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知速递】公司里你最该相信谁?答案出人意料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知速递】公司里你最该相信谁?答案出人意料

在生活中,最容易感觉到愧疚的人,最能在第一时间让人产生信任感。

来源:视觉中国

什么样的人最值得信任?心理学家给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容易感觉愧疚的人。

这是来自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卡内基美隆三家大学商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和调研得出的结果,该研究于近期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

为了找出什么样的行为特征更能带来可信赖感(trustworthiness),三位研究人员评估了参与者的外向度(extraversion)、开放性(openness)、友善度(agreeableness)、神经质水平(neuroticism)、自觉性(conscientiousness)和愧疚倾向(guilt-proneness)等几个维度特征。

结果发现,“愧疚倾向”越高,也就是最容易感觉到愧疚的人,最能在第一时间让人产生信任感。

研究人员设置的实验中,其中一个名为“信任游戏”,具体做法是:参与试验的人从其合作伙伴手中获得一笔钱,但随后被告知,这些钱给多了,理应退还半数,不过他们也可以选择把钱留下。

在另一项试验中,参与者可以就某个信息撒谎也可以讲真话,而他们的合作伙伴则将依靠其提供的信息作出决定。如果撒谎,参与者自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但当然了,这样做会伤害到合作伙伴。

研究人员还安排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受访者在不同情形下——比如,开车撞了小动物、错过了跟朋友的聚餐——产生的感受,来判断受访者的“愧疚倾向”。

结论是,相比外向、乐观或自觉等特征,“愧疚倾向”最能显著、正面预测一个人的可信度。

值得注意的是,愧疚与“愧疚倾向”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一种负面情绪,是因为做了不好的事情而引发的,而后者是一种预期,可以阻止人们去做这些不好的事情。

这两者的区别,是解释为什么“愧疚倾向”与可靠性正面强相关的关键所在。

“那些特别容易感到愧疚的人,认为自己应该对别人承担更多责任”,研究者之一、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助理教授Emma Levine称。

该研究结果可以适用于多种场合,尤其是在工作中。

在Levine主持的另外一项实验中,部分参与者被灌输了在人际交往中承担责任的意识——签署行为准则,另一部分则被灌输了自私的信念——他们会读一些指示,但同时也会得到提醒,这项研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

结果是,签署行为准则的人,在“信任游戏”中的表现更可靠。也就是说,提醒员工应该承担责任,并尽可能凸显这一行为准则,可能会帮助一个企业或组织创造信任文化。

先前已有研究表明,容易感觉愧疚的员工是理想型员工,甚至更可能成为非常棒的领导者,因为他们对不道德行为存在强烈的抵触倾向,而且更容易为了满足组织的期待而做出符合整体利益的行为,比如裁员。

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助理教授(现为副教授)Scott S. Wiltermuth在2014年发布的一篇研究中指出,企业不仅应该雇佣那些容易感到愧疚的员工,而且还应该尽力推动这些人走上管理岗位,因为这些人一方面最有道德感、最努力,另一方面可能也最不愿意争取他们本应得的位子。

“因为担心他们的行为会对其他人的福利造成影响,高愧疚倾向的人经常比那些不容易感到愧疚的同事工作出色,也会展现出更高效的领导力,并且愿意为团队和合作伙伴做出更多贡献。”他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知速递】公司里你最该相信谁?答案出人意料

在生活中,最容易感觉到愧疚的人,最能在第一时间让人产生信任感。

来源:视觉中国

什么样的人最值得信任?心理学家给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容易感觉愧疚的人。

这是来自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卡内基美隆三家大学商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和调研得出的结果,该研究于近期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

为了找出什么样的行为特征更能带来可信赖感(trustworthiness),三位研究人员评估了参与者的外向度(extraversion)、开放性(openness)、友善度(agreeableness)、神经质水平(neuroticism)、自觉性(conscientiousness)和愧疚倾向(guilt-proneness)等几个维度特征。

结果发现,“愧疚倾向”越高,也就是最容易感觉到愧疚的人,最能在第一时间让人产生信任感。

研究人员设置的实验中,其中一个名为“信任游戏”,具体做法是:参与试验的人从其合作伙伴手中获得一笔钱,但随后被告知,这些钱给多了,理应退还半数,不过他们也可以选择把钱留下。

在另一项试验中,参与者可以就某个信息撒谎也可以讲真话,而他们的合作伙伴则将依靠其提供的信息作出决定。如果撒谎,参与者自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但当然了,这样做会伤害到合作伙伴。

研究人员还安排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受访者在不同情形下——比如,开车撞了小动物、错过了跟朋友的聚餐——产生的感受,来判断受访者的“愧疚倾向”。

结论是,相比外向、乐观或自觉等特征,“愧疚倾向”最能显著、正面预测一个人的可信度。

值得注意的是,愧疚与“愧疚倾向”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一种负面情绪,是因为做了不好的事情而引发的,而后者是一种预期,可以阻止人们去做这些不好的事情。

这两者的区别,是解释为什么“愧疚倾向”与可靠性正面强相关的关键所在。

“那些特别容易感到愧疚的人,认为自己应该对别人承担更多责任”,研究者之一、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助理教授Emma Levine称。

该研究结果可以适用于多种场合,尤其是在工作中。

在Levine主持的另外一项实验中,部分参与者被灌输了在人际交往中承担责任的意识——签署行为准则,另一部分则被灌输了自私的信念——他们会读一些指示,但同时也会得到提醒,这项研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

结果是,签署行为准则的人,在“信任游戏”中的表现更可靠。也就是说,提醒员工应该承担责任,并尽可能凸显这一行为准则,可能会帮助一个企业或组织创造信任文化。

先前已有研究表明,容易感觉愧疚的员工是理想型员工,甚至更可能成为非常棒的领导者,因为他们对不道德行为存在强烈的抵触倾向,而且更容易为了满足组织的期待而做出符合整体利益的行为,比如裁员。

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助理教授(现为副教授)Scott S. Wiltermuth在2014年发布的一篇研究中指出,企业不仅应该雇佣那些容易感到愧疚的员工,而且还应该尽力推动这些人走上管理岗位,因为这些人一方面最有道德感、最努力,另一方面可能也最不愿意争取他们本应得的位子。

“因为担心他们的行为会对其他人的福利造成影响,高愧疚倾向的人经常比那些不容易感到愧疚的同事工作出色,也会展现出更高效的领导力,并且愿意为团队和合作伙伴做出更多贡献。”他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