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每逢车展胖三斤的吃货时间了!
正在减肥期间的吃货我,终归放不下欲望的执念,拖着肥胖的身躯,打卡了五家成都超火、超难找、超正宗的“苍蝇馆子”,犒劳了一下清淡了三个月的红油胃。(
2018年,我们只选了五家:面条、中餐、火锅、串串、烧烤,每样只推荐一家,吃完这五家,你就可以全面掌握“成都口味”了。并且,我们还特别邀请了一位拍照时高冷范 、开吃时少女心的小姐姐与我们同行——这是驾仕派车展美食特辑中第一次加入美女模特哟!
不过呢,大家在各种求地图之余,纷纷表示:驾仕派太高调了!标配这么高,让我们怎么好意思去吃!
其实,关于成都“美食与车”文化最好的解释不过就一句话:管你开的是奥拓还是宾利,通通排队去!
当然了,今年我们还是准备低调一点,换了一辆便宜的小车——奥斯丁。
老司机们看图就应该懂啦:
奥斯丁·希利·精灵·马克四代,产于1969年,三和老爷车博物馆藏品之一。
【车辆名片】
车名:奥斯汀·希利·精灵·马克四代 (Austin-Healey Sprite MK IV)
产地:英国
生产日期:1969年
发动机:1.3L直列四缸
最大功率:48.5kw/6000rpm
最大扭矩:98nm/3000rpm
最高时速:156km/h
变速装置:手动四速
驱动装置:后轮驱动
奥斯汀·希利·精灵是一款价格便宜的双门敞篷跑车,产于1958年至1971年之间,产量约为13万辆。在美国它的绰号为“虫眼”,在英国它的绰号为“蛙眼”。因为安装在其引擎盖顶部的大灯酷似青蛙或者虫子的眼睛。
精灵是一款非常畅销的车型,因为它小巧灵便,具有赛车的性能,同时又非常经济实惠,当时的售价约为2000美金。此外,它们易于操作,给人一种上乘的驾驶感受。尽管该车加速到100公里每小时需要21秒,最高时速也只有150多公里每小时,但是对于六十年代的车辆来说,这样的性能已经相当不错。
本次出街的马克四代是精灵的最后一个系列,产于1966年至1971年,产量约为22790辆。
不过,因为这辆奥斯丁过于小众,被三和修复得过于好(漆面漂亮、可以正常行驶),我们在拍摄过程中竟然屡屡被问及“多少钱”、“在哪卖”……只能说,在成都,你只有去三和老爷车博物馆才能看见它啦!
准备就绪,出发开吃!
第一站:吴记怪味面
作为一个宜宾人,我的正统教育中,早餐通常是吃面条的。
吴记怪味面开了至少有10年。老板是一个耿直的成都汉子,喜欢和认识的人聊天,聊得开心了各种散烟。店面修缮过,照片拍出来还是好看的,味道却还和10年前一样。
面条有五种选择:怪味面、脆绍面、海味面、素椒面和清汤杂酱面。顺便科普一下素椒和清汤的区别:素椒是干拌的,通常加红油辣椒;清汤是有汤的,通常吃白味。这两样是成都99%面馆的标配,这次就不点了。
特别介绍一下怪味面,配料包括香菇、口蘑、鸡柳和淡菜,上面还会点上几颗油炸花生。香菇剪了脚的,配料算是讲究了。
脆绍是另一个特色,看着小小一搓臊子,拌匀后每一口都能吃到,香香酥酥,口感不错。
海味面挺舍得下料的,不过对于女生来说,太!油!了!
吃货们通常是点2-3个小份,小份每碗8元。
第二站:雨田饭店
在华兴街,越老的馆子生意越好,毕竟都是经历成都人挑剔味蕾检验过的。到春熙路和太古里就几分钟时间,逛街后休整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整条街都不好停车,建议就不要开车来添堵了。在这个小巷子里要拍一组背景相对干净的图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好在成都人民很热情,各种帮我们拉起“人形警戒线”,当然还不忘在我们拍摄的空当里坐进车内摆拍一番。
雨田看起来像是一个快餐店。门口三排烧菜、十几样凉菜,赶时间的话,20分钟内可以解决一顿饭。糖醋排骨和凉拌鲫鱼,味道很好。份量也很足。
不过雨田还有许多“大菜”的:米椒滑兔、菊花鱼、香辣耗儿鱼……不仅味道好,卖相也不错。
老板娘赖姐性格超级好,人很热情,店里大多数食客都喜欢跟她聊天。
人均十几到几十,丰俭由人。
第三站:鸿社老火锅
跟鸿社隔着一条街的本地人都不知道的火锅店,门对门开了两个店,工作日的中午居然也坐满了人。
门口有火锅店周边产品——这是成都餐饮的特色。红糖冰粉表现不错,鲜榨果汁价格也很亲民。特色甜品是号称“冰火两重天”的冰镇醪糟粉子,几两重的碎冰盖着刚出锅的醪糟粉子,必须现煮现吃,在夏天吃起来简直惊艳。
老板也是典型的成都餐饮老板风格。听说我们想拍美食推荐,连连摆手:不要拍不要宣传,搞不赢!结果等我们把奥斯丁开到门口,两下就把门口的太阳伞收起来了:这样拍好看点!
