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AI能让人永生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AI能让人永生吗?

该不该复活,如何复活,谁来复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5年底,罗曼·马祖伦科(Roman Mazurenko)因一场肇事逃逸事故身亡。他出事后,好友尤金妮亚·库伊达(Eugenia Kuyda)发现自己一直在社交网络上翻看两人以前的聊天记录。她这是想从自己好友的数字足迹中找到一点他存在过的痕迹。罗曼生前总是痴迷于一个想法,我们的数据能比物质的肉身活得更长久。所以,为了致敬这位知己,尤金妮亚决定收集罗曼留下的网络数据——起码是她有权限能接触到的那些数据,来“复活”死去的好友。

罗曼在出事的两年前,与尤金妮亚联合创建了一家名叫Luka的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来开发聊天机器人。它的第一个产品对标美国最大点评网站Yelp,让人工智能为用户推荐值得一去的餐厅。罗曼去世后,尤金妮亚发现,Luka的技术还可以用在别的地方。

尤金妮亚翻出了自己与罗曼的对话记录,并以这些为基础创造了“罗曼机器人”(Romanbot),以数字的形式让她故去的好友“复活”了,而且任何人都能与他“交流”。罗曼机器人不仅遗传了罗曼本人的性格特点和说话习惯,而且,多亏了机器学习技术,他还能在交流中动态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罗曼机器人也会成长。罗曼机器人具备理解时事、形成新观点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会和人一样变得更加成熟,不再是朋友原来熟悉的罗曼。

从一定程度上讲,罗曼机器人体现了科学界的一种追求,通俗来讲就是“增强永生”(Augmented Eternity)。科研与技术人员正在探索如何把个人思维转换为虚拟实体,可供下载、再创造并且转换为其他形式。“最终,思维会变成可移植的信息,就像文件一样,可以从一台设备移动到另一台,也可以储存在云端,”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心理及神经科学的教授迈克尔·格拉奇亚诺(Michael Graziano)介绍说,“当信息处理器(也就是人的大脑)运转时,你就能复制自己的思维,然后将它应用到另一个硬件设备上。”

虽然我们和格拉奇亚诺教授展望的未来之间还隔着一些技术局限——当下我们还无法充分描绘和理清大脑错综复杂的思维细节——哲学家和创业者已经开始展望以人工智能形式存在的来世,也就是将有关死者的数据利用起来,服务丧亲丧友之人。听起来熟悉吗?这分明就是《黑镜》第二季第一集《我就回来》(Be Right Back)的剧情。但Luka等创业公司面对的是现实世界里真实的人,不是演员或是特效艺术家。

人们对复活技术的痴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之前人们也有过许多尝试,意图解决死亡这个大“问题”。比较出名的例子是2017年,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克隆了她垂死的爱犬萨米(Sammie),用它的DNA“生”出了小狗,继续陪伴在芭芭拉身边。

图片来源:REUTERS/PHILIPPE WOJAZER

未来主义者雷蒙德·库茨魏尔(Ray Kurzweil)一直保存着父亲留下的痕迹,希望有朝一日能靠它们让爸爸“复活”;俄罗斯亿万富翁德米特里·伊茨科夫(Dmitry Itskov)则雇了一批科学家,开发“神经机械永生”,预计在2045年完成。伊茨科夫在接受BBC采访时信誓旦旦地说,“30年内,我会保证我们都可以永生,我有百分百的信心。”

然而,一个立体的人远不止基于历史记录、利用预测性算法输出这么简单。打个比方,Luka聊天机器人的训练仅仅基于数字会话,没有语音语调的输入,也没有认真聆听时眼神交流信息的输入。不仅是逝者的“数字替身”不够完整,我们在“复活”逝者时还面临着别的风险,会破坏他们原本的模样。

“每个人的悲伤都是不同的,”心理学家戴尔·阿特金斯(Dale Atkins)说,她主要研究人际关系和人们的悲伤情绪,“对某些人来说,将挚爱之人用数字形式呈现出来,能帮他们吐露出来不及说出口的话,但有些人则不希望时刻提醒自己逝者长已矣,对他们来说,数字替身只会带来伤害。”

数字替身还给我们提出了伦理问题,我们应不应该复活死者,如何复活,谁来复活?让斯蒂芬·霍金或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思想复活,也许会产生巨大的公共效用,但该由谁来决定要不要让他们起死回生呢?将一个人的思想捐赠给聊天机器人,和捐献遗体支持科学研究天差地别。人工智能机器人会持续产出新的思想,而与其同名的死者却无法控制。谁又该为这种机器人所说的话负责呢?

