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众:“神车”是否已经”走火入魔“?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众:“神车”是否已经”走火入魔“?

出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大众也在积极地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以消费者的诉求作为市场的风向标,不断将德系车原汁原味的技术带到国内,将“神车”的印象进一步同先进技术和高品质联系起来。

导语

如今,大家都喜欢将一些销量高的匪夷所思、车主爱的死去活来的车型,通通称之为“神车”。这些车型如有魔力一般,能够让整个市场都为之着迷。而作为“神车”的鼻祖,大众,是如何获得这种让市场狂热的成功?成功的背后,又存在怎样的危机?

大众是如何走向神坛?

早期大众最成功的车型莫过于桑塔纳和捷达,其中桑塔纳作为从1983年开始投入市场,到现在连续销售30几年了,而且目前月销量还是在万台以上。他的优点非常明显,皮实、耐用、维修成本低,生产配件的厂家到处都有,开到哪里都能修理,因此深受广大出租车司机,驾驶员培训教练的喜爱。

捷达成功的原因也是相似的,后来的宝来,速腾,新速腾也都是捷达平台的产品。在90年代,销量最好的三款轿车是上海大众桑塔纳、一汽大众捷达、东风雪铁龙富康,史称老三款,大众三分天下有其二。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利用早期车型积攒下来的口碑,大众质量可靠的形象已经在中国人心中牢不可破。

同时,通过在国内的上汽、一汽两大强有力的合资伙伴,大众先后推出涵盖A、B、C级多款具有时代意义的标杆车型:

承载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的桑塔纳和捷达、中高级轿车市场潮流的引领者帕萨特和迈腾、A级车市场的标杆速腾,还有傲居SUV市场王者地位的途观、最美车型CC、两厢霸主高尔夫……成熟而有口皆碑的大众汽车品牌不仅引入了制造精良、个性突出的多款车型,而且针对中国道路特点与中国消费者审美需求,对系列车型进行了出色的本土化设计与调校,完美地融入了中国本土市场:2008年,由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自主研发的LAVIDA朗逸和新宝来,投放市场,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众每一款车型的推出,无不是在国内市场掀起一股大的风浪,凭借无可匹敌的产品力、先进技术和高品质,大众汽车走上了国内车市的神坛,神车就这样来了。

“神车”是否在慢慢变味?

不能否认,大众汽车产品确实算得上高品质的代名词,也创造了各种车市的经典和神话。然而,车无完车,近几年大众汽车因为各种话题在国内的频频亮相,逐渐让”神车“这个称谓,有一个最初褒扬的词,变得带有讽刺和贬义的味道了。

DSG事件、后轴疑云、各种外界看来不可思议的傲慢回复、牛气冲天的服务体系、加价提车……随便一条,便可以让大家对”神车“另眼相看。

同时,大众的一些隐性危机也在逐渐显现。曾经,大众在中国推出的TSI发动机技术和DSG变速箱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顶尖级别,二者二者所打造的黄金组合也使得大众旗下的车型在中国市场上具有了足够区别于竞品的卖点。

但如今,TSI发动机所采用的涡轮增压燃油直喷技术并不非大众汽车独有。而且随着其他汽车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以及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加深,比TSI更先进的发动机也在不断地被引入。而来自于日系竞争对手的混合动力技术更对大众的地位形成冲击。据悉,与丰田凯美瑞混合动力版相比,大众品牌的同级别车型油耗要高很多。尽管目前混合动力还面临着价格问题,但随着使用人群的扩大,混合动力技术的价格也将进一步下降。

这就使得大众不得不思考,TSI和DSG之后,它新的领先技术在哪里?

同时,很多消费者都认为技术和品质是大众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两大价值点所在。如前文所述,竞争对手对TSI发动机技术和DSG变速箱技术的赶超已让大众技术领先的形象受到挑战,而事实上,在产品品质上,大众汽车也正在饱受质疑。比如大众某些车型在国产化之后的减配行为,使得大众的产品在性价比上被进一步削减。

结语

人常说,无远虑必有近忧。在目前外界环境并不容乐观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大众采取何种策略保持自己的江湖地位就显得由尤重要。当然,出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大众也在积极地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以消费者的诉求作为市场的风向标,不断将德系车原汁原味的技术带到国内,将“神车”的印象进一步同先进技术和高品质联系起来。

依然火爆的销量数据也足以说明这些努力得到了消费者的信任,"神车"其实很清醒,并未走火入魔。车之道,唯大众,希望这句宣传语体现的含金量,能继续真正让广大消费收益,毕竟,我们期待的,永远是一台更加完美的“神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大众

5.1k
  • 中纺标获上汽大众第三方实验室认可,凸显科技硬实力
  • 大众科技研发三期项目实现突破 研发大楼主体结构预计7月底封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众:“神车”是否已经”走火入魔“?

