经历坎坷的作家过着一个个平凡的日子,正如他笔下身怀绝技、经历沧桑而终归平淡的武士一样。

《缮写室》

包慧怡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8

缮写室是欧洲中世纪学者制作书的地方,缮写室文化也可以称作“手抄本文化”,如中世纪文学博士、诗人包慧怡所说,它是由书籍及其互文性叠织而成的巨网。本书被命名为“缮写室”,是因为作者看到了书评和中世纪作品之间的相似性:中世纪的作者往往只字不提本人的独立贡献,说自己的作品不过是对前人的汇编。而以现代标准衡量的文献可靠性、翻译准确性和文学原创性,在一部典型的中世纪作品中是无法找到的,所以我们无法断定哪儿是书的终结和开始,也无法判断作者究竟是谁。今天,大部分的书评和文艺工作者实际上也都是“兼写别人和自己的字,但以别人的字为主”的人,所以, 所有的评论“在本体论的意义上都是匿名的”。

本书收录的二十多篇评论,涉及莎士比亚、刘易斯·卡罗尔、王尔德、安吉拉·卡特等人,大多是普通读者年少时就会接触的作家,也是在作者人生“软蜡期”刻下特别形状的作家。其中最早的一篇写于包慧怡20岁时,一半以上的文章写于25岁以前,在她看来,年少时热爱的作家能够揭示出一个真实的自己。但本书并不像看起来的那么浅显:作者结合了诗人的笔触和学者的功底,用手艺人的目光谈论手艺如何精巧,在诗歌、小说、批评、绘画、地图、电视剧之间游走,也需要读者带着一定的英国文学功底和开放的态度,跟上这段旅程。

《俾斯麦:一个普鲁士人和他的世纪》

[德]克里斯托弗·诺恩 著  陈晓莉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8

长久以来,关于俾斯麦的讨论在两个极端之间展开:一方面,人们认为他是一个阻挠德国民主化和现代化的人,为希特勒的登台铺平道路;另一方面,俾斯麦也有着十分正面的形象,他是德意志帝国的统一者,这一形象与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国家行为的扩大相联系,并成为了现代性的一部分。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现代史教授克里斯托弗·诺恩(Christoph Nonn)看到,俾斯麦这样的形象定位是有问题的,固然纳粹党成员利用俾斯麦神话来反对魏玛共和国,但无论是在反犹问题上还是在“大德意志”目标上,前帝国宰相都没有和希特勒站到过统一战线上。与此相对,他也不是什么救世主:在德意志帝国的建立过程中,俾斯麦既不是唯一的功臣,也没有一直以来只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

本书没有选择依托俾斯麦进行自我塑造的内容和他经常被引用的回忆录,而主要取材于日常政治生活中的表态,还原了一位走下神坛、奉行实用主义的普鲁士保守党人的“铁血宰相”。作者看到,俾斯麦的一生通常只被作为德意志民族史的中心来考量,但他“首先是普鲁士的,然后才是德国的,除此之外也是欧洲的”——他作为帝国缔造者和帝国宰相,在1871年之后推行的外交政策尤其是“欧洲的”,而这样的政策深刻影响到了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之后的路线制定。作者试图以此书告诉读者,俾斯麦和他的时代不仅仅局限于德意志民族历史范畴之内,更接近于全欧洲的遗产,甚至对全世界都举足轻重。

《美国秩序的根基》

[美]拉塞尔·柯克 著  张大军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汉唐阳光 2018-6

这本书是美国当代保守主义运动的思想导师拉塞尔·柯克的代表作之一。在本书出版的1974年,美国经历着多重文化和政治秩序的挑战,柯克写作此书的目的是“帮助公众和大学生重新认知美国的道德和社会秩序”,因此,本书虽然是一本上下纵横三千多年的理论著作,柯克却尽量写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以便让美国的高中生都能够读懂。

