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唐·德里罗82岁生快:“特朗普的谬误涌来又消失 国人的记忆只有48小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唐·德里罗82岁生快:“特朗普的谬误涌来又消失 国人的记忆只有48小时”

过去50年来,唐·德里罗用犀利的文笔雕琢着美国的景观,如今他对这个国家的未来毫无预测,一头雾水。

唐·德里罗在纽约 图片来源:Pascal Perich/Contour

远离了日常喧嚣、家庭责任和24小时新闻的滚动轰炸,唐·德里罗(Don DeLillo)才有空坐下来敲出几页书稿。他是出于习惯而写作的,而且源自于他想到了一个让自己没法停下来休息的点子。故事的背景就设定在不久的将来,那是一个他未必能活着见到的美国。形势所迫,他写的东西免不得跟唐纳德·特朗普有关。

或者用他的话讲:“我在写一部以三年之后的未来为背景的小说。但我不打算用日常的语词来想象未来。我试图想象一些业已被撕裂(what has been torn apart)以及有望被重组(what can be put back together)的东西,目前我还不知道答案。但愿在写作这部小说的过程里我能够找到一个答案。”

如果德里罗都找不到答案,那恐怕没人能找到了。这位小说家五十年来一直是美国文化中的锋线人物。他诊断了美国的紧张态势,解释了疯狂何以爆发,字里行间不乏深刻的黑色幽默。如今,在其82岁生日前夕,他开始更多地与过去而非将来打交道了。有时,过去的样貌会与《地下世界》或《白噪音》中的老情节相契合,重读起来足见其先知一般的天赋。在另一些时候,它的形式又偏向于写实。

《千穗谷》(Love-Lies-Bleeding)这部戏剧写于2005年,最近在伦敦书展上又火了起来。这部作品讲述了因中风而身患残疾的景观艺术家亚历克斯(Alex)以及他那争吵不休、完全不像一家人的家庭(儿子、前妻以及现任妻子)聚在喂食管前决定其命运的故事。整部剧的氛围偏向沉郁,但对白却明快、尖锐而泼辣,不乏充满荒诞意味的妙语。

在来自纽约的电话那头,德里罗表示自己都不太记得清当时写了什么了。但他承认说《千穗谷》的主题——生命的终结,技术的黄昏——与自己2016年出版的小说《零K》(Zero K)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不认为《零K》就是这方面探索的顶点了,”他说,“这部剧大概只是为整个探索计划开了个头。”

明快而尖锐……乔希·劳伦斯(Josie Lawrence)和乔伊·麦甘恩(Joe McGann)在《千穗谷》的彩排上
图片来源:Henry C Krempels

德里罗写过好几部戏剧:《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巧妙地解构了名人文化;《娱乐室》(The Day Room)的背景则是某精神病治疗机构,不无形而上学意味。他很喜欢运用不同系列的工具时所要求的操练,以及剧本问世时的解放感。

“当我在写一部小说的时候,”他说,“我倾向于一句接一句地写。句子帮我一步步揭开角色的面目。在剧场里,情况要复杂得多,因为我不知道演员是哪些人,但一部剧的进化就包含了这个环节。”他把这个过程比喻成传递接力棒。“在演职员登台前,剧作属于作家本人。在彩排阶段,它属于导演。到了演出期间,它则属于演员们。”

这趟旅程不免会有一些奇遇。“在《瓦尔帕莱索》演出的时候,”他笑着说道,“我一直在现场跟进。但到了第十场的时候,有个演员忽然决定用浓厚的法国口音来念台词。这十分有趣。我是说,如果你打乱了我小说里的句子,那你会碰上麻烦。但如果是一部剧的话,你就必须交出控制权。那说到底就是他们的事情而不是我的了。”

他与现居诺丁汉的杰克·麦克纳马拉(Jack McNamara)自然过从甚密,后者执导了德里罗的另外两部剧作。麦克纳马拉告诉我说,他多年以来都很崇拜德里罗,甚至宣称自己能认出哪句话出自德里罗之手。“他的标准非常之高,其作品既荒诞不经又贴近日常生活。兼具深刻性和高度的趣味性。当我读到另一名所谓美国大作家的著作时,句子就完全没了美感。论幽默不如德里罗尖锐,论内涵不如德里罗厚重。”

与许多人类似,麦克纳马拉最初对德里罗产生兴趣,是在读到1985年出版的《白噪音》的时候,其中对学术界乱象进行了辛辣而无情的讽刺。但最近几年来,他感到作者的口吻有变。“他的小说依然沉浸在都市生活的匆忙中,但对于荒芜、冷清的空间有了更多的关注,且开始对下一步怎么走展开追问。我们如何通达死亡?我们是怎样去控制它的?他的作品似乎开始讨论某种终极归宿了。”

