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咏春拳、蛋雕、社区理发店:这里有广州人的“艺”生守候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咏春拳、蛋雕、社区理发店:这里有广州人的“艺”生守候

通过这些片子,我们了解到广州“守”艺人的责任与不易。

广州是一座说不完道不尽的城市。

从西关到东山,从小北到二沙岛,从珠江新城到赤岗琶洲,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它的繁华,更能领会到两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韵味。

两千多年的发展,必定会产生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事物,深深刻上这座城市的标记。

从2018年4月18日起,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常务办公室指导、广州市环球瑞都文化传播机构承办“我的广州·我的城”印象广州纪录片创作征集活动已接近尾声。

活动征集海报

在这期间,我们征集到了部分讲述广州传统艺术的纪录片。通过这些片子,我们了解到广州“守”艺人的责任与不易。

拳脚无眼,达者有心

一个木人桩,结合手法、脚法、步法,便可将小念头、寻桥、标指三套拳发挥地淋漓尽致,这就是咏春拳。

咏春拳源自川滇,流行于福建,而扬名与广东佛山,属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类。

说到咏春,大家的刻板印象,想到的一定会是叶问或者李小龙,因为是他们将咏春发扬光大,带向世界,为万众所知。

图片来源豆瓣

虽然在现今的热兵器时代,武术已经慢慢淡出大家的视线,甚至也有很多人在怀疑武术是否存在,但是依旧还有些人在坚持练武,继承武术,并将它重新发扬光大。

六十多岁的刘有宁,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一名咏春拳师,学习咏春已有多年。

他认为咏春拳是一种以巧制敌的拳种,它讲究力觉和尺寸,并非是硬碰硬;不仅如此,刘有宁还觉得咏春拳的招式打法不仅可以制敌,更能折射出通达灵活的人生哲理。

《咏春拳师》影片截图

因为咏春拳讲究的是分秒必争、一气呵成,这就好比做人一样,当机会在你面前时,必须要毫不犹豫的抓住,并充分的利用它;另外,咏春拳的第一套拳叫“念头”,一个“今”加一个“心”,就表示不管是什么时候,都要用心。

刘有宁说:“当在和对手过招时,他大锤打过来,我可以用短桥手接,这样便可以做到来留去送——你来,我便留住你;你走,我便送你走;这就好像朋友之间的来往一样,礼尚往来。”

念头 来自《咏春拳师》影片截图

刘有宁虽然年过花甲,仍在用心地继承并研究咏春。

他开馆授徒,为了能够让咏春拳重新焕发光芒,更加长久的传承下去。

来自《咏春拳师》影片截图

刀尖上的传承

与刘有宁一样,孙开福也是一位为了让传统长久流传,而一直在坚持的“守艺人”。

他是岭南蛋雕传承人物,从事蛋雕已有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里,他参加各种艺术展览,并在广州一些学校开设了蛋雕艺术课程与兴趣班,他所做的这一切,只为了能够将蛋雕艺术推广出去,并将它传承下去。

孙开福 来自《刀尖上的传承》影片截图

蛋雕,我国民间传统艺术,起源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

明清时期,民间在喜庆婚娶、祝福庆寿、喜得贵子时,为图吉祥,便有了赠送红鸡蛋的习俗。

当时在北京一带更是流行这种风俗,而且用量也相当可观。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摆摊设铺,专门卖红色染过的鸡蛋,并把它叫做“彩蛋”。后来,商贩们又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

经过多年的演变,彩蛋工艺逐步提高,现在人们将鸡蛋钻孔掏空,并在蛋壳表面雕刻精图案,于是就形成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蛋雕艺术品。

蛋雕 来自《刀尖上的传承》影片截图

孙开福一共有收过五个徒弟,他觉得在学习蛋雕艺术这方面,一定要人品好,要没有杂念;然后就是要爱这门艺术,这样才能学好它;这也是他收徒弟的原则。

孙开福认为蛋雕不论是大众艺术,还是小众艺术,它必定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民间艺术,他作为艺人,就有责任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认识这门传统民间艺术。