柯克认为,美国的成功之道就存在于西方文明与美国的传统当中。在本书当中,他梳理了《旧约》先知时代耶路撒冷的信仰和伦理、希腊世界的光荣、罗马的美德与力量、 伦敦的宪制和市场,把它们看作是美国秩序的四个来源,并将融合了英国中世纪习俗、新教伦理和拉丁理论(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说等)的“自然法”,视为美国文明成长壮大、美国革命和立国的基础。此前,美国主流的历史论述常常把宪政体制看作是18世纪美国人思维自成一体的产物,《美国秩序的根基》却把美国秩序和整个西方世界的秩序看作是几千年演化的成果。同时,柯克也看到保守主义的永恒之道也不应该是僵化的教条,他认为,保守主义的思想体系可以通过审慎的自我更新来保持活力。在这一基础之上,柯克对美国的未来、对美国秩序的复兴保持着自信和乐观。

《流动的图像: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再解读》

[美] 唐小兵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8-7-1

本书是一部论文集,用六章的内容讨论了20世纪中期到今天出现的当代中国视觉艺术作品。作者试图通过这本跨学科的著作,说明艺术创造帮助我们认识一个复杂视觉秩序和经验的生产过程,以及这种视觉秩序和经验当中鲜明的中国色彩和当代性。

密歇根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及比较文学系讲席教授唐小兵看到,相对于20世纪中叶至今的欧美社会,中国社会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更为深刻的变革和创新,而西方学术话语难以把握当代中国,正是因为缺乏这样的历史经验。因此,本书最初用英文写就时,它对话的对象正是西方主流媒体和学术界对当代中国的扁平化认识。在书中,作者拒绝把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看作是一个单调的整体,而是怀着对历史的同情和理解,来看待中国文化这个生机勃勃、众生喧哗的场域。通过对视觉体系的历史进程进行研究,他看到了市场逻辑的去自然化,看到了另外的历史想象和过程,想要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来揭示和认定那些促进创造性思维和努力的文化逻辑。唐小兵在上世纪90年代初编辑的《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对国内现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流动的图像》里再次提出“再解读”之时,他面对的是知识结构和历史记忆发生很大变化的新一代读者。因此,本书不仅会展示更开阔的视野,也会试图探讨如何在全球背景之下思考当代中国的文化脉络。

《莫奈的两大悔恨》

[法] 米歇尔·贝纳尔 著  黄雅琴 译
海天出版社 2018-6

要了解莫奈的绘画,可能要从了解这位印象派大师的两大悔恨开始。

第一个悔恨是友情。莫奈、雷诺阿、希斯莱、巴齐耶曾是“四好友集团”,他们当中只有巴齐耶是不愁生计的富公子,他不仅在父母的经济支持之下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也给朋友们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常常为他们支付模特的账单或者为他们当模特。他曾担当莫奈油画《草地上的午餐》中的模特,也曾以远超市场价的价格购买莫奈的油画,以解画家的燃眉之急。同时,巴齐耶本人也是一位早熟的天才,他有着把握丰富色彩和微妙光影的能力,也有着坚实的造型基础,还有无数新想法,他因独有的场景肖像画而闻名,并在印象派运动的形成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样一位新星的生命却定格在了29岁:普法战争爆发时,巴齐耶奔赴战场,遭遇突袭而死。

莫奈的第二个悔恨是爱情。主人公叫做卡米耶。莫奈与卡米耶在塞纳河畔初识,便邀请她成为了他的模特,随后,卡米耶成为了他的爱人。莫奈以卡米耶为模特创作出的《绿衣女子》是他早期的辉煌。除此之外,莫奈还画下了《花园里的女子》《撑阳伞的女子》《特鲁维尔沙滩上的女子》《着日本装的女子》《捧紫罗兰的女子》《红围巾》等作品,用画笔记录下了卡米耶生命的绽放。然而,卡米耶从来没能够享受莫奈的巨大成就,在生育了两个孩子之后,她在32岁时患上了癌症,在她弥留之际,莫奈为她画下了最后一幅画像《临终的卡米耶》。

巴齐耶和卡米耶,是法国作家米歇尔·贝纳尔笔下莫奈的两大悔恨。本书不仅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伴随莫奈一生的友谊、爱情和死亡带来的悔恨,以此为入口介绍了画家的生平和作品,还插入了多幅莫奈的画作以供读者欣赏和理解。

