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你曾让我怀疑人生,现在却变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你曾让我怀疑人生,现在却变了

一档原创的高口碑综艺,却不断同质化、模板化、套路化,最后竟落入俗套——泯然众人矣。

近日,知名音乐人臧鸿飞自曝净身出户,引发关注。

这位曾经的野生朋克,在[奇葩说]首次开口,回忆离婚细节。

“我把结婚戒指摘了下来,搁在梳妆台上。拿了一个双肩背包,把内衣、袜子拿起来,背着就走了。”

9月26日,另一位选手董婧发表长文,向傅首尔致歉。[奇葩说]选手打人事件,告一段落。

万万没想到,[奇葩说]第五季,用如此狼狈的方式,重回观众视线——

9月21日,[奇葩说]第五季开播

四位老奇葩担任教练——马薇薇、肖潇、邱晨、黄执中,还有颜如晶、陈铭、花希、傅首尔、马剑越、董婧、飞飞等人参赛。

奇怪的是,豆瓣7.2,在前五季倒数第一,史上最低。

四年前,作为首档辩论类网综,[奇葩说]瞬间点燃了内地网综第一把火。

3万多人打出9.1,出道即是巅峰。

媒体的评价也是重量级的——“以颠覆之名传播正能量”。

观众记住了敢爱敢恨、敢说敢骂的姜思达、马薇薇、肖骁、范湉湉等人。

他们以一股子野蛮生长的劲头,穿透世俗的牢笼,开花结果。

可后来,综艺圈变了天。

2015年,马东出走爱奇艺,担任米未传媒CEO;高晓松在微博上宣布,退出综艺圈,告别第二季。

2016年,[康熙来了]停播,蔡康永和小S正式进军内地;

2017年,[快乐大本营]迎来了20周年庆典,何炅成为[奇葩说]第四季的导师。

各综艺普遍迎来疲软期,观众看多了,也就明白——一切都是套路。

微妙的人际关系,粘稠的客套奉承,让[奇葩说]第四季一落千丈,从神坛跌回人间。

到了第五季,有人觉得过于聒噪

还有人质疑选手智商

播出四年的[奇葩说],究竟怎么了?

在几番强强对决中,我发现:[奇葩说]可能变了,也可能没变。

正经VS搞怪

除了马东、蔡康永和矮大紧,第五季迎来了两位新导师。

薛兆丰,经济学者,经济学博士,博士后研究员,这些头衔闪亮发光。

出版过3本经济学著作,还开始了专栏《薛兆丰的经济学课》,25万人订阅,总收入接近5000万。

他在[奇葩说]中总结观点,更像是给学生上课。提到经济学家的观点,也是信手拈来。

而另一位新导师李诞,是更另类的存在。

头发比人红,名气比眼睛大,一句“人间不值得”成为万千网友的座右铭。

毕业那年,怀揣着新闻理想去南方报业实习,自己通宵排队都买不到的火车票,跑春运口的记者却能轻松搞定。

在[十三邀],李诞和许知远聊天

顿悟之后,他来京写段子,这才有了[今晚80后脱口秀]、[吐槽大会],有了估值十几亿的蛋蛋。

第一期,马东和蔡康永一板一眼,你看他,吐舌头、拍肚皮、翻白眼,可爱、怪诞,特别真实。

第一期首次出场的李诞

第二期,有个辩题是“一夜暴富真的是一件好事么”。

辩论末,马剑越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哭得梨花带雨,而李诞只用一句,就让她破涕为笑:

“你这是经历过一夜暴穷啊。”

将文字玩弄于鼓掌间,尺度又拿捏得刚刚好,不愧是李诞。

第三期,马东抛出一个终极难题:“如果只能在高晓松和蔡康永中选一个做朋友,你会选谁?”

无论选谁,都得罪人。

有两人选了高晓松,原因有“康永哥情商高“,还有人说”高晓松看上去欲望比较丰富。”仔细品品,觉得不妥。

蔡康永难掩失落之情。

注意他脸上的笑容转瞬而逝

你猜,李诞怎么回答?