“一个蛋雕艺术品的完成,就像舞台落下了帷幕,但我相信,蛋雕这门艺术,将时代相传,永不落幕”孙开福说。

影片海报 版权方提供

 东方理发店

一把推剪,一把剪刀,一个毛刷,理人间万缕千丝,操世上头等大事。

在广州市海珠区有一个小洲村,这里有一家理发店,叫做“东方理发店”,意为:东方压到西方。它开于1909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已经历过四代传人,而陈友亮正是这家店的第四代传人。

推剪,理发师用的工具  《东方理发店》影片截图

陈友亮出生于1954年,1974年来到小洲村。当时供销社招人,他跟随他们的书记来到这里,于是便拜了师,学了理发。

在陈友亮的那个时代,理发师是一个不受人待见的职业,如果你理发技术不行,别人只会叫你“剃头仔”,不会叫你“师傅”,只有你头发剪的好,顾客们才会尊重你,叫你一声“师傅”。

陈友亮 《东方理发店》影片截图

陈友亮觉得剪头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不能随便乱剪。比如你在家中是太公,那么你剪头发就得剪出太公的风采,剪出太公的表率,要让外人看起来觉得你这个太公很体面、很精神。

在东方理发店的前面有一座桥,顾客需要走过桥才能到店里。但在小洲村,有一个老人因为哮喘,走路比较缓慢,且没有力气过桥,每次陈友亮都会带着工具,提着椅子,走到桥的对面,为这位老人理发。因为在陈友亮觉得,如果能帮到一寸,就是一寸;能帮到一尺,就是一尺。

陈友亮在为哮喘病老人理发 《东方理发店》影片截图

虽然理发店现在到处都是,而且店内的装修和服务都比陈友亮的东方理发店好得多,但是陈友亮依旧坚守在这里。

或许是为了坚守老一辈留下来的东西,也或许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从1974年到现在,他已经在小洲村到了44年了。现在的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不知道他还能坚守多久呢?

《东方理发店》影片截图

随着老一辈们慢慢地老去,我们这些传统艺术最后该由谁来继承,由谁来守住呢?难道真的是要让它们随着老一辈的“守艺人”的离去而消失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咏春拳、蛋雕、社区理发店:这里有广州人的“艺”生守候

通过这些片子,我们了解到广州“守”艺人的责任与不易。

广州是一座说不完道不尽的城市。

从西关到东山,从小北到二沙岛,从珠江新城到赤岗琶洲,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它的繁华,更能领会到两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韵味。

两千多年的发展,必定会产生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事物,深深刻上这座城市的标记。

从2018年4月18日起,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常务办公室指导、广州市环球瑞都文化传播机构承办“我的广州·我的城”印象广州纪录片创作征集活动已接近尾声。

活动征集海报

在这期间,我们征集到了部分讲述广州传统艺术的纪录片。通过这些片子,我们了解到广州“守”艺人的责任与不易。

拳脚无眼,达者有心

一个木人桩,结合手法、脚法、步法,便可将小念头、寻桥、标指三套拳发挥地淋漓尽致,这就是咏春拳。

咏春拳源自川滇,流行于福建,而扬名与广东佛山,属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类。

说到咏春,大家的刻板印象,想到的一定会是叶问或者李小龙,因为是他们将咏春发扬光大,带向世界,为万众所知。

图片来源豆瓣

虽然在现今的热兵器时代,武术已经慢慢淡出大家的视线,甚至也有很多人在怀疑武术是否存在,但是依旧还有些人在坚持练武,继承武术,并将它重新发扬光大。

六十多岁的刘有宁,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一名咏春拳师,学习咏春已有多年。

他认为咏春拳是一种以巧制敌的拳种,它讲究力觉和尺寸,并非是硬碰硬;不仅如此,刘有宁还觉得咏春拳的招式打法不仅可以制敌,更能折射出通达灵活的人生哲理。

《咏春拳师》影片截图

因为咏春拳讲究的是分秒必争、一气呵成,这就好比做人一样,当机会在你面前时,必须要毫不犹豫的抓住,并充分的利用它;另外,咏春拳的第一套拳叫“念头”,一个“今”加一个“心”,就表示不管是什么时候,都要用心。