《星船与大树》

马慧元 著
中华书局 2018-4

在《北方人的巴赫》《管风琴手记》《写意巴洛克》《音乐的容器》等随笔集之后,学习钢琴、管风琴多年的马慧元出版了《星船与大树》一书。这本随笔依然还谈音乐,依然是细腻丰富的语言、信手拈来的故事、不乏深度的思考,本书收录的有作者对巴赫、贝多芬、弗朗克等音乐家的感受,有看音乐会、音乐比赛的随想,也有对管风琴乐器发展的洞见,从其中读者可以看到马慧元对严肃音乐艺术形式衰落之思、对音乐生产过程孤寒状况的观察,以及对艺术圈与普通观众隔阂的悲叹。而她正是通过写作,用文字点点滴滴“蚕食”难以言说的音乐和专业性太强的谱面,为读者融化坚冰,唤起大家的共振与热爱。

另一方面,本书的标题“星船与大树”取自于物理巨匠之子乔治·戴森的故事,他曾经像野人一样住在森林里,和中产阶级生活南辕北辙,而父亲则倾心于建造飞往火星的“星船”,和儿子毫无交集。在若干年以后,高中就辍学的乔治却成为了这段当代科学史的忠实书写者。人文与科学存在裂痕,却又在这个故事中产生了交集。马慧元本人也生活在人文与科学的分裂之中——在现实生活中,她定居加拿大,以软件业为生,拥抱着技术世界,音乐和阅读只是她人生的侧面。因此,在本书当中,作者不仅将多重生活付诸纸面,展示了自己对科学史的思考,同时她也发现,在知识海量增加、技术疯狂发展的年代,各个学位之间的割裂看似必要,人文和科学这两个世界、两类真理实则彼此密密渗透,在两者交互之处也可觅得无限趣味。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新书推荐】年少时热爱的作家能够揭示一个人真实的自我

本周关键词:藤泽周平、俾斯麦、美国保守主义、当代中国视觉文化、莫奈、管风琴……

《我忏悔》

[西]乔莫·卡夫雷 著 邱美兰 译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8

一切要从一把小提琴说起。阿德里亚的父亲常常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把玩他那些珍藏的古董。在这些珍惜古玩当中,最吸引阿德里亚的是一把18世纪的斯托里奥尼(Storioni)小提琴。可是,在阿德里亚偷偷把这把琴带出家门借给朋友之后,迎接他的却是父亲惨死的消息。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随着时间流逝,真相逐渐显露出来:这把琴与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一则丑闻有关,从制成之日起它便销声匿迹,也遭到了各方觊觎。父亲在佛朗哥独裁政权和纳粹横行的时候,踏遍欧洲进行古董交易,为了“美”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把琴究竟为何出现在父亲的书房?小提琴是否为非法掠夺而来?父亲的死和阿德里亚借出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随着《我忏悔》的故事逐步推进,谜底也渐渐显露了出来。

作者乔莫·卡夫雷生于巴塞罗那,1974年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用当时被禁的加泰罗尼亚语写作至今,他的长篇小说常常涉及西班牙内战、佛朗哥统治、巴塞罗那的司法腐败与权力争夺,但他的立场和视角并未局限于这一地区,而是放眼全欧洲,对反法西斯战争、纳粹德国、1968红色风暴等主题均有讨论,并试图以文学探讨人性、权力和罪恶。他还擅长将多重视角、多条线索相互交织,在层层悬念中推进情节,直至最后一刻才将谜底揭晓。《我忏悔》也是如此,故事以小提琴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以阿德里亚的一生回忆为主轴,在八百多页的篇幅中跨越多个场景的欧洲版图:意大利小提琴重镇、宗教裁判所、奥斯维辛、欧洲各地的修道院、不同时期的巴塞罗那……这些故事中的支线不但道明了小提琴的曲折身世,更组成了一部长达七百年的欧洲历史。在这部汇集了善恶、爱恨、宗教、艺术、历史等诸多元素的小说当中,书中角色无人能够免于“恶”的纠缠,乔莫·卡夫雷在小说中不断向读者抛出道德问题,敦促读者思考纳粹的残暴和执念在人心中留下的阴影。