 “我选高晓松。因为我和康永哥,已经是朋友了。”

全场恍然大悟,哇噢声和掌声响成一片。

马东立马给出评价:你简直太会做人了。

情商之高,令人发指。

薛兆丰和李诞,一个理性、严谨、有内涵,一个搞怪、邪性、情商高,完全不同的二人凑在一起,竟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硬吼VS温柔

前两期节目,印象最深的,是温柔派和硬吼派的巅峰对决。

先来看一场“来自两个星球的撞击”——

正方是山东虎妞赵美荣,反方是被fail的嘻哈歌手三棒子。

赵美蓉一开场就气势汹汹,用16倍速开启麦霸模式,宛如杀猪现场,画面“惨不忍睹”。

宛如一匹脱缰的粉红野马

好在,三棒子也不是吃素的。

声音温柔,态度诚恳,还抛出“伤害你,就是伤天害理”这样的双押金句。

他甚至把那副“霹雳眼镜”带到了现场,还给它换了个名字。

上图:[中国新说唱]现场的霹雳眼镜

下图:[奇葩说]现场的情圣眼镜

二人的辩论堪称全场最嗨,没看的一定要补上——

学霸VS学渣

高学历辩手中,有耶鲁高级管理学硕士,哈佛访问学者,最低学历是清华。

这些高学历奇葩,仿佛头戴王冠,浑身散发着王者气息。

港大博士熊浩,金边眼镜,西装笔挺,皮鞋锃亮。

不紧不慢,娓娓道来,眼中放着电,身上闪着光。

“微光会吸引微光,微光会照亮微光,我们相互找到,然后我们一起发光,才能把压榨的阴霾,照亮。”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温柔与知识并存的力量。

在哈佛读法律博士的詹青云,辩论时,新婚姻法也是信手拈来——

“像傍大款这种看起来最靠谱的事情,其实你完全可以做到赤条条地进去,赤条条地出来。”

清华硕士杨奇函,每晚都会问自己:”今天比昨天更博学了吗?“

这么正经的问题到了李诞这里,也是一秒破功。

既然书读得多,那么北魏陆凯、诗圣杜甫,全能脱口而出。

短短30秒内,能找到词句和忠孝仁义对应,轻松反驳对方观点。

在逻辑严密、准备充分的学霸前,学渣们顿时慌了阵脚。

熊浩的对手王苹果竟有了心动的感觉

向来自信爆棚的马剑越,因压力过大,竟在台上飙泪。

对手是哈佛博士,压力不堪设想

学霸们的话语,绵软有力,温润如玉,恰似春风,让人不禁感慨,多读书的重要性。

理智VS情感

第三期,6选4,激烈的队长之战。

高学历战队,看似无懈可击,但也暴露了最大的短板。

依靠博学取胜的杨奇函,手舞足蹈地,将忠孝仁义四个字又说了一遍,毫无新意。

马薇薇忍不住和黄执中小声议论:好无聊,听不下去。

第一期大放光彩的熊浩,也不免陷入了自我重复的怪圈。

黄执中给出的评价是:太想讲得优雅,可是观众却接受不了。

明明占据一边倒的优势,可他们却没举出一个感同身受的例子。

高晓松这样评论道——

李诞的话更是一针见血:“他们仨就是不招人喜欢。”

原因简单,他们只有晓之以理,并没有动之以情。

反倒是做过父母的玉琳哥、傅首尔,举出实例,以情动人。

这场对决告诉我们,你可能够优秀,但是你不够动人。

著名文化批评家保罗·福赛尔在《格调》,这样定义“另类”:

“傲慢无礼的态度、聪慧的头脑、冷嘲热讽的说话方式和昂首的斗志。”

保罗提到的另类,不正是[奇葩说]中的奇葩么?