出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大众也在积极地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以消费者的诉求作为市场的风向标,不断将德系车原汁原味的技术带到国内,将“神车”的印象进一步同先进技术和高品质联系起来。

导语

如今,大家都喜欢将一些销量高的匪夷所思、车主爱的死去活来的车型,通通称之为“神车”。这些车型如有魔力一般,能够让整个市场都为之着迷。而作为“神车”的鼻祖,大众,是如何获得这种让市场狂热的成功?成功的背后,又存在怎样的危机?

大众是如何走向神坛?

早期大众最成功的车型莫过于桑塔纳和捷达,其中桑塔纳作为从1983年开始投入市场,到现在连续销售30几年了,而且目前月销量还是在万台以上。他的优点非常明显,皮实、耐用、维修成本低,生产配件的厂家到处都有,开到哪里都能修理,因此深受广大出租车司机,驾驶员培训教练的喜爱。

捷达成功的原因也是相似的,后来的宝来,速腾,新速腾也都是捷达平台的产品。在90年代,销量最好的三款轿车是上海大众桑塔纳、一汽大众捷达、东风雪铁龙富康,史称老三款,大众三分天下有其二。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利用早期车型积攒下来的口碑,大众质量可靠的形象已经在中国人心中牢不可破。

同时,通过在国内的上汽、一汽两大强有力的合资伙伴,大众先后推出涵盖A、B、C级多款具有时代意义的标杆车型:

承载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的桑塔纳和捷达、中高级轿车市场潮流的引领者帕萨特和迈腾、A级车市场的标杆速腾,还有傲居SUV市场王者地位的途观、最美车型CC、两厢霸主高尔夫……成熟而有口皆碑的大众汽车品牌不仅引入了制造精良、个性突出的多款车型,而且针对中国道路特点与中国消费者审美需求,对系列车型进行了出色的本土化设计与调校,完美地融入了中国本土市场:2008年,由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自主研发的LAVIDA朗逸和新宝来,投放市场,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众每一款车型的推出,无不是在国内市场掀起一股大的风浪,凭借无可匹敌的产品力、先进技术和高品质,大众汽车走上了国内车市的神坛,神车就这样来了。

“神车”是否在慢慢变味?

不能否认,大众汽车产品确实算得上高品质的代名词,也创造了各种车市的经典和神话。然而,车无完车,近几年大众汽车因为各种话题在国内的频频亮相,逐渐让”神车“这个称谓,有一个最初褒扬的词,变得带有讽刺和贬义的味道了。

DSG事件、后轴疑云、各种外界看来不可思议的傲慢回复、牛气冲天的服务体系、加价提车……随便一条,便可以让大家对”神车“另眼相看。

同时,大众的一些隐性危机也在逐渐显现。曾经,大众在中国推出的TSI发动机技术和DSG变速箱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顶尖级别,二者二者所打造的黄金组合也使得大众旗下的车型在中国市场上具有了足够区别于竞品的卖点。

但如今,TSI发动机所采用的涡轮增压燃油直喷技术并不非大众汽车独有。而且随着其他汽车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以及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加深,比TSI更先进的发动机也在不断地被引入。而来自于日系竞争对手的混合动力技术更对大众的地位形成冲击。据悉,与丰田凯美瑞混合动力版相比,大众品牌的同级别车型油耗要高很多。尽管目前混合动力还面临着价格问题,但随着使用人群的扩大,混合动力技术的价格也将进一步下降。

这就使得大众不得不思考,TSI和DSG之后,它新的领先技术在哪里?

同时,很多消费者都认为技术和品质是大众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两大价值点所在。如前文所述,竞争对手对TSI发动机技术和DSG变速箱技术的赶超已让大众技术领先的形象受到挑战,而事实上,在产品品质上,大众汽车也正在饱受质疑。比如大众某些车型在国产化之后的减配行为,使得大众的产品在性价比上被进一步削减。

结语

人常说,无远虑必有近忧。在目前外界环境并不容乐观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大众采取何种策略保持自己的江湖地位就显得由尤重要。当然,出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大众也在积极地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以消费者的诉求作为市场的风向标,不断将德系车原汁原味的技术带到国内,将“神车”的印象进一步同先进技术和高品质联系起来。

依然火爆的销量数据也足以说明这些努力得到了消费者的信任,"神车"其实很清醒,并未走火入魔。车之道,唯大众,希望这句宣传语体现的含金量,能继续真正让广大消费收益,毕竟,我们期待的,永远是一台更加完美的“神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