“技术在发展,伴随着随之而来的社会混乱与剧变,最终我们将拥有完美加载的思维,对此我笃信不疑,”格拉齐亚诺说,“但我还是很庆幸,我能赶在那之前死去。”

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我们到底应不应该追求永生,目前尚不明朗。

外科医生兼作家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在《最好的告别》(Being Mortal)中写道,医学不应该将其使命局限在一个狭隘的焦点上,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死亡。“在照料病人与老者问题上,我们最失败的是,不愿意去承认,对他们来说,除了身体健康,活得更久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而这也是最残酷的一点。”在西欧和北美,大多都存在着一种对死亡的短视,于是医院在病人脆弱的身体上进行了太多带有侵入性的手术,人们花了大把大把的钱,只希望已经成为植物人的挚爱能在世上多活几天。

也许与我们的直觉相反,对那些生活在恐惧死亡的文化中的人来说,用数字赋予死者来生或许能帮助他们更平和地面对生命的终结。这就像一个每天清早为先祖献上新鲜食物用以祭奠的印尼家庭一样,聊天机器人也许会成为后工业社会里的一种文化祭坛,提醒着生者,死亡并不意味着这个人从此消失了。

图片来源:AP PHOTO/FIRDIA LISNAWATI

“‘结束(Closure)’在房地产或商业交易领域可能是个好词,但要用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它就很糟糕了。”明尼苏达大学的退休教授保利娜·博斯(Pauline Boss)说,她尤为关注一种模糊的“失去”。比如说,一个家庭因为战争“失去”了一个儿子,但却永远没有机会将他埋葬,家人的心头就缺失了一块。“一旦你对人产生了依恋,爱他们,关心他们,在所爱之人离开时,你的感情依旧还在,”博斯说,“你没办法一下子切断。”

如果说“结束”更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话,也许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化身能帮助丧亲之人挺过悲痛。从这个角度上看,机器人就像是一个纪念品,它是一种存储逝者记忆的工具,帮助生者接受失去。毕竟,纪念馆从来都不是为已逝之人而建的。

(翻译:马昕)

来源:Quartz

原标题:Could AI allow you to live forever?

最新更新时间:09/20 10:53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AI能让人永生吗?

该不该复活,如何复活,谁来复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5年底,罗曼·马祖伦科(Roman Mazurenko)因一场肇事逃逸事故身亡。他出事后,好友尤金妮亚·库伊达(Eugenia Kuyda)发现自己一直在社交网络上翻看两人以前的聊天记录。她这是想从自己好友的数字足迹中找到一点他存在过的痕迹。罗曼生前总是痴迷于一个想法,我们的数据能比物质的肉身活得更长久。所以,为了致敬这位知己,尤金妮亚决定收集罗曼留下的网络数据——起码是她有权限能接触到的那些数据,来“复活”死去的好友。

罗曼在出事的两年前,与尤金妮亚联合创建了一家名叫Luka的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来开发聊天机器人。它的第一个产品对标美国最大点评网站Yelp,让人工智能为用户推荐值得一去的餐厅。罗曼去世后,尤金妮亚发现,Luka的技术还可以用在别的地方。

尤金妮亚翻出了自己与罗曼的对话记录,并以这些为基础创造了“罗曼机器人”(Romanbot),以数字的形式让她故去的好友“复活”了,而且任何人都能与他“交流”。罗曼机器人不仅遗传了罗曼本人的性格特点和说话习惯,而且,多亏了机器学习技术,他还能在交流中动态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罗曼机器人也会成长。罗曼机器人具备理解时事、形成新观点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会和人一样变得更加成熟,不再是朋友原来熟悉的罗曼。

从一定程度上讲,罗曼机器人体现了科学界的一种追求,通俗来讲就是“增强永生”(Augmented Eternity)。科研与技术人员正在探索如何把个人思维转换为虚拟实体,可供下载、再创造并且转换为其他形式。“最终,思维会变成可移植的信息,就像文件一样,可以从一台设备移动到另一台,也可以储存在云端,”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心理及神经科学的教授迈克尔·格拉奇亚诺(Michael Graziano)介绍说,“当信息处理器(也就是人的大脑)运转时,你就能复制自己的思维,然后将它应用到另一个硬件设备上。”