我看到,奇葩们站在自己的舞台上,闪闪发亮。

熊浩在第一期圈粉无数

选手们依然在挑战传统,输出有趣的价值观。

我听到,台下对手的助威与呐喊,仿佛重返校园,又回到了那些青葱的岁月,又见到了那些天真的脸庞。

众人在为老奇葩飞飞加油

此外,第五季的辩题,一如既往的接地气。

夫妻婚前是否该在房产上署名,父亲没陪够12小时是否该取消称谓,这些话题,触碰人的心灵,让你开始思考人生。

第三期末尾的采访片段,看哭了

在充斥着铜臭味的综艺圈,引起人们深度思考的节目,才是最珍贵的存在。

可我们还是发现,[奇葩说]变了。

甩耳光、微博开撕,第五季开播以来,风波不断。

这件事让人想起,马薇薇和姜思达的那件不愉快——

有知乎网友这样评论:

我们曾以为奇葩说的选手知识渊博、思路清晰,对人性有透彻的了解,结果发现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也采用最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

当年那些闪烁的脸庞,如今可能早已黯淡无光。

究竟是我们变了, 还是世道变了?

从更换的录影棚,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第一季,场地虽小,但有种三五好友,席地而聊的错觉。

第一季之18进12第一场,你是否还记得

可到了第五季,比赛的舞台,和隔壁的[中国新说唱]、[中国好声音]、[我就是演员]有什么本质区别?

两队之间甚至设置了减速带

看,这是[中国新说唱]的比赛现场——

黄黑相间的警示带有点眼熟

相似的灯光,相似的舞美,相似的配乐,甚至连地上那条警戒线都那么像。

开阔、奢华、大气,却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味道。

就连[奇葩说]自己都承认,它变了。

你们变了是没错,我们还在不在就不好说了

一档原创的高口碑综艺,却不断同质化、模板化、套路化,最后竟落入俗套——

泯然众人矣。

明明是奇葩说,却变成奇葩在吵架。

明明是有理有据的辩论,却变成了大声吼、瞎嚷嚷的撕逼现场。

明明重视公平公正,却出现可疑的裙带关系、近亲繁殖。

看到这里,不禁感慨——

希望我最爱的奇葩说,能回到它刚开始的模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你曾让我怀疑人生,现在却变了

一档原创的高口碑综艺,却不断同质化、模板化、套路化,最后竟落入俗套——泯然众人矣。

近日,知名音乐人臧鸿飞自曝净身出户,引发关注。

这位曾经的野生朋克,在[奇葩说]首次开口,回忆离婚细节。

“我把结婚戒指摘了下来,搁在梳妆台上。拿了一个双肩背包,把内衣、袜子拿起来,背着就走了。”

9月26日,另一位选手董婧发表长文,向傅首尔致歉。[奇葩说]选手打人事件,告一段落。

万万没想到,[奇葩说]第五季,用如此狼狈的方式,重回观众视线——

9月21日,[奇葩说]第五季开播

四位老奇葩担任教练——马薇薇、肖潇、邱晨、黄执中,还有颜如晶、陈铭、花希、傅首尔、马剑越、董婧、飞飞等人参赛。

奇怪的是,豆瓣7.2,在前五季倒数第一,史上最低。

四年前,作为首档辩论类网综,[奇葩说]瞬间点燃了内地网综第一把火。

3万多人打出9.1,出道即是巅峰。

媒体的评价也是重量级的——“以颠覆之名传播正能量”。

观众记住了敢爱敢恨、敢说敢骂的姜思达、马薇薇、肖骁、范湉湉等人。

他们以一股子野蛮生长的劲头,穿透世俗的牢笼,开花结果。

可后来,综艺圈变了天。

2015年,马东出走爱奇艺,担任米未传媒CEO;高晓松在微博上宣布,退出综艺圈,告别第二季。

2016年,[康熙来了]停播,蔡康永和小S正式进军内地;

2017年,[快乐大本营]迎来了20周年庆典,何炅成为[奇葩说]第四季的导师。

各综艺普遍迎来疲软期,观众看多了,也就明白——一切都是套路。

微妙的人际关系,粘稠的客套奉承,让[奇葩说]第四季一落千丈,从神坛跌回人间。

到了第五季,有人觉得过于聒噪

还有人质疑选手智商

播出四年的[奇葩说],究竟怎么了?

