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疑用控股公司来“虚增营收”,这家中国车企背后暗含什么玄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疑用控股公司来“虚增营收”,这家中国车企背后暗含什么玄机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白马股,一直备受投资者青睐。日前新浪财经报道称,在其华丽的经营业绩背后,暗藏调节利润的玄机,而这调节利润的利器就是旗下的控股公司——广汽比亚迪。

控股公司却未被纳入合并范围?

公开信息显示,“广州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有限公司”是比亚迪与广汽集团在2014年8月共同出资设立的,目前注册资本3亿元、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单从持股比例来看,广汽比亚迪应是比亚迪的控股子公司。

但即便如此,广汽比亚迪却并未被纳入到比亚迪的合并范围当中。根据公司章程,广汽比亚迪董事会六名董事中,有三名由比亚迪股份委派,占其表决权比例之50%。由于按照章程约定广汽比亚迪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经过董事会作出决议,董事会决议须经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比亚迪股份和广汽集团对广汽比亚迪实施共同控制,因此广汽比亚迪为本集团之合营企业。正是基于这一公司章程规定,鉴于“无法有效实时控制”的条款,比亚迪和广汽都能“成功地”将广汽比亚迪不纳入到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中。 

那么这里就涉及到财务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影响:比亚迪对于广汽比亚迪的销售,不管广汽比亚迪方面是否已经将对应的汽车真正销售出去,至少在财务核算方面,都会形成比亚迪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但若将广汽比亚迪纳入合并报表,广汽比亚迪若未将比亚迪销售给其的货物实际卖给第三方,那么在合并层面将需要把比亚迪对广汽比亚迪的营业收入抵消。

有关分析认为,正因此,未纳入财务报表的广汽比亚迪能够成为比亚迪的有效利润调节器,比亚迪可以向广汽比亚迪倾销其产品、将产品积压在广汽比亚迪的库房当中,以此来虚增比亚迪的营收,达到粉饰报表的目的。

关联交易存疑,实为虚增业绩?

比亚迪2018年6月8日公告数据显示,年初至披露日6月8日,比亚迪对广汽比亚迪关联销售金额为8.14亿元。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比亚迪与广汽比亚迪间的关联交易增至45.31亿元。

这意味着,比亚迪在半年报发布前的短短20多天向广汽比亚迪突击猛销37.17亿元产品。 

公告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上半年,比亚迪对广州比亚迪销售金额分别为4.27亿元、18.5亿元,45.31亿元(上半年销售收入),合计关联销售金额达68.08亿元。而广汽比亚迪2016年至2018年4月份营业收入合计金额仅为21.12亿元,远不及向比亚迪的采购金额。

广汽比亚迪的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广汽比亚迪其2018年1-4月份营业收入为零,净利润亏损2566.5万元,2017年盈利834.4万元,2016年亏损9602.7万元。

与此同时,因关联采购广汽比亚迪资产负债率不断飙升,债务压顶。至2018年4月份,其总资产为31.56亿元,净资产为1.2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96.15%,负债规模为30.35亿元。但截至2018年上半年仅比亚迪对其的应收账款就已高达79.2亿元,环比增加52.54亿元,增加额为广汽比亚迪原负债规模的1.7倍,这或许意味着广汽比亚迪债务将进一步高企,债务规模将至少达79.2亿元。

广汽比亚迪18年营收为零、净利亏损、债务高企,不得不让人质疑其持续经营能力以及履约能力。而比亚迪对其的关联销售应收账款大额挂账79.2亿元,广汽比亚迪的履约能力是否能保证比亚迪日后的销售回款,目前尚待考证。

综上,比亚迪或有利用控股公司虚增营收的嫌疑。比亚迪的麻烦不止于此。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门槛大幅提升,整个行业都在经历一场业绩的动荡与洗牌。体现在业绩上就是,上半年比亚迪营收与利润均大幅下滑,扣非净利润更是大亏6.73亿元。此外,两个月前,比亚迪刚发生了一起震惊圈内外的“广告门”事件。涉事者都以无辜者自居,成了一场至今未揭底牌的罗生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比亚迪

8.1k
  •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市占率差距缩至18个月新低 | 动力电池月度排名⑨
  • 比亚迪进入罗马尼亚市场,计划年内开设30多个销售点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疑用控股公司来“虚增营收”,这家中国车企背后暗含什么玄机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白马股,一直备受投资者青睐。日前新浪财经报道称,在其华丽的经营业绩背后,暗藏调节利润的玄机,而这调节利润的利器就是旗下的控股公司——广汽比亚迪。

控股公司却未被纳入合并范围?