以我的观点来看,成都火锅没有“最好吃”,但不乏雷区。鸿社是典型的重庆口味:微辣跟特辣没啥区别,不是特别强调花椒的麻味,吃到最后也不会咸不会苦。综合评分可以打到80分,只是牛油锅底的通病是,吃着吃着会有点糊口。
特色菜品很多,以“鸿社”打头的都可以尝试一下。土鸡肾、千层肚、鸭肠和牛肉表现不错;相比之下,自制的午餐肉虽然用料不错,但调味上略显寡淡了。菜都是用土小碗装的,份量看起来不大,但是它家是不用菜叶打底的,实际上份量挺实在。
火锅最好吃的是内脏,吃货们都懂。鸿社的菜品,胜在新鲜,煮出来没有腥味。
人均几十,肉食动物吃到扶墙出。
第四站:骆小小的串串
为了等骆小小上菜,我们在旁边的茶楼斗了两个小时的地主……
没办法,老板坚持当天菜当天卖。今天店里少了两个人,老板从早上10点就开始备菜了。
老板是个潮男,胳膊上露出半片纹身。店招是简约到极致的性冷淡风,店内装饰却是见缝插针。合伙人和朋友的奖状贴了满墙,两块小黑板也涂得满满的,80后的回忆到处都是。
店面看起来小小的,里面却是别有洞天。不过食客们大多喜欢坐在街边,这就是老成都小巷子的好处:清静而有烟火味,适合亲生朋友随意开吃。麻辣牛肉和香菜牛肉是特色,每天都要卖好几十斤。看素菜就能看出品质,确实新鲜有保障。干碟+油碟,是串串界的奢侈吃法。
拍照的时候照例引发围观,一位孃孃边拍边说:“这个小车车太乖了嘛!简直可以买一辆!”呵呵呵呵,我在旁边高调地笑而不语。
第五站:李不管把把烧
晚上六点才开门的李不管,我们六点半到的,生生排了一个多小时——人家才不管你这辆老爷车出一次街有多不容易呢。
只是,一旦上菜,你才会觉得:再排一个小时都值得!
通通是重口味,烧烤界才不要小清新呢。
生拌牛肉,一个人吃一份压力也不大。牛肉品质很好,腌料也很舍得下料,配上加了小米辣、芥末和醋的蘸碟,味型丰富,让人欲罢不能。包浆豆腐算得上是豆腐最好吃的一种做法,折耳根(鱼腥草)的味道是点睛之笔,就算排斥鱼腥草的外地人,我也好想安利一发。
大片的五花肉是每桌必点,烤到焦香冒油,看照片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另外说一下,虽然我的观点是吃烧烤尽量不要吃素菜(因为素菜比肉肉更吸油),但是这个烧烤四季豆还是要强推一波。至于烤大茄……我相信你总会想要多掂几筷子的。
李不管最初开业的时候主打的是宜宾烧烤风格,所以有一些不一样的特色。比如,它家的烧烤是有蘸碟的——试一下把油滋滋的烧烤裹上花生黄豆面蘸酱,你会发现它们如此般配。还有一些宜宾烧烤的特色菜:烤鼻筋、底板(牛肚最底部)、粉肠、宜宾特色臭豆腐(宜宾人力推)、天味小香肠等,建议都点!
都说成都苍蝇馆子的老板歪(方言,厉害的意思),其实他们是有自己的矜持和傲骄:味道好生意爆,又不想为了挣钱把自己累到。这是成都人生活的态度,也是“悠闲之都”的精髓所在。你看!成都最能卖车的销售,最大的法门是跟你讲生活!
以上推荐的几家店,导航都找得到。一天吃了五家,辣度在我的感观中处于微辣到中辣的水准,新鲜度都有保障,没有拉肚子。
最后,解答一个开篇时的无聊问题,当晚我回家称了称,体重+0.7kg,第二天一早恢复正常——所以,欢快地去吃吧!!!
文|May
图|文豪
版权联系:jiashipai@foxmail.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