刘有宁说:“当在和对手过招时,他大锤打过来,我可以用短桥手接,这样便可以做到来留去送——你来,我便留住你;你走,我便送你走;这就好像朋友之间的来往一样,礼尚往来。”

念头 来自《咏春拳师》影片截图

刘有宁虽然年过花甲,仍在用心地继承并研究咏春。

他开馆授徒,为了能够让咏春拳重新焕发光芒,更加长久的传承下去。

来自《咏春拳师》影片截图

刀尖上的传承

与刘有宁一样,孙开福也是一位为了让传统长久流传,而一直在坚持的“守艺人”。

他是岭南蛋雕传承人物,从事蛋雕已有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里,他参加各种艺术展览,并在广州一些学校开设了蛋雕艺术课程与兴趣班,他所做的这一切,只为了能够将蛋雕艺术推广出去,并将它传承下去。

孙开福 来自《刀尖上的传承》影片截图

蛋雕,我国民间传统艺术,起源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

明清时期,民间在喜庆婚娶、祝福庆寿、喜得贵子时,为图吉祥,便有了赠送红鸡蛋的习俗。

当时在北京一带更是流行这种风俗,而且用量也相当可观。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摆摊设铺,专门卖红色染过的鸡蛋,并把它叫做“彩蛋”。后来,商贩们又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

经过多年的演变,彩蛋工艺逐步提高,现在人们将鸡蛋钻孔掏空,并在蛋壳表面雕刻精图案,于是就形成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蛋雕艺术品。

蛋雕 来自《刀尖上的传承》影片截图

孙开福一共有收过五个徒弟,他觉得在学习蛋雕艺术这方面,一定要人品好,要没有杂念;然后就是要爱这门艺术,这样才能学好它;这也是他收徒弟的原则。

孙开福认为蛋雕不论是大众艺术,还是小众艺术,它必定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民间艺术,他作为艺人,就有责任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认识这门传统民间艺术。

“一个蛋雕艺术品的完成,就像舞台落下了帷幕,但我相信,蛋雕这门艺术,将时代相传,永不落幕”孙开福说。

影片海报 版权方提供

 东方理发店

一把推剪,一把剪刀,一个毛刷,理人间万缕千丝,操世上头等大事。

在广州市海珠区有一个小洲村,这里有一家理发店,叫做“东方理发店”,意为:东方压到西方。它开于1909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已经历过四代传人,而陈友亮正是这家店的第四代传人。

推剪,理发师用的工具  《东方理发店》影片截图

陈友亮出生于1954年,1974年来到小洲村。当时供销社招人,他跟随他们的书记来到这里,于是便拜了师,学了理发。

在陈友亮的那个时代,理发师是一个不受人待见的职业,如果你理发技术不行,别人只会叫你“剃头仔”,不会叫你“师傅”,只有你头发剪的好,顾客们才会尊重你,叫你一声“师傅”。

陈友亮 《东方理发店》影片截图

陈友亮觉得剪头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不能随便乱剪。比如你在家中是太公,那么你剪头发就得剪出太公的风采,剪出太公的表率,要让外人看起来觉得你这个太公很体面、很精神。

在东方理发店的前面有一座桥,顾客需要走过桥才能到店里。但在小洲村,有一个老人因为哮喘,走路比较缓慢,且没有力气过桥,每次陈友亮都会带着工具,提着椅子,走到桥的对面,为这位老人理发。因为在陈友亮觉得,如果能帮到一寸,就是一寸;能帮到一尺,就是一尺。

陈友亮在为哮喘病老人理发 《东方理发店》影片截图

虽然理发店现在到处都是,而且店内的装修和服务都比陈友亮的东方理发店好得多,但是陈友亮依旧坚守在这里。

或许是为了坚守老一辈留下来的东西,也或许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从1974年到现在,他已经在小洲村到了44年了。现在的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不知道他还能坚守多久呢?

《东方理发店》影片截图

随着老一辈们慢慢地老去,我们这些传统艺术最后该由谁来继承,由谁来守住呢?难道真的是要让它们随着老一辈的“守艺人”的离去而消失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