在几番强强对决中,我发现:[奇葩说]可能变了,也可能没变。

正经VS搞怪

除了马东、蔡康永和矮大紧,第五季迎来了两位新导师。

薛兆丰,经济学者,经济学博士,博士后研究员,这些头衔闪亮发光。

出版过3本经济学著作,还开始了专栏《薛兆丰的经济学课》,25万人订阅,总收入接近5000万。

他在[奇葩说]中总结观点,更像是给学生上课。提到经济学家的观点,也是信手拈来。

而另一位新导师李诞,是更另类的存在。

头发比人红,名气比眼睛大,一句“人间不值得”成为万千网友的座右铭。

毕业那年,怀揣着新闻理想去南方报业实习,自己通宵排队都买不到的火车票,跑春运口的记者却能轻松搞定。

在[十三邀],李诞和许知远聊天

顿悟之后,他来京写段子,这才有了[今晚80后脱口秀]、[吐槽大会],有了估值十几亿的蛋蛋。

第一期,马东和蔡康永一板一眼,你看他,吐舌头、拍肚皮、翻白眼,可爱、怪诞,特别真实。

第一期首次出场的李诞

第二期,有个辩题是“一夜暴富真的是一件好事么”。

辩论末,马剑越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哭得梨花带雨,而李诞只用一句,就让她破涕为笑:

“你这是经历过一夜暴穷啊。”

将文字玩弄于鼓掌间,尺度又拿捏得刚刚好,不愧是李诞。

第三期,马东抛出一个终极难题:“如果只能在高晓松和蔡康永中选一个做朋友,你会选谁?”

无论选谁,都得罪人。

有两人选了高晓松,原因有“康永哥情商高“,还有人说”高晓松看上去欲望比较丰富。”仔细品品,觉得不妥。

蔡康永难掩失落之情。

注意他脸上的笑容转瞬而逝

你猜,李诞怎么回答?

 “我选高晓松。因为我和康永哥,已经是朋友了。”

全场恍然大悟,哇噢声和掌声响成一片。

马东立马给出评价:你简直太会做人了。

情商之高,令人发指。

薛兆丰和李诞,一个理性、严谨、有内涵,一个搞怪、邪性、情商高,完全不同的二人凑在一起,竟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硬吼VS温柔

前两期节目,印象最深的,是温柔派和硬吼派的巅峰对决。

先来看一场“来自两个星球的撞击”——

正方是山东虎妞赵美荣,反方是被fail的嘻哈歌手三棒子。

赵美蓉一开场就气势汹汹,用16倍速开启麦霸模式,宛如杀猪现场,画面“惨不忍睹”。

宛如一匹脱缰的粉红野马

好在,三棒子也不是吃素的。

声音温柔,态度诚恳,还抛出“伤害你,就是伤天害理”这样的双押金句。

他甚至把那副“霹雳眼镜”带到了现场,还给它换了个名字。

上图:[中国新说唱]现场的霹雳眼镜

下图:[奇葩说]现场的情圣眼镜

二人的辩论堪称全场最嗨,没看的一定要补上——

学霸VS学渣

高学历辩手中,有耶鲁高级管理学硕士,哈佛访问学者,最低学历是清华。

这些高学历奇葩,仿佛头戴王冠,浑身散发着王者气息。

港大博士熊浩,金边眼镜,西装笔挺,皮鞋锃亮。

不紧不慢,娓娓道来,眼中放着电,身上闪着光。

“微光会吸引微光,微光会照亮微光,我们相互找到,然后我们一起发光,才能把压榨的阴霾,照亮。”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温柔与知识并存的力量。

在哈佛读法律博士的詹青云,辩论时,新婚姻法也是信手拈来——

“像傍大款这种看起来最靠谱的事情,其实你完全可以做到赤条条地进去,赤条条地出来。”