作品的内容将充分表明这一点。恰似一个初试牛刀的第五大道广告人,德里罗将其文案才能运用到了作为一个整体的国家之上。他是美国的风向标,是美国的盖革计数器(一种专门探测电离辐射强度的记数仪器,由德国物理学家盖革等人发明——译注),他用犀利的文笔雕琢着这个国家的景观。他的《天秤星座》一书曾论及肯尼迪被刺事件,《毛二世》谈到了名人与恐怖主义的融合,《大都会》则与破灭中的互联网泡沫有关。

在《地下世界》于1988年大卖且广受追捧后,他的书变得更短小、更低调了,且有意为人留下了更多的遐想空间。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世界也逐渐变得不值得一谈了。特朗普端坐在白宫里,其政敌收到了炸弹包裹,而俄国操纵者则紧盯着摇摆州。我们也许已经进入了一个现实比虚构还要魔幻的时代。

“我觉得如今发生的一切看起来是独一无二的,”他说道,“问题在于现状是不是已经无可救药了。我很不愿意谈论特朗普,因为他已经被众人说烂了。我们在各个层面上都被有关特朗普的信息淹没了——作为一个男人,一名政客。不过,对我而言,很关键的一点是,他的无数错误和谬论都会在24小时之内消失得无影无踪。国人的记忆至多只有48小时。并且这类事情经常是蜂拥而至、接踵而来的。你没法把它们彻底分开。你完全迷失在了这种泛滥中。”

那么他对未来又有怎样的预测呢?十分不巧,德里罗跟其他人一样一头雾水。“这很难说。我觉得这个国家要花费很大功夫才能恢复平衡,找回自己的意识,以及去反思我们在奥巴马当政期间的行事方式,”他叹了口气,“目前而言,我不确定是否会有转机。”

两星期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密苏里州为中期选举造势 图片来源:Carlos Barría/Reuters

当实在看不下去新闻的时候,他就与妻子芭芭拉·邦妮(Barbara Bennett)一起去电影院,后者曾供职于银行,后来做了景观设计师。毫不出人意料的是,德里罗一直都很热爱电影。德里罗可以说是跟欧洲艺术电影一起长大的,他精雕细琢、不乏戏剧色彩的小说里就闪耀着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和戈达尔(Jean-Luc Godard)等一代名导的光芒。有一次,他靠在一部放映机旁谈论起了赞普德(Zapruder)当年拍下的肯尼迪被暗杀画面。上个月,他在纽约电影节上一口气看了五部电影。不巧的是,他已经忘掉了电影的名称。记性变得跟筛子一样漏洞百出——人到了老年难免受此困扰。他又笑了。“我现在要记下自己的作品都得费好一番心思。”

我竭力回想最近刚在纽约上映的电影。他看的是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的《罗马》吗?“不是!”他略显激动地答道,“我们完全没法入戏。我们看了一部很不错的波兰电影。”

帕维?是帕维·帕夫里柯夫斯基(Pawe Pawlikowski)那部讲述了一桩铁幕两侧的爱情悲剧的《冷战》吗?“对,就是它,”他说。“那部片子很不错。它是一部拍得很美的黑白片。我对黑白电影情有独钟。它非常有趣,我最近又重新看了《人类之子》。”这是卡隆的另一部电影,主要描绘了一个人类丧失生育能力多年后临近毁灭边缘的社会。“我觉得很失望,我对它的印象还是黑白的,可惜它不是。我记错了自己心目中所期待的电影呈现方式。我的意思是说,不论是否黑白它都是一部很好的作品,但如果拍成黑白片就更好了。”

几个星期以前,德里罗在纽约公共图书馆参加了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的追悼活动。罗斯于今年五月去世,二人是多年老友,只在那次烦人且意义虚幻的“在世的最伟大美国作家”称号评选中才当过一回对手。关于罗斯,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前很久就自己决定退休了。在人生的最后八年里,他主要在捣鼓自己的房子,不时评论一番美国政治,心满意足地读一点非虚构作品。从任何方面看,他都一点不怀念写作的日子。

“就是那样,”德里罗说,“我也不觉得他会怀念。”但他认为太早退休未必适合自己。“每个人都不一样,各种干扰因素也很多。但我觉得只要脑子里有点子就有必要继续工作。当我有机会坐下来,手指放到打字机上,就会有一切顺利的感觉。最近我的节奏慢了许多。我没法像以前那样拼了。但不管怎样我会继续坚持。支撑我活下去的正是写作。”

(翻译:林达)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Don DeLillo on Trump's America: 'I'm not sure the country is recoverable'