《蝉时雨》《黄昏清兵卫》《小说周边》《隐剑孤影抄》《隐剑秋风抄》

[日] 藤泽周平 著  高詹灿 等译
译林出版社 2018-8

藤泽周平是谁?有些中国读者或许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在日本,他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藤泽周平是战后时代小说三大名家之一,与司马辽太郎、池波正太郎齐名。他也是村上春树痴迷的作家,更是日本影视界改编翻拍的热门。他的小说并不注重大人物,总是把关注点放在平凡的市民阶层上,作品类型多为市井物语和武士小说。

《黄昏清兵卫》便是这种类型的短篇小说集。《刺客聂隐娘》编剧、作家谢海盟回忆,侯孝贤曾推荐演员阅读这本书,演员妻夫木聪也曾极力游说侯导改拍之,其他主角也都成了书迷,在拍戏休息时常常热烈讨论其中的情节。这本书用八个短篇故事,讲述了身份低微的江户时期下级武士如何在柴米油盐当中度过人生,却不期被卷入时代浪潮、被牵扯进政治风云,主人公迫不得已施展出失传已久的“秘剑”,用高超的武艺使得敌手一招毙命。由于写出了普通人的生活与傲骨,这部小说深得普通读者的喜爱。《隐剑孤影抄》《隐剑秋风抄》这两部“隐剑”短篇系列非但有大隐于市的渴望,也把目光转向了失败者、厄运与悲剧,让全书之中的悲哀之情挥之不去。

长篇小说《蝉时雨》从主人公文四郎的少年讲到中年,事无巨细如同纪录片一般,写下宁静院落、朗朗蝉声之中,少年文四郎与邻家女孩暗生情愫,与好友一同求学、练剑的平凡时光,可是,单纯快乐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当父亲含冤切腹,女孩被迫离开,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的自己只能全心投入剑术练习,试图寻找自己生存价值的证明,从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

44岁出道的藤泽周平在46岁时凭借《暗杀的年轮》获得了直木奖,在成为专业作家以后,他在二十多年当中严格遵守截稿期限,从未拖欠,除了每年新年第一天之外几乎全年无休。对于这样一位作家来说,他的私人生活、生性品格、创作动机等等,也成为了读者想要了解的秘密。《小说周边》这本随笔集记录的正是藤泽周平的生活日常,这位经历坎坷的作家过着一个个平凡的日子,正如他笔下身怀绝技、经历沧桑而终归平淡的武士一样。

《缮写室》

包慧怡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8

缮写室是欧洲中世纪学者制作书的地方,缮写室文化也可以称作“手抄本文化”,如中世纪文学博士、诗人包慧怡所说,它是由书籍及其互文性叠织而成的巨网。本书被命名为“缮写室”,是因为作者看到了书评和中世纪作品之间的相似性:中世纪的作者往往只字不提本人的独立贡献,说自己的作品不过是对前人的汇编。而以现代标准衡量的文献可靠性、翻译准确性和文学原创性,在一部典型的中世纪作品中是无法找到的,所以我们无法断定哪儿是书的终结和开始,也无法判断作者究竟是谁。今天,大部分的书评和文艺工作者实际上也都是“兼写别人和自己的字,但以别人的字为主”的人,所以, 所有的评论“在本体论的意义上都是匿名的”。

本书收录的二十多篇评论,涉及莎士比亚、刘易斯·卡罗尔、王尔德、安吉拉·卡特等人,大多是普通读者年少时就会接触的作家,也是在作者人生“软蜡期”刻下特别形状的作家。其中最早的一篇写于包慧怡20岁时,一半以上的文章写于25岁以前,在她看来,年少时热爱的作家能够揭示出一个真实的自己。但本书并不像看起来的那么浅显:作者结合了诗人的笔触和学者的功底,用手艺人的目光谈论手艺如何精巧,在诗歌、小说、批评、绘画、地图、电视剧之间游走,也需要读者带着一定的英国文学功底和开放的态度,跟上这段旅程。