公开信息显示,“广州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有限公司”是比亚迪与广汽集团在2014年8月共同出资设立的,目前注册资本3亿元、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单从持股比例来看,广汽比亚迪应是比亚迪的控股子公司。

但即便如此,广汽比亚迪却并未被纳入到比亚迪的合并范围当中。根据公司章程,广汽比亚迪董事会六名董事中,有三名由比亚迪股份委派,占其表决权比例之50%。由于按照章程约定广汽比亚迪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经过董事会作出决议,董事会决议须经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比亚迪股份和广汽集团对广汽比亚迪实施共同控制,因此广汽比亚迪为本集团之合营企业。正是基于这一公司章程规定,鉴于“无法有效实时控制”的条款,比亚迪和广汽都能“成功地”将广汽比亚迪不纳入到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中。 

那么这里就涉及到财务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影响:比亚迪对于广汽比亚迪的销售,不管广汽比亚迪方面是否已经将对应的汽车真正销售出去,至少在财务核算方面,都会形成比亚迪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但若将广汽比亚迪纳入合并报表,广汽比亚迪若未将比亚迪销售给其的货物实际卖给第三方,那么在合并层面将需要把比亚迪对广汽比亚迪的营业收入抵消。

有关分析认为,正因此,未纳入财务报表的广汽比亚迪能够成为比亚迪的有效利润调节器,比亚迪可以向广汽比亚迪倾销其产品、将产品积压在广汽比亚迪的库房当中,以此来虚增比亚迪的营收,达到粉饰报表的目的。

关联交易存疑,实为虚增业绩?

比亚迪2018年6月8日公告数据显示,年初至披露日6月8日,比亚迪对广汽比亚迪关联销售金额为8.14亿元。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比亚迪与广汽比亚迪间的关联交易增至45.31亿元。

这意味着,比亚迪在半年报发布前的短短20多天向广汽比亚迪突击猛销37.17亿元产品。 

公告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上半年,比亚迪对广州比亚迪销售金额分别为4.27亿元、18.5亿元,45.31亿元(上半年销售收入),合计关联销售金额达68.08亿元。而广汽比亚迪2016年至2018年4月份营业收入合计金额仅为21.12亿元,远不及向比亚迪的采购金额。

广汽比亚迪的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广汽比亚迪其2018年1-4月份营业收入为零,净利润亏损2566.5万元,2017年盈利834.4万元,2016年亏损9602.7万元。

与此同时,因关联采购广汽比亚迪资产负债率不断飙升,债务压顶。至2018年4月份,其总资产为31.56亿元,净资产为1.2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96.15%,负债规模为30.35亿元。但截至2018年上半年仅比亚迪对其的应收账款就已高达79.2亿元,环比增加52.54亿元,增加额为广汽比亚迪原负债规模的1.7倍,这或许意味着广汽比亚迪债务将进一步高企,债务规模将至少达79.2亿元。

广汽比亚迪18年营收为零、净利亏损、债务高企,不得不让人质疑其持续经营能力以及履约能力。而比亚迪对其的关联销售应收账款大额挂账79.2亿元,广汽比亚迪的履约能力是否能保证比亚迪日后的销售回款,目前尚待考证。

综上,比亚迪或有利用控股公司虚增营收的嫌疑。比亚迪的麻烦不止于此。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门槛大幅提升,整个行业都在经历一场业绩的动荡与洗牌。体现在业绩上就是,上半年比亚迪营收与利润均大幅下滑,扣非净利润更是大亏6.73亿元。此外,两个月前,比亚迪刚发生了一起震惊圈内外的“广告门”事件。涉事者都以无辜者自居,成了一场至今未揭底牌的罗生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