最新更新时间:11/20 10:3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唐·德里罗82岁生快:“特朗普的谬误涌来又消失 国人的记忆只有48小时”

过去50年来,唐·德里罗用犀利的文笔雕琢着美国的景观,如今他对这个国家的未来毫无预测,一头雾水。

唐·德里罗在纽约 图片来源:Pascal Perich/Contour

远离了日常喧嚣、家庭责任和24小时新闻的滚动轰炸,唐·德里罗(Don DeLillo)才有空坐下来敲出几页书稿。他是出于习惯而写作的,而且源自于他想到了一个让自己没法停下来休息的点子。故事的背景就设定在不久的将来,那是一个他未必能活着见到的美国。形势所迫,他写的东西免不得跟唐纳德·特朗普有关。

或者用他的话讲:“我在写一部以三年之后的未来为背景的小说。但我不打算用日常的语词来想象未来。我试图想象一些业已被撕裂(what has been torn apart)以及有望被重组(what can be put back together)的东西,目前我还不知道答案。但愿在写作这部小说的过程里我能够找到一个答案。”

如果德里罗都找不到答案,那恐怕没人能找到了。这位小说家五十年来一直是美国文化中的锋线人物。他诊断了美国的紧张态势,解释了疯狂何以爆发,字里行间不乏深刻的黑色幽默。如今,在其82岁生日前夕,他开始更多地与过去而非将来打交道了。有时,过去的样貌会与《地下世界》或《白噪音》中的老情节相契合,重读起来足见其先知一般的天赋。在另一些时候,它的形式又偏向于写实。

《千穗谷》(Love-Lies-Bleeding)这部戏剧写于2005年,最近在伦敦书展上又火了起来。这部作品讲述了因中风而身患残疾的景观艺术家亚历克斯(Alex)以及他那争吵不休、完全不像一家人的家庭(儿子、前妻以及现任妻子)聚在喂食管前决定其命运的故事。整部剧的氛围偏向沉郁,但对白却明快、尖锐而泼辣,不乏充满荒诞意味的妙语。

在来自纽约的电话那头,德里罗表示自己都不太记得清当时写了什么了。但他承认说《千穗谷》的主题——生命的终结,技术的黄昏——与自己2016年出版的小说《零K》(Zero K)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不认为《零K》就是这方面探索的顶点了,”他说,“这部剧大概只是为整个探索计划开了个头。”

明快而尖锐……乔希·劳伦斯(Josie Lawrence)和乔伊·麦甘恩(Joe McGann)在《千穗谷》的彩排上
图片来源:Henry C Krempels

德里罗写过好几部戏剧:《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巧妙地解构了名人文化;《娱乐室》(The Day Room)的背景则是某精神病治疗机构,不无形而上学意味。他很喜欢运用不同系列的工具时所要求的操练,以及剧本问世时的解放感。

“当我在写一部小说的时候,”他说,“我倾向于一句接一句地写。句子帮我一步步揭开角色的面目。在剧场里,情况要复杂得多,因为我不知道演员是哪些人,但一部剧的进化就包含了这个环节。”他把这个过程比喻成传递接力棒。“在演职员登台前,剧作属于作家本人。在彩排阶段,它属于导演。到了演出期间,它则属于演员们。”

这趟旅程不免会有一些奇遇。“在《瓦尔帕莱索》演出的时候,”他笑着说道,“我一直在现场跟进。但到了第十场的时候,有个演员忽然决定用浓厚的法国口音来念台词。这十分有趣。我是说,如果你打乱了我小说里的句子,那你会碰上麻烦。但如果是一部剧的话,你就必须交出控制权。那说到底就是他们的事情而不是我的了。”

他与现居诺丁汉的杰克·麦克纳马拉(Jack McNamara)自然过从甚密,后者执导了德里罗的另外两部剧作。麦克纳马拉告诉我说,他多年以来都很崇拜德里罗,甚至宣称自己能认出哪句话出自德里罗之手。“他的标准非常之高,其作品既荒诞不经又贴近日常生活。兼具深刻性和高度的趣味性。当我读到另一名所谓美国大作家的著作时,句子就完全没了美感。论幽默不如德里罗尖锐,论内涵不如德里罗厚重。”

与许多人类似,麦克纳马拉最初对德里罗产生兴趣,是在读到1985年出版的《白噪音》的时候,其中对学术界乱象进行了辛辣而无情的讽刺。但最近几年来,他感到作者的口吻有变。“他的小说依然沉浸在都市生活的匆忙中,但对于荒芜、冷清的空间有了更多的关注,且开始对下一步怎么走展开追问。我们如何通达死亡?我们是怎样去控制它的?他的作品似乎开始讨论某种终极归宿了。”

