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清
马云的偶像,一代宗师,金庸先生离世了!
百度百科也黑了。
马云是怎么追偶像的?
金庸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神话,他是“文坛侠圣”。
毫不夸张地说,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金庸小说里的侠义恩仇,儒家情怀,让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着迷,在这其中就包括马云。
马云从小痴迷两件事:一是英语,一是武侠。
他熟读金庸的武侠小说,而阿里巴巴则是武侠小说里的武林圣地:“光明顶”、“达摩院”、“桃花岛”、“罗汉堂”、“聚贤庄”、“半山亭”、“侠客岛”等等,甚至洗手间叫“听雨轩”。
马云那间叫“光明顶”的会议室,还挂着金庸书写的另一幅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马云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外号——风清扬。不过,金庸送给马云的别号是“马天行”,意指天马行云但从不踏空。
但是在2000年以前,马云与金庸还只是神交。
直到2000年7月29日,在香港的一个发布会上,有记者问马云,最喜欢、最崇拜的偶像是谁?马云说是金庸。
后来记者就通过朋友的关系,约到了金庸。
马云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激动了几天,上街买了他的书,兴冲冲地期待着见面和签字。”
看来即使是名人,大企业家,追起偶像来和我们普通人也没什么区别嘛。
那一次见面,说好是谈一个小时,结果他们谈了三个小时,最后金庸还以“相见恨晚,一见如故”八个字赠予马云。
在这之后,他们二人就成了莫逆之交。
马云与金庸
后来,金庸在浙大企业培训中心为浙江企业家讲课时,马云和金庸大谈江湖、武功招数、围棋流派、软件、太极拳、IT、百花错拳、网络、独孤九剑......
不动言辞的金庸频频点头微笑,马云事后惭愧地说:“那情景,仿佛他的小说都是我写的。”
围棋是金马共同的爱好,“人品如棋品,世事如棋局”更是二人的共识。于是“西湖论剑”举办时,二人泛舟西湖,就着绍兴老酒和田螺、马兰头、糟鸡,在湖上对弈数局。
马云的“西湖论剑”的聚会,金庸是主持人。金庸和一群互联网企业家论道,这也成为IT圈里的佳话。
2013年3月10日是金庸先生90岁大寿,马云是第一个给金庸先生贺寿的。
他还在淘宝首页开设了金庸先生90大寿专题页面,主题为“狭义正能量”,各路明星才纷纷赶来祝寿。
阿里的武侠文化
因为马云,阿里巴巴集团上下充满了武侠文化。
在马云看来,江湖侠士重信义、讲诚信,就是阿里巴巴追求的诚信;侠客都是某些方面的高手,而在阿里,无论运营上还是产品技术上,大家都在往顶尖方面发展,身怀绝技。
在阿里,大家彼此称呼花名,没有层级意味,公司氛围平等。
马云的外号是风清扬,风清扬是金庸武侠世界的第一高手,也是马云最喜欢的武侠角色。而在阿里巴巴,马云一直都是精神领袖的存在。
在阿里内部,有这么一个传说:马云讲课半小时,可以让年轻人持续半个月鸡血状态。
风清扬是令狐冲的老师,当时“见令狐冲生性洒脱,不似气宗之徒拘泥不化,大喜,将独孤九剑尽传之。”
马云本人也喜欢用特别的方式做事,他不安分,不爱循规蹈矩,喜欢用创新的方法做企业。他也是极其喜爱有创新力,有想象力的员工。
不只马云,阿里其他人的花名也是有讲究的。
比如张建,一位痴迷于自己自己工作的工作狂人,叫自己“行痴”。比如现在的阿里巴巴的首席执行官张勇,他给自己起的花名就是“逍遥子”,一个洒脱而睿智的形象跃然而出。
在阿里巴巴,这样的例子还有行多。
张勇
武侠文化为何在阿里巴巴能够这么受欢迎?
马云曾说过,一个企业的传承就是靠企业文化的传承,而一个企业的前途则和这个企业的价值观有关。武侠文化作为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的一种文化,它所蕴含的各种内涵,都是阿里巴巴所需要的。
群策群力、教学相长、质量、简易、激情、开放、创新、服务、专注及尊重。这是马云授予阿里巴巴的“独孤九剑”剑法。
他还说:“中国企业都会面临一个从少林小子到太极宗师的过程,少林小子每个都会打几下,太极宗师章有法,有阴有阳。”
后来,独孤九剑经过简化,变成了“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这也是阿里的六大价值观。
而且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了30个具体的行动指南,成为了价值观考核的全部内容,也成为了这个“武林大派”的“内功心法”。
这种武侠文化以及完全融入到阿里的血液中。
淘宝网创始人之一的柴栋在接受采访时,记者问:阿里巴巴人的特质是什么?
他的回答是:阿里人的特质应该就是阿里巴巴“六脉神剑”的要求。
武侠江湖,不只是快意泯恩仇,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每每品味,每每不同。
而阿里巴巴的这种武侠文化所带来的价值观,也让阿里从一个被世人所不了解的小公司变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国际型企业。
(本文为电商报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