清华硕士杨奇函,每晚都会问自己:”今天比昨天更博学了吗?“

这么正经的问题到了李诞这里,也是一秒破功。

既然书读得多,那么北魏陆凯、诗圣杜甫,全能脱口而出。

短短30秒内,能找到词句和忠孝仁义对应,轻松反驳对方观点。

在逻辑严密、准备充分的学霸前,学渣们顿时慌了阵脚。

熊浩的对手王苹果竟有了心动的感觉

向来自信爆棚的马剑越,因压力过大,竟在台上飙泪。

对手是哈佛博士,压力不堪设想

学霸们的话语,绵软有力,温润如玉,恰似春风,让人不禁感慨,多读书的重要性。

理智VS情感

第三期,6选4,激烈的队长之战。

高学历战队,看似无懈可击,但也暴露了最大的短板。

依靠博学取胜的杨奇函,手舞足蹈地,将忠孝仁义四个字又说了一遍,毫无新意。

马薇薇忍不住和黄执中小声议论:好无聊,听不下去。

第一期大放光彩的熊浩,也不免陷入了自我重复的怪圈。

黄执中给出的评价是:太想讲得优雅,可是观众却接受不了。

明明占据一边倒的优势,可他们却没举出一个感同身受的例子。

高晓松这样评论道——

李诞的话更是一针见血:“他们仨就是不招人喜欢。”

原因简单,他们只有晓之以理,并没有动之以情。

反倒是做过父母的玉琳哥、傅首尔,举出实例,以情动人。

这场对决告诉我们,你可能够优秀,但是你不够动人。

著名文化批评家保罗·福赛尔在《格调》,这样定义“另类”:

“傲慢无礼的态度、聪慧的头脑、冷嘲热讽的说话方式和昂首的斗志。”

保罗提到的另类,不正是[奇葩说]中的奇葩么?

我看到,奇葩们站在自己的舞台上,闪闪发亮。

熊浩在第一期圈粉无数

选手们依然在挑战传统,输出有趣的价值观。

我听到,台下对手的助威与呐喊,仿佛重返校园,又回到了那些青葱的岁月,又见到了那些天真的脸庞。

众人在为老奇葩飞飞加油

此外,第五季的辩题,一如既往的接地气。

夫妻婚前是否该在房产上署名,父亲没陪够12小时是否该取消称谓,这些话题,触碰人的心灵,让你开始思考人生。

第三期末尾的采访片段,看哭了

在充斥着铜臭味的综艺圈,引起人们深度思考的节目,才是最珍贵的存在。

可我们还是发现,[奇葩说]变了。

甩耳光、微博开撕,第五季开播以来,风波不断。

这件事让人想起,马薇薇和姜思达的那件不愉快——

有知乎网友这样评论:

我们曾以为奇葩说的选手知识渊博、思路清晰,对人性有透彻的了解,结果发现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也采用最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

当年那些闪烁的脸庞,如今可能早已黯淡无光。

究竟是我们变了, 还是世道变了?

从更换的录影棚,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第一季,场地虽小,但有种三五好友,席地而聊的错觉。

第一季之18进12第一场,你是否还记得

可到了第五季,比赛的舞台,和隔壁的[中国新说唱]、[中国好声音]、[我就是演员]有什么本质区别?

两队之间甚至设置了减速带

看,这是[中国新说唱]的比赛现场——

黄黑相间的警示带有点眼熟

相似的灯光,相似的舞美,相似的配乐,甚至连地上那条警戒线都那么像。

开阔、奢华、大气,却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味道。

就连[奇葩说]自己都承认,它变了。

你们变了是没错,我们还在不在就不好说了

一档原创的高口碑综艺,却不断同质化、模板化、套路化,最后竟落入俗套——

泯然众人矣。

明明是奇葩说,却变成奇葩在吵架。

明明是有理有据的辩论,却变成了大声吼、瞎嚷嚷的撕逼现场。

明明重视公平公正,却出现可疑的裙带关系、近亲繁殖。

看到这里,不禁感慨——

希望我最爱的奇葩说,能回到它刚开始的模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