虽然我们和格拉奇亚诺教授展望的未来之间还隔着一些技术局限——当下我们还无法充分描绘和理清大脑错综复杂的思维细节——哲学家和创业者已经开始展望以人工智能形式存在的来世,也就是将有关死者的数据利用起来,服务丧亲丧友之人。听起来熟悉吗?这分明就是《黑镜》第二季第一集《我就回来》(Be Right Back)的剧情。但Luka等创业公司面对的是现实世界里真实的人,不是演员或是特效艺术家。

人们对复活技术的痴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之前人们也有过许多尝试,意图解决死亡这个大“问题”。比较出名的例子是2017年,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克隆了她垂死的爱犬萨米(Sammie),用它的DNA“生”出了小狗,继续陪伴在芭芭拉身边。

图片来源:REUTERS/PHILIPPE WOJAZER

未来主义者雷蒙德·库茨魏尔(Ray Kurzweil)一直保存着父亲留下的痕迹,希望有朝一日能靠它们让爸爸“复活”;俄罗斯亿万富翁德米特里·伊茨科夫(Dmitry Itskov)则雇了一批科学家,开发“神经机械永生”,预计在2045年完成。伊茨科夫在接受BBC采访时信誓旦旦地说,“30年内,我会保证我们都可以永生,我有百分百的信心。”

然而,一个立体的人远不止基于历史记录、利用预测性算法输出这么简单。打个比方,Luka聊天机器人的训练仅仅基于数字会话,没有语音语调的输入,也没有认真聆听时眼神交流信息的输入。不仅是逝者的“数字替身”不够完整,我们在“复活”逝者时还面临着别的风险,会破坏他们原本的模样。

“每个人的悲伤都是不同的,”心理学家戴尔·阿特金斯(Dale Atkins)说,她主要研究人际关系和人们的悲伤情绪,“对某些人来说,将挚爱之人用数字形式呈现出来,能帮他们吐露出来不及说出口的话,但有些人则不希望时刻提醒自己逝者长已矣,对他们来说,数字替身只会带来伤害。”

数字替身还给我们提出了伦理问题,我们应不应该复活死者,如何复活,谁来复活?让斯蒂芬·霍金或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思想复活,也许会产生巨大的公共效用,但该由谁来决定要不要让他们起死回生呢?将一个人的思想捐赠给聊天机器人,和捐献遗体支持科学研究天差地别。人工智能机器人会持续产出新的思想,而与其同名的死者却无法控制。谁又该为这种机器人所说的话负责呢?

“技术在发展,伴随着随之而来的社会混乱与剧变,最终我们将拥有完美加载的思维,对此我笃信不疑,”格拉齐亚诺说,“但我还是很庆幸,我能赶在那之前死去。”

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我们到底应不应该追求永生,目前尚不明朗。

外科医生兼作家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在《最好的告别》(Being Mortal)中写道,医学不应该将其使命局限在一个狭隘的焦点上,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死亡。“在照料病人与老者问题上,我们最失败的是,不愿意去承认,对他们来说,除了身体健康,活得更久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而这也是最残酷的一点。”在西欧和北美,大多都存在着一种对死亡的短视,于是医院在病人脆弱的身体上进行了太多带有侵入性的手术,人们花了大把大把的钱,只希望已经成为植物人的挚爱能在世上多活几天。

也许与我们的直觉相反,对那些生活在恐惧死亡的文化中的人来说,用数字赋予死者来生或许能帮助他们更平和地面对生命的终结。这就像一个每天清早为先祖献上新鲜食物用以祭奠的印尼家庭一样,聊天机器人也许会成为后工业社会里的一种文化祭坛,提醒着生者,死亡并不意味着这个人从此消失了。

图片来源:AP PHOTO/FIRDIA LISNAWATI

“‘结束(Closure)’在房地产或商业交易领域可能是个好词,但要用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它就很糟糕了。”明尼苏达大学的退休教授保利娜·博斯(Pauline Boss)说,她尤为关注一种模糊的“失去”。比如说,一个家庭因为战争“失去”了一个儿子,但却永远没有机会将他埋葬,家人的心头就缺失了一块。“一旦你对人产生了依恋,爱他们,关心他们,在所爱之人离开时,你的感情依旧还在,”博斯说,“你没办法一下子切断。”

如果说“结束”更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话,也许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化身能帮助丧亲之人挺过悲痛。从这个角度上看,机器人就像是一个纪念品,它是一种存储逝者记忆的工具,帮助生者接受失去。毕竟,纪念馆从来都不是为已逝之人而建的。

(翻译:马昕)

来源:Quartz

原标题:Could AI allow you to live forever?

最新更新时间:09/20 10:53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