《俾斯麦:一个普鲁士人和他的世纪》

[德]克里斯托弗·诺恩 著  陈晓莉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8

长久以来,关于俾斯麦的讨论在两个极端之间展开:一方面,人们认为他是一个阻挠德国民主化和现代化的人,为希特勒的登台铺平道路;另一方面,俾斯麦也有着十分正面的形象,他是德意志帝国的统一者,这一形象与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国家行为的扩大相联系,并成为了现代性的一部分。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现代史教授克里斯托弗·诺恩(Christoph Nonn)看到,俾斯麦这样的形象定位是有问题的,固然纳粹党成员利用俾斯麦神话来反对魏玛共和国,但无论是在反犹问题上还是在“大德意志”目标上,前帝国宰相都没有和希特勒站到过统一战线上。与此相对,他也不是什么救世主:在德意志帝国的建立过程中,俾斯麦既不是唯一的功臣,也没有一直以来只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

本书没有选择依托俾斯麦进行自我塑造的内容和他经常被引用的回忆录,而主要取材于日常政治生活中的表态,还原了一位走下神坛、奉行实用主义的普鲁士保守党人的“铁血宰相”。作者看到,俾斯麦的一生通常只被作为德意志民族史的中心来考量,但他“首先是普鲁士的,然后才是德国的,除此之外也是欧洲的”——他作为帝国缔造者和帝国宰相,在1871年之后推行的外交政策尤其是“欧洲的”,而这样的政策深刻影响到了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之后的路线制定。作者试图以此书告诉读者,俾斯麦和他的时代不仅仅局限于德意志民族历史范畴之内,更接近于全欧洲的遗产,甚至对全世界都举足轻重。

《美国秩序的根基》

[美]拉塞尔·柯克 著  张大军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汉唐阳光 2018-6

这本书是美国当代保守主义运动的思想导师拉塞尔·柯克的代表作之一。在本书出版的1974年,美国经历着多重文化和政治秩序的挑战,柯克写作此书的目的是“帮助公众和大学生重新认知美国的道德和社会秩序”,因此,本书虽然是一本上下纵横三千多年的理论著作,柯克却尽量写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以便让美国的高中生都能够读懂。

柯克认为,美国的成功之道就存在于西方文明与美国的传统当中。在本书当中,他梳理了《旧约》先知时代耶路撒冷的信仰和伦理、希腊世界的光荣、罗马的美德与力量、 伦敦的宪制和市场,把它们看作是美国秩序的四个来源,并将融合了英国中世纪习俗、新教伦理和拉丁理论(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说等)的“自然法”,视为美国文明成长壮大、美国革命和立国的基础。此前,美国主流的历史论述常常把宪政体制看作是18世纪美国人思维自成一体的产物,《美国秩序的根基》却把美国秩序和整个西方世界的秩序看作是几千年演化的成果。同时,柯克也看到保守主义的永恒之道也不应该是僵化的教条,他认为,保守主义的思想体系可以通过审慎的自我更新来保持活力。在这一基础之上,柯克对美国的未来、对美国秩序的复兴保持着自信和乐观。

《流动的图像: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再解读》

[美] 唐小兵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8-7-1

本书是一部论文集,用六章的内容讨论了20世纪中期到今天出现的当代中国视觉艺术作品。作者试图通过这本跨学科的著作,说明艺术创造帮助我们认识一个复杂视觉秩序和经验的生产过程,以及这种视觉秩序和经验当中鲜明的中国色彩和当代性。

密歇根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及比较文学系讲席教授唐小兵看到,相对于20世纪中叶至今的欧美社会,中国社会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更为深刻的变革和创新,而西方学术话语难以把握当代中国,正是因为缺乏这样的历史经验。因此,本书最初用英文写就时,它对话的对象正是西方主流媒体和学术界对当代中国的扁平化认识。在书中,作者拒绝把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看作是一个单调的整体,而是怀着对历史的同情和理解,来看待中国文化这个生机勃勃、众生喧哗的场域。通过对视觉体系的历史进程进行研究,他看到了市场逻辑的去自然化,看到了另外的历史想象和过程,想要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来揭示和认定那些促进创造性思维和努力的文化逻辑。唐小兵在上世纪90年代初编辑的《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对国内现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流动的图像》里再次提出“再解读”之时,他面对的是知识结构和历史记忆发生很大变化的新一代读者。因此,本书不仅会展示更开阔的视野,也会试图探讨如何在全球背景之下思考当代中国的文化脉络。