作品的内容将充分表明这一点。恰似一个初试牛刀的第五大道广告人,德里罗将其文案才能运用到了作为一个整体的国家之上。他是美国的风向标,是美国的盖革计数器(一种专门探测电离辐射强度的记数仪器,由德国物理学家盖革等人发明——译注),他用犀利的文笔雕琢着这个国家的景观。他的《天秤星座》一书曾论及肯尼迪被刺事件,《毛二世》谈到了名人与恐怖主义的融合,《大都会》则与破灭中的互联网泡沫有关。

在《地下世界》于1988年大卖且广受追捧后,他的书变得更短小、更低调了,且有意为人留下了更多的遐想空间。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世界也逐渐变得不值得一谈了。特朗普端坐在白宫里,其政敌收到了炸弹包裹,而俄国操纵者则紧盯着摇摆州。我们也许已经进入了一个现实比虚构还要魔幻的时代。

“我觉得如今发生的一切看起来是独一无二的,”他说道,“问题在于现状是不是已经无可救药了。我很不愿意谈论特朗普,因为他已经被众人说烂了。我们在各个层面上都被有关特朗普的信息淹没了——作为一个男人,一名政客。不过,对我而言,很关键的一点是,他的无数错误和谬论都会在24小时之内消失得无影无踪。国人的记忆至多只有48小时。并且这类事情经常是蜂拥而至、接踵而来的。你没法把它们彻底分开。你完全迷失在了这种泛滥中。”

那么他对未来又有怎样的预测呢?十分不巧,德里罗跟其他人一样一头雾水。“这很难说。我觉得这个国家要花费很大功夫才能恢复平衡,找回自己的意识,以及去反思我们在奥巴马当政期间的行事方式,”他叹了口气,“目前而言,我不确定是否会有转机。”

两星期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密苏里州为中期选举造势 图片来源:Carlos Barría/Reuters

当实在看不下去新闻的时候,他就与妻子芭芭拉·邦妮(Barbara Bennett)一起去电影院,后者曾供职于银行,后来做了景观设计师。毫不出人意料的是,德里罗一直都很热爱电影。德里罗可以说是跟欧洲艺术电影一起长大的,他精雕细琢、不乏戏剧色彩的小说里就闪耀着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和戈达尔(Jean-Luc Godard)等一代名导的光芒。有一次,他靠在一部放映机旁谈论起了赞普德(Zapruder)当年拍下的肯尼迪被暗杀画面。上个月,他在纽约电影节上一口气看了五部电影。不巧的是,他已经忘掉了电影的名称。记性变得跟筛子一样漏洞百出——人到了老年难免受此困扰。他又笑了。“我现在要记下自己的作品都得费好一番心思。”

我竭力回想最近刚在纽约上映的电影。他看的是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的《罗马》吗?“不是!”他略显激动地答道,“我们完全没法入戏。我们看了一部很不错的波兰电影。”

帕维?是帕维·帕夫里柯夫斯基(Pawe Pawlikowski)那部讲述了一桩铁幕两侧的爱情悲剧的《冷战》吗?“对,就是它,”他说。“那部片子很不错。它是一部拍得很美的黑白片。我对黑白电影情有独钟。它非常有趣,我最近又重新看了《人类之子》。”这是卡隆的另一部电影,主要描绘了一个人类丧失生育能力多年后临近毁灭边缘的社会。“我觉得很失望,我对它的印象还是黑白的,可惜它不是。我记错了自己心目中所期待的电影呈现方式。我的意思是说,不论是否黑白它都是一部很好的作品,但如果拍成黑白片就更好了。”

几个星期以前,德里罗在纽约公共图书馆参加了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的追悼活动。罗斯于今年五月去世,二人是多年老友,只在那次烦人且意义虚幻的“在世的最伟大美国作家”称号评选中才当过一回对手。关于罗斯,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前很久就自己决定退休了。在人生的最后八年里,他主要在捣鼓自己的房子,不时评论一番美国政治,心满意足地读一点非虚构作品。从任何方面看,他都一点不怀念写作的日子。

“就是那样,”德里罗说,“我也不觉得他会怀念。”但他认为太早退休未必适合自己。“每个人都不一样,各种干扰因素也很多。但我觉得只要脑子里有点子就有必要继续工作。当我有机会坐下来,手指放到打字机上,就会有一切顺利的感觉。最近我的节奏慢了许多。我没法像以前那样拼了。但不管怎样我会继续坚持。支撑我活下去的正是写作。”

(翻译:林达)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Don DeLillo on Trump's America: 'I'm not sure the country is recoverable'

最新更新时间:11/20 10:3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