《莫奈的两大悔恨》

[法] 米歇尔·贝纳尔 著  黄雅琴 译
海天出版社 2018-6

要了解莫奈的绘画,可能要从了解这位印象派大师的两大悔恨开始。

第一个悔恨是友情。莫奈、雷诺阿、希斯莱、巴齐耶曾是“四好友集团”,他们当中只有巴齐耶是不愁生计的富公子,他不仅在父母的经济支持之下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也给朋友们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常常为他们支付模特的账单或者为他们当模特。他曾担当莫奈油画《草地上的午餐》中的模特,也曾以远超市场价的价格购买莫奈的油画,以解画家的燃眉之急。同时,巴齐耶本人也是一位早熟的天才,他有着把握丰富色彩和微妙光影的能力,也有着坚实的造型基础,还有无数新想法,他因独有的场景肖像画而闻名,并在印象派运动的形成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样一位新星的生命却定格在了29岁:普法战争爆发时,巴齐耶奔赴战场,遭遇突袭而死。

莫奈的第二个悔恨是爱情。主人公叫做卡米耶。莫奈与卡米耶在塞纳河畔初识,便邀请她成为了他的模特,随后,卡米耶成为了他的爱人。莫奈以卡米耶为模特创作出的《绿衣女子》是他早期的辉煌。除此之外,莫奈还画下了《花园里的女子》《撑阳伞的女子》《特鲁维尔沙滩上的女子》《着日本装的女子》《捧紫罗兰的女子》《红围巾》等作品,用画笔记录下了卡米耶生命的绽放。然而,卡米耶从来没能够享受莫奈的巨大成就,在生育了两个孩子之后,她在32岁时患上了癌症,在她弥留之际,莫奈为她画下了最后一幅画像《临终的卡米耶》。

巴齐耶和卡米耶,是法国作家米歇尔·贝纳尔笔下莫奈的两大悔恨。本书不仅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伴随莫奈一生的友谊、爱情和死亡带来的悔恨,以此为入口介绍了画家的生平和作品,还插入了多幅莫奈的画作以供读者欣赏和理解。

《星船与大树》

马慧元 著
中华书局 2018-4

在《北方人的巴赫》《管风琴手记》《写意巴洛克》《音乐的容器》等随笔集之后,学习钢琴、管风琴多年的马慧元出版了《星船与大树》一书。这本随笔依然还谈音乐,依然是细腻丰富的语言、信手拈来的故事、不乏深度的思考,本书收录的有作者对巴赫、贝多芬、弗朗克等音乐家的感受,有看音乐会、音乐比赛的随想,也有对管风琴乐器发展的洞见,从其中读者可以看到马慧元对严肃音乐艺术形式衰落之思、对音乐生产过程孤寒状况的观察,以及对艺术圈与普通观众隔阂的悲叹。而她正是通过写作,用文字点点滴滴“蚕食”难以言说的音乐和专业性太强的谱面,为读者融化坚冰,唤起大家的共振与热爱。

另一方面,本书的标题“星船与大树”取自于物理巨匠之子乔治·戴森的故事,他曾经像野人一样住在森林里,和中产阶级生活南辕北辙,而父亲则倾心于建造飞往火星的“星船”,和儿子毫无交集。在若干年以后,高中就辍学的乔治却成为了这段当代科学史的忠实书写者。人文与科学存在裂痕,却又在这个故事中产生了交集。马慧元本人也生活在人文与科学的分裂之中——在现实生活中,她定居加拿大,以软件业为生,拥抱着技术世界,音乐和阅读只是她人生的侧面。因此,在本书当中,作者不仅将多重生活付诸纸面,展示了自己对科学史的思考,同时她也发现,在知识海量增加、技术疯狂发展的年代,各个学位之间的割裂看似必要,人文和科学这两个世界、两类真理实则彼此密密渗透,在两者交互之处也可觅得无限趣味。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